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花间集评注卷一 内容: 温庭筠五十首温庭筠本名岐,一名庭云,字飞卿。 太原人。 所著词有《握兰集》三卷、《金荃集》十卷。 〔注〕温庭筠者,太原人。 本名岐,字飞卿。 大中初应进士,苦心砚席,尤长诗赋。 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 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 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諴令狐缟(《新唐书》作滈)之徒,相与蒱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 徐商镇襄阳,往依之,署为巡官。 咸通中失意归江东,路由广陵,心怨令狐绹在位时不为成名;既至,与新进少年狂游狭邪,久不刺谒。 又乞索于扬子院,醉而犯夜,为虞候所击,败面折齿,方还扬州,诉之令狐绹。 捕虞候治之,极言庭筠狭邪丑迹,乃两释之。 自是污行闻于京师。 庭筠自至长安,致书公卿雪冤。 属徐商知政事,颇为言之。 无何,商罢相出镇。 杨收怒之,贬为方城尉。 再迁隋县尉,卒。 庭筠著述颇多,而诗赋韵格清拔,文士称之。 (《旧唐书》本传)彦博裔孙廷筠,少敏悟。 工为辞章,与李商隐皆有名,号温李。 然薄于行,无检幅。 又多作侧辞艳曲。 与贵胄裴諴令狐滈等蒲饮狎昵。 数举进士,不中第。 思神速,多为人作文。 大中末试,有司廉视尤谨。 廷筠不乐,上书千余言,然私占授者已八人。 执政鄙其为,授方山尉。 徐商镇襄阳,署巡官。 不得志,去归江东。 令狐绹方镇淮南,廷筠怨居中时不为助力,过府不肯谒。 丐钱扬子院,夜醉,为逻卒击折其齿。 诉于绹,绹为劾吏,吏具道其污行,绹两置之。 事闻京师,廷筠遍见公卿,言为吏诬染。 俄而徐商执政,颇右之,欲白用。 会商罢,杨收疾之,遂废卒。 本名岐,字飞卿。 (《新唐书温大雅传》)(商隐)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文思清丽,庭筠过之。 (《旧唐书李商隐传》)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 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 多为邻铺假手,日救数人。 而士行玷缺,缙绅薄之。 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 未得偶成。 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求进士对之。 庭筠乃以玉条脱续之,宣宗赏焉。 又药名有白头翁,温以苍耳子为对。 他皆类此。 (《全唐诗话》)庭筠又每岁举场,多为举人假手。 沈询侍郎知举,别施铺席授庭筠,不与诸公邻比。 翌日,于帘前请庭筠曰:向来策名,皆是文赋托于学士。 某今岁场中,并无假托,学士勉旃。 因遣之,由是不得意也。 (《北梦琐言》)北山沈侍郎主文年,特召温飞卿于帘前试之,为飞卿爱救人故也。 适属翌日,飞卿不乐,其日晚,请开门先出,仍献启千余字。 或曰:已潜救八人矣。 (《唐摭言》)温庭筠旧名岐,并州人。 宰相彦博之孙也。 少敏悟,天才雄赡,能走笔成万言。 善鼓琴吹笛,云: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何必爨桐与柯亭也。 侧词艳曲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 才情艳丽,尤工律赋。 每试押官韵烛下,未尝起草,但笼凭几,每一韵一吟而已,场中曰温八吟。 又谓八叉手成八韵,名温八叉。 多为邻铺假手。 然薄行无检幅,与贵胄裴諴令狐滈等饮博。 后尝醉诟狭邪间,为逻卒折齿,诉不得理。 举进士数上又不第。 出入令狐相国邸第中,待遇甚优。 时宣宗喜歌《菩萨蛮》,绹假其所撰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 绹又尝问玉条脱事,对以出《南华经》,且曰:非僻书,相公燮理之暇,亦宜览古。 又有言曰:中书堂内坐将军。 讥绹无学,由是渐疏之。 自伤云: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徐商镇襄阳,辟巡官。 不得志,游江东。 大中末,山北沈侍郎主文,特召庭筠试于帘下,恐其潜救。 是日不乐,逼暮,请先出,仍献启千余言。 询之,已占授八人矣。 执政鄙其为,留长安中待除。 宣宗微行,遇于传舍,庭筠不识,傲然诘之曰:公非司马、长史之流乎? 又曰:得非文参、簿尉之类? 帝曰:非也。 后谪方城尉,中书舍人裴坦当制,忸怩含毫久之,词曰:孔门以德行为先,文章为末。 尔既早随计吏,宿负雄名,徒夸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 放骚人于湘浦,移贾谊于长沙。 尚有前席之时,未爽抽毫之思。 庭筠之官,文士诗人争赋诗祖饯,惟纪唐夫擅场,曰: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唐夫举进士,有才名。 庭筠仕终国子助教。 竟流落以死。 今有《汉南真稿》十卷,《握兰集》三卷,《金荃集》十卷,《诗集》五卷,及《学海》三十卷,又《采茶录》一卷,及著《乾子》一卷。 序云:不爵不觥,非非炙,能悦诸心,庶乎乾之义。 并传于世。 (《唐才子传》)开明(疑是开成误)中,温庭筠才名籍甚;然而罕拘细行,以文为货,识者鄙之。 无何,执政间复有恶者,奏庭筠搅扰场屋,出为随州方城尉。 时中书舍人裴坦当制,忸怩含毫久之。 时有老吏在侧,因讯之升黜。 对曰:舍人当为责辞。 坦释然,故有泽畔长沙之比。 庭筠之任,文士争为词送,惟纪唐夫得其尤。 (《唐摭言》)令狐绹曾以旧事访于庭筠。 对曰:事出《南华》,非僻书也。 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时宜览古。 绹益怒,奏庭筠有才无行。 卒不得第。 庭筠有诗曰: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唐诗纪事》)温庭筠有词赋盛名,初从乡里举,客游江淮间。 扬子留后姚勖厚遗之。 