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花间集评注卷二 内容: 温庭筠十六首清平乐二首上阳春晚,宫女愁娥浅。 新岁清平思同辇,争那长安路远。 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锁千门。 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注〕《宫史》:上阳宫南临洛水,北连西苑。 正门正殿皆东向。 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陈皇后,时得幸,颇妒。 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 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 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 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校〕争那句,晁本那字作奈。 其二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 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校〕恣攀折句,王本恣字作争。 〔评〕上半阕最见风骨。 下半阕微逊。 (《白雨斋词评》)遐方怨二首凭绣槛,解罗帏。 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 不知征马几时归。 海棠花谢也,雨霏霏。 〔注〕《山海经》注:潇水源出九疑山。 湘水源出海阳山。 至零陵合流而入于洞庭也。 〔评〕神致宛然。 (《白雨斋词评》)其二花半折,雨初晴。 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 宿妆眉浅粉山横。 约鬟鸾镜里,绣罗轻。 〔评〕梦残句妙,宿妆句又太雕矣。 粉山横意指额上粉而字句甚生硬。 (《栩庄漫记》)诉衷情一首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 金带枕,宫锦,凤凰帷。 柳弱燕交飞,依依。 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校〕柳弱句,王本燕字作蝶。 思帝乡一首花花,满枝红似霞。 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 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 惟有阮郎春尽,不回家。 〔注〕《续齐谐记》:汉明帝永平中,剡县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 望山头有一桃树,共取食之。 下山,得涧水饮之。 又见蔓青,从山后出。 次有一杯流出,上有胡麻饭屑。 二人因过水行一里许,又度一山,出大溪。 见二女颜容绝妙,唤刘阮姓名,如有旧。 问:郎等来何晚也。 因邀过家,床帐帏幔,非世所有。 又有数仙客,将三五桃至。 云:来庆女婿。 各出乐器作乐。 二人就女家止宿,行夫妇之礼。 住半年,天气和适,常如二三月,百鸟哀鸣。 求归甚切,女曰:罪根未灭,使君等如此。 送刘阮从山洞口去。 乡里怪异。 验得七代子孙,却欲还女家,寻山路,不获。 至太康八年,失二人所在。 梦江南二首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评〕风华情致,六朝人之长。 (汤显祖)摇曳一句,情景交融。 (《栩庄漫记》)其二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评〕犹是盛唐人绝句。 (《词辨》)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徊不尽,是亦谪仙才也。 吾安得不服古人。 (《白雨斋词评》)《楚辞》: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幽情远韵,令人至不可聊。 飞卿此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意境酷似《楚辞》。 而声情绵渺,亦使人徒唤奈何也。 柳词想佳人倚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从此化出,却露钩勒痕迹矣。 (《栩庄漫记》)柳子厚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荆湘然楚竹一诗,论者谓删却末二句尤佳。 余谓柳诗全首,正复幽绝。 然如飞卿此词末句,真为画蛇添足,大可重改也。 过尽二语既极惆怅之情,肠断白蘋洲一语点实,便无余韵。 惜哉惜哉。 (同上)河传三首江畔,相唤。 晓妆妍,仙景个女采莲。 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满船。 红袖摇曳逐风暖,垂玉腕,肠向柳丝断。 浦南归,浦北归,莫知,晚来人已稀。 〔校〕晓妆妍句,王本妍字作仙字。 一本作鲜。 其二湖上,闲望。 雨潇潇,烟浦花桥路遥。 谢娘翠娥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 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注〕《会稽志》:若耶山下有溪曰若耶溪,西施浣纱处也。 梦魂迷晚潮五字警绝。 用蝉连法更妙,直是化境。 (《白雨斋词评》)其三同伴,相唤。 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 山客一去燕已飞,不归,泪痕空满衣。 天际乌云引情远,春已晚,烟霭渡南苑。 雪梅香,柳带长,小娘,转令人意伤。 〔校〕引情远句,王本情字作晴。 〔评〕三词俱少轻倩,似不宜于十七八女孩儿之红牙拍歌,又无关西大汉执铁板气概。 (汤显祖)《河传》一调,最难合拍。 飞卿振其蒙,五代而后,便成绝响。 (《白雨斋词话》)蕃女怨二首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 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 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注〕《山海经》:雁门,飞雁出其间。 按雁门山即句注山。 以山名郡名关。 〔评〕又飞回三字,更进一层,令人叫绝。 开两宋先声。 (《白雨斋词评》)其二碛南沙上惊飞起,飞雪千里。 玉连环,金镞箭,年年争战。 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 〔评〕起三句有力如虎。 (《白雨斋词评》)荷叶杯三首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 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 〔评〕全词实写处多,而以肠断二字融景入情。 是以俱化空灵。 (《栩庄漫记》)其二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 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校〕末句,王本惟字作想。 其三楚女欲归南浦,朝雨,湿愁红。 小船摇荡入花里,波起,隔西风。 〔评〕唐人多缘题起词,如《荷叶杯》,佳题也。 此公按题矣,词短而无深味。 韦相尽多佳句,而又与题茫然,令人不无遗恨。 (汤显祖)飞卿镜水夜来秋月一作,押韵嫌苦。 此作节奏天然,故录此遗彼。 (《白雨斋词评》)飞卿所为词,正如《唐书》所谓侧辞艳曲,别无寄托之可言。 其淫思古艳在此,词之初体亦如此也。 如此词若依皋文之解《菩萨蛮》例,又何尝不可以波起隔西风作玉钗头上风同意。 然此词实极宛转可爱。 (《栩庄漫记》)皇甫松十二首皇甫松字子奇,湜之子,自号檀栾子,新安人。 〔注〕皇甫松著《醉乡日月》三卷,自叙之矣。 或曰:松,丞相奇章公表甥,然公不荐。 因襄阳大水,遂为大水辩,极言诽谤。 有夜入真珠室,朝游玳瑁宫之句。 公有爱姬名真珠也。 (《唐摭言》)皇甫松《醉乡日月》三卷。 (《唐书艺文志》)皇甫松有《摘得新》《天仙子》以及《词》所称《忆江南》二首,并见《全唐诗》附词。 子奇为工部郎中湜之子。 《唐书皇甫湜传》云:一日命其子录诗,一字误,诟跃呼杖。 杖未至,啮其臂,血流。 未审是否子奇事。 殊可笑也。 (况周颐)〔评〕皇甫松以《竹枝》《采莲》排调擅场,而才名远逊诸人。 《花间集》所载,亦只小令短歌耳。 (元好问)唐人皇甫子奇词,宏丽不及飞卿,而措词闲雅,犹存古诗遗意。 唐词于飞卿而外,出其右者鲜矣。 五代而后,更不复见此种笔墨。 (《白雨斋词话》)子奇词不多见,而秀雅在骨,初日芙蓉春月柳,庶几与韦相同工。 至其词浅意深饶有寄托处,尤非温尉所能企及。 鹿太保差近之耳。 (《栩庄漫记》)美人香草本《离骚》,俎豆青莲尚未遥。 颇爱《花间》肠断句,夜船吹笛雨潇潇。 (厉鹗)天仙子二首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葓花发秋江碧。 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 十二晚峰高历历。 〔注〕《天中记》:巫山十二峰,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评〕余有诗云:推窗历历数晴峰。 恍与此合。 (汤显祖)飞一只便妙。 结笔得远韵。 亦是从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化出。 (《白雨斋词评》)其声挥绰。 (郑文焯)其二踯躅花开红照水,鹧鸪飞绕青山觜。 行人经岁始归来,千万里,错相倚。 懊恼天仙应有以。 〔注〕《本草》:杜鹃花一名踯躅。 〔评〕皇甫松为牛僧孺甥,以《天仙子》词著名,终不若《摘得新》二首为有达观之见。 (《花庵词选》)无一字不警快可喜。 (《白雨斋词评》)浪涛沙二首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鸥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校〕宿鹭句,王本非字作飞。 〔评〕桑田沧海,一语道破。 红颜变为白发,美少年化为鸡皮老翁,感慨系之矣。 (汤显祖)其二蛮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风野艇秋。 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注〕杜牧诗注:豆蔻一名含胎花。 ,水鸟,大如凫,有文彩,俗名茭鸡。 〔校〕蒲雨句王本蒲字作浦。 玉茗翁谓前词有桑沧之感,余谓此首亦有爱谗畏讥之意,寄托遥深,庶几风人之旨。 (《栩庄漫记》)杨柳枝二首春入行宫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烟丝。 如今柳向空城绿,玉笛何人更把吹。 其二烂熳春归水国时,吴王宫殿柳丝垂。 黄莺长叫空闺里,西子无因更得知。 〔注〕《吴越春秋》:西施,越苎萝村女。 越王勾践败于会稽,范蠡取西施献吴王夫差。 吴亡,西施复归范蠡,从游五湖。 或曰:吴亡,沉西施于江。 摘得新二首酌一卮,须教玉笛吹。 锦筵红蜡烛,莫来迟。 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 〔评〕皇甫松以《天仙子》《摘得新》著名。 然总不如《忆江南》二首,尤能以韵胜也。 自是寻春去较迟情痴之感,亦负心之痛也。 摘得新者,自不落风雨之后。 (汤显祖)词以含蓄为佳,亦有不妨说尽者。 皇甫子奇《摘得新》云: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 语淡而沉痛欲绝。 (《餐樱庑词话》)语浅意深而不病其直者,格高故也。 (《栩庄漫记》)其二摘得新,枝枝叶叶春。 管弦兼美酒,最关人。 平生都得几十度,展香茵。 〔评〕敲醒世人蕉梦,急当着眼。 (汤显祖)黄叔旸称此二词为有达观之见。 余谓不若《忆江南》二阕情味深长,在乐天梦得上也。 (王国维)未知平生当着几两屐,昔诵此语,辄为惆怅。 子奇《摘得新》盖窃取此意也。 然其源皆出于《唐风蟋蟀》之什。 (《栩庄漫记》)梦江南二首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评〕好景多在闲时,风雨潇潇何害。 (汤显祖)厉孝廉樊榭《论词绝句》:颇爱花间断肠句,夜船吹笛雨潇潇。 知味外味者乃可语此,岂笨伯所能解乎。 (张泳川)梦境化境。 词虽盛于宋,实唐人开其先路也。 (《白雨斋词评》)其二楼上寝,残月下帘旌。 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 双髻坐吹笙。 〔注〕《地理志》:秣陵本楚金陵邑。 秦改曰秣陵。 晋以建业为秣陵。 〔评〕凄艳似飞卿,爽快似香山。 (《白雨斋词评》)惟韦相此种清灵之笔,深远之韵,飞卿似所不及。 (《栩庄漫记》)采莲子二首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注〕《尔雅》:荷,芙蕖,其华菡萏。 〔评〕人情中语。 体贴工致,不减觌面见之。 (汤显祖)更脱红裙裹鸭儿,写女儿憨态可掬。 (《栩庄漫记》)其二船动湖光滟滟秋(举棹),贪看年少信船流(年少)。 无端隔水抛莲子(举棹),遥被人知半日羞(年少)。 〔评〕写出闺娃稚憨情态,匪夷所思。 是何笔妙乃尔。 (《餐樱庑词话》)韦庄二十二首韦庄字端己,杜陵人。 乾宁元年登进士第,授校书郎。 