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说竹山词 内容: 蒋捷,字胜欲,自号竹山,宜兴人。 胡适之《词选》说,蒋捷宋末德祐年间曾中进士。 宋亡之后,隐居不仕。 元成宗大德年间,有许多人推荐他,他总不肯出来做官。 南宋末词家多走入纤细、用典之路,而多咏物之作。 (同学不喜咏物之作最好,若喜欢,最好抛掉此种爱好。)宋末词路自北宋清真(周邦彦)一直便至南宋白石(姜夔),其后则梅溪(史达祖)、梦窗(吴文英)、碧山(王沂孙)、草窗(周密)、玉田(张炎),此为一条路子。 南宋除此六家外,无大作者。 清人戈载辑《宋七家词选》,即收此七家之词。 江西一派有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南宋词一祖(周邦彦)、六宗(白石、梅溪、梦窗、碧山、草窗、玉田)。 如果算上竹山,则是一祖七宗。 自清以来,词人多走此路子。 余不喜此路。 用鲁迅先生话,一言以蔽之曰:党同伐异而已矣。 一、伤感胡适之评蒋捷词曰:蒋捷受了辛弃疾的影响,故他的词明白爽快,又多尝试的意味。 (《词选》)此胡氏自道也。 连风格、体裁都没有,还不用说内容。 胡氏之推重竹山,盖因胡氏与之相似。 胡氏又谓蒋捷词在其中颇能自造新句、自出新意(《词选》),此谓外表词句与内容意义皆与人不同。 余于胡适之说多不赞成,论词尚有可取之处。 胡氏谓蒋捷词有新句、新意。 且看其《贺新郎秋晓》中句:起搔首、窥星多少。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 秋太淡,添红枣。 写牵牛写出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真是不能再好了。 月有微黄篱无影,不是牵牛;至挂牵牛,始写牵牛,但上句绝不可去无下句,上句无着落;无上句,下句也没劲。 如照相之有阴阳影,即所谓明暗,这是艺术。 文学描写亦然。 挂字用得好。 数朵青花小是牵牛(那开大朵红色斑斓的牵牛盖来自外国),这是明面,是牵牛面貌,而牵牛精神全在上句月有微黄篱无影。 [1]胡适先生说这样词好,固然,但余之介绍蒋词,不单为此。 余之喜竹山词,因他有几首很有伤感气。 (余有一时期最富伤感气,虽然此时想来,那时是最幸福的时期。)竹山之伤感词如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少年游》)。 除掉伤感气,在文学表现上,各家各有其表现法。 在此点上,竹山与南宋六家不同。 白石等六人总觉不肯以真面目示人,总不肯把心坦白赤裸给人看,总是绕弯子,遮掩。 其实毫无此种必要。 他们的遮掩,遮掩什么? 是实在写得没什么看头儿,没什么听头儿,所以不得不遮掩装饰。 蒋词之好,诚如胡氏所言明白爽快。 如月有微黄篱无影数句,南宋六家根本就无此等句,根本就写不出来。 脑里没有,手下也写不出来,正是禅宗所谓眼里无筋,皮下无血(应庵和尚语)。 蒋氏真有眼,如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真有血,如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然而此词还不能说是蒋氏伤感词中好的代表作品,还有更好的。 但最早感动余的是二十年来三句,觉得南宋还有这么写的哪,明白爽快,简单真切;又不明白,不真切,不简单,不爽快。 人皆只知复杂为美,其实简单亦为美。 或曰:有一人自号为清躬道人,或询其意,曰:没米没穴,精穷而已。 这是幽默。 中国人若说可爱真可爱,若说该打真该打。 幽默固然可以,但不要成为起哄、耍贫嘴。 人到活不下去而又死不了的时候,顶好想一个活的办法,就是幽默。 这是一种法宝。 竹山词即有此种写法(此点以后还要说)。 余对竹山词之爱好始于二十年来三句,但其最好的伤感作品非此,乃《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与菩萨蛮是最古的调子。 稼轩有一首《菩萨蛮》可称前无古人之作,能自出新意,自造新词:青山欲共高人语。 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 望来终不来。 自有《菩萨蛮》以来都是写得很美、很缠绵。 其实稼轩也仍然是美丽缠绵,但别人是软弱的,稼轩是强健的。 北京有口语:这多没劲哪! 