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仲则选集 内容: 乾隆二十八年(1763),仲則十五歲,開始學習作詩。 二十九年(1764)應縣童子試,得到常州知府潘恂和武進知縣王祖肅的賞識。 三十年(1765)在江蘇省宜興氿里讀書。 三十一年(1766)在江陰旅舍與洪亮吉相遇並訂交。 亮吉携其母所授漢魏樂府刻本,間有擬作。 仲則見而愛好,約共傚其體,每日數篇。 乾隆三十二年(1767),仲則十九歲,娶趙夫人。 時翰林邵齊燾罷官歸,主講常州龍城書院,仲則與亮吉皆從之受業。 秋,應江寧鄉試,落第。 時潘恂已升任浙江觀察,邀仲則前往。 仲則遂客杭州觀察署中,其名作前後《觀潮行》即作於此時。 乾隆三十三年(1768),仲則又多次去杭州游歷,還曾去訪問升任徽州同知的王祖肅。 秋天又去應江寧鄉試,落第。 以下爲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仲則十五歲至二十歲期間的部分詩作。 初春未覺氈爐暖[1],旋懷柑酒新[2]。 池臺平入夜,原野渺含春。 物外欣然意[3],風前現在身[4]。 中宵感幽夢,冰雪尚嶙峋[5]。 【注释】[1]氈爐:北方用以取暖的一種火爐。 唐劉蕃《憶長安十一月》詞:獸炭氈爐正好,貂裘狐白相宜。 [2]柑酒:以柑子爲原料釀的酒。 [3]物外:世外,謂超脱於塵世之外。 [4]現在:謂現世,今生。 [5]嶙峋:形容寒氣凛冽。 清明步城東有懷邵二仲游[1]水明樓下漲紋平[2],柳外遥山抹黛輕[3]。 二月江南好風景,故人此日共清明[4]。 征鴻歸盡書難寄,燕子來時雨易成。 尋遍艤舟亭畔路[5],送君行處草初生。 【注释】[1]清明:清明節。 城東:常州城東部。 邵仲游:邵聖藝,字仲游,昭文(今江蘇省常熟市)人。 監生。 [2]水明樓:在常州白雲溪渡口。 漲紋平:指潮水漲平。 [3]黛:青緑色。 [4]此日:這一天,指清明日。 句謂當初也是在這一天與你共度清明節。 [5]艤舟亭:在常州的西蠡河畔,相傳因蘇軾曾繫舟於此而得名。 别意别無相贈言,沈吟背燈立。 半晌不抬頭[1],羅衣淚沾濕。 【注释】[1]半晌:許久,好久。 明湯顯祖《牡丹亭游園步步嬌》:停半晌,整花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 按:此詩可能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秋,仲則十九歲赴江寧鄉試,與新婚未久的趙夫人分别時作。 少年行[1]男兒作健向沙場[2],自愛登臺不望鄉[3]。 太白高高天尺五[4],寶刀明月共輝光。 【注释】[1]少年行(xnɡ):樂府雜曲歌辭名,本爲《結客少年行》。 南朝宋鮑照有《代結客少年場行》,北周庾信有《結客少年場行》,唐李白有多首《少年行》。 後多作《少年行》。 [2]作健:謂有所作爲,成爲强者。 《樂府詩集横吹曲辭五企吟歌辭一》:男兒欲作健,結伴不須多。 [3]望鄉臺:古人久戍或久客不歸,常登高臺(或高地)遥望故鄉,以解思鄉的愁悶。 唐李羣玉《聞笛》詩:望鄉臺上望鄉時,不獨落梅兼落淚。 [4]太白:太白山,在陝西省眉縣東南。 李白《蜀道難》詩: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横絶峨眉顛。 天尺五:極言地勢之高。 古諺語: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黄庭堅《醉蓬萊》詞: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里煙水。 【輯評】洪亮吉《北江詩話》:黄二尹景仁詩:太白高高天尺五,寶刀明月共輝光。 豪語也。 伍合《黄景仁評傳》:這是如何的激昂慷慨! 很有宗慤長風、終軍弱冠的風味。 秋夜曲蟋蟀啼階葉飄井,秋月還來照人影。 錦衾羅帷愁夜長,翠帶瘦斷雙鴛鴦[1]。 幽蘭裛露露珠白,零落花香葬花骨[2]。 秋深夜冷誰相憐,知君此時眠未眠? 【注释】[1]翠帶:猶玉帶,用翠玉裝飾的腰帶。 陳後主《烏栖曲》:翠帶羅裙人爲解。 瘦斷:瘦極。 《梁書沈約傳》,沈約在給徐勉的信中訴説自己老病: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 用衣帶的收小表示人的消瘦。 雙鴛鴦:指玉帶上鑲嵌的鴛鴦圖案。 [2]裛(y)露:爲露水所沾濕。 劉禹錫《憶江南》詞: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 花骨:指失去香氣的,已枯萎的花;落花。 【輯評】清張維屏《聽松廬詩話》:黄仲則詩,有冷艷之句,如幽蘭裛露露珠白,零落花香葬花骨。 清吴文溥《南野堂筆記》:武進黄少尹仲則詩,超超元箸,俊句欲仙。 《秋夜曲》云:(詩略)題畫淙淙獨鳴澗,矯矯孤生松[1]。 半夜未歸鶴,一聲何寺鐘。 此時彈緑綺[2],明月正中峯。 仿佛逢僧處,春山第幾重。 【注释】[1]矯矯:高峙貌。 [2]緑綺:古琴名。 晉傅玄《琴賦》序:中世司馬相如有緑綺,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泛指琴。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詩:蜀僧抱緑綺,西下峨嵋峯。 十三夜初更疾風雨[1],孤館生芒寒[2]。 夢醒忽見月,仍在疏櫺間[3]。 推窗面軒豁[4],巡檐步蹣跚[5]。 林色黯逾潔,驚烏棲未安[6]。 晴雨忽異境,頓作新霽看[7]。 始知造物幻[8],倏霍無其端[9]。 清光澔同色[10],中夜發長嘆。 【注释】[1]初更:舊時一夜分爲五個更次,初更爲晚七時至九時。 [2]孤館:孤寂的客舍。 秦觀《踏莎行》詞: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芒寒:微寒。 (一本作薄寒。)[3]櫺(lnɡ):窗户或欄杆上雕有花紋的木格子。 疏櫺:即疏窗。 [4]面:面對。 軒豁:開闊空曠的空間。 [5]巡檐:來往於檐前。 杜甫《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詩之二: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6]周邦彦《蝶戀花》詞:月皎驚烏栖未定。 [7]新霽:雨止後天晴。 [8]造物:指創造萬物的神。 蘇軾《泗州僧伽塔》詩: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 若使人人禱輒遂,造物得須日千變。 [9]倏霍:急速貌。 端:先兆,迹象。 晉陸機《君子行》:福鍾恒有兆,禍集非無端。 [10]澔:同浩。 遼闊曠遠。 句謂月光浩瀚彌漫,與日色相同。 秋夕桂堂寂寂漏聲遲[1],一種秋懷兩地知。 羨爾女牛逢隔歲[2],爲誰風露立多時[3]。 心如蓮子常含苦,愁似春蠶未斷絲[4]。 判逐幽蘭共頽化[5],此生無分了相思[6]。 【注释】[1]桂堂:桂木造的廳堂。 泛指華美的堂屋。 李商隱《無題二首》詩之一: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2]女牛:牛郎與織女。 神話傳説:織女爲天帝之孫女,長年織造雲錦。 天帝憐其辛苦,將她許配給河西牛郎。 織女嫁與牛郎後,閑怠不織。 天帝令其分居,只准每年七月七日夜織女可渡河與牛郎相會一次。 [3]仲則另有《綺懷》詩十六首,其十五似此星辰非昨夜,爲誰風露立中宵,可作參比。 [4]李商隱《無題》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5]判:甘願。 逐:跟隨。 《楚辭九歌河伯》:靈何爲兮水中,乘白黿兮逐文魚。 頽化:凋謝。 [6]了:結束,了結。 登千佛巖遇雨[1]木落千山秋,天空一江碧。 賈勇登巉巖[2],决眥瞰危壁[3]。 獵獵虎嘯林[4],陰陰龍起澤[5]。 膚寸足下雲,倏已際天白[6]。 急雨翻盆來,疾雷起肘腋[7]。 同游三兩人,相望失咫尺[8]。 飄然冷風過,煙霾漸消迹。 雨脚移而東[9],長虹逗林隙。 山翠濕淋漓[10],苔空見白石。 快哉今日觀,横寫百憂積[11]。 山川美登眺,嗟余在行役。 陟高曖親廬,犯險乖子職[12]。 歸當置濁醪,孤酹奠驚魄[13]。 【注释】[1]千佛巖:在南京東北的棲霞山(又名攝山)棲霞寺附近,南朝齊時在石壁上鑿大小佛像千餘尊,號稱千佛巖。 [2]賈勇:謂自己有多餘勇氣可以出售。 《左傳成公二年》:齊高固入晉師,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車,係桑木焉,以徇齊壘,曰:欲勇者,賈余餘勇。 後以賈勇爲鼓足勇氣。 [3]决眥:裂開眼眶,表示睁大眼睛看。 杜甫《望岳》詩:蕩胸生層雲,决眥入歸鳥。 危壁:極高的、壁立的山崖。 [4]獵獵:象聲詞,一般表示風聲,這裏形容林中的虎嘯聲。 [5]陰陰:形容天色陰沉。 龍起澤:謂天將下雨。 [6]膚寸:古長度單位,一指寬爲寸,四指寬爲膚。 比喻極小或極少。 黄庭堅《放言》詩之五:微雲起膚寸,大蔭彌九州。 際天:邊及於天,猶言滿天。 [7]肘腋:胳膊與胳肢窩。 比喻切近身邊。 [8]相望失咫尺:相隔咫尺已看不清。 [9]雨脚:密集落地的雨點。 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牀頭屋漏無乾處,雨脚如麻未斷絶。 [10]山翠:翠緑的山色。 王維《華子岡》詩:雲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淋漓:沾濕或流滴貌。 韓愈《醉後》詩:淋漓身上衣,顛倒筆下字。 [11]横:下决心不顧一切地(作某事)。 寫:傾吐,抒發。 《詩邶風泉水》: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12]陟(zh)高:攀登高山。 《詩周南卷耳》:陟彼高岡,我馬玄黄。 曖:遮蔽。 南朝宋謝靈運《會吟行》詩:滮池溉粳稻,輕雲曖松杞。 親廬:父母所居之房舍。 犯險:不顧危險。 乖:違背。 子職:爲人子的職責。 二句謂按照儒家的教導:父母在,不遠游。 游必有方。 (見《論語》)現在我遠出游山玩水,與父母相隔,而且身歷險境,違背了爲人子的孝道。 [13]孤:獨自一人。 酹:以酒灑地,表示祭奠。 蘇軾《念奴嬌》詞: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感舊其一大道青樓望不遮[1],年時繫馬醉流霞[2]。 風前帶是同心結[3],杯底人如解語花[4]。 下杜城邊南北路[5],上闌門外去來車[6]。 匆匆覺得揚州夢[7],檢點閑愁在鬢華。 【注释】[1]青樓:青漆塗飾的華麗樓房。 曹植《美女篇》: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後亦指妓院。 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不遮:無遮蔽。 [2]年時:當年。 流霞:傳説中神仙飲料。 漢王充《論衡道虚》:(項曼都)曰:有仙人數人,將我上天,離月數里而止。 口飢欲食,仙人輒飲我以流霞一杯,數月不飢。 泛指美酒。 [3]同心結:舊時用錦帶編成連環回文樣式的結子,用以象徵堅貞的愛情。 南朝梁武帝《有所思》詩:腰中雙綺帶,夢爲同心結。 [4]解語花: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解語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 左右皆嘆羨。 久之,帝指貴妃示於左右曰:争如我解語花。 後用以比喻美女。 [5]下杜:即杜城,在陝西長安縣南故杜縣西。 《漢書宣帝記》:高材好學,然亦喜游俠,鬥鷄走馬尤樂杜、鄠之間,率常在下杜。 [6]上闌:商務印書館版《黄仲則詩》朱建新注:疑應作上蘭。 按上蘭,觀名,在上林苑中,今陝西長安縣之西。 南朝梁沈約《登高望春》詩:淹留宿下蔡,置酒過上蘭。 [7]揚州夢:見上注[1]。 按仲則在宜興氿里讀書時與一雛妓相好,他另有《虞美人閨中初春》詞云:問春何處最多些? 只在淺斟低唱那人家。 淺斟低唱那人家即指妓院。 《五百家香艷詩》卷五載清王紹舒《和黄仲則贈小桃校書原韻》三首云:殘霞低襯緑楊枝,粉蝶隨香百媚時。 試按紅牙十八拍,挑燈重譜雪兒詞。 短籬曲徑一枝安,幾度臨風著意看。 最愛疏窗明月上,珊瑚小枕玉釵寒。 涼雨初晴暑漸消,香添銀葉可憐宵。 樽前欲訴相思苦,聯袂還教聽紫簫。 仲則原詩已佚,《感舊》詩中憶念的,可能就是此女。 其二唤起窗前尚宿酲[8],啼鵑催去又聲聲。 丹青舊誓相如札[9],禪榻經時杜牧情[10]。 别後相思空一水[11],重來回首已三生[12]。 雲階月地依然在[13],細逐空香百遍行[14]。 【注释】[8]唤起:鳥名。 韓愈《贈同游》詩:唤起窗全曙,催歸日未西。 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三伯勞》:古有催明之鳥,名唤起,蓋即此也。 宿酲:謂昨夜酒醉後神志仍未清。 仲則《風馬兒幽憶》詞:子規窗外一聲聲,把醉也醒醒,夢也醒醒。 細憶别時、情狀忒分明。 [9]相如札:《西京雜記》卷三:司馬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爲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絶。 相如乃止。 司馬相如《報卓文君書》:誦子嘉吟而回予故步,當不令負丹青,感白頭也。 丹青:丹砂和青雘(一種孔雀石),可作顔料。 丹青色艷而不易泯滅,故用以比喻始終不渝。 [10]禪榻:禪牀。 杜牧《題禪院》詩: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載青春不負公。 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颺落花風。 句意謂回憶舊情,還感到惆悵和留戀。 [11]意謂别後相思,已空無所有。 [12]三生:泛指前生。 白居易《贈張處士山人》詩:世説三生如不謬,共疑巢許是前身。 句意謂回首前情,如同隔世。 [13]雲階月地:即月地雲階,原本形容仙境。 唐牛僧孺《周秦行紀》: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 後泛用於表示地理環境之優美。 此處指當時與情人相聚游賞的地方。 [14]空香:人去後留下的香氣。 實際上這香氣早已消散,只是記憶中似乎還能聞到這種香氣,故曰空香。 其三遮莫臨行念我頻[15],竹枝留涴淚痕新[16]。 多緣刺史無堅約,豈視蕭郎作路人[17]。 