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花间集评注卷六 内容: 欧阳炯十三首南乡子八首〔评〕欧阳炯《南乡子》八首多写炎方风物。 不知其以何因缘而注意及此。 炯蜀人岂曾南游耶。 然其词写物真切,朴而不俚。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为写景纪俗之词,与李珣可谓笙罄同音者矣。 (《栩庄漫记》)嫩草如烟,石榴花发海南天。 日暮江亭春影渌,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 其二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 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评〕俨然一幅画图。 (《栩庄漫记》)其三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 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评〕未起意先改。 直下语似顿挫。 认得行人惊不起顿挫语似直下,惊字倒装。 (《词辨》)遣词用意,俱有别致。 (《白雨斋词评》)其四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 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其五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 耳坠金鬟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 〔注〕李白诗: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注云,二八女子年十六岁也。 《通雅》:瑟瑟有三种。 宝石如珠。 真者透碧。 番烧者圆而明。 中国之水料烧珠,亦借名瑟瑟。 〔校〕耳坠句,一本鬟字作环。 其六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注〕《述异记》:西蜀石门山,有树名桄榔。 皮里出屑如面。 用作饼食,因谓之桄榔面。 〔评〕好在收红豆三字,触物生情,有如此境。 (《白雨斋词评》)其七袖敛鲛绡,采香深洞笑相邀。 藤杖枝头芦酒滴,铺葵席,豆蔻花间趖晚日。 〔注〕《述异记》:南海出鲛绡,一名龙纱。 以为服,入水不濡。 莫友芝《芦酒说》:芦酒又名垆酒,筒酒,杂麻,钓藤,钓竿,竿儿,师麻,琐力麻。 而垆芦为最古。 遵义春秋之交,以高粱或杂稻小麦稗酿。 可陈之益美。 分贮大小瓮,筑实。 将饮乃去封。 芦谓芦栗,即今之高粱,古之稷也。 此酒诸记谿蛮峒中制,然实秦蜀旧法。 《齐民要术》有芦酒法。 杜甫诗云,芦酒多还醉。 汤校本云,趖,音梭,走貌。 其八翡翠鵁鶄,白蘋香里小沙汀。 岛上阴阴秋雨色,芦花扑,数只渔船何处宿。 〔评〕短词之难,难于起得不自然,结得不悠远。 诸词起句无一重复,而结语皆有余思,允称合作。 (汤显祖)献衷心一首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 双脸上,晚妆同。 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 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 情未已,信曾通。 满衣犹自染檀红。 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 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 〔注〕汤校本云:画家有七十二色,中有檀色,浅赭所合。 妇女晕眉色似之。 唐人诗词,惯喜用此。 〔校〕飞舞句,《花草粹编》飞字下有入字。 〔评〕起首超忽而来,毫端神妙,不可思议。 (郑文焯)三五夜,月明中,忽加入偏有恨三字奇绝。 (《栩庄漫记》)贺明朝二首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 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 碧梧桐锁深深院。 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 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 〔评〕欧阳炯词《南歌子》外另一种极为浓丽,兼有俳调风味,如《贺明朝》诸词,后启柳屯田,上承温飞卿。 艳而近于靡矣。 (《栩庄漫记》)其二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 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 辜负春昼。 碧罗衣上蹙金绣。 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 想韶颜非久。 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校〕睹对对句,吴本少一对字。 江城子一首晚日金陵岸草平。 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评〕较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更胜一着。 (《白雨斋词评》)此词妙处在如西子镜一句,横空牵入,遂尔推陈出新。 (《栩庄漫记》)凤楼春一首凤髻绿云丛,深掩房栊。 锦书通,梦中相见觉来慵。 匀面泪,脸珠融。 因想玉郎何处去,对淑景谁同。 小楼中,春思无穷。 倚阑颙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起东风。 斜日照帘,罗幌香冷粉屏空。 海棠零落,莺语残红。 〔校〕柳花句,《历代诗余》起字作趁。 帘字上有珠字。 于幌字为一句,与《词律》说合。 〔评〕因想者,因梦而有想也。 泪痕血点。 (《白雨斋词评》)和凝二十首和凝字成绩,郓州人。 唐进士。 仕晋为左仆射。 仕汉封鲁国公。 入周为侍中。 有《红叶稿》一卷。 〔注〕和凝字成绩,汶阳须昌人也。 幼而聪敏。 姿状秀拔,神采射人。 少好学,书一览者,咸达其大义。 年十七,举明经至京师。 忽梦人以五色笔一束以与之,谓曰:子有如此才,何不举进士。 自是才思敏赡。 十九,登进士第。 滑帅贺瓌知其名,辟置幕下。 凝善射。 时瓌与唐庄宗相拒于河上,战胡柳坡。 瓌军败而北,惟凝随之。 瓌顾曰:子勿相随,当自努力。 凝对曰:丈夫受人知,有难不报,非素志也。 但恨未有死所。 旋有一骑士来逐瓌,凝叱之,不止。 遂引弓以射,应弦而毙。 瓌获免。 既而谓诸子曰:昨非和公,无以至此。 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 尔宜谨事之。 遂以女妻之。 由是声望益隆。 后为郓邓洋三府从事。 唐天成中入拜殿中侍御史,历礼部员外郎,改主客员外郎,知制诰。 寻召入翰林,充学士。 转主客郎中充职。 兼权知贡举。 贡院旧例:放榜之日,设棘于门。 及闭院门以防下第不逞者。 凝令彻棘启门,是日寂无喧者。 所收多才名之士,时议以为得人。 明宗益加器重,迁中书舍人,工部侍郎,皆充学士。 晋有天下,拜端明殿学士兼判度支,转户部侍郎。 会废端明之职,复入翰林充承旨。 晋祖每召问以时事,言皆称旨。 五年,拜中书侍郎、平章事。 六年秋,晋高祖将幸邺都,时襄州安从进反状已彰。 凝乃奏曰:车驾离阙,安从进或有悖逆,何以待之。 晋高祖曰:卿意如何。 凝曰:以臣料之,先人有夺人之心,临事即不及也。 欲预出宣敕十数道,密封付开封尹郑王,令有缓急,即旋填将校姓名,令领兵击之。 晋高祖从之。 及闻唐邓奏报,郑王如所敕,遣骑将李建崇,监军焦继勋等领兵讨焉。 相遇于湖阳,从进出于不意,甚讶其神速,以至于败。 由凝之力也。 少帝嗣立,加右仆射。 开运初,罢相守本官。 未几,转左仆射。 汉兴,授太子太保。 国初,迁太子太傅。 显德二年秋,以背疽卒于其第。 年五十八。 辍视朝两日。 诏赠侍中。 凝性好修整。 自释褐至登台辅,车服仆从,必加华楚。 进退容止,伟如也。 又好延纳后进,士无贤不肖,皆虚怀以待之,或致其仕进。 故甚有当时之誉。 平生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 尤好声誉。 有集百卷,自篆于板,模印数百帙,分惠于人焉。 (《旧五代史》本传)和凝字成绩。 郓州须昌人也。 九世祖逢尧,为唐监察御史,其后世遂不复宦学。 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 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资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 而凝幼聪敏,神形秀发。 举进士。 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瓌辟为从事。 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瓌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 反顾见凝,挥之使去。 凝曰,大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恨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 已而一骑追瓌,几及。 凝叱之,不止。 即引弓射杀之。 瓌由此得免。 瓌归戒其诸子曰,和生志义之士也。 后必富贵,尔其谨事之。 因妻之以女。 天成中拜殿中侍御史。 累迁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知贡举。 是时进士多浮薄,喜为喧哗,以动主司。 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 凝撤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 晋初拜端明殿学士,兼判度支。 为翰林学士承旨。 晋高祖数召之,问以时事。 凝对皆称旨。 天福五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高祖将幸邺,而襄州安从进反迹已见。 凝曰,陛下幸邺,从进必因此时反,则将奈何。 高祖曰,卿将何以待之。 凝曰,先人者所以夺人也。 请为宣敕十余通,授之郑王。 有急则命将击之。 高祖以为然。 是时郑王为开封尹,留不从幸。 乃授以宣敕。 高祖至邺,从进果反。 郑王即以宣敕命骑将李建崇焦继勋等讨之。 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 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 出帝即位,加右仆射。 岁余罢平章事,迁左仆射。 汉高祖时拜太子太傅,封鲁国公。 显德二年卒。 年五十八。 赠侍中。 凝好饰车服。 为文章以多为富。 有集百余卷。 尝自镂板以行于世。 识者多非之。 然性乐善,好称道后进之士。 