没劲真不成,稼轩真有劲。 姑不论其好坏,总之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差不多人所作都是这味儿的。 竹山盖曾受稼轩影响。 南宋词人好绕弯子,遮掩模糊。 而稼轩写烟雨,字不迷糊,写得多清楚。 竹山的月有微黄篱无影也是清清楚楚,把朦胧端出来了。 稼轩《菩萨蛮》是只此一家,竹山此首《虞美人》也是前无古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一句,字很普通,而把少年的心气什么都不怕及高兴都写出来了。 红烛昏罗帐,不仅写灯昏,连少年的昏头昏脑、不思前想后的劲都写出来了。 壮年,挑上担子,为家为国为民族。 江阔云低,江阔,活动地面大;云低,非奋斗不可;断雁叫西风写自己感情。 而且壮年二字一转,便从少年转过来了。 这比起搔首、窥星多少和二十年来,无家种竹二首都好。 那多小,多空虚;这多大,多结实,连稼轩都不成。 稼轩也许比他还有劲,但没有他的俊,句子不如他干净。 近代白话文鲁迅收拾得头紧脚紧,一笔一个花。 即使打倒别人,打一百个跟头要有一百个花样,重复算我栽了。 别人则毛躁,稼轩不毛躁,但绝没有竹山收拾得那么干净。 竹山此词细。 细有两种说法,一指形体之粗细,一指质地之精细、糙细。 蒋氏此词在形上够大的,不细;但他之细乃质上的细,重罗白面,细上加细。 竹山《虞美人》上半阕,没有商量的,没一字不好,可惜下半阕糟了。 稼轩有时亦然,其《菩萨蛮》下半阕是捣乱:人言头上发。 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 一身都是愁。 蒋氏后半阕是泄气了。 好仍然好,可惜落在中国传统里了。 少年,买笑、快乐;壮年,悲愤;老年悲欢离合总无情,一切不动情,不动心,解脱、放下,凡事要解脱、要放下。 其实人到老年是该解脱、放下,但生于现代,解脱也解脱不了,放也放不下,不想扛也得扛,不想干也得干。 注释[1]叶嘉莹此处有按语:此仍是纤巧之技。 二、情致竹山词中情致最高者,要数《少年游》:梨边风紧雪难晴。 千点照溪明。 吹絮窗低,唾茸窗小,人隔翠阴行。 而今白鸟横飞处,烟树渺乡城。 两袖春寒,一襟春恨,斜日淡无情。 人生一切好的事情都是不耐久的,人生所以值得留恋(流连)。 努力,为将来而努力;留恋,对过去而留恋这是人生两大诗境。 这两种境界都是抓不住的,而又是最美的时期。 无论古今中外写爱写得美的散文,他所写不是对过去的留恋,就是对将来的努力。 诗人的幸福不是已失的,便是未来的,没有眼下的。 若现在正在爱中,便只顾享受,无暇写作。 中国人写爱多是对过去的留恋。 晚唐诗人李义山(唯美派作家),代表作《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好;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真好。 平常把好的名词、美的句子、好文好书都马虎过去了,如猪八戒吃人参果。 《锦瑟》诗之美,便因其所写为回想当年情景。 写对未来的爱,对未来的爱的奋斗,是西洋人。 虽然中国亦非绝对没有,韩偓有诗即对将来爱之追求:菊露凄罗幕,梨霜恻锦衾。 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 (《别绪》)诗人写爱,不要以为是只写人生一部分,乃是写整个人生。 爱是人生一部分,诗是象征整个人生。 可惜中国人写爱多只是对过去之留恋。 竹山此词即是。 首句梨边风紧雪难晴,写梨花,非真雪;雪难晴,花且落不完哪。 千点照溪明,好,水净花白。 这是写过去。 (虽然中国动词没有时间性。)人隔翠阴行,这么平常而这么美。 字是平常字,句是简单句,但有真情实感,有悠长意味。 (现代人写白话文,非写成烂棉花不止。)虽中国式的表现手法,真写得好。 温柔敦厚,中国传统之美。 如朱竹垞(彝尊)词: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桂殿秋》)朱氏一部词没什么好,但有此二句便可以了。 小簟轻衾句是那么好,把秋天味全写出来了。 佯佯脉脉是深机(韩偓《不见》,但此句成为说明了),所谓不言而喻,要心相会,莫逆于心。 诗中好的境界即是如此。 人隔翠阴行,人,不是不相干之人,而又不在一处,佯佯脉脉(谓在若有意若无意之间),如饮酒到好处,不是过也不是不及。 