望裏彩雲疑冉冉,愁邊春水故粼粼[18]。 珊瑚百尺珠千斛[19],難换羅敷未嫁身[20]。 【注释】[15]遮莫:不要,不爲。 晏殊《秋蕊香》詞: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 [16]竹枝留涴(w):涴,污染。 晉張華《博物志》卷八: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 帝崩。 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 劉禹錫《瀟湘神》詞: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17]刺史:古代官名。 唐范攄《雲溪友議》卷三:(劍南節度使)韋皋少游江夏,館於姜氏。 姜令小青衣玉簫祗候,因漸有情。 韋歸,與玉簫約,少則五載,多則七年,來取玉簫。 至第八年春,韋未來。 玉簫嘆曰:韋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來矣。 遂絶食而殞。 蕭郎:古時對男子的美稱。 《雲溪友議》卷一:唐崔郊之姑有侍婢,與郊相戀。 姑貧,將婢賣與連帥。 郊思慕無已。 婢因寒食出,與郊相遇。 郊贈之以詩曰:公子王孫逐後塵,緑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二句謂當年分手,是由於仲則自己不够堅定,不能信守誓約,並非女子無情。 [18]冉冉:慢慢地移動。 粼粼:水清澈明浄。 高適《答侯少府》詩:漆園多喬木,睢水清粼粼。 [19]珊瑚:由珊瑚蟲分泌的石灰性物質和遺骸長期聚積凝成的樹狀物,是一種高貴的裝飾品。 《晉書石崇傳》:與貴戚王愷、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武帝每助愷,嘗以珊瑚樹賜之,高二尺許,枝柯扶疏,世所罕比。 愷以示崇,崇便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 愷既惋惜,又以爲疾己之寶,聲色方厲。 崇曰:不足多恨,今還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條幹絶俗,光彩耀目,如愷者甚衆。 愷怳然自失矣。 珠千斛:石崇妾緑珠,相傳爲梁氏女,美而艷,善吹笛。 石崇爲交趾采訪使,以圓珠三斛買之。 [20]羅敷:古代美女名。 古樂府《日出東南隅行》叙述秦氏女羅敷陌上采桑,一官員見而悦之,欲與相好。 羅敷拒之,曰: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其四從此音塵各悄然[21],春山如黛草如煙[22]。 淚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郵亭一夜眠[23]。 詎有青烏緘别句[24],聊將錦瑟記流年[25]。 他時脱便微之過,百轉千回祇自憐[26]。 【注释】[21]音塵:音信,消息。 《文選》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 悄然:沉寂。 [22]黛:深青色或深緑色。 草如煙:草如同被煙霧籠照着的樣子。 [23]吴苑:即長洲苑。 泛指吴地的園苑。 三更雨:泛指夜間的雨。 温庭筠《更漏子》詞: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郵亭:旅舍。 清葉申薌《本事詞》:宋遣陶穀使江南。 李憲以書抵韓熙載曰:五柳公驕甚,其善待之。 陶至,果如所言。 韓因謂所親曰:陶非端介者,其守可隳,當使諸君一笑。 乃令歌姬秦弱蘭衣敝衣,僞爲驛卒女,供灑掃館舍中。 陶見而悦之,遂忘慎獨之戒。 贈以長短句云:好因緣,惡因緣,只得郵亭一夜眠,别神仙。 琵琶撥盡相思調,知音少。 安得鸞膠續斷絃,是何年? 他日後主宴陶,陶凛然若不可犯。 主持觥命弱蘭出,歌前所贈詞以侑觴。 陶大慚而罷。 按此句只是借用了陶詞的字面,與典故無關。 意謂一夜獨宿旅舍,適逢夜雨,凄清孤寂,憶念與彼女之前情,心中充滿愁怨,因而淚如雨下。 [24]詎:豈,表示反問。 詎有:豈有。 青烏:即青鳥,神話傳説中爲西王母傳信的神鳥。 漢班固《漢武故事》:七月七日,上於承華殿齋。 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 上問東方朔。 朔曰:此西王母欲來也。 有頃,王母至。 有兩青鳥如烏,俠侍王母旁。 後遂以青鳥或青烏爲使者代稱。 緘:爲書信封口。 引伸爲傳寄書信。 緘别句:傳達别後思念的詩句。 [25]錦瑟:漆有織錦紋的瑟。 李商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26]微之:唐詩人元稹字。 元稹《鶯鶯傳》,叙述張生(元稹托名)與崔鶯鶯相好,後又把崔抛棄。 後歲餘,崔已委身於人,張亦有所娶。 適經所居,乃因其夫言於崔,求以外兄見。 夫語之,而崔終不爲出。 張怨念之誠動於顔色。 崔知之,潛賦一章,詞曰:自從消瘦減容光,萬轉千迴懶下牀。 不爲旁人羞不起,爲郎憔悴却羞郎。 竟不之見。 後數日,張生將行。 又賦一章以謝絶云: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 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自是,絶不復知矣。 脱便:即便,即使。 【輯評】李國章《論黄仲則在清代中期詩壇的地位》:李商隱的《無題》詩對黄仲則的影響很明顯。 《感舊》、《綺懷》等吟詠愛情的詩篇,纏綿悱惻,意志隱晦,風格極相似。 吴山寫望[1]雲蒸海氣欲浮城[2],雨過江天曠望清。 踏浪人歸歌緩緩[3],回帆風定鼓聲聲[4]。 潮頭前後英靈在[5],浙水東西王氣平[6]。 回首西湖真一掬[7],幾番花月送人行。 【注释】[1]吴山:又名胥山,俗稱城隍山。 在杭州西湖東南。 [2]形容下雨時,江湖水面上煙霧騰騰,使城廓仿佛浮在煙霧上面。 [3]踏浪:踩踏波浪,在水面上戲耍或表演各種技巧。 蘇軾《讀孟郊詩》之二:吴姬霜雪白,赤脚浣白紵。 嫁與踏浪兒,不識離别苦。 緩緩:指歌聲舒徐緩慢。 [4]鼓聲聲:指船上的擊鼓聲。 舟船行駛時常擊鼓,以警告對面駛來的船隻相互避讓,以免碰撞。 稱爲船鼓。 蘇軾《滿庭芳》詞:歌舞斷,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5]潮頭前後:見《觀潮行》注[14]。 [6]浙水:指錢塘江。 春秋時,江東屬越國,江西屬吴國。 王氣:見《雨花臺》注[3]。 王氣平,謂吴國與越國相互爲敵,如今已不復存在。 [7]一掬:形容小。 觀潮行客有不樂游廣陵,卧看八月秋濤興[1]。 偉哉造物此巨觀[2],海水直挾心飛騰。 瀴溟萬萬夙未届,對此茫茫八埏隘[3]。 纔見銀山動地來,已將赤岸浮天外[4]。 砰巖磓岳萬穴號,雌呿雄吟六節摇[5]。 豈其乾坤果吁吸,乃與晦朔爲盈消[6]。 殷天怒爲排山入,轉眼西追日輪及[7]。 一信將無渤澥空,再來或恐鴻濛濕[8]。 唱歌踏浪輸吴儂[9],曾賫何物邀海童[10]? 答言三千水犀弩,至今猶敢攖其鋒[11]。 我思此語等兒戲,員也英靈實南避。 只合回頭撼越山,那因抉目仇吴地[12]。 吴顛越蹶曾幾時[13],前胥後種誰見知[14]。 潮生潮落自終古,我欲停杯一問之[15]。 【注释】[1]廣陵:今江蘇揚州。 漢枚乘《七發》: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游兄弟並往觀濤於廣陵之曲江。 相傳古時觀潮,以廣陵之曲江潮(簡稱廣陵潮)最有名。 故此詩即以廣陵潮爲引言,接下去詳細描寫眼前所見的浙江錢塘潮(又稱浙江潮)的景象。 [2]造物:見《十三夜》注[8]。 [3]瀴(yng)溟:水杳遠貌。 萬萬:表示巨大無比。 夙未届:平素未嘗到過;過去從未看到過。 八埏(yn):埏,大地的邊際。 八埏,四面八方極遠的邊際。 隘:狹小。 二句謂過去從未到過海邊,現在見此浩瀚的無邊無際的大海,感到自己四周的土地太狹小了。 [4]銀山:比喻浪濤,潮水。 赤岸:指土石呈赤色的崖岸。 按枚乘《七發》:凌赤岸,彗扶桑,横奔似雷行。 赤岸與扶桑並舉,都作神話傳説中的地名解。 而此處赤岸與銀山並舉,似作普通名詞較妥當。 [5]砰(pēnɡ)巖:碰撞巖石。 磓(duī)岳:撞擊山壁。 呿(qū)吟:張口舒氣,呼吸。 雌呿雄吟:一呼一吸。 六節:謂喜、怒、哀、樂、好、惡六種感情。 [6]吁吸:謂嘘氣與吸氣,呼吸。 晦: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朔:農曆每月初一。 盈:充滿。 消:消失。 [7]殷:震,震動。 殷天怒:指震天的怒濤。 日輪:謂日,太陽。 因日形如車輪而運行不息,故稱。 追日:古代神話,夸父逐日,道渴而死。 及:追上。 上句喻漲潮,下句喻退潮。 [8]一信:潮水漲落有定時,故曰潮信。 錢塘江一日漲二次潮(見下注[11]),一信指第一次潮。 渤澥:古代稱東海的一部分,即渤海。 將無:莫非。 宋潘閬《酒泉子》詞:長憶觀潮,滿郭人争江上望。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鴻濛: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 謂整個世界。 [9]吴儂:吴地自稱或稱人多用儂字,故以吴儂指吴人。 踏浪:見《吴山寫望》注[3]。 [10]海童:傳説中的海中神童。 《神異經》:西海有神童,乘白馬,出則天下大水。 賫(jī):贈送。 《文選海賦》海童邀路注引吴歌:仙人賫持何,等前謁海童。 [11]水犀弩:以水犀角製成的弩。 借指强弩。 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宋史河渠志七》:淛江通大海,日受兩潮。 梁開平中,錢武肅王始築捍海塘,在候潮門外。 潮水日夜衝激,版築不就。 因命强弩數百以射潮頭,又致禱晉山祠。 既而潮避錢塘,東擊西陵。 攖(yīnɡ):觸碰,觸犯。 鋒:指潮水的鋭氣。 [12]員:伍員,字子胥。 《史記伍子胥列傳》:子胥諫吴王夫差。 吴王聞之大怒,賜子胥死,並抉其雙目,懸東門上,盛其屍於革囊,使浮於江中。 四句意謂上面的答言潮水爲水犀弩射退之語實屬戲言,子胥有靈,不會因被夫差抉目而仇恨吴地,只會回過頭去衝激越國;潮水向南避開,是免得波及吴地。 [13]吴顛越蹶:吴國打敗越國,回頭越國又消滅吴國。 [14]前胥後種:胥,伍子胥。 種,文種。 《吴越春秋》:越王勾踐在大夫文種和范蠡扶助下報會稽之仇,消滅吴國後,范蠡隱退於五湖,文種仍留任於越王身邊,結果因屢諫越王,被越王賜死,葬於國之西山。 葬一年,伍子胥從海上穿山脅而持種去,與之俱浮於海。 故前潮水潘侯者,伍子胥也,後重水者,大夫種也。 [15]李白《把酒問月》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後觀潮行海風卷盡江頭葉,沙岸千人萬人立。 怪底山川忽變容[1],又報天邊海潮入。 鷗飛艇亂行雲停,江亦作勢如相迎[2]。 鵝毛一白尚天際,傾耳已是風霆聲。 江流不合幾回折,欲折潮頭如折鐵[3]。 一折平添百丈飛,浩浩長空舞晴雪[4]。 星馳電激望已遥[5],江塘十里隨低高。 此時萬户同屏息,想見窗櫺齊動摇[6]。 潮頭障天天亦暮,蒼茫却望潮來處。 前陣纔平羅刹磯[7],後來又没西興樹[8]。 獨客弔影行自愁[9],大地與身同一浮。 乘槎未許到星闕[10],采藥何年傍祖洲[11]。 賦罷《觀潮》長太息,我尚輸潮歸即得[12]。 回首重城鼓角哀[13],半空純作魚龍色[14]。 【注释】[1]怪底:奇怪的是。 底,猶的。 [2]江:指錢塘江。 句謂大潮涌來,江水後退,作出迎接的樣子。 [3]幾回折:指潮水幾次涌來,又向後折回。 折鐵:形容潮頭勢猛,難以折斷。 [4]平添:平空增加。 舞晴雪:形容水珠散落如下雪。 [5]星馳電激:形容速度極快,迅疾。 [6]窗櫺:窗格(舊式的窗子上有許多小格子,上面糊棉紙),泛指窗。 [7]羅刹磯:即羅刹石,在錢塘江中。 《輿地紀勝》:秦望山附近有大石崔嵬,横接江濤。 船舶經此,多爲風浪所傾,因呼爲羅刹石。 [8]西興:渡口名,在浙江省西興市西北。 隔岸與杭州相對。 [9]弔影:對影自憐。 喻孤獨寂寞。 白居易《自河南經亂兄弟離散》詩:弔影分爲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行:副詞。 正,方。 [10]乘槎:乘坐竹筏或木筏。 晉張華《博物志雜説》:舊説云,天河與海通。 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 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槎上,多齎糧乘槎而去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 遥望宫中多織婦。 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 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 此人具説來意,並問此是何處。 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 後至蜀,問君平。 曰:某年月日客星犯牽牛宿。 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11]祖洲:古代傳説中的十洲之一。 《海内十洲記祖洲》:祖洲近在東海之中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長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當時活也。 服之令人長生。 [12]句謂潮水想退就退,我却不能想歸家就歸家,我還不如潮水。 [13]重城:古代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稱。 亦泛指城市。 鼓角:鼓聲和號角聲。 [14]魚龍色:指陰沉、陰冷的色調。 【輯評】清袁枚《仿元遺山論詩》:常州星象聚文昌,洪(稚存)顧(立方)孫(淵如)楊(蓉裳)各擅場。 中有黄滔今李白,《觀潮》七古冠錢塘。 清徐嘉《論詩絶句黄仲則兩當軒詩》:傾倒洪孫讓謫仙,清商高奏氣幽燕。 《觀潮》一灑枚乘筆,冠絶三吴此少年。 清朱庭珍《筱園詩話評黄仲則詩》:仲則七古佳篇前後《觀潮行》等作,其才氣横絶一時,可謂詩壇飛將,有大神通矣。 故當時推其似太白也。 