王建开国,累官至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卒谥文靖。 有集二十余卷。 《浣花集》五卷。 〔注〕家兄自庚子乱离前,凡著歌诗文章数十通。 属兵火迭兴,简编俱坠。 惟余口诵者,所存无几。 尔后流离漂泛,寓目缘情。 迄于癸亥岁。 又缀仅千余首。 辛酉春,应聘为蜀书记。 明年,浣花溪寻得杜工部旧址,结茅为室。 思其人,欲成其处。 蔼因录兄稿,或默诵者,次为十卷。 目之曰《浣花集》。 亦杜陵所居之义也。 后所制,用继于右。 时癸亥六月九日。 (《浣花集》韦蔼编录序略)蜀相韦庄应举时,黄巢犯阙。 作《秦妇吟》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尔后公卿亦多垂讶,庄乃讳之。 时人号为《秦妇吟》秀才。 他日撰《家诫》,内不许垂《秦妇吟》障子,以此止谤,亦无及也。 (《北梦琐言》)庄应举时,遇巢寇犯阙,著《秦妇吟》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在位多垂讶,庄乃讳之。 时号《秦妇吟》秀才。 尝作《感怀诗》大道不将炉冶去,有心重筑太平基之句,人谓其包括生成。 果为台辅。 晚年忽咏句云谁知闲卧意,非病亦非眠及手从雕扇落,头任漉巾偏,识者怪其不祥。 复吟子美诗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不辍。 是岁果卒于花林坊,葬于白沙云。 (《唐诗纪事》)诗之作也,穷通之分可观。 韦庄诗壮,故至台辅。 《感怀》云:长年方悟少年非,人道新诗胜旧诗。 十亩野塘留客钓,一轩春雨对僧棋。 花间醉任黄鹂语,池上吟从白鹭窥。 大道不将炉冶去,有心重立太平基。 (《鉴戒录》)韦端己以才名入蜀,值王建割据,遂被羁留。 为蜀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 《谒金门》云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其自惜皓皓之白乎。 歇拍云寸心千里目,可以悲其志矣。 (《蓼园词选笺》)韦庄字端己。 杜陵人。 唐臣见素之后也。 曾祖少微,宣宗中书舍人。 庄疏旷不拘小节。 幼能诗,以艳语见长。 应举时遇黄巢犯阙,著《秦妇吟》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人称为《秦妇吟》秀才。 庄后作《家戒》,不许垂《秦妇吟》障子。 乾宁年登进士第。 为判官,晋秩左补阙。 高祖为西川节度副使。 昭宗命庄与李洵宣谕两川,遂留蜀。 同冯涓并掌书记。 文不加点,而语多称情。 时有县令扰民者,庄为高宗草牒曰:正当凋瘵之秋,好安凋瘵。 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 一时以为口实。 寻擢起居舍人。 天复间,高祖遣庄入贡,亦修好于梁王全忠。 谈言微中,颇得全忠心。 随使押牙王殷报聘。 昭宗既遇弑,全忠遣告哀使司马卿宣谕蜀土。 兴元节度使王宗绾驰驿上白。 高宗颇内怀兴复。 庄以兵者大事,不可仓卒而行。 乃为高宗答宗绾书。 明年高祖立行台于蜀,承制封拜。 以庄为安抚副使。 未几,梁篡唐改元。 庄与诸将佐,诣高祖劝进,曰: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 此所谓天与不取也。 于是帅吏民哭三日,拥高祖即皇帝位。 进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 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 顷之,梁复通好高祖,推高祖为兄。 庄得书笑曰:此神尧骄李密之意也。 其机敏多此类。 累官至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武成三年,卒于花林坊。 葬白沙之阳。 是岁庄日诵杜甫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之诗,吟讽不辍,人以为谶焉。 谥曰文靖。 有集二十卷,《笺表》一卷,《蜀程记》一卷(又有《峡程记》一卷)。 又有《浣花集》五卷,乃庄弟蔼所编。 以所居即杜氏草堂旧址,故名。 庄有美姬,善文翰。 高祖托以教宫人为词,强夺去。 庄作《谒金门辞》忆之,姬闻之,不食而死。 庄又常取唐人丽句,勒成《又元集》。 其自序云:谢元晖文集盈编,止诵澄江之句;曹子建诗名冠古,惟吟清夜之篇。 是知美稼千箱,两岐奚少。 繁弦九变,《大濩》殊稀。 入华林而珠树非多,阅众籁而紫箫唯一。 所以撷芳林下,拾翠岩边。 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 载雕载琢,方成瑚琏之珍。 