写散文有层次,写诗亦有层次。 不见得在前者先说,在后者后说。 有时前者在先而并不明说:一种是前后颠倒写;一种是前边写得不明,要看后边。 蒋氏此《虞美人》过片一个而今,知道前面是过去的事情。 以前吹絮窗低,唾茸窗小,人隔翠阴行,而今呢? 是而今白鸟横飞处,再没有比这无聊的了,白也没什么难过,只是白得无可奈何。 但若没有前面人隔翠阴行,也显不出这句好。 韩偓的梨霜恻锦衾是痛苦,痛苦都能忍受,淡漠不能忍受。 没人,也不要紧;有人,可是对我没表情。 明明彼此可以互相帮助,谈话,互相爱;可是不相爱,淡漠,不能忍受。 白鸟横飞处,幸有横飞,但也够淡漠。 他对我们既渺不相干,我们对他也无可奈何。 两袖春寒,一襟春恨,斜日淡无情,三句真好,有力。 何以故? 两袖春寒,身体所感;一襟春恨,心灵所感。 襟,胸襟;心,精神。 但若写满胸春恨,完了,凶,倒是真凶。 用一襟好,用满胸不成,满胸,浊。 有时浊好,有时浊不成。 有某氏治外国文学,欲写中国诗,诗境对而用字不对,波追塔影证旧梦,影不动,波动。 追字不成,太尖,不如改浪逐,浪逐塔影证旧梦。 其实浪逐不就是波追吗? 斜日淡无情一句是绚烂后归于平淡,与欧阳修之月明正在梨花上(《蝶恋花》)之淡淡不同;与清人朱竹垞(彝尊)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桂殿秋》)之平淡也不同,朱氏根本就是平淡。 三、纪事竹山词,人多谓其学稼轩,其实他不尽受稼轩影响,也受梦窗影响。 词中晦涩当以梦窗为第一,余不喜梦窗词,喜欢的也非其本色。 余于词讲究清楚,而梦窗词太黏糊,不但是胶,而且是膘。 竹山有的词,就简直不知他说的什么。 草窗比梦窗还浮浅,而且散,与其读草窗,还不如读梦窗。 (南宋周密[公谨]有《草窗词》,与吴文英[梦窗]之词合称二窗词。)竹山也受草窗影响,没有自己作风。 如前所举人隔翠阴行一首,虽好,而较稼轩单薄,较清真清苦,没有辛之力,没有周之圆。 他的词真正能表现他自己本色作风的不在此。 若从人事一方面看,中国纪事之作在韵文中不发达。 诗中尚有之,词中则甚少见。 竹山纪事词虽不多,但有,长调短词均有。 长调者:深阁帘垂绣。 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 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 影厮伴、东奔西走。 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 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 叹浮云、本自无心,也成苍狗。 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村小阜。 趁未发、且尝村酒。 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 翁不应,但摇手。 (《贺新郎兵后寓吴》)这首词真不能算好。 此盖亡国后作。 其实,词中还有无事的吗? 余之所谓纪事,要有头有尾,像史传、小说、戏曲,写出人的个性来,这样才是纪事之作。 此首思想不深刻,情韵不深刻,意趣也不见得出众,只是他是个有趣的人,他把他的悲哀、可怜幽默化了。 望断乡关知何处。 羡寒鸦、到著黄昏后二句,不甚好,但颇得一点稼轩味道。 枯荷包冷饭,真贫,但不如此写不出他的贫困来。 村酒,味最薄。 末句写邻翁之不应,答一句何妨? 而不答,但摇手。 穷与贫不同。 老杜诗穷,可是不贫。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醉时歌》),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乐游原歌》),虽穷不贫。 陶诗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拟古》其四),真穷,可还是不贫。 而竹山词怎么这么贫哪! (上星期所说梨边风紧一首,在竹山词里要算最高,不是说最好,是说情致要算最高。)或曰:此所写乃失意时。 其实,他写得意也仍是贫。 如他的短词纪事之作:人影窗纱。 是谁来折花。 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 枝最佳。 