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 凝举进士及第时第五。 后知贡举,选范质为第五。 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 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 当时以为荣焉。 (《新五代史》)范质初举进士,时和凝知贡举。 凝常宰辅自期。 登第之日,名第十三人。 及览质文,尤加赏叹,即以第十三名处之。 场屋之间,谓之传衣钵。 若禅宗之相付授也。 后质果继凝登相位。 (《渑水客谈》)晋相和凝,少时好为曲子词,布于汴洛。 洎入相,专托人收拾焚毁。 然相公厚重有德,终为艳词所玷。 契丹入夷门,号为曲子相公。 (《北梦琐言》)和鲁公凝有艳词一编,名《香奁集》。 凝后贵,乃嫁其名为韩偓。 今世传韩偓《香奁集》,乃凝所为也。 凝平生著述,分为《演纶》《游艺》《孝悌》《疑狱》《香奁》《籝金》六集。 自为《游艺集序》云,予有《香奁》《籝金》二集,不行于世。 凝在政府,避议论,讳其名。 又欲使人知,故于《游艺集序》实之,此凝之意也。 (《宋朝类苑》)和鲁公有艳词一编,名《香奁集》。 予在秀州,其曾孙和淳,家藏诸书,皆鲁公旧物,印记甚完。 凝为文以多为富。 有集百卷,自镂板以行。 识者非之曰,此颜之推所谓詅痴符也。 (《梦溪笔谈》)世传和成绩知贡举,爱进士范质文,以己之名次置之,质后历官阶果与相同。 凝赋诗云:从此庙堂添故事,登庸衣钵亦相传。 实词林佳话也。 成绩历事五代,与长乐老人相似,冯创活版,和自刻集,均为前此所未有。 (《栩庄漫记》)〔评〕和鲁公《江城子》云,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 二语熨帖入微。 似乎人人意中所有,却未经人道过。 写出柔情密意,真质而不涉尖纤。 又一阕云,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尤为浑雅,进乎高诣。 (《餐樱庑词话》)和词如《临江仙》披袍窣地红金(一本作宫)锦一首,《麦秀两歧》云:凉簟铺斑竹,鸳枕并红玉。 脸莲红,眉柳绿。 胸雪宜新浴。 淡黄衫子裁春縠。 异香芬馥。 羞道交回烛,未惯双双宿。 树连枝,鱼比目。 掌上腰如束。 娇娆不争人拳局。 黛眉微蹙。 奇艳绝伦,所谓古蕃锦也。 《江城子》云:初夜含娇入洞房。 理残妆,柳眉长。 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 整理金钗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又云:竹里风生月上门。 理秦筝,对云屏。 轻拨朱弦,恐乱马蹄声。 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又云:斗转星移玉漏频。 已三更,对栖莺。 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 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又云:迎得郎来入绣帏。 语相思,连理枝。 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 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 又云:帐里鸳鸯交颈情。 恨鸡声,天已明。 愁见街前,还是说归程。 临上马时期后会,待梅绽,月初生。 此五阕介在清与艳之间。 《餐樱庑词话》摘其《江城子》轻拨朱弦二语,以谓熨帖入微。 余喜其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清中含艳,愈艳愈清。 《临江仙》云: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 尤能状难状之情景。 (况周颐)和成绩词自是花间一大家,其词有清秀处,有富艳处,盖介乎温韦之间也。 (《栩庄漫记》)蓝罗裙子束纤腰,特地吟魂几度销。 曲子相公和学士,可如江令在南朝。 (沈初)《香奁》佳句少年时,度曲偏教异域知。 不论平生论词藻,也应名姓澈丹墀。 (谭莹)小重山二首春入神京万木芳。 禁林莺语滑,蝶飞狂。 晓花擎露妒啼妆。 红日永,风和百花香。 烟锁柳丝长。 御沟澄碧水,转池塘。 时时微雨洗风光。 天衢远,到处引笙簧。 〔注〕王庭珪诗,几年羁旅望神京。 注,神京,京师也。 《三国志》:远处河朔,隔绝天衢。 注,天衢,京师辇毂之地。 〔校〕末句簧字,毛本作篁。 〔评〕藻丽有富贵气。 (杨慎)其二正是神京烂熳时。 群仙初折得,郄诜枝。 乌犀白纻最相宜。 精神出,御陌袖鞭垂。 柳色展愁眉。 管弦分响亮,探花期。 光阴占断曲江池。 新榜上,名姓彻丹墀。 〔注〕《晋书》:郄诜对曰,臣举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也。 《陔余丛考》:唐代殿试及第曲江宴,以榜中最年少者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 若他人先得名花,则二人受罚。 宋初犹然。 非专指及第第三人也。 张衡赋:青琐丹墀。 注云,宫殿阶地以丹敷之,故名。 临江仙二首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空濛。 翠鬟初出绣帘中,麝烟鸾珮惹蘋风。 碾玉钗摇鸂鶒战,雪肌云鬓将融。 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宫殿蓼花红。 〔评〕结句设想,出人意表。 (《栩庄漫记》)其二披袍窣地红宫锦,莺语时啭轻音。 