故知颔下采珠,难求十斛;管中窥豹,但取一斑。 思食马留肝,徒云染指。 岂烹鱼去乙,或至伤鳞。 自惭乎鼹鼠易盈,非嗜其熊蹯独美。 然则律者对采,繁者是除。 何知黑白之鹅,强识淄渑之水。 左太冲十年三赋,未必无瑕。 刘穆之一日百函,焉能尽丽。 班张屈宋,亦有芜辞。 沈谢应刘,犹多累句。 虽遗妍可惜,而备载斯难。 亦由执斧伐山,止求嘉木。 挈瓶赴海,但汲井泉。 等同于风月烟花,各是其楂梨橘柚。 鱼兔虽存,筌蹄是弃。 金盘饮露,惟挹沆瀣之精。 花界食珍,仅享醍醐之味。 庄文辞甚多,不具录。 (《十国春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也。 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庄应举正黄巢犯阙,兵火交作。 遂著《秦妇吟》,有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却重回,乱定,公卿多讶之,号为《秦妇吟》秀才。 乾宁元年,苏检榜进士,释褐校书郎。 李询宣谕西川,举庄为判官。 后王建辟为掌书记。 寻征起居郎,建表留之。 及建开伪蜀,庄托在心腹,首预谋画。 其郊庙之礼,册书赦令,皆出庄手。 以功臣授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庄早尝寇乱,间关顿踬,携家来越中,弟妹散居诸郡。 西江湖南,所在曾游,举目有山河之异。 故于流离漂泛,寓目缘情,子期怀旧之辞,王粲伤时之制,或离群轸虑,或反袂兴悲,四愁九怨之文,一咏一觞之作,俱能感动人也。 庄自来成都,寻得杜少陵所居浣花溪故址,虽芜没已久,而柱砥犹存。 遂诛茅重作草堂而居焉。 性俭,秤薪而爨,数米而炊,达人嗤之。 弟蔼撰庄诗为《浣花集》六卷。 及庄尝选杜甫王维等五十二人诗为《又玄集》,以续姚合之《极玄》。 今并传世。 (《唐才子传》)唐昭宗光化三年,十二月,左补阙韦庄奏:词人才子,时有遗贤,不沾一命于圣朝,没作千年之恨骨。 据臣所知,则有李贺、皇甫松、李群玉、陆龟蒙、赵光远、温庭筠、刘得仁、刘逵、傅锡、平曾、贾岛、刘稚珪、罗邺、方干,俱无显遇,皆有奇才。 丽句清词,偏在词人之口,含冤抱恨,竟为冥路之尘。 伏望追赐进士及第,各赠补阙拾遗。 见存惟罗隐一人,亦乞特赐科名,录升三署。 敕奖庄,而令中书门下详酌处分。 (《容斋三笔》)《太平广记》引张鷟《朝野佥载》云:韦庄颇读书,数米而炊,秤薪而爨。 炙少一脔而觉之。 一子八岁而卒,妻敛以时服,庄剥取以故席裹尸,殡讫,擎其席而归。 其忆念也,呜咽不自胜,惟悭吝耳。 按张鷟为武后时人,何以知数百年后事? 其伪托无疑。 又杨湜《古今词话》,谓庄有宠姬为王建所夺云云,而《新五代史》称王建虽起盗贼,而为人多智诈,善待士,又考《十国春秋》《蜀梼杌》诸书,王建待学士甚优,且尝自叹为不及有唐云。 而庄相蜀时年逾耳顺,似未必有少姬之爱,况为建之佐命元老,更似不致有夺爱之事,此二事皆有可疑,而世之传者,曾不审思何也。 (《栩庄漫记》)〔评〕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 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 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 当以《花间集》中韦庄、温庭筠为则。 (《词源》)韦词明白如话,蕴情深至。 (《升庵外集》)韦相清空善转,殆与温尉异曲同工。 (《莲子居词话》)端己词清艳绝伦。 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见风度。 (《介存斋论词杂著》)韦端己冯正中诸家词,流连光景,惆怅自怜。 盖亦易飘摇于风雨者。 若第论其吐属之美,又何加焉。 (《愿为明镜室词话》)韦文靖词与温方城齐名。 熏香掬艳,眩目怜心。 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 花间群贤,殆鲜其匹。 (《蕙风词话》)韦端己词似纡而直,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 (《白雨斋词话》)端己词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 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以知之矣。 (《观堂集林》)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 其词品似之。 