折时高折些。 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霜天晓角》)此亦纪事之词,以如此短词纪事,不易。 写女性折花该多缠绵,可写得怎么那么贫? 好,好在下半,贫也如此。 词写得怪清楚、怪生动、怪具体,只是贫。 这种词初读时喜欢,有点功夫以后就不喜欢了。 余有一首《浣溪沙》:乍可垂杨斗舞腰。 丁香如雪逐风飘。 海棠憔悴不成娇。 有鸟常呼泥滑滑,残灯坐对雨潇潇。 今年春事太无聊。 有鸟、残灯二句,盖出自荆公:山鸟常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送项判官》)荆公盖先有后句。 行人相对中有千言万语,千头万绪,但若写行人相对泪涟涟,完了! 行人相对马萧萧,好,心中万马奔腾。 其实王安石,才,不论从哪方面说都比欧、苏不弱,只是太拗。 拗,自是。 (自信是好,因人生怕最怕失去勇气,如刘后村之心未动,意先懒[《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 若一个人失掉自信,虽不能说失掉生活的意义,而已经失掉了生活的勇气同乐趣了,生不如死。 不能戒烟的人便因他太相信鸦片的力量而不相信自己。)刘后村诗学放翁,词学稼轩,但单弱浅薄,还不说其幼稚。 我们要反省自己,怀疑自己,但同时还要有勇气、自信,要把这两方面打成一片。 余之《浣溪沙》词写得既无变化,又不长进,有什么意思? 要写词,与其写余《浣溪沙》那样的词,不如写蒋捷这样的词;但与其写这样词,不如写这样曲。 如此才能训练及观察,这样便会发现人生之可憎与可爱。 李之仪《姑溪词》中有一首《卜算子》最有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太自然了,词做到这样不易。 此词比竹山《霜天晓角》折花词大方。 其一是内容,竹山说的是折花,这是大江;其次是韵味,这首味长。 竹山人影窗纱一首似河鲜儿,鲜,未始不好,可是味太薄;如果藕,一股水儿,一闪过去了。 果藕水多,可还不如大柿子味长呢! 鲜的路子经明、清两代而死,这条路子一变坏便是浮浅,故须以严肃深刻救之。 四、贫与瘟竹山词中有一首以《冰》为题的《木兰花慢》:傍池阑倚遍,问山影、是谁偷。 但鹭敛琼丝,鸳藏绣羽,碍浴妨浮。 寒流。 暗冲片响,似犀椎、带月静敲秋。 因念凉荷院宇,粉丸曾泛金瓯。 妆楼。 晓涩翠罂油。 倦鬓理还休。 更有何意绪,怜他半夜,瓶破梅愁。 红裯。 泪干万点,待穿来、寄与薄情收。 只恐东风未转,误人日望归舟。 汲古阁本裯作稠,余讲词取第一义。 像这样词不能说没功夫,但绝不好。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一首是贫,这首是瘟。 普通贫则不瘟,瘟则不贫,独竹山有此二病。 此原因贫为其天性,瘟为其功夫。 我们创作不能学别人,我们的东西也不能叫别人学得去。 (王献之字与王羲之不同,不学他老子。)一个天才可受别人影响,而受影响与模仿不同,受影响是启发。 模仿也可算受影响,而受影响不是模仿。 每个人心灵上都蕴藏有天才,不过没开发而已。 开发矿藏确是别人之力,而自己天才的开发是自己的事,受影响是引起开发的动机(以矿山喻天才之蕴藏,也只是比喻而已)。 所谓受影响,是引起人的自觉,某一点上相近,觉得行,喜欢,喜欢是自觉的先兆、开发之先声。 假如不受古人影响,引不起自觉来,始终不知自己有什么天才。 (人活着要有自觉不错的劲儿,但不可使之成为狂妄自大。)天才在自觉地开发之后,还要加以训练,这样才能有用。 我们读古人的作品并非要模仿,是要以此引起我们的自觉。 一个人有才而无学,只有先天性灵,而无后天修养,往往成为贫;瘟是被古人吓倒了。 不用功不成,用功太过也不成。 这多难哪! 难,才见真本领。 竹山生于南宋,南宋词一天天走上瘟的路。 梦窗瘟得还通,草窗则瘟得不通了。 竹山之贫打破当时瘟的空气,而究竟生于那个瘟的时候,非上智下愚,岂能不受环境影响? 竹山的《木兰花慢冰》是有敷衍(铺叙)而无生发。 铺叙是横的,彼此间毫无关系,只是偶然相连在一起,摆得好看,只是有次序而已。 生发与铺叙不同,生发是因果、母子。 柳耆卿《八声甘州》有句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若写作江头错认几人船,词填到这样就成刻板文字了。 竹山这首词,结句曰误人日望归舟,死板,少情意。 