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柯山詞參考資料輯 内容: 傳記張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人。 幼穎異,十三歲能爲文。 十七時,作《函關賦》,已傳人口。 游學於陳,學官蘇轍愛之;因得從軾游,軾亦深知之,稱其文汪洋沖澹,有一倡三嘆之聲。 弱冠第進士,歷臨淮主簿、壽安尉、咸平縣丞,入爲太學録。 范純仁以館閣薦,試,遷秘書省正字、著作佐郎、秘書丞、著作郎、史館檢討。 居館八年,顧義自守,泊如也。 擢起居舍人。 紹聖初,請郡,以直龍圖閣知潤州。 坐黨籍,徙宣州,謫監黄州酒税,徙復州。 徽宗立,起爲通判黄州,知兗州。 召爲太常少卿,甫數月,復出知潁、汝二州。 崇寧初,復坐黨籍,落職,主管明道宫。 初耒在潁,聞蘇軾訃,爲舉哀行服。 言者以爲言,遂貶房州别駕,安置於黄。 五年,得自便居陳州。 耒儀觀甚偉,有雄才,筆力絶健,於騷詞尤長。 時二蘇及黄庭堅、晁補之輩相繼没,耒獨存,士人就學者衆,分日載酒殽飲食之。 誨人作文,以理爲主。 嘗著論云:自六經以下,至於諸子百氏、騷人辯士論述,大氏皆將以爲寓理之具也。 故學文之端,急於明理。 如知文而不務理,求文之工,世未嘗有也。 夫決水於江、河、淮、海也,順道而行,滔滔汩汩,日夜不止,衝砥柱,絶吕梁,放於江湖而納之海。 其舒爲淪漣,鼓爲波濤,激之爲風飆,怒之爲雷霆,蛟、龍、魚、鱉,噴薄出没,是水之奇變也。 水之初豈若是哉? 順道而決之,因其所遇而變生焉。 溝瀆東決而西竭,下滿而上虚,日夜激之,欲見其奇,彼其所至者蛙、蛭之玩耳。 江、河、淮、海之水,理達之文也,不求奇而奇至矣。 激溝瀆而求水之奇,此無見於理,而欲以言語句讀爲奇,反覆咀嚼,卒亦無有,文之陋也。 學者以爲至言。 作詩,晚歲益務平淡,效白居易體,而樂府效張籍。 久於投閒,家益貧。 郡守翟汝文欲爲買公田,謝不取。 晚監南嶽廟,主管崇福宫,卒年六十一。 建炎初,贈集賢殿修撰。 右録自百衲本《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六。 詞話右史張文潛,初官許州,喜官妓劉淑奴。 張作《少年游令》云:含羞倚醉不成歌,纖手掩香羅。 偎花映燭,偷傳深意,酒思入横波。 看朱成碧心迷亂,翻脈脈,斂雙蛾。 相見時稀隔别多。 又春盡,奈愁何! 其後去任,又爲《秋蘂香》寓意云:簾幕疎疎風透,一線香飄金獸。 朱欄倚遍黄昏後,廊上月華如晝。 别離滋味濃如酒,著人瘦。 此情不及牆東柳,春色年年如舊。 元祐諸公皆有樂府,惟張僅見此二詞。 味其句意,不在諸公下矣。 右録自武英殿聚珍版本宋吴曾《能改齋漫録》卷十七《張文潛詞》條。 《王直方詩話》云:元祐中,諸公以上巳日會西池,王仲至有二詩,文潛和之,最工,云:翠浪有聲黄帽動,春風無力彩旗垂。 至秦少游,即云:簾幕千家錦繡垂。 仲至讀之,笑曰:此語又待入小石調也。 (因文潛有大石調《風流子》詞,故云。)然少游有已煩逸少書陳迹,更屬相如賦《上林》之句,諸人亦以爲難及。 右録自耘經樓覆宋本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一張文潛名下。 序跋《宋史文苑傳》曰:耒字文潛,淮陰人。 舉進士第,歷官起居舍人,直龍圖閣,知潤州。 坐黨籍,謫監黄州酒税。 徽宗改元,召爲太常少卿。 復落職,貶房州别駕,安置黄州。 五年,得自便,居陳州。 晚監南嶽廟,主管崇福宫,卒。 高宗建炎初、贈集英殿修撰。 耒有雄才,於騷詞尤長。 從蘇軾游,與黄庭堅、晁補之、秦觀稱蘇門四學士。 陳師道、李薦後來,又稱蘇門六君子。 蘇、黄相繼没,耒獨享老壽,就學者日衆。 趙令畤《侯鯖録》極稱其詩。 葉夢得《石林詩話》謂其詩不減老杜。 吕本中《童蒙訓》謂其詩自然奇逸,非他人可及。 吴曾《能改齋漫録》曰:文潛自言以黨人之故,坐是廢放,每作詩以寓意焉。 洪邁《容齋隨筆》曰:文潛離黄州詩,無意模杜,而音節自然相合。 西江派以黄、陳善學杜,不知其各有面目也。 是文潛以詩名,其詞若無足述者。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曰:元祐諸公皆有樂府,惟文潛僅見《少年游》、《風流子》數詞,味其句意,不在諸公下矣。 蔣一葵《堯山堂外紀》亦曰:文潛元祐中在秘閣,上巳日集西池,有句曰:翠浪有聲黄繖動,春風無力綵旌垂。 同人笑曰:又將入小石調也。 文潛有大石調《風流子》詞,故戲之。 其爲賀鑄《東山樂府》序曰:必幽索如屈、宋,悲壯如蘇、李,始可與言詞也已。 蓋亦深於詞者焉。 《宛丘集》七十六卷。 《四庫提要》曰:耒晚歲務爲平淡,詩效白居易,樂府效張籍。 方回《瀛奎律髓》曰:楊萬里謂肥仙所作,一於自然。 肥仙,南宋人稱耒之辭也。 馬貴與《文獻通考》作《柯山集》一百卷。 周紫芝《太倉稊米集》曰:耒有《柯山集》十卷,又《張龍閣集》三十卷,又《張右史集》七十卷,又《譙郡先生集》一百卷。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以未見全集爲恨事。 七十六卷非全書也。 今歲春,自秦中歸,襄浙江圖書館事。 以文潛詞不傳,求之文瀾閣舊鈔本,祗此數首,以備一家,恐有所未盡爾。 壬子夏,江山劉毓盤校畢,並識。 右録自北京大學排印本近人劉毓盤《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輯》第二册。 案:《張右史集》,傳世者以七十六卷本爲最足,然亦不附詩餘。 兹於《樂府雅詞》、《梅苑》、《能改齋漫録》諸書輯得六首如下。 至《詞統》一所引《阿那曲》荷花詞,則七言絶句體,未敢攔入。 萬里記。 右録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排印本近人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第一册《柯山詩餘》跋。 发布时间:2025-07-03 15:49:1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