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人间词话》)醉妆词作又何年,韦相才名两蜀先。 征到《小重山》故事,遭逢霄壤《鹧鸪天》。 (谭莹)浣溪沙五首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 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 含嚬不语恨春残。 其二欲上鞦韆四体慵,拟交人送又心忪。 画堂帘幕月明风。 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珑。 玉容憔悴惹微红。 〔注〕《古今艺术图》:鞦韆本山戎之戏,齐桓公北伐,始传中国。 按字亦作秋千,楚俗谓施钩,《涅槃经》谓之罟索。 〔评〕忪字亦凑韵。 (汤显祖)其三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 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事,一枝春雪冻梅花。 满身香雾簇朝霞。 〔校〕孤灯句,窗字王本作红。 〔评〕以暗想句问起,则下二句形容快绝。 (汤显祖)梨花一枝春带雨一枝春雪冻梅花,皆善于拟人,妙于形容,视滴粉搓脂以为美者,何啻仙凡。 (《栩庄漫记》)其四绿树藏莺莺正啼,柳丝斜拂白铜堤。 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 满身兰麝醉如泥。 〔评〕痛饮真吾师。 (汤显祖)其五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 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 几时携手入长安。 〔评〕想君忆来二句,皆意中意,言外言也。 水中着盐,甘苦自知。 (汤显祖)善为淡语,气古使然。 (郑文焯)对面着笔妙甚。 好声情。 (《白雨斋词评》)韦端己《浣溪沙》云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又《谒金门》云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君书迹,一意化两,并皆佳妙。 (《餐樱庑词话》)想君思我锦衾寒句由己推人,代人念己,语弥淡而情弥深矣。 (《栩庄漫记》)菩萨蛮五首〔评〕词本《菩萨蛮》而语近《江南弄》《梦江南》等,亦作者之变风也。 (汤显祖)端己《菩萨蛮》四章,惓惓故国之思。 而意婉词直,一变飞卿面目,然消息正是相通。 余尝谓后主之视飞卿,合而离者也。 端己之视飞卿,离而合者也。 (《白雨斋词话》)词有貌不深而意深者,韦端己《菩萨蛮》,冯正中《蝶恋花》是也。 (《白雨斋词话》)此亦填词中《古诗十九首》,即以读《十九首》心眼读之。 (《词辨》)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掩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注〕《隋书音乐志》:今曲琵琶,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 《决疑录要》:流苏者,缉鸟尾垂之,若旒然。 以其蕊下垂,故曰苏。 凡簨虡旌旗帐幕及马饰之类,皆饰之以为美观。 如张衡赋飞流苏之骚杀,此用五采毛结流苏,以为马饰也。 王维诗翠羽流苏帐,此用五采缯结流苏,以为帐饰也。 吴均诗丹梁翠柱飞流苏,此则梁树之上,皆悬流苏以为饰也。 〔评〕此词盖留蜀后寄意之作。 一章言奉使之志,本欲速归。 (《词选》)语意自然,无刻画之痕。 (《芷斋词综偶评》)情词凄艳,柳耆卿之祖。 婉约。 (《白雨斋词评》)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校〕皓腕句,霜字王本作双字。 〔评〕此章述蜀人劝留之辞。 即下章云满楼红袖招也。 江南即指蜀。 中原沸乱,故曰还乡须断肠。 (《词选》)强颜作愉快语,怕断肠,肠亦断矣。 (《词辨》)《浣花集》写浣花笺,消得孤篷听雨眠。 顾曲临川还草草,负他春水碧于天。 (周之琦)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皮日休《松陵集》诗云汉水碧于天,荆南廓然秀。 豫章取以作《演雅》云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 (《优古堂诗话》)端己《菩萨蛮》: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又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 《归国谣》云:别后只知相忆,泪珠难远寄。 