韵文要有感情,而不但要有感情,还要有思想,如稼轩之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鹧鸪天》)。 平常人用典多是再现,用典该是重生,不是再现,要活起来。 如同唱戏,当时古人未必如此,而我们要他活,他就得如此活。 这好不好? 好。 好,不就得了嘛! 竹山《喜迁莺》有句:车角生时,马蹄方后,才始断伊漂泊。 闷无半分消遣,春又一番担阁。 车角之车字便不好。 《古意》: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托。 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 (唐陆龟蒙)车轮生四角,笨,但笨得好玩。 竹山之车角便不通,该说轮角。 古人有郎马蹄不方(陆游《玻璃江》自注引唐人诗)之句,竹山用典不当。 这样用典,瘟极了,只是再现。 纵非点金成铁,也是冷饭化粥。 用典还有比这坏的。 如张炎: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 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高阳台西湖春感》下片)竹山《木兰花慢》是有劲儿用得不是地方,张炎是根本就没劲儿。 张炎,字玉田,有《山中白云词》。 张炎词细,周密词疏。 张炎词如中晚唐人诗,只有俊扮,没有丑扮,如鱼没浪痕圆(《南浦春水》),真好。 (美与丑,丑亦是一种美。 一切世法皆是佛法,所谓佛法便非佛法。)但写沉痛写不出来,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朝中措》),欣赏自己的悲哀,颇似拿肉麻当有趣,拿悲哀当好玩。 老杜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便令人不敢想;张炎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清平乐》),沉痛。 而其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真瘟。 文学之好是在要给人以印象。 见说新愁句,用稼轩拍手笑沙鸥。 一身都是愁(《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稼轩此词虽不见得好,但给人的还是印象。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新愁到鸥边,该是什么形象呀? 只给人概念,不给人印象。 还有像评花猿不知这样的句子,先不说猿不知,就算他知,你怎么知他知? 而且他知道什么? 怎么知? 不能给人印象,还是瘟。 五、感觉与印象竹山词《南乡子》:泊雁小汀洲。 冷淡湔裙水漫秋。 裙上唾花无觅处,重游。 隔柳惟存月半钩。 准拟架层楼。 望得伊家见始休。 还怕粉云天末起,悠悠。 化作相思一片愁。 竹山是有亡国之恨,可惜说不出来,真的也成了假的,不能取信于人(取信,取字好)。 稼轩未必然真,但能取信于人。 荡气回肠,这四个字真好,被稼轩做绝了,往古来今一人而已。 竹山准拟架层楼二句,尚好,至化作相思一片愁便是给人概念,没有印象。 相思一片愁该是什么样? 如同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的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真瘟。 新愁到鸥边只给人概念,不给人印象。 文学好,是要给人印象,不是概念。 竹山词《燕归梁风莲》:我梦唐宫春昼迟。 正舞到,曳裾时。 翠云队仗绛霞衣。 慢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 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 见荷花,被风吹。 ①感觉②情感③思想佛家所谓五蕴,乃色、受、想、行、识空;六根,乃眼、耳、鼻、舌、身、意无。 哲学家之结果归于思想,佛则连理智也推翻不要。 色不专指颜色,凡目所见,形形色色,皆曰色。 受是感觉,而识、意之出发点,亦仍是感觉。 现总以为思想是硬性,情感是软性。 其实二者非背道而驰,乃相辅相成。 