朱舒甲《黄仲則和兩當軒集》:黄仲則以豐富的想像,豪邁的情懷,再現大自然的雄偉景象。 金石之聲,風雲之氣,讀之令人驚心動魄。 秋風怨枯草摇天黄,白楊醉霜紫。 驄馬嘶不歸,秋風葬羅綺。 [1]【注释】[1]驄馬:青白色相雜的馬。 南朝宋鮑照《代結客少年場行》:驄馬金絡頭,錦帶佩吴鈎。 失意杯酒間,白刃起相讐。 追兵一旦至,負劍遠行游。 去鄉三十載,復得還舊丘。 驄馬:喻騎驄馬的少年。 羅綺:指絲綢衣裳。 喻女子。 二句謂丈夫久客不歸,妻子憂傷憔悴而死。 雨後湖泛[1]風起水參差[2],舟輕去轉遲[3]。 一湖新雨後,萬樹欲煙時。 有客倚蘭楫[4],何人唱《竹枝》[5]。 蓮娃歸去盡,極浦剩相思[6]。 【注释】[1]湖:指杭州西湖。 [2]水參差:由於被風吹而水波不平。 [3]輕舟應該行得較快,但由於逆風而行,反而行得較慢。 [4]蘭楫:楫,划船的槳。 蘭楫,蘭舟的槳。 倚:依仗,引伸爲從事。 倚楫:指划槳。 [5]《竹枝》:《竹枝詞》,本爲巴渝一帶民歌,唐詩人劉禹錫據以改作新詞。 後人多傚之,遂成爲一種詞調。 [6]極浦:遥遠的水濱。 《楚辭九歌湘君》:望涔陽兮極浦,横大江兮揚靈。 乾隆三十四年(1769),仲則二十一歲。 開始浪游。 春由杭州至會稽,登四明,溯錢塘,上黄山,復經豫章,泛湘水,登衡嶽,泛洞庭,由長江歸。 其間時出時歸,曾在杭州得到鄭虎文教益。 冬,應湖南按察使王太岳邀請,客於其幕中。 乾隆三十五年(1770),仲則二十二歲。 春,仍在湖南按察使署。 以狂傲少諧,落落難與衆合,暇輒襆被獨游名勝。 居半載,由大江以歸。 七月,至江寧鄉試,落第。 心灰意懶,與里人左輔、洪亮吉輩過從甚密。 雜感仙佛茫茫兩未成,祇知獨夜不平鳴[1]。 風蓬飄盡悲歌氣[2],泥絮沾來薄幸名[3]。 十有九人堪白眼[4],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5],春鳥秋蟲自作聲[6]。 【注释】[1]不平鳴:由於遭受不公平待遇而發出不滿的呼聲。 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2]風蓬:蓬草秋枯根拔,遇風飛旋。 曹操《却東西門行》:田中有轉蓬,隨風遠飄揚。 [3]泥絮:沾泥的柳絮。 喻心情沉静。 宋趙令畤《侯鯖録》卷三:東坡在徐州,參寥自錢塘訪之。 坡席上令一妓戲求詩,參寥口占一絶云:多謝尊前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東風上下狂。 薄幸:薄情。 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4]白眼:露出眼白,表示鄙薄或厭惡。 《晉書阮籍傳》:籍又能爲青白眼。 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 [5]詩卷成讖(chn):讖,預言吉凶的文字。 謂所作的詩中無意説及某種情況,後來果然成爲事實。 [6]謂春鳥秋蟲的鳴聲出於自然,作詩亦然,與讖語無關。 原注:或戒以吟苦非福,謝之而已。 莫打鴨莫打鴨[1],打起鴛鴦睡。 鴛鴦飛去尚成雙,落得芙蓉妾心碎[2]。 【注释】[1]宋趙令畤《侯鯖録》:宣城守吕士龍好緣微罪杖營妓。 後樂籍中得一客娼名麗華,善歌,有聲於江南,士龍眷之。 一日復欲杖營妓。 妓泣訴曰:某不敢避杖,但恐新到某人者不安此耳。 士龍笑而從之。 故梅聖俞作《莫打鴨》詩以解之,曰:莫打鴨,莫打鴨,打鴨驚鴛鴦。 鴛鴦新自南池落,不比孤洲老秃鶬。 秃鶬尚欲遠飛去,何況鴛鴦羽翼長。 [2]芙蓉:諧音夫容,喻丈夫。 晉《清商曲辭子夜歌》: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 晉、宋民歌中常用此法,如以見蓮爲見憐,蓮子爲憐子,銜碑爲含悲。 此詩後二句謂鴛鴦雖被驚醒而飛去,仍成雙作對;而丈夫受到傷害,則令人心碎。 仲則另有《長風沙行》云:昨夢芙蓉花,飄零落江水。 亦以芙蓉喻丈夫。 春夜聞鐘近郭無僧寺,鐘聲何處風? 短長鄉夢外,斷續雨絲中。 芳草遠愈遠[1],小樓空更空。 不堪沈聽寂,天半又歸鴻[2]。 【注释】[1]李後主《清平樂》詞: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2]謂鐘聲纔止,又聞雁聲。 歸鴻:秋天北方寒冷,北雁南飛避寒。 到次年春天天氣漸暖,又飛返北方。 故曰歸鴻。 鴻雁能回歸,而自己仍客居在外,故聞歸雁之鳴聲更觸動思鄉之情。 檢邵叔宀先生遺札[1]死别生離各泫然,吞聲惻惻已經年[2]。 帆開南浦春剛去[3],舟到西泠月正圓[4]。 當日祖筵如夢裏[5],即今展翰又天邊。 傷心一樹梅花發,更有誰移植墓田[6]。 【注释】[1]邵叔宀(min):邵齊燾(17171768),字荀慈,號叔宀,昭文(今屬常熟)人。 乾隆七年(1742)進士,官編修。 乾隆三十一年(1766)罷官歸,即主講常州龍城書院,仲則與洪亮吉都受業於門下。 邵氏卒於乾隆三十三年,此詩中有吞聲惻惻已經年之句,可知應作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 [2]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一:死别已吞聲,生離常惻惻。 惻惻:悲痛,悽涼。 [3]南浦:南面的水邊。 泛指送别之處。 南朝梁江淹《别賦》:春草碧色,春水渌波。 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乾隆三十三年仲則赴徽州訪徽州同知王祖肅,時在首夏,邵先生有詩序送行。 [4]西泠:亦稱西泠橋。 在杭州孤山西北盡頭處。 仲則應浙江觀察潘恂之邀,客杭州觀察署中。 原注:二語昔年别先生之武林詩,未成而發,後得書示和章。 [5]祖筵:送别的筵席。 孟郊《送黄構擢第後歸江南》詩:却憶江南道,祖筵花裏開。 [6]原注:庭梅一株,先生嘗酌其下,曰:吾老去,移此植墓田足矣。 竟成語讖。 春晝曲楊花飛,游絲颺。 兩地相逢不相讓。 畢竟楊花性更柔,因風復上楊枝上。 游絲一縷當空垂,欲落不落花蕤蕤[1]。 須臾駐向花陰去[2],有意尋之不知處。 楊花飄蕩絲纏綿,游子心傷望遠天。 寄語高樓休極目,鳥啼花落自年年。 【注释】[1]蕤蕤(ru):草木花下垂貌。 明陳子龍《雜詩》之三:蕤蕤桐花落,鬱鬱椒條衍。 [2]駐:停留。 【輯評】清延君壽《老生常談評黄仲則詩》:其學太白處,如《春晝》云:楊花飛,游絲颺,兩地相逢不相讓。 畢竟楊花性更柔,因風復上楊枝上。 此真能闖太白堂奥,東坡而後,罕有其匹。 花前曲巡檐花滿地[1],倚檻香留枝[2]。 看花易腸斷,攀樹最相思[3]。 【注释】[1]巡檐:見《十三夜》注[5]。 [2]檻:闌,欄杆。 [3]攀樹:攀折樹枝,特指柳枝。 遇伍三[1]君問十年事,凄然欲斷魂。 一無如我意,儘可對君言[2]。 刖屢足猶在,鞭多舌幸存[3]。 相期著書好,歸去掩蓬門。 【注释】[1]伍三:伍宇澄,字既庭,陽湖(今常州)人。 [2]盡可:完全可以。 [3]屢:屢次,多次。 刖足:砍斷脚。 古代肉刑之一。 《韓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 厲王使玉人相之。 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氏誑,而刖其左足。 及厲王薨,武王即位。 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爲誑,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 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 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 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 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 舌猶存:《史記張儀列傳》:張儀已學而游説諸侯。 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 門下意張儀,曰:儀貧無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共執張儀,掠笞數百。 不服。 釋之。 其妻曰:嘻,子毋讀書游説,安得此辱乎? 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 其妻笑曰:舌在也。 儀曰:足矣。 二句意謂雖遭受挫折,但並不灰心,尚有希望。 僧舍夜月寂寂諸天夜氣中[1],闍黎粥後飯堂空[2]。 低頭雲影時争月[3],入耳松濤獨受風。 遠迹已堪鄰虎豹,定心可許問魚龍[4]? 一龕彌勒遥相對,歲久琉璃焰不紅[5]。 【注释】[1]諸天:指天界的一切護法天神。 後泛指天界,天空。 唐谷神子《博異志陰隱客》:修行七十萬日,然後得至諸天。 [2]闍黎:梵語阿闍黎的省稱,意謂高僧,亦泛指僧人。 [3]雲影争月:謂月光被雲影遮蓋。 [4]定心:心情安定,心無雜念。 魚龍:泛指鱗界水族。 杜甫《秋興》詩之四: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5]琉璃:琉璃燈的省稱。 用玻璃製作的油燈,多用於寺廟中。 明葉憲祖《鸞鎞記途逅》:歸來愁日暮,孤影對琉璃。 醉醒夢裏微聞薝蔔香[1],覺時一枕緑雲涼[2]。 夜來忘却掩扉卧,落月二峯陰上牀。 【注释】[1]薝蔔(zhān bo):梵語音譯,義譯爲鬱金花。 盧綸《送静居法師》詩:薝蔔名花飄不斷,醍醐法味酒何濃。 按:讀此句,可想像此夜仲則宿於廟宇中,與上《僧舍夜月》作於同時。 [2]緑雲:喻烏黑亮麗的頭髮。 陸游《清商怨葭萌驛作》詞:夢破南樓,緑雲堆一枕。 客中聞雁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華[1]。 獨上高樓慘無語,忽聞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帶月如聽絶漠笳[2]。 我亦稻粱愁歲暮[3],年年星鬢爲伊加。 【注释】[1]物華:指自然景物。 柳永《八聲甘州》詞:是處紅衰翠減,冉冉物華休。 感物華:因時間與景物的改變而産生感慨。 [2]杵:洗衣用的棒槌。 借指搗衣聲。 唐盧汝弼《秋夕寓居精舍書事》詩:葉滿苔階杵滿城,此中多恨恨難平。 笳:胡笳,我國古代北方民族的管樂器。 岑參《胡笳歌送顔真卿使赴胡隴》詩:君不聞胡笳聲最悲,紫髯緑眼胡人吹。 [3]稻粱:穀物的總稱。 多用以指人的生活必需。 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初春不分春風解勸餐[1],只將幽恨上眉端。 將歸燕子休垂幕,漸老梅花莫倚闌。 最怕難醒惟獨醉,生憎易中是輕寒[2]。 新傳多少紅箋字[3],半爲昏盹未忍看。 【注释】[1]不分(fn):不聽從,不服氣。 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詩:不分桃花紅似錦,生憎柳絮白於綿。 [2]生憎:最恨,偏恨。 [3]紅箋:紅色箋紙。 唐韓偓《偶見》詩:小疊紅箋書恨字,與奴方便寄卿卿。 衡山高和趙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1]衡山高,湘水深,我爲此别難爲心。 君知我行不得意,爲我翻作衡山吟[2]。 衡山吟,聲漸苦,凄斷湘弦冷湘浦[3]。 女蘿山鬼風蕭蕭[4],七澤欲凍黿鼉嗥[5]。 下見蒼梧萬里之大野[6],上有祝融礙日之高標[7]。 魚龍廣樂不復作[8],雁飛欲墮哀嗷嗷[9]。 漁父拏舟入煙水,屈原行吟意未已[10]。 千古騷人且如此,我輩升沈偶然耳。 衡山之吟吟且停,此曲凄絶難爲聽[11]。 我亦不弔湘夫人[12],我亦不悲楚靈均[13]。 只將此曲操入水雲去[14],自寫牢落招羈魂[15]。 前途但恨少君共,誰與醉倒金庭春[16]。 春來沅芷倘堪折[17],手把一枝歸贈君。 【注释】[1]趙味辛:趙懷玉,字億孫,號味辛,又號映川,武進人。 乾隆四十五年(1780)召試舉人。 官青州府海防同知。 [2]借用趙味辛《衡山高送黄生》起句:衡山高,湘水深,爲君翻作衡山吟。 難爲心:心中受不了。 翻作:譜寫。 白居易《琵琶行》:莫辭更坐彈一曲,爲君翻作琵琶行。 [3]凄斷:極其凄涼悲哀。 湘弦:即湘瑟。 相傳瑟爲湘妃所彈之樂器,故名。 韓愈《送靈師》詩: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湘浦:湘江之濱。 [4]女蘿山鬼:女蘿,植物名,即松蘿,多附生在松樹上,成絲狀下垂。 《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此句借用趙詩:洞庭木葉霜初凋,女蘿山鬼風蕭蕭。 [5]七澤:相傳古時楚有七處沼澤。 後以七澤泛稱楚地諸湖泊。 杜甫《醉歌行贈公安顔少府請顧八題壁》詩:是日霜風凍七澤,烏蠻落照銜赤壁。 黿鼉:大鱉和猪婆龍(揚子鰐)。 [6]蒼梧:郡名。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廣信(今廣西梧州市)。 《史記五帝本紀》:(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爲零陵。 [7]祝融:祝融峯,衡山最高峯。 高標:高枝,高樹。 泛指高聳特立之物。 [8]魚龍:魚龍曼衍,古代百戲中的一種雜耍。 廣樂:盛大之樂曲,多指仙樂。 《史記趙世家》: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游於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 [9]雁飛欲墮:謂衡山之高,雁無力飛度。 衡山有回雁峯,相傳雁南飛至此而止,及春北回。 [10]拏(n)舟:撑船。 《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顔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 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爲。 屈原曰:吾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 [11]難爲聽:聽了心中感到難受。 [12]湘夫人:傳説堯二女娥皇、女英爲舜妃。 