庭筠少年,其所得钱帛,多为狎邪所费。 勖大怒,笞且逐之。 以故庭筠不中第。 其姊赵颛之妻也,每以庭筠下第,辄切齿于勖。 一日,厅有客,温氏偶问谁氏,左右以勖对。 温氏遂出厅事,执勖袖大哭。 勖殊惊异,且持袖坚固不可脱,不知所为。 移时,温氏方曰:吾弟年少,宴游人之常情,奈何笞之? 迄今遂无成名,安得不由汝致之! 复大哭,久之,方得解脱。 勖归愤讶,竟因以得疾而卒。 (《玉泉子》)宣宗微行,遇温庭筠于逆旅。 温不识龙颜,傲然诘之曰:公非长史、司马之流? 帝曰:非也。 曰:得非六参、簿尉之类? 曰:非也。 谪为方城尉。 (《北梦琐言》)庭筠理发,思来即罢栉缀文。 (《北梦琐言》)裴郎中諴,晋国公次子也。 足情调,善诙谐。 与举子温岐为友,好作歌曲。 讫今饮席,多是其词焉二人又为新添声《杨柳枝》词,饮筵竞唱其词而打令也。 (《云溪友议》)周德华尝在符刍郎中席上唱《柳枝》,如刘禹锡之春江一曲柳千条,贺知章之碧玉裁成一树高,杨巨源之江边杨柳鞠尘丝,而不取温庭筠裴諴,二人有愧色。 (《耆旧续闻》)温岐貌甚陋,号温钟馗,不称才名。 最善鼓琴吹笛。 云:有丝即弹,有孔即吹,不必柯亭爨桐也。 (《桐薪》)杜悰自西川除淮海,庭筠诣韦曲杜氏林亭留诗云: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 贪为两地行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 邠公闻之,遗绢千匹。 (《全唐诗话》)令狐绹以姓氏少,族人有投者,不吝其力。 由是远近皆趋之,至有姓胡冒令者。 进士温庭筠戏为词曰:自从元老登庸后,天下诸胡悉带令。 (《南部新书》)温庭筠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 久之又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 道蜂蝶也。 (《顾氏说略》)温庭筠《握兰集》三卷,《金荃集》十卷,《诗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 (《唐书艺文志》《宋志》同)温庭筠著《乾子》不传。 有《握兰集》《金荃集》《汉南真稿》。 (《唐诗纪事》)温庭筠有《金荃集》,盖取其香而软也。 (《北梦琐言》)温飞卿所作词曰《金荃集》,唐人词有集曰《兰畹》,盖皆取其香而弱也。 然则雄壮者,固次之矣。 (《横云山人词话》)温飞卿所著词,《握兰集》三卷,《金荃集》十卷,今皆无传本。 明人有写本《金奁集》一卷,鲍以文跋云:右《金奁集》一卷,计词一百四十七阕。 明正统辛酉海虞吴讷所编《四朝名贤词》之一也。 编纂各分宫调,此他词集及词谱所未有。 间取《全唐诗》校勘,中杂韦庄四十七首,张泌一首,欧阳炯十六首,温氏词只六十三首。 疑是前人汇集四人之作,非飞卿专集也。 按飞卿有《握兰》《金荃》二集,金奁岂即金荃之讹邪? 按鲍氏以《金奁集》为汇集韦庄张泌欧阳炯及温氏四人之词,其说甚是。 又疑金奁即金荃之讹,其说非也。 朱孝臧彊村所刻词《金奁集》跋云:此鲍渌饮手稿,朱笔别纸,附写本后。 按宋吉州本《欧阳文忠公集》,刻于庆元二年。 近体乐府校语引《尊前》《金奁》诸集,陆放翁跋《金奁集》云:飞卿《南乡子》八阕,语意工妙,殆可追配刘梦得《竹枝》,信一时杰作也。 淳熙己酉立秋,观于国史院直庐。 此则更在庆元之前。 盖宋人杂取《花间集》中温韦诸家词,各分宫调,以供歌唱。 其意欲为《尊前》之续,故《菩萨蛮》注云:五首已见《尊前集》。 吴伯宛谓《尊前》就词以注调,《金奁》依调以类词,义例正相符也。 亦以《金奁》为选本,非温词专集。 温氏所著者《金荃》而非《金奁》。 今《金荃》《握兰》两集,并不可见,言温词者,当以《花间》为渊薮矣。 (《清晖集》)〔评〕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 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当以《花间集》温韦为则。 (《词源》)温庭筠《湖阴曲》警句云:吴波不动楚山远,花压阑干春昼长。 工于造语,极为绮靡。 《花间集》可见矣。 (《苕溪渔隐丛话》)温词极流丽,宜为《花间集》之冠。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温韦艳而促。 黄九精而刻。 长公丽而壮。 幼安变而奇。 皆词之变体也。 (《弇州全集》)词之长短错落,发源于三百篇。 温氏之词,极长短错落之致矣。 言词者,必以温氏为大宗。 (《词统源流》)弇州谓苏黄稼轩为词之变体,是也。 谓温韦为词之变体,非也。 夫温韦视晏李秦周,譬赋有《高唐》《神女》而后有《长门》《洛神》;诗有《古诗》《录别》而后有建安黄初三唐也。 谓之正始则可,谓之变体则不可。 (《花草蒙拾》)温李齐名,然温实不及李。 李不作词,而温为《花间》鼻祖。 岂亦同能不如独胜之意耶? 古人学书不胜,去而学画;学画不胜,去而学塑。 其善于用长如此。 (同上)弇州曰: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报。 非歌行丽对乎? 然是天成一段词也,著诗不得。 按温集作《春晓曲》,不列之词。 《花间集》采温词至多,此亦不载。 仅《草堂》收之耳。 然细观全阕,惟中联浓媚。 如笼中娇鸟暖犹睡,亦不愧前语。 至帘外落花闲不扫,已觉其劲。 至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尤不旖旎也。 作歌行为当。 (《皱水轩词筌》)自唐之词人,李白为首,而温庭筠最高。 其言深美闳约。 (张惠言《词选序》)温韦以流丽为宗,《花间》最为古艳。 (李调元《雨村词话序》)方山憔悴彼何人? 《兰畹》《金荃》托兴新。 绝代风流《乾子》,前生合是楚灵均。 (周之琦《论词绝句》)吾于庭筠词,不能皆得其意,独知其幼眇,为制最高。 (王定甫)词有高下之别。 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 皋文曰:飞卿之词,深美闳约。 信然。 (《介存斋论词杂著》)飞卿酝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 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 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 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 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 (同上)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 严妆佳,淡妆亦佳。 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飞卿严妆也。 端己淡妆也。 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同上)温飞卿词,精妙绝人。 然类不出乎绮怨。 (《艺概》)唐之中叶,李白袭乐府遗音,为《菩萨蛮》《忆秦娥》二阕。 王建韩翃温庭筠诸人,复推衍之,而词之体以工。 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已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 (《龙壁山房文集》)太白如姑射仙人。 温尉是王谢子弟。 温尉词当看其清真,不当看其繁缛。 (《赌棋山庄词话》)设色,词家所不废也。 今试取温尉与梦窗较之,便知仙凡之别。 盖所争在风骨,在神韵。 温尉生香活色,梦窗所谓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段。 又其甚者,则浮艳耳。 须知檀鸾(一本作栾)金碧,婀娜蓬莱,未必便低便俗于宝函钿雀画屏鹧鸪。 亦视驱遣者造诣如何耳。 (同上)唐代词人,自以飞卿为冠。 (《白雨斋词话》,下同)飞卿词全祖《离骚》,所以独绝千古。 飞卿短古,深得屈子之妙。 词亦从《楚骚》来,所以独绝千古,难乎为继。 千古得《骚》之妙者,惟陈王之诗,飞卿之词,为能得其神不袭其貌。 自温韦以迄玉田,词之正也,亦词之古也。 飞卿大半托词房帷,极其婉雅。 而规模自觉宏远。 周秦苏辛姜史辈,虽姿态百变,亦不能越其范围。 本源所在,不容以形迹求也。 词中表里俱佳,文质适中者,温飞卿是也。 词中之上乘也。 熟读温韦词,则意境自厚。 诗有诗境,词有词境。 诗词一体也,然有诗人所辟之境,词人尚未见者,则以时代先后远近不同之故。 一则如杜陵之诗,包括万有,空诸倚傍,纵横博大,千变万化之中,却极沉郁顿挫,忠厚和平。 此子美之所以横绝古今,无与为敌也。 求之于词,亦未见有造于此境者。 若飞卿词,固已几之矣。 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 余谓此四字惟冯正中足以当之。 刘融斋谓飞卿词精妙绝人。 差近之耳。 (《人间词话》)画屏金鹧鸪,飞卿词品似之。 (同上)少日诵温尉词,爱其丽词绮思,正如王谢子弟,吐属风流。 嗣见张陈评语,推许过当,直以上接灵均,千古独绝。 殊不谓然也。 飞卿为人,具详旧史,综观其诗词,亦不过一失意文人而已。 宁有悲天悯人之怀抱? 昔朱子谓《离骚》不都是怨君,尝叹为知言。 以无行之飞卿,何足以仰企屈子。 其词之艳丽处正是晚唐诗风,故但觉镂金错彩,炫人眼目,而乏深情远韵。 然亦有绝佳而不为词藻所累,近于自然之词。 如《梦江南》《更漏子》诸阕,是也。 (《栩庄漫记》)张氏《词选》欲推尊词体,故奉飞卿为大师,而谓其接迹《风》《骚》,悬为极轨。 以说经家法,深解温词。 实则论人论世,全不相符。 温词精丽处自足千古,不赖托庇于《风》《骚》而始尊。 况《风》《骚》源出民间与词之源于歌乐,本无高下之分,各擅文艺之美。 正不必强相附会,支离其词也。 自张氏书行,论词者几视温词为屈赋,穿凿比附如恐不及,是亦不可以已乎。 (同上)温飞卿词,有以丽密胜者,有以清雅胜者。 永观王氏以画屏金鹧鸪概之,就其丽密者言之耳。 其清疏者如《更漏子》梧桐树云云,为前人所称。 兹余撰摘又得数首。 《梦江南》千万恨云云;又梳洗罢云云;《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云云;又洛阳城里春光好云云;《谒金门》空相忆云云;《天仙子》蟾彩霜华夜不分云云;并皆淡而有韵。 行间清气流行,非画屏金鹧鸪所得而拟矣。 断句如《清平乐》云: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归国谣》云: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 《河传》云:浦南归,浦北归,莫知,晚来人已稀。 又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并皆奇警,非温尉不能道。 《菩萨蛮》云: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贺圣朝》云: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 清真词以质胜处,皆由此等句脱化得来。 《献衷心》云: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 于三五夜月明中二句,参加偏有恨句,曲折而不着痕迹。 《浣溪沙》云:画堂帘幕月明风。 月明风三字绝新,而亦绝无求新之迹。 此等佳处,贵能悉心体会,庶几倚声一道,思过半矣。 (况周颐)词兴于唐。 李白肇基,温岐受命。 五代缵绪,韦庄为首。 温韦既立,正声于是乎在矣。 (《海绡翁说词》)飞卿严妆,梦窗亦严妆。 惟其国色,所以为美。 若不观其倩盼之姿,而徒眩其珠翠,则飞卿且讥,何止梦窗。 (同上)温李诗名旧日齐,樊南绮语说无题。 《金荃》不谱梧桐树,恐并《花间集》也低。 (谭莹)谪仙去后知音歇,一集《金荃》或庶几。 又是汉南春雁尽,海棠谢也雨霏霏。 (冯煦)菩萨蛮十四首〔注〕宣宗爱唱《菩萨蛮》,令狐绹假温庭筠手撰二十阕以进。 戒勿泄而遽言于人。 且曰:中书堂内坐将军。 以讥其无学也。 由是疏之。 (《乐府纪闻》)唐宣宗爱唱《菩萨蛮》,令狐丞相托温飞卿撰进,宣宗使宫嫔歌之。 (《词苑丛谈》)赵崇祚《花间集》载温飞卿《菩萨蛮》甚多。 合之吕鹏《尊前集》所载,不下二十阕。 (《古今词话》)飞卿《菩萨蛮》二十首,以《全唐诗》校之,逸其四之一。 未审《金荃词》所载何如也。 长洲顾氏嗣立言:所见宋版《金荃集》八卷,末《金荃集》一卷。 而其刻飞卿诗,则不及诗余,益集外诗以傅合宋本卷数。 