六根次序有定:一个比一个深,一个比一个神秘。 感觉中最发达的乃是眼,诗人写眼(色)写得最多而且好。 六根中眼最容易写,容易写得好;耳则稍差。 声音尚易写,有高低、大小、宏纤、长短,只要抓住这个字,就是那声音。 鼻不易写。 老杜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别卫八处士》)、心清闻妙香(《大云寺赞公房四首》其三),这只是说明,不是表现。 我们并感觉不到香是怎样妙,心是怎样清。 味最难写。 《吕氏春秋》有《本味篇》写禾之美者、菜之美者、和之美者。 晋有张翰因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茭白)鲈鱼羹。 而诗人最不爱写味,因舌与身太肉感了(固然我们并不主张二元论,灵肉对峙;主张一元论,灵肉合一)。 眼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香,中间是有距离的,并非真与我们肉体发生直接关系。 至于舌、身则不然,太肉感了,没有灵,只剩肉了,一写就俗。 舌,吃东西是俗事倒不见得,总之难把它写成诗。 感觉愈亲切,说着愈艰难,还不仅是因为俗,太亲切便不容易把它理想化了(理想化,idealize)。 《风莲》是纯写实题目,而竹山把它理想化了,想成舞女。 此盖源于白居易《霓裳羽衣歌》诗中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羽衣舞一节,小垂手后、斜曳裾时二句所写即眼之于色,而至柳无力、云欲生则是理想化了。 因眼之于色有相当距离,故容易把它理想化了。 竹山词之正舞到,曳裾时。 翠云队仗绛霞衣。 慢腾腾,手双垂即霓裳羽衣舞,不但有形,而且有色(词中翠云队仗乃是荷叶)。 似彩凤,乱惊飞写琼妃急舞之美。 琼妃,美女,不但形貌,而且品格也完美。 外国无字可译。 玉人,灵肉皆美。 写风莲之形、色,因有距离,容易理想化。 创作时要写什么,你同你所写的人、事、物要保持一相当距离,才能写得好。 经验愈多,愈相信此语。 读者非要与书打成一片才能懂得清楚,而作者却需保有一定距离。 所以最难写的莫过于写情书。 凡情书写得好的多不可靠,那是写文章,不是说爱情。 感情热起来是在发烧,写得一定乱。 勃朗宁(Browning)与他夫人比赛写情书,勃朗宁输了,大概勃朗宁是在发烧。 勃朗宁夫人是常年生病的人,她能驾驭自己的感情,所以不至于发烧。 竹山思想浮浅,品格也不甚高,然仍不失为一词人,虽为第二流几入第一流,就因为他有一点感觉眼、耳之于色、声之感觉,所以写得生动鲜明。 词的开头写我梦唐宫,最后是梦回,词乃梦回之梦,over dream。 此词最后点出风中之荷见荷花,被风吹,其实你不用点,我们自然知道你写的是风莲。 即如谭叫天唱完《卖马》,我们好容易都见得这是秦琼了,他又摘下胡子,说我是谭叫天,这是干吗? !《燕归梁风莲》偏于写形,竹山还有一首是写色的,《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 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 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 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一剪梅》是七、四、四、七、四、四,七、四、四、七、四、四句式。 词人把握这样调子,不熟不好,太熟又俗了。 此首难得是每两个四字句有变化。 竹山另有一首《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小巧楼台眼界宽。 朝卷帘看。 暮卷帘看。 故乡一望一心酸。 云又迷漫。 水又迷漫。 天不教人客梦安。 昨夜春寒。 今夜春寒。 梨花月底两眉攒。 敲遍阑干。 拍遍阑干。 此首中四字句朝卷帘看。 暮卷帘看等四组,则重。 前首末二句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写色,真写得好。 只是此词写得太传统味,静了起不来(稼轩不然),说好是平静,说不好是衰颓。 发布时间:2025-07-05 16:12:3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