舜南巡,二妃隨舜不返,没於湘水之渚,爲湘水之神,稱湘夫人。 [13]楚靈均:屈原字靈均,爲楚國大夫,因稱楚靈均。 《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14]操:彈奏。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知音》: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水雲:水和雲,多指水雲相接之處。 唐戎昱《湘南曲》:虞帝南游不復還,翠蛾幽怨水雲間。 [15]寫:傾吐,發抒。 牢落:孤寂,無聊。 羈魂:旅客的心情,愁思。 文徵明《夜行因過廢寺》詩:歲事行將近,羈魂黯欲銷。 招魂:本爲喪禮中的儀禮,招死者之魂,亦可用作招生者之魂。 《楚辭》有《招魂》篇,漢王逸題解:宋玉憐哀屈原忠而斥棄,愁懣山澤,魂魄放佚,厥命將落。 故作《招魂》,欲以復其精神,延其年壽。 [16]金庭春:酒名。 [17]沅芷:沅,沅江,在湖南省西部。 芷,白芷,香草名。 《楚辭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月下雜感其一明月幾時有[1]? 人間何事無。 傾城顧形影[2],壯士撫頭顱[3]。 方寸誰堪比[4],深宵我共孤[5]。 感君行樂處,分照及蓬廬。 【注释】[1]蘇軾《水調歌頭》詞: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2]傾城:指美女。 《漢書外戚傳上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絶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顧形影:自顧其影,有自矜、自負之意。 晉陸機《赴洛道中作》詩:佇立望故鄉,顧影悽自憐。 [3]宋范成大《除夜》詩:歧路東西變,羲娥日夜催。 頭顱原自覺,懷抱故應開。 句意謂年歲增長,功業未成,因此而産生慨嘆。 [4]方寸:指心,心思。 [5]共:甚,深。 共孤:深感孤獨。 宋晁元禮《緑頭鴨》詞:共凝戀,如今别後,還是隔年期。 其二聞道姮娥嫁,於今是結璘[6]。 河山收地魄,宫闕爛天銀[7]。 前度曾愁我,今宵更照人。 高寒我不畏[8],去路恐難真[9]。 【注释】[6]姮娥:即嫦娥,神話中的月中女神,羿妻。 結璘:《黄庭内景經高奔章》:鬱儀、結璘善相保。 梁丘子注:鬱儀,奔日之仙;結璘,奔月之仙。 [7]地魄:指月亮。 《雲笈七籤》卷五五:日者天之魂,月者地之魄。 唐李巖《五言》詩:天魂生白虎,地魄産青龍。 宫闕:謂宫殿。 天上宫闕,指月宫。 蘇軾《水調歌頭》詞:不知天上宫闕,今夕是何年。 天銀:《起世經》:月天宫殿純以天銀、天青、琉璃而相間錯。 [8]高寒:蘇軾《水調歌頭》: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9]去路:指前途。 和仇麗亭[1]其一前年爲訪天都去[2],今歲因探禹穴來[3]。 來往江潭各如夢,逢君仍在越王臺[4]。 【注释】[1]仇麗亭:仇養正,榜名永清,字麗亭,號一鷗,仁和(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二年(1777)舉人。 官桐廬訓導。 原注:八月,從新安歸經武林,與麗亭匆匆話别。 十月,復從山陰來,麗亭出仲秋見贈詩五章,次韻答之。 [2]天都:指黄山天都峯。 [3]禹穴:相傳爲夏禹葬地,在浙江省紹興之會稽山。 李白《越中秋懷》詩:何必探禹穴,逝將歸蓬丘。 [4]越王臺:相傳爲春秋時越王勾踐登臨之處,在浙江省紹興鍾山。 其二鴻爪游蹤首重回[5],經年褦襶逐塵埃[6]。 青山笑客不歸去,爲報飢寒驅又來。 【注释】[5]鴻爪: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後以雪泥鴻爪指過去的行迹。 [6]褦襶(ni di):衣衫不合時宜。 又吴下方言,意謂愚蠢無能,不懂事。 其三典衣曾共湖干宿[7],次第看花不憶家[8]。 幾度哦君好詩句,先生意獨在梅花[9]。 【注释】[7]湖干:湖邊。 指杭州西湖邊。 [8]次第:依次。 [9]原注:與君同向梅花宿,亂山堆裏夢梅花,君前後贈句也。 其四多君憐我坐詩窮[10],襆被蕭條囊槖空[11]。 手指孤雲向君説,卷舒久已任秋風[12]。 【注释】[10]多:表示贊賞。 多君:猶蒙君。 唐獨孤及《送游員外赴淮西》詩:多君有奇略,投筆佐元戎。 坐:由於。 杜牧《山行》詩: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坐詩窮:由於作詩而生活貧困。 [11]襆(f)被:鋪蓋卷,行李。 囊橐:指行李財物。 [12]卷舒:卷縮與舒展。 白雲任風卷舒,喻人窮通由命,自己並不計較。 其五惜别匆匆悔見遲,楚雲千里是相思。 遥知此去湘潭柳[13],一夕清霜似鬢絲。 【注释】[13]湘潭:在湖南省東部,湘江中游。 原注:時將楚游。 明州客夜懷味辛稚存却寄[1]别來甫及旬,離思已如積[2]。 海角多飄風,入夜更凛冽[3]。 魚龍一以嘯[4],濤聲震空壁。 凍鼓慘欲沈[5],寒檠短將没[6]。 何來萬感交,擾此寸腸裂。 念我同袍人,按鋏起歡息[7]。 悲歡共情愫,來往溯晨夕[8]。 各抱百年憂,念我更惻惻[9]。 苦語猶在耳,形影儵已隔[10]。 豈曰輕遠游,欲已不可得。 【注释】[1]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市。 味辛:趙味辛,見《衡山高和趙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注[1]。 稚存:洪亮吉,原名蓮,又名禮吉,字稚存,號夢殊,又號對巖,陽湖(今江蘇省常州)人。 乾隆五十五年(1790)進士及第。 官編修。 却:還,再。 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却話巴山夜雨時。 [2]甫及旬:剛到第十天。 如積:如物堆積。 [3]海角:遥遠偏僻的地方。 飄風:旋風,暴風。 杜甫《柟樹爲風雨所拔嘆》:東南飄風動地至,江翻石走流雲氣。 [4]一以嘯:一嘯,以無義。 《詩邶風谷風》: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顧炎武《贈人》詩:路旁多行人,一南一以北。 南北遂分手,去去焉所極。 [5]沈:同沉,低沉。 盧綸《賦得館娃宫送王山人游江東》詩:越水風浪起,吴王歌管沈。 [6]檠:燈臺,燭臺。 借指燈燭,燈燭光。 北周庾信《對燭賦》:蓮帳寒檠窗拂曙,筠籠熏火香盈絮。 短將没:燈燭將點盡。 [7]同袍:泛指朋友,同學,同年,同僚。 王昌齡《長歌行》:所是同袍者,相逢盡衰老。 按鋏:猶彈鋏。 《戰國策齊策四》: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 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 居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 無以爲家。 [8]情愫:真情。 溯:追溯。 宋葉隆禮《契丹國志本末》:後之英主忠臣,志欲溯今洄古,可以鑒矣。 [9]百年:人壽以百年爲期,故百年指一生,終生。 蘇軾《渚宫》詩:百年人事知幾變,直恐荒廢成空陂。 惻惻:見《檢邵叔宀先生遺札》注[2]。 [10]儵(shū):同倏,很快,極快。 春日樓望一碧招魂水漲津[1],遠山濃抹霧如塵。 忽風忽雨春愁客,乍暖乍寒天病人。 芳草遠黏孤騎没[2],緑楊低罩幾家貧。 天涯飛絮歸何處,不到登樓也愴神[3]。 【注释】[1]招魂水:指湘江之水。 杜甫《建都十二韻》詩:永負漢庭哭,遥憐湘水魂。 清仇兆鰲注:屈原見讒,沉於湘水。 此處泛指。 津:渡口。 水漲津:水漲及渡口之岸。 [2]李後主《清平樂》詞: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3]登樓:漢末王粲避亂客荆州,傷亂懷鄉,作《登樓賦》云:登兹樓以四望兮,聊假日以銷憂。 金元好問《鄧州城樓》詩: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誰解賦登樓。 【輯評】清汪佑南《山涇草堂詩話評黄仲則詩》:其近體亦刻意苦吟,足以耐人尋味者,不愧名家。 《春日樓望》云:忽風忽雨春愁客,乍暖乍寒天病人。 錢塘舟次羅刹磯頭落照陰[1],鐵幢浦口夕波沈[2]。 卸帆只憶吴淞岸,擁楫驚聞越客吟[3]。 風雪衣單知歲晚,江湖酒病與年深。 浮雲欲别休回首,千里蒼梧是去心[4]。 【注释】[1]羅刹磯:見《後觀潮行》注[7]。 [2]鐵幢浦:在錢塘江。 《西湖志》卷十六:吴越王錢鏐用强弩射潮。 箭止處,立鐵幢以識。 因名鐵幢浦。 [3]吴淞:在上海市北部,黄浦江口西岸。 擁楫:持槳。 越客吟:漢劉向《説苑善説》:君獨不聞夫鄂君子晳之泛舟於新波之中也。 越人擁楫而歌。 二句意謂從吴淞乘舟到了越地。 [4]浮雲:李白《送友人》詩:浮雲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蒼梧:見《衡山高和趙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注[6]。 原注:時將楚游。 夜泊聞雁獨夜沙頭泊[1],依人雁幾行。 悤悤玉關至[2],隨我度衡陽[3]。 汝到衡陽落[4],關山我更長。 悽然對江水,霜月不勝涼。 【注释】[1]沙頭:沙灘邊,沙洲邊。 南唐馮延巳《臨江仙》詞:隔江何處吹横笛,沙頭驚起雙禽。 [2]玉關: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 李白《王昭君》詩之一: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3]度:過。 《樂府詩集木蘭詩》: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衡陽:在湖南省南部。 [4]落:止息,停留。 衡陽有回雁峯,傳説雁飛到此峯而止,至春而北歸。 【輯評】繆鉞《黄仲則逝世百五十年紀念》:其二十一歲時之《夜泊聞雁》詩高古渾成,一氣旋扦,殊有盛唐風味。 途中遘病頗劇愴然作詩其一摇曳身隨百丈牽,短檠孤照病無眠[1]。 去家已過三千里,墮地今將二十年。 事有難言天似海[2],魂應盡化月如煙[3]。 調糜量水人誰在[4],況值傾囊無一錢[5]! 【注释】[1]百丈:牽船的篾纜。 短檠:短燈架,借指小燈。 納蘭性德《秋水聽雨》詞:依舊亂蛩聲裏,短檠明滅,怎教人睡。 [2]謂事情像天和海一樣大,難以言表。 [3]謂心魂變得像煙和月一樣空虚,無所依憑。 [4]調糜量水:調粥端水,指侍奉病人。 宋范成大《三月十九日極冷》詩:調糜煮藥東風老,慚愧茶甌與酒杯。 [5]謂自己如今一錢都無。 杜甫《空囊》詩: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其二今日方知慈母憂,天涯涕淚自交流[6]。 忽然破涕還成笑[7],豈有生才似此休[8]。 悟到往來惟一氣[9],不妨胡越與同舟[10]。 撫膺何事堪長嘆,曾否名山十載游? 【注释】[6]天涯涕淚:杜甫《野望》詩:海内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遥。 [7]破涕成笑:猶言轉悲爲喜。 晉劉琨《答盧諶書》:時復相與舉觴對膝,破涕爲笑。 [8]與李白《將進酒》詩天生我材必有用意思相同。 [9]一氣:指混沌之氣,古代認爲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本原。 《莊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爲神奇,其所惡者爲臭腐。 臭腐復化爲神奇,神奇復化爲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氣耳。 [10]胡越同舟:胡,指北方少數民族之人;越,指南方各民族之人。 謂關係疏遠者,同赴危難,則相互救助。 語本蘇軾《大臣論下》:故曰同舟而遇風,則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 湘江夜泊三十六灣水[1],行人唤奈何。 楚天和夢遠[2],湘月照愁多。 霜意侵芳若[3],風聲到女蘿[4]。 煙中有漁父,隱隱扣舷歌[5]。 【注释】[1]三十六灣:唐許渾《三十六灣》詩: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灣秋月多。 自注:在湘陰縣。 [2]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 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爲高唐之客。 聞君游高唐,願薦枕蓆。 王因幸之。 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 旦爲朝雲,暮爲行雨。 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納蘭性德《河瀆神》:楚天魂夢與香銷,青山暮暮朝朝。 [3]芳若:若,杜若,香草名。 《楚辭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 [4]女蘿:見《衡山高和趙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注[4]。 [5]《楚辭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扣舷:用手擊船舷打節拍。 蘇軾《前赤壁賦》: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僧舍上元[1]獨夜僧樓强自憑[2],傳柑時節沍寒凝[3]。 怕聽歌板聽禪板[4],厭看春燈看佛燈[5]。 好景笑人常寂寂[6],春愁泥我漸騰騰[7]。 今年準擬捐花事[8],坐斷蕭齋一榻繩[9]。 【注释】[1]上元:農曆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又稱元宵節。 [2]獨夜:一人獨處之夜。 漢王粲《七哀》詩之二: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 憑:謂憑靠着樓上的欄杆。 [3]傳柑:北宋上元夜宫中宴近臣,貴戚宫人以黄柑相贈,謂之傳柑。 蘇軾《上元侍飲樓上》詩之三:歸來一點殘燈在,猶有傳柑遺細君。 沍寒:寒氣凝結。 謂極其寒冷。 [4]歌板:唱歌時用以打拍子的拍板。 李賀《酬答》詩之二:試問酒旗歌板地,今朝誰是拗花人。 禪板:指寺院的鐘磬木魚聲。 [5]春燈:元宵節的花燈。 佛燈:供於佛前的燈火。 [6]笑人:南朝陳伏知道《爲王寬與婦義安主書》:當令照影雙來,一鸞羞鏡;弗使窺窗獨坐,嫦娥笑人。 寂寂:孤單,冷落。 漢秦嘉《贈婦》詩:寂寂獨居,寥寥空室。 [7]泥:軟纏。 元稹《遣悲懷》詩之一: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騰騰:朦朧、迷糊的狀態。 歐陽修《蝶戀花》詞:半醉騰騰春睡重,緑鬟堆枕香雲擁。 句謂春愁不斷,使我漸漸陷入睡昏昏的狀態。 [8]捐:舍棄。 花事:指春游看花等事。 元周權《晚春》詩:花事匆匆彈指頃,人家寒食雨晴天。 [9]坐斷:占住。 宋劉過《題潤州多景樓》詩:金山焦山相對起,挹盡東流大江水。 一樓坐斷水中央,收拾淮南數千里。 蕭齋:唐張懷瓘《書斷》:武帝造寺,令蕭子雲飛白大書蕭字,至今一字存焉。 李約竭産自江南買歸東洛,建一小亭以翫,號曰:蕭齋。 後人稱寺廟、書齋爲蕭齋。 感舊雜詩其一風亭月榭記綢繆[1],夢裏聽歌醉裏愁。 牽袂幾曾終絮語[2],掩關從此入離憂[3]。 明燈錦幄珊珊骨,細馬春山剪剪眸[4]。 最憶瀕行尚回首,此心如水只東流[5]。 【注释】[1]風亭月榭:榭,建在高臺上的木屋。 亭、榭指過去與女友經常相聚的地方。 風、月只是用作藻飾的詞,無實際意思。 宋柳永《安公子》詞:自别後,風亭月榭孤歡聚。 綢繆:纏綿不解的戀情。 元稹《鶯鶯傳》:綢繆繾綣,暫若尋常,幽會未終,驚魂已斷。 [2]牽袂:拉住衣袖。 絮語:連綿不斷地低聲説話。 明王錂《春蕪記邂逅》:聽花前絮語情無已。 [3]掩關:猶言閉門。 明劉基《辛卯仲冬雨中作》詩之一:青燈無光掩關坐,飢鼠相銜啼過我。 [4]珊珊骨:形容身材纖弱秀美。 清吴偉業《點絳唇》詞:細骨珊珊,指尖拂處嬌弦語。 春山: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婦女嬌好的眉毛。 李商隱《代贈二首》之二: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元吴昌齡《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兩點真,春山八字分。 剪剪:形容風輕微而帶寒意。 剪剪眸:借喻目光中帶有凄涼的色彩。 細馬:小馬。 李白《對酒》詩:蒲萄酒,金叵羅,吴姬十五細馬馱。 錦幄:車上的帷帳。 明燈錦幄形容車上的裝飾。 二句描寫女友乘車離去時的情景。 [5]謂思念的心情,如江水東流,綿綿不絶。 李後主《虞美人》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其二而今潘鬢漸成絲[6],記否羊車並載時[7]。 挾彈何心驚共命[8],撫柯底苦破交枝[9]。 如馨風柳傷思曼[10],别樣煙花惱牧之[11]。 莫把鵾弦彈《昔昔》[12],經秋憔悴爲相思。 【注释】[6]潘鬢:晉潘岳《秋興賦》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 後因以潘鬢成絲指鬢髮變成白色。 [7]羊車:指小車。 《晉書衛玠傳》: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爲玉人。 [8]挾彈:手執打鳥的彈弓。 《晉書潘岳傳》: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 共命:共命鳥。 佛經所稱的雪山神鳥。 後世詩文常從共命二字取義,喻兩人命運相共。 句指兩人的私情被人無意中發現。 [9]底苦:何苦。 交枝:相連接的枝條。 猶連理枝,比喻恩愛的夫妻或情侣。 句謂愛護樹木爲何一定要把相連的枝條砍去呢。 喻女方的家長不同意婚事。 [10]如馨:猶如此。 思曼:南朝齊張緒,字思曼。 《南史列傳第二十一》:劉悛之爲益州,獻蜀柳數株,枝條甚長,狀若絲縷武帝以植於太昌靈和殿前。 常賞玩咨嗟,曰:此楊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時。 句謂自己舊時風度翩翩,似當年張緒,而如今已潘鬢成絲,所以傷感。 [11]牧之:杜牧字。 詳見《綺懷》詩其十注[58]。 [12]鵾弦:用鵾鷄筋做的琵琶弦。 南朝梁劉孝綽《夜聽妓賦得烏夜啼》詩:鵾弦且輟弄,《鶴操》暫停徽。 《昔昔》:樂府曲辭《昔昔鹽》的省稱。 元楊維楨《元夕與婦飲》詩:右蠻舞裊裊,左瓊歌《昔昔》。 其三《柘舞》平康舊擅名[13],獨將青眼到書生[14]。 輕移錦被添晨卧,細酌金卮遣旅情。 此日雙魚寄公子[15],當時一曲怨東平[16]。 越王祠外花初放,更共何人緩緩行[17]。 【注释】[13]《柘舞》:即《柘枝舞》,唐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傳來。 平康:平康里,唐長安街坊名,爲妓女聚居之地。 後亦爲妓院代稱。 宋杜安世《山亭柳》詞:暗添春宵恨,平康恣迷歡樂。 [14]青眼:與白眼相對。 青眼表示對人喜愛或敬重。 《晉書阮籍傳》:籍又能爲青白眼。 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15]雙魚:《文選古樂府》之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後人因以雙鯉或雙魚指書信。 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詩:五馬何時到,雙魚會早傳。 元稹《鶯鶯傳》載,張生别後,鶯鶯曾寄信給張。 此句謂該女近日曾有信給仲則。 [16]東平:《晉清商曲辭安東平五曲》其五:東平劉生,復感人情。 與郎相知,當解千齡。 又其一:凄凄烈烈,北風爲雪。 船道不通,步道斷絶。 此句指當時相好不長,而又輕别。 [17]緩緩行:蘇軾《陌上花三首并序》:游九仙山,聞里中兒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錢俶)妃每歲春必歸臨安。 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吴人用其語爲歌。 含思宛轉,聽之凄然。 而其詞鄙野,爲易之云。 越王祠:又名錢王祠,五代吴越王的家祠,在杭州涌金門外。 原爲錢王故苑,因芝生其間,舍以爲寺,名靈芝寺,後又改建爲錢王祠。 二句喻此女今已成爲他人之侍妾。 其四非關惜别爲憐才,幾度紅箋手自裁[18]。 湖海有心隨穎士[19],風情近日逼方回[20]。 多時掩幔留香住,依舊窺人有燕來。 自古同心終不解[21],羅浮冢樹至今哀[22]。 【注释】[18]紅箋:紅色箋紙,多用於題寫詩詞或書信。 裁:把紙張分成大小相等的若干分。 手自裁:親手所製或親手所寫。 [19]穎士:蕭穎士。 《新唐書文藝列傳中》:蕭穎士,字茂挺有奴事穎士十年,笞楚嚴慘。 或勸其去,答曰:非不能,愛其才耳。 句謂該女因愛仲則之才,甘願隨從仲則過貧苦生活,到處流浪。 [20]方回:宋詞人賀鑄,字方回。 其名作《青玉案》詞:凌波不過横塘路。 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年華誰與度。 試問閑愁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黄時雨。 又《鳳栖梧》詞:愛我竹窗新句鍊。 小砑綾箋,偷寄西飛燕。 乍可問名賒識面,十年多病風情淺。 [21]同心:指同心結。 舊時用錦帶編成連環回文樣式的結子,用以象徵堅貞的愛情。 宋鄭文妻孫氏《憶秦娥》詞:閑將柳帶,細結同心。 [22]羅浮,羅浮山,在廣東省東江北岸。 柳宗元《龍城録》:隋開皇中,趙師雄遷羅浮。 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間,因憩僕車於松林間酒肆傍舍。 見一女人,淡妝素服,出迓師雄,時已昏黑,殘雪對月,色微明。 師雄喜之。 但覺芳香襲人,語言極清麗。 因與之叩酒家門。 得數杯,相與飲。 少頃,有一緑衣童來,笑歌喜舞,亦自可觀。 頃醉寢。 師雄亦懵然,但覺風寒相襲。 久之,時東方已白,師雄起視,乃在大梅花樹下。 上有翠羽,啾嘈相顧。 月落參横,但惆悵而已。 文徵明《千葉梅與方山人同賦》:羅浮夢斷情稠疊,瑶圃風生珮陸離。 冢樹:墳墓上的樹。 傳説戰國宋康王舍人韓憑妻何氏貌美,康王奪之。 憑怨,康王囚憑。 憑自殺。 王與何氏登高臺,何氏投臺下自殺,遺書請以屍歸憑。 王怒勿聽,命里人將二人屍體分開埋葬。 宿昔之間,二冢之上各生一大梓樹,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於上。 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棲於樹上,交頸悲鳴,音聲感人。 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 見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 寄麗亭[1]其一書疏經年闊[2],鄉關共遠天[3]。 遥知一橋下,時泊五湖船[4]。 湘草已堪折,塞鴻何處邊[5]。 飄零吾分定,愁煞路三千[6]。 【注释】[1]麗亭:見《和仇麗亭》注[1]。 [2]書疏:信札。 經年:一年。 仲則與麗亭於乾隆三十四年秋曾在杭州見面(逢君仍在越王臺),此時(三十五年秋)仲則在湖南,分别一年左右。 闊:指時間長久。 [3]鄉關:猶故鄉。 崔顥《黄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一橋:原注:君門前橋名一橋。 余之武林,每艤舟焉。 五湖:指太湖或泛指太湖及附近的幾個湖。 春秋末,越國大夫范蠡功成身退,乘輕舟以隱於五湖(見《國語越語下》)。 因以五湖指隱遁之所。 [5]草已枯黄,北雁已南來,説明時令已在晚秋。 [6]路三千:泛指相隔路程遥遠。 其二君問長沙地,荒涼爾未經。 迎神猶故曲[7],賦鵩尚空庭[8]。 魑魅天南産[9],文章地下靈[10]。 憂生兼弔古,那不鬢星星。 【注释】[7]迎神:古時楚俗信鬼神,節日常作樂迎神。 《楚辭九歌》中的《東皇太乙》、《雲中君》等,皆爲迎神之樂曲。 [8]賦鵩:鵩,一種形狀似鴞的鳥。 舊傳爲不祥之鳥。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漢賈誼謫爲長沙王傅,長沙卑濕,誼自傷悼。 有鵩鳥飛入誼舍,止於座隅。 誼以爲此壽不得長之兆,因作《鵩鳥賦》。 戴叔倫《過賈誼舊居》詩:楚鄉卑濕嘆殊方,《鵩賦》人非宅已荒。 [9]魑魅:古時稱能害人的山澤靈怪。 泛指鬼怪。 杜甫《天末懷李白》詩: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天南:指遥遠的南方。 [10]地下靈: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謂偉大的文人是大地的靈氣所鍾,如屈原、宋玉皆楚地之人。 其三每放登高慟[11],浮雲爲慘凄。 湖吞全楚盡[12],天壓百蠻低[13]。 才命古難一[14],行藏我欲迷[15]。 懷人原有淚,況聽暮猿啼。 【注释】[11]放慟:放聲痛哭。 [12]湖:指洞庭湖。 形容洞庭湖的浩瀚廣大。 近似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詩:氣吞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13]天:指楚天。 形容楚天氣勢遼廓。 百蠻: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總稱。 [14]難一:難於一致,難以統一。 意謂有才無命。 [15]行藏:指出仕與隱退。 《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蘇軾《沁園春》詞: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 耒陽杜子美墓[1]得飽死何憾,孤墳尚水濱[2]。 埋才當亂世,併力作詩人。 遺骨風塵外,空江杜若春[3]。 由來騷怨地,只合伴靈均[4]。 【注释】[1]耒陽:縣名,在湖南省東南部。 杜子美:杜甫,字子美。 [2]得飽:《新唐書文藝列傳上杜甫》:因客耒陽,游嶽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 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 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杜甫死後,初葬於耒水之濱,後其孫遷其棺柩歸葬於偃師縣西北首陽山之前。 [3]杜若:香草名。 [4]騷:屈原的名作《離騷》。 騷怨地:指湖南省湘江流域。 耒水和屈原投水而死的汨羅江都是湘江的支流。 靈均:屈原字。 洞庭行贈别王大歸包山[1]洞庭一瀉八百里[2],浮雲貼天天浸水。 君山一點礙眼青[3],却似今日酒酣别君之塊壘[4]。 問君來何爲? 欲浮湘沅窺九疑[5]。 問君去,何以爲? 怯蛟龍,畏山鬼[6]。 送君洞庭水,言歸洞庭山[7]。 洞庭之山具區裏,八九雲夢吞其間[8]。 山名水名一而已,吴楚間關幾千里[9]。 誰知地道巴陵中,金庭玉柱遥相通[10]。 吾儕俗骨不能到,但看長風巨浪心忡忡。 楚人肯道七澤小[11],吴儂但誇具區好[12]。 橙黄橘緑鱸膾鮮[13],我怪君行猶未早。 與君同時客殊方[14],看君獨歸心自傷。 蠻煙瘴雨土卑濕[15],留我寄命於兹鄉。 但得相逢似人喜[16],此日天涯可知矣。 安能鬱鬱久居此[17],明日扁舟亦東耳。 前途待我煙波中,急棹來追子皮子[18]。 【注释】[1]王大:王蔚如,吴縣人。 原注:太湖亦名洞庭,而太湖之包山暨洞庭之君山,皆有洞庭之名。 [2]湖南省的洞庭湖爲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昔日號稱八百里洞庭。 [3]君山:又名湘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水經注湘水》:湖中有君山湘君之所游處,故曰君山矣。 礙眼:妨礙觀看。 [4]塊壘:泛指鬱積之物。 比喻胸中鬱結的愁悶。 [5]湘沅:湘江與沅江。 九疑:山名,又名蒼梧山,在湖南省寧遠縣南。 