致使零篇剩句,几与《乾子》同不传,亦可惜也。 (《莲子居词话》)〔评〕芟《花间》者,额以温飞卿《菩萨蛮》十四首,而李翰林一首为词家鼻祖,以生不同时,不得劖入。 今读之,李如藐姑仙子,已脱尽人间烟火气。 温如芙蓉浴碧,杨柳挹青。 意中之意,言外之言,无不巧隽而妙入。 珠璧相耀,正是不妨并美。 (汤显祖)此感士不遇也。 篇法仿佛《长门赋》,而节节逆叙。 (《词选》)飞卿《菩萨蛮》十四章,全是变化楚骚,古今之极轨也。 徒赏其芊丽,误矣。 (《白雨斋词话》)温丽芊绵,已是宋元人门径。 (《白雨斋词评》)温尉《菩萨蛮》十四首,中多绮艳之句,信为名作。 特当日所进为二十章,今已缺数首。 此十四阕是否即为当日进呈之词,抑为平日杂作,均不可考。 观其词意,亦不相贯,而张氏谓仿佛《长门赋》,节节逆叙,尝就所评研索再四,无论以顺序逆叙推求,正复多所抵牾也。 (《栩庄漫记》)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诗》:鬓发如云。 又螓首蛾眉。 《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令作蛾眉警鹤髻。 《国语》:罗襦甫解,香泽微闻。 《本草》:鹧鸪形似鹑而大,背苍灰色,有紫斑点。 腹前有白圆点如真珠。 其鸣声如曰行不得也哥哥。 〔评〕此章从梦晓后领起。 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 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词选》)以士不遇读之最确。 懒起画蛾眉句是起步。 (《词辨》)《菩萨蛮》《更漏子》诸阕,已臻绝诣,后来无能为继。 (《白雨斋词话》)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 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 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 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 飞卿词如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无限伤心,溢于言表。 又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凄凉哀怨,真有欲言难言之苦。 又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又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皆含深意。 此种词第自写性情,不求胜人,已成绝响。 后人刻意增奇,愈趋愈下。 安得一二豪杰之士,与之挽回风气哉。 (同上)小山当即屏山,犹言屏山之金碧晃灵也。 此种雕镂太过之句,已开吴梦窗堆砌晦涩之径。 新贴绣罗襦二句,用十字止说得襦上绣鹧鸪而已。 统观全词意,谀之则为盛年独处,顾影自怜,抑之则侈陈服饰,搔首弄姿。 初服之意蒙所不解。 (《栩庄漫记》)其二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注〕宋之问诗:水精帘外转逶迤。 《玉篇》:颇黎,玉也。 人胜即花胜也,取象于西王母戴胜。 《荆楚岁时记》作华胜。 〔评〕王右丞诗:杨花惹暮春。 李长吉诗:古竹老稍惹碧云。 温庭筠词:暖香惹梦鸳鸯锦。 孙光宪词:六宫眉黛惹春愁。 用惹字凡四,皆绝妙。 (《丹铅总录》)梦字提。 江上以下,略叙梦境。 人胜参差,玉钗香隔,言梦亦不得到也。 (《词选》)江上柳如烟是关络。 (《词辨》)飞卿《菩萨蛮》云: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更漏子》云:银烛背,绣帘垂。 梦长君不知。 《酒泉子》云: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作小令不如此着色,便觉寡味。 (《莲子居词话》)江上二句佳句也。 好在全是梦中情况,便觉绵邈无际。 若空写两句景物,意味便减。 悟此方许为词。 不则金氏所谓雅而不艳,有句无章矣。 (《白雨斋词话》)杨柳岸、晓风残月从此脱胎。 江字韵,押得妙。 (《白雨斋词评》)暖香惹梦四字与江上二句均佳,但下阕又雕缋满眼,羌无情趣。 即谓梦境有柳烟残月之中,美人盛服之幻。 而四句晦涩已甚。 韦相便无此种笨笔也。 (《栩庄漫记》)其三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注〕《通志略》:古无牡丹,统称芍药。 至唐始分为二花。 又谓之木芍药。 且有牡丹花王,芍药花相之称。 《西神脞说》:妇人匀面,古惟施朱傅粉而已。 六朝乃兼尚黄。 《幽怪录》云:神女智琼额黄。 梁简文帝诗: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 温庭筠诗:额黄无限夕阳山。 又词:蕊黄无限当山额。 牛峤词:额黄侵发腻。 此额妆也。 北周静帝令宫人黄眉墨妆。 温诗:柳风吹尽眉间黄。 张泌词:依约残眉理旧黄。 此眉妆也。 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载,有黄星靥。 辽时,燕俗妇人有颜色者,目为细娘。 面涂黄,谓为佛妆。 温词:脸上金霞细。 又粉心黄蕊花靥。 宋彭汝砺诗:有女夭夭称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 此则面妆也。 〔校〕钗上蝶双舞句,毛本作双双。 王本作双蝶。 〔评〕提起。 以下三章,本入梦之情。 (《词选》)以一句或二句描写一简单之妆饰而其下突接别意,使词意不贯,浪费丽字,转成赘疣,为温词之通病。 如此词翠钗二句是也。 (《栩庄漫记》)其四翠翘金镂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花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黏飞蝶。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注〕《招魂》:砥室翠翘,絓曲琼些。 