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七讲 对 仗 内容: 绝句用不用对仗是自由的;如果用对仗,一般用在首联。 律诗中间两联必须用对仗;在唐人的律诗中偶然也有少到一联对仗的,那只是例外。 至于对仗多到三联,则是相当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首句不入韵的情况下是如此。 三联对仗,常常是首联、颔联和颈联。 例如:旅夜书怀 杜 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 起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野 望 杜 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登 高 杜 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仗首先要求句型一致。 例如杜诗首联细草微风岸,这是一个没有谓语的句子,必须找另一个没有谓语的句子(这里是危樯独夜舟)来对它。 又如颈联名岂文章著,著名这个动宾结构被拆开放在一句的两头;对句是官应老病休,休官这个动宾结构也拆开放在一句的两头,才算对上了。 又如钱诗颔联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竹怜不是真正的主谓结构,山爱也不是真正的主谓结构,实际上是怜新雨后的竹,爱夕阳时的山,这样它们的句型就一致了。 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上文已经讲过了。 此外还有三种特殊的对仗:第一是数目对,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第二是颜色对,如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第三是方位对,如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名词还可只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时令、地理等。 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 又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和年是时令对。 凡同一小类相对,词性一致,句型又一致,叫作工对(就是对得工整)。 例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是工对。 邻类相对也算工对,例如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朔(北方)对黄是方位对颜色;又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日对春是天文对时令。 两种事物常常并提的,也算工对,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对鸟是工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人对马是工对。 有所谓借对,这是借用同音字为对,例如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白对清是借对,因为清与青同音。 凡五字句有四个字对得工整,也就算得工对。 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虽然阔是形容词,流是动词,也算工对。 又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然时 与别不属于同一个小类,其余四字已经非常工整,也就不必再计较了。 七字句有四、五个字对得工整,也就算得工对。 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边是名词,尽是动词,似乎不对,但是无对不被认为工整,而无 字后面必须跟名词,不字后面必须跟动词或形容词,只能做到这样了。 有一种对仗是句中自对而后两句相对。 这样的对仗就只要求句中自对的工整,不再要求两句相对的工整,只要词类相对就行了。 例如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风对尘、涕对泪已经很工整,风尘对涕泪就可以从宽了。 又如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迟与暮相对,涓与埃相对,两句相对就可以从宽了。 过分追求对仗的工整会束缚思想。 杰出的诗人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一般说来,晚唐的对仗比盛唐的对仗工整,但是晚唐的诗不及盛唐的诗意境高超。 可见片面地追求对仗的工整是不能达到写好诗的目的的。 发布时间:2025-07-04 14:02:1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