《水經注湘水》:九疑山下蟠基蒼梧之野,峯秀數郡之間。 羅巖九舉,各導一溪。 岫壑負阻,異嶺同勢。 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 [6]蛟龍:即蛟,傳説中動物,居深水中,能發洪水。 山鬼:見《衡山高和趙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注[4]。 [7]言歸:回歸。 言,助詞,《詩周南葛覃》: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二句謂從湖南的洞庭湖這裏送你回歸家鄉太湖的洞庭山。 [8]具區:一名震澤,即今江蘇省的太湖。 雲夢:雲夢澤,古藪澤,一般泛指春秋戰國時楚王的游獵區。 句謂太湖之廣大,可以容納八九個雲夢澤。 [9]間關:指道路崎嶇展轉。 二句謂洞庭山、洞庭湖僅是名字相同而已,而一在江蘇,一在湖南,道路相隔數千里。 [10]巴陵地道:巴陵,舊縣名,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陽。 晉郭璞《山海經注》:洞庭地穴,在長沙巴陵。 吴縣南太湖中有苞山,山下有洞庭穴道,云無所不通,號爲地脈。 晉周處《風土記》:太湖中有包山,山下有洞穴,潛行地中無所不通,謂之洞庭地脈者也。 金庭、玉柱:均爲傳説中神仙所居之處。 [11]七澤:見《衡山高和趙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注[5]。 [12]吴儂:見《觀潮行》注[9]。 [13]橙黄橘緑:蘇軾《贈劉景文》詩: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黄橘緑時。 鱸膾: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識鑒》: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駕以歸。 [14]殊方:外地,他方。 [15]蠻煙瘴雨:指我國南部地方的煙雨瘴氣。 宋黄公度《眼兒媚梅詞和傅參議韻》:如今憔悴,蠻煙瘴雨,誰肯尋搜。 地卑濕:《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既往辭行,聞長沙地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遠去,意不自得。 [16]相逢似人喜:《莊子徐無鬼》:子不聞夫越之流人乎? 去國數日,見其所知而喜;去國旬月,見其所嘗見於國中者喜;及期年也,見似人者而喜矣。 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 [17]久居:《漢書韓信傳》:我亦欲東耳,安能鬱鬱久居此乎。 [18]子皮子:范蠡。 《史記貨殖列傳》:范蠡既雪會稽之耻,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 適齊,爲鴟夷子皮。 把酒把酒意如何,深宵幽感多。 春心憐徑草[1],生意撫庭柯[2]。 名豈身能待,愁將歲共過[3]。 由來著書願,禁得幾蹉跎[4]。 【注释】[1]徑草:路邊小草。 [2]生意:生機,生命力。 《晉書殷仲文傳》:仲文因月朔與衆至大司馬府。 大司馬府中有老槐樹,顧之良久而嘆曰:此樹婆娑,無復生意。 庭柯:庭院中的樹木。 陶潛《歸去來兮辭》: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顔。 [3]將:共,與。 北周庾信《春賦》:眉將柳而争緑,面共桃而競紅。 [4]禁得:猶言禁得住,禁得起。 謂承受得住。 宋柳永《臨江仙》詞:問怎生禁得,如許無聊。 幾:多少。 蹉跎:失時,時光消失。 阮籍《詠懷》詩之五:娱樂未終極,白日忽蹉跎。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胡荽》:蹉跎失機,則不得矣。 夜與方仲履飲[1]細酌向明月,含情問柳條。 春人俱欲去[2],直是可憐宵。 【注释】[1]方仲履:《交游録》:方仲履,又名仲介。 按仲則另有《懷方仲介閩中》詩及《桐城懷方仲履昆季》詩,詩中又有曾於官廨識機雲之句,説明仲履、仲介實爲兄弟。 [2]春人:春與人。 春夜雜詠并序(十四首選六)寓齋幽闃,於月爲宜。 深宵無寐,觸緒成詠。 既感身客,復傷春暮。 章句稍積,偶自編次之,不復點竄,聊破岑寂云爾。 其一開尊緑陰下[1],晚景漸飄忽[2]。 薄靄收斜暉,餘光讓初月。 望望碧天遠,稍稍愁思發。 停尊無一言,佇看新弦没[3]。 【注释】[1]尊:古代盛酒器,後常指酒杯。 開尊:舉杯。 [2]飄忽:指時光迅速消逝。 晉陸機《嘆逝賦》:時飄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將及。 [3]佇看:等着看。 新弦:弦,月弦,半圓形的月。 新弦指農曆每月初的彎形的月。 原注:初三夜獨飲。 其二輕陰積孤館,枕簟流微涼。 浮雲静中過,露氣緣宵長。 卷簾忽有得,草木同一香。 愛之久延佇[4],餘濕沾衣裳。 【注释】[4]延佇:久立等待。 形容盼望之切。 陶潛《停雲》詩: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原注:初四夜微雨,尋霽。 其三苦霧翳空碧[5],夜静慘不收。 濛濛遠楊合,漠漠閑花愁。 何處玉簫起,離人雙淚流。 【注释】[5]苦霧:濃霧。 宋朱熹《梅》詩:年年一笑相逢處,常在愁煙苦霧中。 原注:初五夜霧甚重。 其六客居畏清夜,無月更孤悄[6]。 微寒逗疏櫺[7],濃陰起幽筱[8]。 煙重野鐘歇[9],窗深夜燈小[10]。 燈光逐游魚[11],時時響深沼。 【注释】[6]孤悄:孤單與憂傷。 [7]逗:穿過。 疏櫺:疏窗,泛指窗。 [8]幽筱:陰闇的小竹林。 [9]野鐘:荒野的寺廟中的鐘聲。 句謂煙霧濃重則鐘聲傳達不遠。 [10]夜深燈燭將盡,亮度减弱。 [11]魚兒争相往燈光處游。 原注:初八花月不湛皎,已而無月。 其七雲中破秦鏡[12],簫管爲吹開[13]。 陰陰入我庭,灧灧漾我杯[14]。 一飲無異照,東西分歡哀[15]。 因憶倚樓者,離腸中夜摧[16]。 【注释】[12]秦鏡:漢秦嘉贈妻徐淑明鏡。 《玉臺新詠》載秦嘉《贈婦詩三首》注引《北堂書鈔秦嘉與婦徐淑書》曰:頃得此鏡,既明且好,世所希有,意甚愛之,故以相與。 淑答書曰:今君征未旋,鏡將何施行? 明鏡鑒形,當待君至。 故以秦鏡稱明鏡。 周邦彦《風流子》詞:問甚時説與,佳音密耗,寄將秦鏡,偷换韓香。 仲則此句,以秦鏡喻月,即雲破月來之意。 [13]宋葉夢得《石林詩話上》:(王琪在晏元獻幕)日以賦詩飲酒爲樂。 佳時勝日,未嘗輒廢也。 嘗遇中秋陰晦,齋厨夙爲備,公適無命。 既至夜,君玉(王琪字)密使人伺公,曰:已寢矣。 君玉亟爲詩以入,曰:只在浮雲最深處,試憑絃管一催開。 公枕上得詩,大喜,即索衣起,徑召客,治具,大合樂。 至夜分,果月出,遂樂飲達旦。 [14]陰陰:幽闇貌。 宋蘇軾《李氏園》詩:陰陰日光淡,黯黯秋氣蓄。 灧灧:水浮動貌。 漾:飄動,晃動。 [15]二句謂月光同樣照着飲酒的人,而飲酒的人却哀樂不同。 以鄰家的歡樂與自己的孤獨作對比。 [16]倚樓者:指家中的妻子。 摧:摧折。 原注:初九夜有月,聞鄰院歌宴。 其十一餘濕猶在樹,虚寒逼空堂。 衾薄不成寐,攬衣起徬徨。 同此春宵中,今昔殊炎涼[17]。 客居既多感,離憂胡可長[18]。 願借晨風翼,翻然歸故鄉[19]。 【注释】[17]謂同樣的春夜,昔年在家中,如今作客在外,感受完全不同。 [18]胡可:怎麽能,豈能。 [19]晨風:一種猛禽,即鸇。 翻然:高飛貌。 晉干寶《搜神記》卷一:須臾,化爲大烏。 開而視之,翻然飛去。 原注:十三夜雨霽,寒甚。 池上獨飲偶把池邊釣[1],因看檻外山。 孤心遂一往,竟日未知還。 含意待誰解,經春此破顔[2]。 陶然已沈醉,夢繞緑蘿間[3]。 【注释】[1]把:握,執。 《史記周本紀》: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 釣:釣竿。 [2]破顔:露出笑容。 唐宋之問《發端州初入西江》詩:破顔看鵲喜,拭淚聽猿啼。 [3]緑蘿:緑色的藤蘿。 元趙孟頫《桃源春曉圖》詩:桃花源裏得春多,洞口春煙摇緑蘿。 聞子規聲聲血淚訴沈冤[1],啼起巴陵暮雨昏[2]。 只解千山唤行客,誰知身是未歸魂[3]。 【注释】[1]沈冤:《太平寰宇記》:蜀王杜宇號望帝,立鱉靈爲相而淫其妻,遂傳位於鱉靈。 帝自亡去,升西山隱焉,化爲杜鵑。 蜀人悲之,聞鵑鳴,則曰:是我望帝也。 [2]巴陵:見《洞庭行贈别王大歸包山》注[10]。 [3]古人以杜鵑啼聲似言不如歸去,故用爲催人歸家之詞。 身:自身,自己。 辰陽道中[1]武溪溪頭桃柳春[2],龍標城畔雨如塵[3]。 山通黔蜀多逢瘴[4],地雜蠻尞喜遇人[5]。 但聽鳥啼能墮淚,況看鳶跕更傷神[6]。 功名自昔猶如此,莫爲漂零怨此身[7]。 【注释】[1]辰陽:舊縣名,治所在今湖南省辰溪縣西南。 [2]武溪:一名武水,又名瀘溪。 源出湖南省乾城縣西武山,東南流入沅江。 [3]龍標:舊縣名,治所在今湖南省黔陽。 [4]黔:貴州省的代稱。 [5]蠻:古時泛稱未開化的南方少數民族。 尞:古時稱西南部分地區的少數民族。 喜遇人:見《洞庭行贈别王大歸包山》注[16]。 [6]鳶(yuān)跕(di):鳶,猛禽名,俗稱鷂鷹,老鷹。 跕:墜落貌。 《後漢書馬援傳》:吾從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爲郡掾史,守墳墓,鄉里稱善人,斯可矣。 致求盈餘,但自苦耳。 當我在浪泊、西里間,虜未滅之時,下潦上霧,毒氣重蒸,仰視飛鳶跕跕墮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時語,何可得也。 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外》詩:猿啼山不斷,鳶跕路難登。 [7]漂零:漂泊,生活不安定。 蘇軾《過湯陰市得豌豆大麥粥示三兒子》詩:漂零竟何適,浩蕩寄此身。 江上夜望推蓬失孤鶴,雙槳倚蘭皋[1]。 雲浄江空處,無人月自高。 【注释】[1]雙槳:指小船。 姜夔《慶春宫》詞:雙槳蓴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 倚:靠。 蘭皋:長着蘭草的水岸。 《離騷》: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湖上阻風雜詩[1](五首選二)其一蕭蕭落木動微波[2],自古湘中有怨歌[3]。 一十二峰青曲曲[4],緑雲多處見湘娥[5]。 【注释】[1]湖:指洞庭湖。 [2]蕭蕭:形容風聲。 落木,凋落的樹葉。 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滚滚來。 [3]古琴曲有《湘妃怨》。 劉長卿《斑竹詩》:欲識《湘妃怨》,枝枝滿淚痕。 [4]一十二峰:巫山有十二峰。 此處只是形容洞庭湖君山峰巒之多。 [5]緑雲:緑色的雲彩。 多形容繚繞仙人之祥雲。 李白《遠别離》詩:帝子泣兮緑雲間,隨風波兮去無還。 湘娥:指湘妃。 其三平湖八月浩無津[6],明月蘆花思煞人。 縱使洞庭齊化酒,只宜秋醉不宜春。 【注释】[6]浩無津:形容湖面浩大廣闊,無邊無際。 唐陸蒙《木蘭堂》詩:洞庭波浪渺無津,日日征帆送遠人。 黄鶴樓用崔韻[1]昔讀司勛好題句[2],十年清夢繞兹樓。 到日仙塵俱寂寂[3],坐來雲我共悠悠[4]。 西風一雁水邊郭[5],落日數帆煙外舟。 欲把登臨倚長笛[6],滔滔江漢不勝愁[7]。 【注释】[1]黄鶴樓:故址在湖北省武漢市蛇山的黄鵠磯頭。 解放後樓前塔與岳陽樓、滕王閣合稱江南三大名樓。 歷代屢建屢毁。 一九八五年在蛇山西端高觀山西坡重建。 用崔韻:用崔顥《黄鶴樓》詩同樣的韻。 [2]司勛:禮部屬官。 崔顥累官司勛員外郎。 [3]仙塵:仙,指已乘黄鶴去的昔人。 塵指崔顥。 [4]坐來:當時,一時間。 李白《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詩: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飛一雁秦雲秋。 坐來黄葉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樓。 宋周紫芝《浪淘沙》詞:落日在闌干,風滿晴川,坐來高浪擁銀山。 白鷺欲栖飛不下,却入蒼煙。 [5]郭:外城。 《孟子公孫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6]倚:和着樂聲歌唱。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 晏幾道《蝶戀花》詞:欲倚緩絃歌别緒,斷腸移破秦筝柱。 長笛:見《月中泛小孤山下》注[6]。 此句意謂欲和着笛聲高歌登臨之感。 [7]江漢:長江和漢水。 【輯評】清梁章鉅《浪迹叢談》:在京師時,嘗與吴蘭雪談詩。 蘭雪謂:黄仲則黄鶴樓詩必次崔顥韻爲膽大氣粗,且悠韻如何押得妥? 雖以仲則之才,吾斷其必不能佳耳。 適架上有《兩當軒詩鈔》,余因檢示之。 蘭雪讀至坐來雲我共悠悠乃拍案叫絶曰:不料雲字下但添一我字,便壓倒此韻,信乎天才不可及矣。 月中泛小孤山下[1]煙水月明處,中流一溯洄[2]。 湖過彭蠡盡[3],潮到小孤迴。 獨鶴掠舟過[4],神魚聽曲來[5]。 不知疏柳岸,長笛爲誰哀[6]。 【注释】[1]小孤山:在安徽省宿松縣南部,屹立長江中,形勢險要。 [2]溯洄:逆流而上。 《詩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3]彭蠡:江西省鄱陽湖。 句謂没有比鄱陽湖更大的湖。 [4]蘇軾《後赤壁賦》:適有孤鶴,横江東來。 翅如車輪,玄裳縞衣。 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5]《大戴禮記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魚出聽。 [6]長笛:古管樂器,比普通的笛稍長。 東漢馬融有《長笛賦》。 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長笛鄰家亂愁思,昭州詞翰與招魂。 夜登小孤山和壁間韻閟寢神宫最上頭[1],客來孤嘯海關秋[2]。 誰標鐵柱成終古[3],却笑金焦屬下流[4]。 崖勢欲隨驚鶻颺[5],鼓聲時逐怒濤浮[6]。 彭郎相望情何許[7],指點蛾眉月上洲[8]。 【注释】[1]閟(b)寢:猶閟宫,神廟。 閟寢神宫,指小孤山山頂上的廟宇。 [2]孤嘯:獨自長嘯。 表示抒發胸中的逸氣或不平之氣。 海關:本指海上的關口,此處借謂水上形勢險要之地。 [3]鐵柱:相傳晉許遜爲旌陽令時江西有蛟爲害,許與其徒仗劍殺之,並作大鐵柱以鎮壓。 後世建立宫觀以祀許遜,名鐵柱宫。 故址在江西南昌。 [4]金焦:江蘇省鎮江的金山與焦山。 [5]鶻:一種猛禽,隼。 蘇軾《石鐘山記》:而山上之栖鶻,聞人聲亦驚起。 [6]鼓聲:見《吴山寫望》注[4]。 [7]彭郎:彭郎磯,本名澎浪磯,在江西彭澤縣西北,臨長江。 歐陽修《歸田録》: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嶷然獨立。 而世俗轉孤爲姑。 江側有一石磯,謂之澎浪磯,遂轉爲彭郎磯,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蘇軾《李思訓畫長江絶島圖》詩: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8]蛾眉月:謂彎彎的月亮。 舟中望金陵[1]片帆昨日下吴頭[2],破浪來看建業秋[3]。 九派江聲猶入夢[4],六朝山色已迎舟[5]。 樓臺未盡埋金氣[6],風景難消擊楫愁[7]。 回首燕磯隨柁尾,寄聲風利不能休[8]。 【注释】[1]金陵:南京市的舊稱。 [2]吴頭:吴頭楚尾。 江西豫章一帶,其地位於春秋吴國的上游,楚國的下游,故稱。 黄庭堅《謁金門》詞:山又水,行盡吴頭楚尾。 [3]建業:南京市的舊稱。 [4]九派: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有很多支流,因稱這一帶的長江爲九派。 孟浩然《自潯陽泛舟經明海作》詩: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鄉。 [5]六朝:三國吴、東晉以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相繼建都建康,史稱爲六朝。 唐錢起《江行無題》詩之六九:只疑雲霧窟,猶有六朝僧。 [6]埋金氣:氣,指金陵王氣。 戰國時楚威王埋金以鎮金陵之王氣。 句意謂望見金陵之樓臺高高聳立,想像其王氣猶未盡。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云金陵王氣黯然收,仲則反用其意。 [7]擊楫:拍擊船槳。 《晉書祖逖傳》載,祖逖帥師北伐,渡江於中流擊楫,誓欲收復中原。 此句謂見此風景,回想當年祖逖中流擊楫壯志未酬之愁思。 [8]燕磯:燕子磯,在南京市東北郊,磯頭屹立長江邊,三面懸絶,宛如飛燕。 寄聲:猶寄語。 託人傳話。 風利:謂風勢甚大,不能停舟。 新涼曲聞道邊城苦,霏霏八月霜[1]。 憐君鐵衣冷[2],不敢愛新涼。 【注释】[1]霏霏:形容雨、雪等很大。 《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鐵衣:古代戰士用鐵片製成的戰衣。 古樂府《木蘭辭》: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十八夜偕稚存看月次韻[1]西風嫋嫋露漙漙[2],一葉驚心墮曲欄[3]。 久病倍添明月好,此時真共故人看。 但工飲啖猶能活[4],莫説飄零怕減歡。 自分無才合蹉跌[5],深秋料理釣魚竿。 【注释】[1]稚存:見《明州客夜懷味辛稚存却寄》注[1]。 次韻:依次用所和詩中的韻作詩。 [2]嫋嫋:風吹拂貌,《楚辭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漙漙:形容露多。 唐許渾《酬康州韋侍御同年》詩:桂楫美人歌木蘭,西風裊裊露漙漙。 [3]一葉:一片葉子。 宋唐庚《文録》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蘇軾《永遇樂》詞: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 [4]飲啖:猶吃喝。 [5]自分:自料,自己以爲。 合:應該。 蹉跌:失足跌倒。 比喻受挫。 中秋夜游秦淮歸城南作[1]城南好酒如春泉,醉榻酒家樓下眠。 醒來露重葛衣冷[2],正見皓月當中天。 呼僮起步六街去[3],香塵寶轂清溪邊[4]。 玉簫《子夜》聲未歇[5],雛姬十五歌可憐。 此時據鞍我亦樂,顧影不覺猶少年。 惜哉花月只空度,春江回首愁如煙。 去年此夜人初别,今歲今宵已成憶。 懷人中酒自年年[6],此時愁煞天涯客。 桃葉渡[7],莫愁湖[8],昔日佳麗今有無[9]? 殘金剩粉弔不盡[10],徘徊漏下啼城烏[11]。 啼烏啞啞天將曉[12],走馬却出長干道[13]。 到此惟餘萬古愁,荒荒月落高城小。 【注释】[1]秦淮:秦淮河,爲南京市名勝之一。 杜牧《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皮可製成葛布。 葛衣:用葛布裁製的夏衣。 陸游《夜出偏門還三水》詩:水風吹葛衣,草露濕芒履。 [3]六街: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鬧市。 前蜀韋莊《秋霽晚景》詩:秋霽禁城晚,六街煙雨殘。 [4]轂(gǔ):車輪的中心部位,中有圓孔,用以插軸。 代指車。 寶轂:車子的美稱。 [5]《子夜》:《子夜歌》,樂府吴聲歌曲名。 《宋書樂府志一》:《子夜歌》者,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 [6]中酒:醉酒。 杜牧《睦州四韻》詩:殘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7]桃葉渡:渡口名,在南京秦淮河畔。 相傳晉王獻子在此送其愛妾桃葉,因而得名。 辛棄疾《祝英臺近》詞: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 [8]莫愁湖:在南京市水西門外。 [9]佳麗:指桃葉和莫愁。 莫愁:古樂府中傳説的女子。 一説爲洛陽人,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 另一説爲石城(今湖北省鍾祥縣)人,《石城樂》:莫愁在何處? 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 或謂後人誤以石城爲石頭城(今南京),故南京有莫愁湖。 [10]殘金剩粉:南京爲六朝國都,當時帝王和士大夫都過着繁華綺糜的生活,有六朝金粉之稱。 後漸敗落,故曰殘金剩粉。 [11]漏:漏壺,古代計時器。 漏下:漏壺的水面已經下落,表示時間已晚。 元袁桷《元日賀裴都事回朝》詩:金蓮漏下催初刻,玉笋班齊祝萬年。 [12]啞啞:烏啼聲。 李白《烏夜啼》詩:黄雲城邊烏欲栖,歸飛啞啞枝上啼。 [13]長干:古建康里巷名。 故址在今南京市東南。 崔顥《長干曲》二首之二: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重九夜偶成[1]悲秋容易到重陽,節物相催黯自傷。 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風不雨倍凄涼[2]。 依依水郭人如雁,戀戀寒衣月似霜。 差喜衰親話真切[3],一燈滋味異他鄉。 【注释】[1]重九:農曆九月九日爲重九,又稱重陽。 [2]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四:黄州潘大臨工詩臨川謝無逸以書問有新作否。 潘答書曰: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恨爲俗氛所蔽翳。 昨日閑卧,聞攪林風雨聲,欣然起,題其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 忽催租人至,遂敗意,止此一句奉寄。 重陽風雨遂成爲典故。 [3]差:略微,尚可。 差喜:還可以令人心慰。 驟寒作秦歲首後七日夜[1],五更不周風發狂[2]。 殷山萬竅拉枯木[3],壓地徑寸堆酸霜[4]。 千門蝟縮盡嗟息[5],聲薄冷圭成白光[6]。 去冬途中敝黑貂[7],今秋江上典鷫鸘[8]。 多年衣絮凍欲折[9],氣候有爾自不防。 富人一歲獨苦暑,窶人四時惟畏涼[10]。 漸愁空牆日色暮,豫恐北牖寒宵長。 誰將彤雲變狐白[11],無聲被遍茅檐客[12]。 【注释】[1]秦歲首後:我們現在使用的農曆是夏曆,秦曆比夏曆提前三個月,因此秦歲首後相當於現在農曆的十月。 [2]不周風:謂西北風。 《史記律書》:不周風,居西北,主殺生。 《易緯通卦驗》:立冬,不周風至。 [3]殷山萬竅:震動山中的千萬個洞穴。 拉枯木:把枯樹折斷。 [4]徑寸:每一塊小土地。 酸霜:猶嚴霜。 [5]蝟縮:像刺蝟那樣踡縮着身軀。 [6]薄:逼近。 圭:古代測日影的儀器叫圭表,石座上有一横尺,叫圭。 聲薄冷圭,謂狂風吹在冰冷的圭木上。 唐陸蒙《子夜四時歌冬》:南光走冷圭,北籟號空木。 年年任霜霰,不減篔簹緑。 [7]黑貂:指用黑色貂皮製的裘衣。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説秦王,書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盡。 [8]鷫鸘:謂鷫鸘裘,用鷫鸘鳥皮製的裘衣。 《西京雜記》卷二: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居貧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陽昌貰酒與文君爲歡。 [9]凍欲折:冷得使人受不了。 [10]窶(j)人:窮苦的人。 [11]彤雲:下雪前密佈的濃雲。 唐宋之問《奉和春日玩雪應制》詩:北闕彤雲掩曙霞,東風吹雪舞山家。 狐白:指狐白裘。 用狐狸腋下的白毛皮製的裘衣。 《史記孟嘗君列傳》: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 [12]被:覆蓋。 【輯評】錢璱之《淺談兩當軒詩的社會意義》:他在《驟寒作》中也曾希望誰將彤雲變狐白,無聲被遍茅檐客,大有杜少陵的廣厦庇寒、白居易的大裘兼覆之概。 屠清渠丈過飲醉後作山水幅見遺[1]先生一笑如河清[2],醉後往往一見之。 即令不飲持大盞,已覺春氣盈鬚眉。 平生胸中富丘壑[3],意象獨到無專師。 常時兀兀不動手[4],醉來潑墨風雨馳。 長虹俯吸海波立,乖龍上蹴天雲垂[5]。 及當精心運毫末,雙目炯如漆點脂[6]。 圖成掛我竹間屋,怳有光怪來窮追[7]。 翻樽却避坐上客[8],索栗怖走鄰家兒[9]。 先生掀髯忽大笑,壓興還用傾千巵[10]。 鄙人不飲喜觀飲,先生善畫兼愛詩。 短縑尺幅許投贈[11],日來爛醉無不宜[12]。 我歌君飲萬事足,更看醉墨揮淋漓。 【注释】[1]屠清渠:可能是仲則母親屠氏的同族兄弟,故仲則稱之爲丈。 [2]河清:古稱黄河千年一清,故以河清比喻時機難遇。 唐張説《季春下旬詔宴薛王山池序》:河清難得,人代幾何。 《宋史包拯傳》:拯立朝剛毅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此謂先生之笑難得。 [3]胸中丘壑:丘壑謂山川勝景。 黄庭堅《題子瞻枯木》詩:胸中元是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 [4]兀兀:昏沉貌。 [5]乖龍:傳説中的孽龍。 蹴(c):踢。 秦觀《滿庭芳》詞:古臺芳樹,飛燕蹴紅英。 [6]漆點:用漆點上。 形容烏黑光亮。 《晉書杜乂傳》:膚若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人也。 [7]光怪:神奇怪異的現象。 光怪陸離。 [8]翻樽却避:傾翻酒杯而逃避。 [9]索栗:索要梨栗、糖果。 杜甫《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 [10]壓興:猶盡興。 [11]縑(jiān):細絹,可供作書畫用。 尺幅:短小的紙或絹。 短縑尺幅:泛指書畫或文章。 許:允諾。 [12]日來:天天來。 冬夜左二招飲[1]清霜壓東郊[2],寒籟號北牖[3]。 出門無所適,動詣素心友[4]。 發瓮傾凍醅[5],膾鮮斫巨口[6]。 煇煇明燭光[7],肝膽此可剖。 脱身風塵中,所剩持螯手[8]。 誰知歲寒夜,復次共杯酒。 元龍氣未除[9],竹馬期敢負[10]。 百年盡今夕[11],那暇圖不朽。 作達信有涯[12],生天獨甘後[13]。 及時且斟酌[14],不薄乃云厚[15]。 漸畏人影亂[16],即歡變回首[17]。 一身墮地來,恨事常八九。 飲罷夜氣高,落落數星斗[18]。 【注释】[1]左二:左輔(17511833),字維衍,號杏莊,又號雲在,陽湖(今常州)人。 乾隆五十八年(1793)進士。 官至湖南巡撫。 [2]壓:籠罩,覆蓋。 李賀《雁門太守行》詩: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3]寒籟:凄涼的聲音。 宋宋祁《擬杜子美峽中意》詩:驚風借壑爲寒籟,落日容雲作暝陰。 北牖:朝北的窗。 唐王粲《涼風至賦》:北牖閑眠,西園夜宴。 [4]動:往往,常常。 韓愈《進學解》:跋前躓後,動輒得咎。 詣:造訪。 素心友:心地純潔、性情淡泊的朋友。 [5]瓮:盛酒的罎。 發瓮:打開酒罎。 醅(pēi):未濾去糟的酒,亦泛指酒。 凍醅:冷酒。 陸游《初冬》詩:蝟刺坼蓬新栗熟,鵝雛弄色凍醅濃。 [6]膾:細切(魚肉)。 鮮:泛指魚類。 《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 河上公注:鮮,魚也。 巨口:形容魚。 蘇軾《前赤壁賦》: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 [7]煇煇:煇同輝,明亮貌。 唐韓濬《清明日賜百僚新火》詩:灼灼千門曉,輝輝萬井春。 [8]持螯手:《晉書畢卓傳》:卓嘗謂人曰:得酒滿數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9]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 《三國志魏志陳登傳》: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 宋黄機《永遇樂章史君席上》詞:史君自有,元龍豪氣,唤客且休辭醉。 [10]竹馬:兒童游戲,以竹竿當馬騎。 《晉書殷浩傳》:(桓温)語人曰:少時吾與浩共騎竹馬。 我棄去,浩輒取之。 句謂怎能負兒時之期約。 [11]百年:指人的一生。 