鸂鶒一作谿𪀦,水鸟也。 似鸳鸯较大,头有缨,尾羽上翘如船柁。 一名紫鸳鸯。 《升庵外集》:《说文》:靥,辅也。 《洛神赋》:靥辅承权。 自吴宫有獭髓补痕之事,唐韦固妻少时为盗刃所刺,以翠掩之,女妆遂有靥饰。 《汉武故事》:西王母尝见帝于承华殿,东方朔从青琐窃窥之。 青琐者,刻为连锁文而青涂之也。 《元和志》:玉门故关,在龙勒县西,为西域门户。 《楚辞》:背玉门以驰骛兮。 注谓玉门犹君门也。 〔校〕玉关,毛本作玉门。 其五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笼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搴翠幕,妆浅旧眉薄。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注〕《古今注》: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 始制为蝉鬓。 望之缥缈如蝉翼然。 〔评〕碧纱如烟隔窗语,得画家三昧。 此更觉微远。 (汤显祖)结。 (《词选》)末二句凄凉哀怨,真有难言之苦。 (《白雨斋词话》)其六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注〕《十洲记》:昆仑山之一角,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 《埤雅》:翠鸟或谓之翡翠。 雄赤曰翡,雌青曰翠。 《成都记》:杜宇一曰杜主,自天而降,称望帝。 好稼穑,教人务农。 至今蜀之将农者,必先祀杜主。 望帝时以国相开明有治水功,因禅位焉。 后望帝死,其魄化为鸟。 名曰杜鹃,亦曰子规。 〔评〕玉楼句又提。 (《词选》)柳丝袅娜,送君之时。 故江上柳如烟,梦中情景亦尔。 七章阑外垂丝柳,八章绿杨满院,九章杨柳色依依,十章杨柳又如丝,皆本此柳丝袅娜言之。 明相忆之久也。 (同上)玉楼明月句,提。 花落子规啼,小歇。 (《词辨》)字字哀艳,读之魂销。 (《白雨斋词评》)前数章时有佳句而通体不称,此较清绮有味。 (《栩庄漫记》)其七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阑外垂丝柳。 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注〕音信句,王本作意信。 〔评〕牡丹句眼前语,非会心人不知。 (汤显祖)飞卿惯用金鹧鸪,金鸂鶒,金凤凰,金翡翠诸字以表富丽,其实无非绣金耳。 十四首中既累见之,何才俭若此。 本欲假以形容艳丽,乃徒彰其俗劣,正如小家碧玉初入绮罗丛中,只能识此数事,便矜羡不已也。 此词双脸长之长字,尤为丑恶,明镜莹然,一双长脸,思之令人发笑。 故此字点金成铁,纯为凑韵而已。 (《栩庄漫记》)其八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靥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注〕《山海经》注:莺一名仓庚。 雌雄常双飞。 食之不妒。 杨夔《止妒论》曰:梁武帝郗后性妒,或言鸧鹒为膳疗妒。 遂令茹之,妒果减半。 左思赋:珠琲阑干。 注,阑干,纵横也。 〔校〕金靥,玄览斋本作金压。 〔评〕相忆梦难成,正是残梦迷情事。 (《词选》)领略孤眠滋味。 逐句逐字凄凄恻恻,飞卿大是有心人。 (《白雨斋词评》)其九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注〕《史记正义》:子胥亡后,越人自松江北开渠至横山东北入吴。 《吴郡志》:越兵自此溪来,故曰越溪。 〔评〕兴语似李贺。 结语似李白。 中间平调而已。 (汤显祖)其十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注〕《开天遗事》:杨国忠用沉香为阁,檀香为阑,以麝香乳香筛土和为泥饰壁。 《地理志》:吴山一曰胥山。 左畀大江,右瞰西湖。 峰峦相续,总曰吴山。 〔校〕沉香阁,王本吴本均作沉香关。 〔评〕沉香芳草句,皆诗中画。 (汤显祖)鸾镜二句,结。 与心事竟谁知相应。 (《词选》)宝函钿雀句,追叙。 画楼句,指点今情。 鸾镜句,顿。 (《词辨》)只一又字,有多少眼泪。 音节凄缓。 凡作香奁词音节愈缓愈妙。 (《白雨斋词评》)其十一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评〕此下乃叙梦。 此章言黄昏。 (《词选》)雨后却斜阳句,余韵。 无聊独倚门句,收束。 (《词辨》)其十二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煤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 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校〕花露,王本作花落。 〔评〕此自卧时至晓,所谓相忆梦难成也。 (《词选》)其十三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满庭芳草长。 绣帘垂,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凭阑魂欲销。 〔注〕《诗》: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注,谖一作萱。 萱草令人忘忧。 嵇康文:合欢蠲忿。 注,合欢一名夜合。 又名合昏。 《栩庄漫记》:汤若士《花间集评本》谓靥为面上黑子,又谓捕鱼具也,非是。 乃缨络之属,系于帘底如垂缨然。 若释为鱼网,义不可通。 《西京杂记》:司马相如妻文君,脸际常若芙蓉,眉黛如望远山。 时人效画远山眉。 《飞燕外传》: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 〔评〕此章正写梦。 垂帘,凭阑,皆梦中情事,正应人胜参差三句。 (《词选》)其十四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 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 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评〕十四调中,如团字,留字,冷字,皆一字法。 