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十讲 词韵和平仄 内容: 词韵和诗韵没有很大的分别,只是词韵比律诗的韵宽些。 再说,由于词比诗更加接近口语,所以宋代词人不再拘泥唐人的韵部,而只凭当代的语音来押韵。 试看下面的例子: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里异意起里闭里计地 寐泪押韵。 但是,如果依照唐韵,异意 起里里地寐泪是一类,闭计 是一类,这两类是不能互相押韵的。 上声字和去声字,在唐诗里很少互相押韵;到了宋词里就变为经常通押了。 例如上文所举晏殊《蝶恋花》的树去絮处是去声字,而缕柱 语是上声字;苏轼《蝶恋花》的小绕少草 道杳恼是上声字,而笑是去声字;辛弃疾《菩萨蛮》的水是上声字,而泪是去声字;范仲淹《渔家傲》的异意闭 计地寐泪是去声字,而起里里是上声字(就现代普通话说,柱道又变了去声)。 至于入声韵,则仍旧是独立的。 现在讲到词句的平仄,请先看下面的几个例子:长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摊破浣溪沙 李 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虞美人 李 煜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还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清平乐 黄庭坚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如梦令 秦 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鹊桥仙 秦 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律句是词的基础,不但五字句和七字句绝大多数是律句,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九字句也都是由律句变来的。 现在仔细分析如下:二字句,等于律句的平仄脚,如依旧;又等于律句的平平脚,如休休。 三字句,等于律句的三字尾。 (1)平平仄,如江南好新来瘦凝眸处;(2)平仄仄,如梳洗罢多少恨千嶂里人不寐;(3)仄仄平,如汴水流泗水流;(4)仄平平,如不堪看倚阑干。 四字句,等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 (1)平平仄仄,如春归何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被翻红浪非干病酒;(2)仄仄平平(注意,第三字一般不用仄声),如香冷金猊日上帘钩不是悲秋烟锁秦楼。 五字句,等于五言律句。 (1)仄仄平平仄,如往事知多少;(2)平平平仄仄,如玉阶空伫立青山遮不住;(3)仄仄仄平平,如昨夜梦魂中;(4)平平仄仄平,如吴山点点愁。 注意:有一种五字句实际上是一字逗加四字句,即仄平平仄仄,如任宝奁尘满念武陵人远。 六字句,等于七言律句的上六字。 (1)仄仄平平仄仄,如唤取归来同住百啭无人能解银汉迢迢暗度忍顾鹊桥归路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吹彻小梅春透人与绿杨俱瘦生怕离怀别苦惟有楼前流水;(2)平平仄仄平平(注意:第五字一般不用仄声),如春无踪迹谁知除非唤取黄鹂因风飞过蔷薇。 七字句,等于七言律句。 (1)平平仄仄平平仄(注意:第五字一般只用平声),如平林漠漠烟如织;(2)仄仄平平平仄仄,如塞外秋来风景异;(3)平平仄仄仄平平,如问君还有几多愁;(4)仄仄平平仄仄平,如菡萏香销翠叶残。 注意:有一种七字句实际上是三字逗加四字句。 如:(1)仄仄仄平平仄仄,如便胜却人间无数、又岂在朝朝暮暮;(2)平仄仄仄仄平平,如多少事欲说还休、应念我终日凝眸。 九字句,等于二字逗加七言律句,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也有等于四字逗加五言律句的。 词中还有一些拗句。 有的是律句的变格,如还与韶光共憔悴(仄仄平平仄平仄)、有人楼上愁(仄平平仄平);有的是不拘平仄,如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添字没有用仄声)。 词中也有一些特定的平仄格式,如《忆秦娥》前后阕末句必须是仄平平仄,而不能用平平仄仄。 这些都是要从词谱中仔细体会的。 发布时间:2025-07-04 14:13:3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