标题:晁氏琴趣外篇補遺 内容: 龍榆生輯録調笑蓋聞民俗殊方,聲音異好。 洞庭九奏,謂踴躍於魚龍。 子夜四時,亦欣愉於兒女。 欲識風謡之變,請觀調笑之傳。 上佐清歡,深慙薄伎。 西子西子江頭自浣紗,見人不語入荷花。 天然玉貌非朱粉,消得人看隘若耶。 游冶誰家少年伴,三三五五垂楊岸。 紫騮飛入亂紅深,見此踟蹰但腸斷。 腸斷,越江岸,越女江頭紗自浣。 天然玉貌鉛紅淺,自弄芙蓉日晚。 紫騮嘶去猶回盼,笑入荷花不見。 宋玉楚人宋玉多微詞,出游白馬黄金覊。 殷勤扣户主人女,上客日高無乃飢。 琴彈秋思明心素,女爲客歌客無語。 冠纓定挂翡翠釵,心亂誰知歲將暮。 將暮,亂心素,上客風流名重楚。 臨街下馬當窗户,飯煮雕胡留住。 瑶琴促軫傳深語,萬曲梁塵不顧。 大隄妾家朱户在横塘,青雲作髻月爲璫。 常伴大隄諸女士,誰令花豔獨驚郎。 踏隄共唱襄陽樂,軻峨大艑帆初落。 宜城酒熟持勸郎,郎今欲渡風波惡。 波惡,倚江閣,大艑軻峨帆夜落。 横塘朱户多行樂,大隄花容綽約。 宜城春酒郎同酌,醉倒銀缸羅幕。 解珮當年二女出江濱,容止光輝非世人。 明璫戲解贈行客,意比驂鸞天漢津。 恍如夢覺空江暮,雲雨無蹤珮何處。 君非玉斧望歸來,流水桃花定相誤。 相誤,空凝竚,鄭子江頭逢二女。 霞衣曳玉非塵土,笑解明璫輕付。 月從雲墮勞相慕,自有驂驚仙侣。 回紋竇家少婦美朱顔,藁砧何在山復山。 多才況是天機巧,象牀玉手亂紅間。 織成錦字縱横説,萬語千言皆怨别。 一絲一鏤幾縈回,似妾思君腸寸結。 寸結,肝腸切,織錦機邊音韻咽。 玉琴塵暗薰爐歇,望盡牀頭新月。 刀裁錦斷詩可滅,恨似連環難絶。 唐兒頭玉磽磽翠刷眉,杜郎生得好男兒。 惟有東家嬌女識,骨重神寒天妙姿。 銀鸞照衫馬絲尾,折花正值門前戲。 儂笑書空意爲誰,分明唐字深心記。 心記,好心事,玉刻容顔眉刷翠。 杜郎生得真男子,況是東家妖麗。 眉尖春恨難憑寄,笑作空中唐字。 春草劉郎初見小樊時,花面丫頭年未笄。 千金欲置名春草,圖得身行步步隨。 郎去蘇臺雲水國,青青滿地成輕擲。 聞君車馬向江南,爲傳春草遥相憶。 相憶,頓輕擲,春草佳名慙贈璧。 長洲茂苑吴王國,自有芊綿碧色。 根生土長銅駝陌,縱欲隨君争得。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 永夜閒階臥桂影。 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 更攜取胡牀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 右録自宋曾慥《樂府雅詞》卷上。 臨江仙春暮。 緑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風静帆收。 垂楊低映木蘭舟。 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陽愁。 灞水橋東回首處,美人親上簾鉤。 青鸞無計入紅樓。 行雲歸楚峽,飛夢到揚州。 右録自明陳耀文《花草粹編》卷七。 下水船廖明略妓田氏。 上客驪駒至,(原誤作淚,依《能改齋漫録》改。) 驚唤銀瓶睡起。 困倚妝臺,盈盈正解螺髻。 鳳釵墜。 繚繞金盤玉指,巫山一段雲委。 半窺鏡,向我横秋水。 斜額花枝交鏡裏。 淡拂鉛華,匆匆自整羅綺。 斂眉翠。 雖有愔愔密意,空作江邊解珮。 右録自《花草粹編》卷八。 後記晁補之詞的傳本,我們能够見到的,只有明季毛晉汲古閣刊本和近人吴昌綬雙照樓影宋刊本。 這兩個本子都題作《琴趣外篇》,後者所據也就是毛刊的祖本,不過毛本所缺卷一《引駕行》雅戲以下一大段和《碧牡丹》、《江神子》、《好事近》各一首,它是完全保存着的。 清乾隆間修《四庫全書》,也只看到毛本,説什麽刊本多訛,今隨文改正。 這《四庫》本我雖然没有見過,但它的校正文字没有什麽根據,是可推想得到的。 現在只有依據這個影宋刊本,更以毛本互勘,加上各家選本所採録,斟酌去取,寫定這個比較可讀的本子。 還有若干不太好解的字句,只得留待有新發現時再説了。 補遺四調,《洞仙歌》已見毛本,《臨江仙》恐非晁作,姑録以存疑而己。 一九五六年一月九日 发布时间:2025-07-03 15:32:2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