如惹梦,如香雪,皆二字法。 如当山额,如金靥脸,皆三字法。 四五六字皆有法,解人当自知之。 不能悉记。 (汤显祖)此言梦醒。 春恨正关情与五章春梦正关情,相对双锁。 青锁金堂故国吴宫,略露寓意。 (《词选》)春恨二语是两层。 言春恨正自关情,况又独居画楼而闻残点之声乎? (《白雨斋词评》)《菩萨蛮》十四首中,全首无生硬字句而复饶绮怨者,当推南园满地夜来皓月二阕。 余有佳句而无章,非全璧也。 (《栩庄漫记》)更漏子六首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注〕按《唐音癸签》谓李德裕镇浙日,悼亡妓谢秋娘,用炀帝所作《望江南》词,撰《谢秋娘曲》,词人乃以谢娘谢家诸称为妓女妓馆之别名矣。 〔评〕飞卿《玉楼春》《更漏子》,最为擅长之作。 (尤侗)此三首亦《菩萨蛮》之意。 惊塞雁三句,言欢不同,兴下梦长君不知也。 (《词选》)惊塞雁三句。 此言苦者自苦,乐者自乐。 (《白雨斋词话》)全词意境尚佳,惜画屏金鹧鸪一句强植其间,文理均因而杆格矣。 (《栩庄漫记》)其二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阑望,还是去年惆怅。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评〕帘外晓莺残月妙矣。 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更过之。 宋诗远不及唐,而词多不让。 其故殆不可解。 (汤显祖)兰露重三句,与塞雁城乌义同。 (《词选》)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此言盛者自盛,衰者自衰。 亦即上章苦乐之意。 颠倒言出,纯是风人章法。 特改换面目,人自不觉耳。 (《白雨斋词话》)其三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校〕暂时王本字作暂如。 其四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 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 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注〕《古诗》: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 《风俗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相传七日鹊首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 〔评〕口头语,平衍不俗,亦是填词当家。 (汤显祖)蝉鬓美人愁绝,果是妙语。 飞卿《更漏子》《河渎神》,凡两见之,李空同所谓自家物,终久还来耶。 (《花草蒙拾》)飞卿词中重句重意,屡见《花间集》中,由于意境无多,造句过求妍丽,故有此弊,不仅蝉鬓美人一句已也。 (《栩庄漫记》)其五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 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注〕《润州志》:扬子江一名京江,江从蜀来,数千里至京口。 京口今丹阳。 《春秋元命苞》:玉衡北两星为玉绳。 张衡赋:上飞闼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 〔校〕京口,王本作西陵。 〔评〕两行征雁分句好。 (汤显祖)其六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甚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注〕《尊前集》以此词为冯延巳作。 香作烟。 照作对。 正作最。 〔评〕似直下语,正从夜长逗出。 亦书家无垂不缩之法。 (《词辨》)胡元任谓庭筠工于造语,极为奇丽。 然如《更漏子》梧桐树数句,语弥淡,情弥苦。 非奇丽为佳矣。 (《赌棋山庄词话》)飞卿《更漏子》三章,自是绝唱。 而后人独赏其末章数语。 胡元任云:飞卿工于造语,极为奇丽。 《更漏子》尤佳。 即指梧桐树数语也。 不知梧桐树数语,用笔较快,而意味无上二章之圆。 胡氏不知词,故以奇丽目飞卿。 且以此章为飞卿之冠,浅视飞卿者也。 后人从而和之,何耶? (《白雨斋词话》)遣词凄艳,是飞卿本色。 结三语开宋人先声。 (《白雨斋词评》)飞卿此词,自是集中之冠,寻常情景,写来凄婉动人,全由秋思离情为其骨干。 宋人枕前泪共窗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本此而转成淡薄。 温词如此凄丽有情致不为设色所累者,寥寥可数也。 温韦并称,赖有此耳。 (《栩庄漫记》)归国谣二首香玉,翠凤宝钗垂。 钿筐交胜金粟,越罗春水渌。 画堂照帘残烛,梦余更漏促。 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 〔注〕《格物丛话》:桂花一名金粟。 以花蕊如金粟点缀枝头。 故名。 〔校〕钿筐句,玄览斋本筐字作。 〔评〕此词及下一首,除堆积丽字外,情境俱属下劣。 (《栩庄漫记》)其二双脸,小凤战篦金飐艳。 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锦帐绣帏斜掩,露珠清晓簟。 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酒泉子四首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 凭阑干,窥细浪。 雨潇潇。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 掩银屏,垂翠箔。 度春宵。 〔注〕《楚辞》:姱容修态,絙洞房些。 注谓洞房深邃之室也。 〔评〕银屏翠箔丽矣,奈洞房寂寞度春宵何! (《栩庄漫记》)其二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 故乡春,烟霭隔。 