《应天长》云: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 皆留蜀后思君之辞。 时中原鼎沸,欲归不得。 端己人品未为高,然其情亦可哀矣。 (《白雨斋词话》)一幅春水画图。 意中是乡思,笔下却说江南风景好,真是泪溢中肠,无人省得。 (《白雨斋词评》)其三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羽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注〕《辍耕录》:今人家窗户设铰具,或铁或铜,名曰环纽,即古金铺之遗意。 北方谓之屈戌,其称甚古。 又《名义考》云:门环双曰金铺,单曰屈膝。 按屈戌屈膝屈曲皆古今字。 〔评〕上云未老莫还乡,犹冀老而还乡也。 其后朱温篡成,中原愈乱,遂决劝进之志,故曰如今却忆江南乐,又曰白头誓不归。 则此词之作,其在相蜀时乎。 (《词选》)如今却忆江南乐是半面语。 后半阕意不尽而语尽。 却忆此度,四字度人金针。 (《词辨》)风流自赏,决绝语正是凄楚。 (《白雨斋词评》)端己此二首自是佳词,其妙处如芙蓉出水,自然秀艳。 按韦曾二度至江南,此或在中和时作,与入蜀后无关。 张氏《词选》好为附会,其言不足据也。 (《栩庄漫记》)其四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评〕一起一结,直写旷达之思。 与郭璞《游仙》,阮籍《咏怀》,将毋同调。 (汤显祖)端己身经离乱,富于感伤,此词意实沉痛。 谓近阮公《咏怀》,庶处近之,但非旷达语也。 其源盖出于《唐风蟋蟀之什》。 (《栩庄漫记》)其五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校〕凝恨句残字一作斜。 〔评〕可怜可怜,使我心恻。 (汤显祖)此章致思唐之意。 (《词选》)洛阳才子他乡老,是至此揭出。 项庄舞剑,怨而不怒之义。 (《词辨》)韦端己《菩萨蛮》四章,间有朴实处而伊郁即寓其中。 浅率粗鄙者,不得藉口。 (《白雨斋词话》)此首以词意按之,似是客洛阳时作。 与前诸首无可联系处,亦无从推断为入蜀暮年之词也。 (《栩庄漫记》)归国谣三首春欲暮,满地落花红带雨。 惆怅玉笼鹦鹉,单栖无伴侣。 南望去程何许,问花花不语。 早晚得同归去,恨无双翠羽。 〔评〕还不是解语花,不问也得。 (汤显祖)其二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 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 别后只知相愧,泪珠难远寄。 罗幕绣帏鸳被,旧欢如梦里。 〔评〕别后只知相愧,真有此情。 (《白雨斋词评》)五代词有语极朴拙而情致极深者,如韦相别后只知相愧,泪珠难远寄是也。 (《栩庄漫记》)其三春欲晚,戏蝶迷蜂花烂熳。 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 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 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 〔注〕《西京杂记》:丁缓作博山香炉,镂以奇禽珍兽,皆自然能动。 〔评〕好风光。 (汤显祖)柳丝金缕断,断字极劣。 (《栩庄漫记》)应天长二首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 画帘垂,金凤舞。 寂寞绣屏香一炷。 碧天云,无定处。 空有梦魂来去。 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 〔校〕炷字《历代诗余》作缕字。 〔评〕端己《菩萨蛮》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未尝不妙,然不及断肠君信否。 (《白雨斋词评》)其二别来半载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 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 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注〕《丹铅总录》:韦庄《应天长》词云:泪沾红袖黦。 黦字义与涴同。 而字则读如涴字入声,始得其叶。 