句意謂平生之歡,盡在今夕。 [12]作達:謂仿傚放達的行爲。 《世説新語任誕》:阮渾長成,風氣韻度似父,亦欲作達。 步兵(阮籍)曰:仲容(阮咸)已預之,卿不得復爾。 有涯:有限度。 [13]生天:佛教謂修行能生於天界,享受天樂。 轉義爲獲得榮華富貴。 [14]斟酌:謂飲酒。 舊題漢蘇武《詩》之一: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人。 願子留斟酌,叙此平生親。 [15]句意謂非悲即是喜。 [16]人影亂:形容醉眼昏花。 [17]謂歡樂不久就變成了回憶。 [18]落落:形容稀疏。 漢杜篤《首陽山賦》:長松落落,卉木蒙蒙。 星斗:泛指天上的星星。 問渡道逢漁父來,指點停舟處。 只在小橋邊,風吹著溪樹。 寒夜檢邵叔宀師遺筆因憶别時距今真三載爲千秋矣不覺悲感俱集[1]三年誰與共心喪[2],舊物摩挲淚幾行[3]。 夜冷有風開絳幄[4],水深無夢到塵梁[5]。 殘煤半落加餐字[6],細楷曾傳養病方[7]。 料得夜臺聞太息[8],此時憶我定徬徨。 【注释】[1]邵叔宀:見《檢邵叔宀先生遺札》注[1]。 [2]心喪(sānɡ):古時謂老師去世,弟子守喪,身無喪服而心存哀悼。 晉摯虞《師服議》:自古弟子無師服之制,故仲尼之喪,門人疑於所服。 子貢曰:昔夫子喪顔回,若喪子而無服。 請喪夫子若喪父而無服。 遂心喪三年。 此則懷三年之哀,而無齊衰之制也。 [3]摩挲:撫摸。 [4]絳幄:即絳帳。 後漢馬融爲世通儒,教養生徒,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坐生徒,後列女樂。 後以絳帳爲師門、講席的敬稱。 [5]塵梁:落滿塵埃的屋梁。 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顔色。 [6]殘煤:猶墨。 殘煤半落:指遺札上的字已有破損或殘缺。 加餐字:指朋友之間相慰問的書信。 《古詩十九首》其一: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7]仲則體弱多病,邵師在《和漢鏞對鏡行》詩中教以養生之道云:多病多愁乖宿心,長夜幽吟獨惆悵。 勸君自寬莫傷懷,勸君自强莫摧頽。 功名富貴真外物,前言往行皆吾師。 輕狂慎戒少年習,沉静更於養病宜。 [8]夜臺:墳墓,亦借指陰間。 劉禹錫《酬樂天見寄》:華屋坐來能幾日,夜臺歸去便千秋。 【輯評】嚴迪昌《論黄仲則》:哀悼之情與身世之感相交糅。 五、六兩句不止是如坐春風的回顧。 當年師恩之體貼入微,一片關切之心躍動於紙上。 恩逾深,情愈哀也。 二十三夜偕稚存廣心杏莊飲大醉作歌[1]安得長江變春酒[2],使我生死相依之。 不然亦遣青天作平地,醉踏不用長鯨騎[3]。 夜夢仙人手提緑玉杖[4],招我飲我流霞巵[5]。 一揮墮醒在枕席,神清骨輕氣作絲[6]。 日來不免走地上[7],齷齪俯仰同羈雌[8]。 寒陰噤户不能出[9],幸有數子來招携[10]。 迅猋媵我沙拍面[11],此際爛醉真相宜。 旗亭哄飲酉達子[12],萬斛瀉盡紅玻璃[13]。 孟公肯顧尚書約[14],李白笑殺襄陽兒[15]。 出門霜華被四野,步入黑樾隨高低[16]。 須臾荒荒上殘月[17],照見怪木啼飢鴟[18]。 徘徊坐卧北邙地[19],欲覓鬼唱秋墳詩[20]。 東方漸白寺鐘響,遠林一髮高天垂[21]。 下窮重泉上碧落[22],人間此樂誰當知。 此時獨立忽大笑,正似夢裏一吸瓊漿時[23]。 【注释】[1]廣心:馬鴻運,字廣心,武進(常州)人,諸生。 杏莊:見《冬夜左二招飲》注[1]。 [2]春酒:冬釀春熟之酒,亦指春釀秋冬始熟之酒。 《詩豳風七月》: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3]騎長鯨:比喻隱遁或游仙。 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訊今何如。 清仇兆鰲注:南尋句,一作若逢李白騎鯨魚,按俗傳太白醉騎鯨魚,溺死潯陽,皆緣此句而附會之耳。 後用爲詠李白之典。 陸游《長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 [4]緑玉杖:傳説中仙人所用的手杖。 李白《廬山謡寄盧侍御虚舟》詩: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緑玉杖,朝别黄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5]流霞:見《感舊其一》注[2]。 [6]謂一飲後倒頭大醉,醒來神清氣爽。 [7]日來:近來。 [8]羈雌:失偶的雌鳥。 南朝宋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羈雌戀舊侣,迷鳥懷故林。 [9]噤:關閉。 噤户,猶噤門。 《文選》潘岳《西征賦》:有噤門而莫啓,不窺兵於山外。 [10]子:古代對男子的敬稱,或泛言人。 數子:謂幾位友人。 [11]迅猋:疾風,暴風。 媵(ynɡ):陪送。 漢張衡《思玄賦》:迅猋潚其媵我兮,騖翩翩而不禁。 [12]旗亭哄飲:旗亭,酒樓。 唐薛用弱《集異記》載:王之涣與王昌齡、高適於旗亭飲酒,有四歌妓上臺歌唱。 乃相私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伶所謳,若詩入歌詞之多者爲優。 初謳昌齡詩,次謳適詩,又次復謳昌齡詩。 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指諸妓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即終身不敢與子争衡。 次至雙鬟發聲,果謳黄河云云(指王之涣《涼州詞》)。 因大諧笑。 酉達子:從酉時(下午五時至七時)到子時(晚上十一時至次晨一時)。 [13]斛:古時一斛爲十斗,南宋末改爲五斗。 萬斛:泛言大量。 玻璃:指酒。 宋梅堯臣《依韻酬永叔再示》詩:鄰邦或有奇嘉釀,瓦罌土缶盛玻璃。 紅玻璃:紅酒,泛指美酒。 [14]孟公:漢陳遵,字孟公。 尚書:官名。 《漢書游俠傳》:(陳遵)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 雖有急,終不得去。 嘗有部刺史奏事過遵,值其方飲,刺史大窮。 候遵霑醉時,突入見遵母,叩頭自白,當對尚書有期會狀。 母乃令從後閤出去。 三國魏應璩《與滿公琰書》:當此之時,鍾孺不辭同産之服,孟公不顧尚書之期。 徒恨宴樂始酣,白日傾夕,驪駒就駕,意不宣展。 [15]李白《襄陽歌》:落日欲没峴山西,倒著接䍦花下迷。 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争唱白銅鞮。 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 山公指山簡。 《晉書山簡傳》:(簡)假節鎮襄陽。 簡優游卒歲,唯酒是耽諸習氏荆土豪族,有佳園池。 簡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高陽池。 時有童兒歌曰:山公出何許,往至高陽池。 日夕倒載歸,茗艼無所之。 時時能騎馬,倒著白接䍦。 [16]黑樾:昏黑的樹蔭。 [17]荒荒:形容黯淡。 杜甫《漫成》詩: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18]鴟:貓頭鷹的一種。 [19]北邙:北邙山,在洛陽之北。 東漢、魏、晉的王侯公卿多葬於此,因借指墓地。 陶潛《擬古》詩之四: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 [20]鬼唱秋墳詩:李賀《秋來》詩: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21]一髮:形容遠處微茫的事物。 蘇軾《澄邁驛通潮閣》詩:杳杳天低鶻没處,青山一髮是中原。 [22]重泉:猶九泉。 指死者所歸之處。 碧落:青天,天空。 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黄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23]瓊漿:仙人的飲料,喻美酒。 夜坐書懷一身萬事付闌珊[1],不信真愁門户難[2]。 此地更無鷄肋棄[3],前途憑仗馬蹄攢[4]。 夢回細雪關城迥[5],歲盡窮陰海國寒[6]。 今夜燈前兒女意,依依猶似慰眠餐。 【注释】[1]闌珊:將盡。 蘇軾《減字木蘭花》詞:官況闌珊,慚愧青松守歲寒。 [2]門户難:指家庭經濟困難,難以養家活口。 仲則《自叙》:家益貧,出爲負米游。 [3]鷄肋:鷄的肋骨,比喻無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棄的事物。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備因險拒守。 裴松之注:時王欲還,出令曰鷄肋。 官屬不知所謂。 主簿楊修便自嚴裝。 人驚問修:何以知之? 修曰:夫鷄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4]攢:通趲,趕,快走。 句謂前途還要靠到各處奔走,謀取工作。 [5]夢回:夢醒。 南唐李璟《攤破浣溪沙》詞:細雨夢回鷄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6]海國:臨海地帶。 蘇軾《新年》詩之三:海國空自暖,春山無限清。 仲則指自己的家鄉常州。 乾隆三十六年(1771),仲則二十三歲。 春至嘉興,回家後又從鎮江經當塗赴太平,客太守沈業富署中。 秋應省試。 冬復至太平,客安徽學政朱筠幕。 朱復延洪亮吉入幕。 二人俱以師禮事朱。 冬十二月,朱筠與諸名士游采石磯,仲則作有《太白墓》詩。 飲洪稚存齋次韻緑酒紅燈款語深[1],等閑身世任浮沈。 花前幸是相逢好,竹下還尋舊地吟。 小草經時成遠志[2],青楓異日損春心[3]。 應知此去淮南客[4],舊雨抛離怨不禁[5]。 【注释】[1]款語:親切交談。 唐王建《題金家竹溪》詩:鄉使到來常款語,還聞世上有功臣。 [2]小草:中藥遠志苗的别名。 《世説新語排調》:謝公始有東山之志。 後嚴命屢臻,勢不獲已,始就桓公司馬。 於時人有餉桓公藥草,中有遠志。 公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二稱? 謝未即答。 時郝隆在坐,應聲答曰:此甚易解。 處則爲遠志,出則爲小草。 謝甚有愧色。 仲則反用其意,對將來發展,抱有希望。 [3]異日:往日,昔時。 春心:春景所引發的情懷。 《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4]淮南:指漢淮南王劉安。 他博雅好古,喜招懷天下俊偉之士。 此時仲則將往太平,客沈業富太守署。 [5]舊雨:杜甫《秋述》: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 後以舊雨作爲老友的代稱。 宋張炎《長亭怨》詞:故人何許? 渾忘了江南舊雨。 後一日復飲旗亭再用前韻皓魄將殘夕露沈[1],離堂燭盡悄愁生[2]。 羣公試賭黄河唱[3],有客曾爲楚澤吟[4]。 去鳥悠悠隨落日,長川淼淼引孤心[5]。 隴雲朔雁分飛急[6],雙淚君前自不禁[7]。 【注释】[1]皓魄:明亮的月。 宋朱淑貞《中秋玩月》詩:清輝千里共,皓魄十分圓。 [2]離堂:餞别之堂。 南朝齊謝朓《離夜》詩:離堂華燭盡,别幌清琴哀。 [3]黄河唱:見《二十三夜偕稚存廣心杏莊飲大醉作歌》注[12]。 [4]楚澤:古楚地有雲、夢等七澤,後以楚澤泛指楚地或楚地之湖澤。 有客,仲則自指。 仲則於乾隆三十五年二十二歲時客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幕中,曾在湖南各地游歷,寫過不少描寫楚地山川名勝的詩。 [5]淼淼:形容水波浩瀚。 南朝梁沈約《法王寺碑》:炎炎烈火,淼淼洪波。 孤心:孤單寂寞的心情。 [6]隴:指甘肅省一帶的地方。 朔:泛指北方。 [7]雙淚:唐張祜《何滿子》詩: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别老母搴幃拜母河梁去[1],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2],此時有子不如無。 【注释】[1]河梁:舊題李陵《與蘇武》詩: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 後借指送别之地。 [2]慘慘:形容陰森蕭瑟。 宋范成大《白狗峽》詩:慘慘疑鬼寰,幽幽無人聲。 【輯評】朱舒甲《黄仲則和兩當軒集》:出自肺腑的真情,寫得如此平實,明白如話。 詩到真處不嫌其直。 過分雕琢,反見其情虚。 雖是家常話,却更顯得真摯深沉。 别内幾回契闊喜生還[1],人老凄風苦雨間[2]。 今夜别君無一語,但看堂上有衰顔[3]。 【注释】[1]契闊:久别,闊别。 宋梅堯臣《淮南遇楚才上人》詩:契闊十五年,尚謂卧巖庵。 [2]凄風:寒風。 苦雨:久雨。 凄風苦雨:形容天氣惡劣,或比喻景況凄涼悲慘。 清納蘭性德《大輔寄梁汾》詞:鱗鴻憑誰寄,想天涯隻影,凄風苦雨。 [3]堂上:指父母。 句謂希望妻子照顧好衰老的母親。 幼女汝父年來實尟歡[1],牽衣故作别離難[2]。 此行不是長安客[3],莫向浮雲直北看[4]。 【注释】[1]尟(xiǎn):少。 [2]意謂自己經常離家外出,已成常事,幼女已經習慣,牽衣難舍,無非是做做樣子而已,故曰故作。 寫父女之情淡薄,實際上更加沉痛。 [3]長安客:長安是古代舊都,是高官顯爵所居之地。 意謂自己這次離家,不是去當大官,而是迫不得已而去寄人籬下,謀取養家活口之資。 [4]直北:正北。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詩: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老僕飄零應識主人心,仗爾鋤園守故林[1]。 數載相隨今舍去,江湖從此斷鄉音。 【注释】[1]主人常年漂流在外,不能留在家中,實屬無奈,此意你應該知道。 所以耕種田地,操持家務,就全靠你了。 【輯評】伍合《黄景仁評傳》:(《别老母》、《别内》、《幼女》、《老僕》四首詩)看他寫得如何可憐! 是血,是淚,是詩,融成一片傷心之作。 直是咽露秋蟲,能使人發出無限同情之感。 发布时间:2025-07-06 15:28:2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