背兰釭。 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 草初齐,花又落。 燕双双。 〔校〕金鸭句,王本碧字阙。 其三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 月孤明,风又起。 杏花稀。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 八行书,千里梦。 雁南飞。 〔注〕《后汉书》:窦融玄孙章,与马融崔瑗同好。 融与章书,惟一纸,纸八行。 〔校〕云鬓重句,王本重字作髻。 裙上句,一作裙上缕金双凤。 〔评〕坌四词中,纤词丽语,转折自如,能品也。 (汤显祖)月孤明三句中有多少层折,情词凄楚。 (《白雨斋词评》)其四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 泪痕新,金缕旧。 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 绿阴浓,芳草歇。 柳花狂。 〔注〕《吴都赋》:相思之树。 注,即红豆树也。 《益州方物志》:红豆叶圆以泽。 素花。 春敷子生筴间,累累若缀珠。 〔校〕绿阴句,阴字一本作杨。 离情别恨,触绪纷来。 (《栩庄漫记》)定西番三首汉使昔年离别。 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 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注〕羌笛,汉武帝时丘仲所作。 长四寸。 《说文》以为长三寸。 马融《长笛赋》作四孔。 盖出于羌中,故曰羌笛。 其二海燕欲飞调羽。 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栊。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 楼上月明三五,锁窗中。 〔注〕《礼》:四时和而后月生也。 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 疏:三五十五日而得盈满,又三五十五日而亏阙也。 〔评〕楼上月明三五,锁窗中,不知秋思在谁家。 (汤显祖)其三细雨晓莺春晚。 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 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杨柳枝八首〔评〕宋人诗好处,便是唐词。 然飞卿《杨柳枝》八首,终为宋诗中振绝之境,苏黄不能到也。 唐人以余力为词,而骨气奇高,文藻温丽。 有宋一代学人,专志于此,骎骎入古,毕竟不能脱唐五代之窠臼,其道亦难矣。 (郑文焯)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朱门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注〕《史记》:赵高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 《通典》:隋开皇三年筑京城,引香积渠水自赤阑桥经第五桥西北入城。 〔评〕风神旖旎,得题之神。 (《栩庄漫记》)其二南内墙东御路傍,须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 〔注〕杜甫诗南内开元曲注:玄宗即位,以隆庆坊旧邸为兴庆宫。 后广为南内。 其正殿曰大同。 东北即龙池殿也。 其三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注〕《吴地记》:嘉兴县前,有晋伎苏小小墓。 《乐府解题》:苏小小,钱塘名倡也。 盖南齐时人。 《晋书麹允传》:允金城人,与游氏世为豪族。 西洲为之语曰:麹与游,牛羊不数头。 南开朱门,北望青楼。 其四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香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注〕《礼》:古者天子立六宫。 注:六宫,后五前一。 又皇后正寝一,燕寝五,是为六宫也。 夫人以下分居焉。 沈佺期《龙池篇》注:玄宗为诸王时,故宅在隆庆坊。 宅有井,井溢成池。 中宗时数有云龙之祥,故曰龙池。 新词丽句,令人想见张绪风流。 (《栩庄漫记》)其五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思切,不同芳草绿萋萋。 〔注〕《越绝书》:吴王于研石山,置馆娃宫。 《吴郡志》:研石山一曰灵岩山,上有吴馆娃宫,琴台,响屟廊。 《河南志》:邺城在今临漳县。 曹操铜雀台在焉。 《楚辞》:王孙兮不归,春草兮萋萋。 〔评〕声情绵邈,系字甚佳。 与白傅《永丰》一首,可谓异曲同工。 (《栩庄漫记》)其六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注〕《古诗》:荡子行不归,空房难独守。 其七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注〕《楚辞》:君之门兮九重。 《南齐书》:齐武帝以宫内深隐,不闻端门鼓漏声。 置钟于景阳楼上,宫人闻钟声早起妆饰。 〔校〕凤凰句,映字,温集作柱。 其八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评〕《杨柳枝》,唐自刘禹锡白乐天而下,凡数十首。 然惟咏史咏物,比讽隐含,方能各极其妙。 如飞入宫墙不见人随风好去落谁家万树千条各自垂等什,皆感物写哀,言不尽意,真托咏之名匠也。 此中三五卒章,直堪方驾刘白。 (汤显祖)塞门二句,亦犹春风不渡玉门关之意,而翻用之。 亦复绮怨撩人。 (《栩庄漫记》)南歌子七首〔评〕飞卿《南歌子》诸阕,语意工妙,可追配刘梦得《竹枝》,信一时杰作也。 (《放翁题跋》)飞卿《南歌子》七首有《菩萨蛮》之绮艳而无其堆砌。 天机云锦,同其工丽,而人之盛推《菩萨蛮》为集中之冠者,何耶? (《栩庄漫记》)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 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注〕曹唐《小游仙诗》: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一形相。 