然《说文》《玉篇》均无黦字,惟元词中马骤黦,人语喧,北音作平,转作入声正叶。 《升庵外集》云:黦,黑而有文也。 此字文中罕用,惟《花间集》韦庄及毛熙震词中见之。 按此字亦见于《风土记》:梅雨沾衣服皆败黦。 音郁,字一作𩣵,未知所本。 (《栩庄漫记》)荷叶杯二首〔注〕韦端己以才名寓蜀,蜀主建羁留之。 庄有宠人,姿质艳丽,兼擅词翰。 建闻之,托以教内人为词,强夺去。 庄追念悒怏,作《荷叶杯》《小重山》词云云,词意凄怨。 人相传播,盛行于时。 (《古今词话》)韦端己思旧姬,作《荷叶杯》《小重山》词,流入禁掖,姬闻之,不食死。 (《尧山堂外纪》)《浣花集》悼念亡姬之作甚多,《荷叶杯》《小重山》当属同类,杨湜宋人,纪宋事且多错忤,其言不足据为典要,即如此词第二首纯为追念所欢之词,亦不似《章台柳》也。 (《栩庄漫记》)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 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维。 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幕画堂空。 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栊。 〔注〕《汉书》: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评〕不忍更思维五字,凄然欲绝。 姬独何人,能不肠断乎。 (《白雨斋词评》)《荷叶杯》二阕,语淡而悲,不堪多读。 (《芷斋词综偶评》)其二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评〕情景逼真,自与寻常艳语不同。 (汤显祖)钟仲伟云: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于韦词益谅其言。 (郑文焯)真能摅摽擗之忧,发踟蹰之爱。 (《莲子居词话》)语淡而悲。 (《蒿庐词话》)惆怅晓莺残月,相别足抵柳屯田杨柳岸、晓风残月一阕。 (《栩庄漫记》)清平乐四首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 细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画帘金额。 尽日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 谁向桥边吹笛,驻马西望销魂。 〔评〕下半阕笔极灵婉。 (《栩庄漫记》)其二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 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阑思深。 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评〕坡老咏琴,已脱风幡。 按风触鸣琴,是风是琴,请更转一解。 (汤显祖)前半说远,后半说近。 (《蒿庐词话》)昔爱玉谿生三更三点万家眠,露结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一诗,以为清婉超绝。 韦相此词以惆怅香闺暗老为骨,亦盛年自惜之意,而以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为点醒,其声情绵邈,设色隽美,抑又过之。 (《栩庄漫记》)其三何处游女,蜀国多云雨。 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 妆成不整金钿,含羞待月鞦韆。 住在槐阴深里,门临春水桥边。 〔注〕《开元天宝遗事》:帝与妃子共赏太液池千叶莲,指妃子谓左右曰:何如此解语花也。 〔评〕末二句写景如画。 (《栩庄漫记》)其四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 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评〕情与时会,倍觉其惨。 如此想头,几转《法华》。 (汤显祖)与飞卿门外草萋萋二语,意正相似。 (《蒿庐词话》)望远行一首欲别无言倚画屏,含恨暗伤情。 谢家庭树锦鸡鸣,残月落边城。 人欲别,马频嘶。 绿槐千里长堤。 出门芳草路萋萋,云雨别来易东西。 不忍别君后,却入旧香闺。 〔注〕《禽谱》:锦鸡一名鷩鸡,一名山鸡。 爱其羽毛,照水则舞。 发布时间:2025-07-06 16:30:2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