按形相犹言相度也。 唐人俗语。 〔评〕短调中能尖新而转折,自觉隽永可喜。 (汤显祖)尽头语。 单调中之重笔,五代后绝响。 (《词辨》)《花间集》词多婉丽,然亦有以直快见长者,如不如从嫁与,作鸳鸯此时还恨薄情无等词,盖有乐府遗风也。 (《栩庄漫记》)其二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 帘卷玉钩斜。 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注〕《雨村词话》:团酥,云花之白如团酥也。 〔校〕团酥句,王本酥作苏。 〔评〕源出古乐府。 (《词辨》)其三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终日两相思。 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注〕《后汉书》:梁冀妻孙寿造堕髻。 《古今注》:堕马髻,今无复作者,倭堕髻一云堕马髻之余形也。 按倭字通。 《史记》:长眉连娟。 郭璞注:眉细长也。 〔评〕低徊欲绝。 (《白雨斋词评》)其四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 欹枕覆鸳衾。 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评〕婉娈缠绵。 (《栩庄漫记》)其五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 鸳枕映屏山。 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评〕扑蕊呵花四字,未经人道。 (汤显祖)此词与上阕同一机杼而更惆怅自怜。 (《栩庄漫记》)其六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花里暗相招。 忆君肠欲断,恨春宵。 〔评〕末二句率致无余味。 (《栩庄漫记》)其七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 罗帐罢炉薰。 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评〕上三句三层,下接近来二字尤妙。 (《白雨斋词评》)懒休罢三字皆为思君之故,用近来二字,更进一层,于此可悟用字之法。 (《栩庄漫记》)河渎神三首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 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 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注〕《埤雅》:杜鹃一曰子规。 苦啼啼血不止。 一名怨鸟。 夜啼达旦,血渍草木。 凡始鸣皆北向,啼苦则倒悬于树枝。 其二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 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 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注〕《地理志》:西陵为三峡之一。 《白孔六帖》:魏甄后面白,泪双垂如玉箸。 石崇《思归引序》:困于人间烦黩,常思归而永叹。 寻览乐篇有《思归引》,倘古人之情,有同于今。 故制此曲。 〔评〕起笔苍莽中有神韵。 音节凑合。 (《白雨斋词评》)其三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 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橹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 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注〕《后汉书》:马援于交趾,得骆越铜鼓。 《桂海虞衡志》:铜鼓,古蛮人所用。 南边土中,有掘得者,如坐墩而空其下。 满鼓皆细花纹。 四角有小蟾蜍。 两人舁行,拊之声似鞞鼓。 陆机诗: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 〔评〕上半阕颇有《楚辞九歌》风味。 楚山一语最妙。 (《栩庄漫记》)女冠子二首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 鬓如蝉。 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 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注〕鲍照诗:凤楼十二重。 其二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 画愁眉。 遮语回青扇,含羞下绣帏。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 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注〕《后汉书》:梁冀妻孙寿,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 《集仙录》:天使降时,鸾鹤千万,众仙毕集。 高者乘鸾,次乘麒麟,次乘龙。 玉蚨蝶一首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雕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评〕塞外十字,抵多少《秋声赋》。 (《白雨斋词评》)飞卿词此情谁得知梦长君不知断肠谁得知,三押知字皆妙。 (同上) 发布时间:2025-07-06 16:28:3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