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飐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 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 〔注〕《西京杂记》:赵飞燕与女弟昭仪,皆色如红玉,为当时第一,并宠后宫。 〔评〕奇艳绝伦,所谓古蕃锦也。 娇羞二句,尤能状难状之情景。 (况周颐)上半阕极写服饰之盛丽,温词所有者也。 下半阕则飞卿所不逮矣。 (《栩庄漫记》)菩萨蛮一首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澹薄笼蓝水。 暖觉杏梢红,游丝狂惹风。 闲阶莎径碧,远梦犹堪惜。 离恨又逢春,相思难重陈。 〔评〕《菩萨蛮》及《望梅花》,则近于清言玉屑矣。 (况周颐)山花子二首莺锦蝉縠馥麝脐,轻裾花草晓烟迷。 鸂鶒颤金红掌坠,翠云低。 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 春思半和芳草嫩,绿萋萋。 〔注〕《海物异名说》:泉女织纱,薄如蝉翼,故曰蝉纱。 〔校〕首句縠字一本作纱。 轻裾句,王本草字作早。 末句,毛本绿字作碧。 〔评〕星靥二句,置之温尉词中,可乱楮叶。 (《栩庄漫记》)其二银字笙寒调正长,水纹簟冷画屏凉。 玉腕重□金扼臂,淡梳妆。 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 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 〔注〕《雨村词话》:和成绩银字笙寒调正长,按《唐书礼乐志》,备四本属清乐形类雅音,有银字之名。 中管之隔音,皆前代应律之器也。 《宋史乐志》,太平兴国中选东西班习乐者,乐器独用银字觱栗小笙。 白乐天诗,高调管色吹银字。 〔评〕江尚质曰:花间词状物描情,每多意态。 直如身履其地,眼见其人。 和凝之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孙光宪之翠袖半将遮粉腻,宝钗长欲坠香肩是也。 (《古今词话》)河满子二首正是破瓜年纪,含情惯得人饶。 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 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 〔注〕孙绰诗: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校〕首句纪字毛本王本均作几。 〔评〕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为和词名句。 其源盖出于张平子《定情诗》。 陶公《闲情赋》尚在其后。 (《栩庄漫记》)其二写得鱼笺无限,其如花破春晖。 目断巫山云雨,空教残梦依依。 却爱薰香小鸭,羡他长在屏帏。 〔注〕王维诗:鱼笺请赋诗。 〔评〕和成绩《河满子》末二语,为世所推重。 《词》薄命女一名长命女一首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 窗里星光少。 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沉树杪。 梦断锦帏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注〕题下小字,各本俱有,不知何自。 岂《花间》旧注若是耶。 (《栩庄漫记》)〔评〕明艳似飞卿,佳词也。 (同上)望梅花一首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余踪迹。 越岭寒枝香自拆,冷艳奇芳堪惜。 何事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 〔注〕《见闻近录》:庾岭险绝,红白梅夹道,仰视青天,如一线然,一名越岭。 《初学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之花,号为梅花妆。 《乐府集》:汉横吹曲有《梅花落》,本笛中曲也。 唐大角曲亦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天仙子二首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亲拈红豆弄。 翠蛾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台梦。 一片春愁谁与共。 其二洞口春红飞簌簌,仙子含愁眉黛绿。 阮郎何事不归来,懒烧金,慵篆玉。 流水桃花空断续。 〔注〕《栩庄漫记》:汤评本《花间集》,释字义多有不妥处。 如此词第一句簌字,汤注云簌音速,菜名。 按此说非是。 簌簌,茂密之貌。 元稹《连昌宫词》,风动落花红簌簌。 和词正用此耳。 春光好二首纱窗暖,画屏闲,亸云鬟。 睡起四肢无力,半春间。 玉指剪裁罗胜,金盘点缀酥山。 窥宋深心无限事,小眉弯。 〔注〕宋玉赋: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矣,臣未之许也。 〔校〕郑文焯云,力字上脱一字。 其二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 双浴鸳鸯出渌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 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评〕春水春天二语,写出春光骀宕之状。 (《栩庄漫记》)采桑子一首蝤蛴领上诃梨子,绣带双垂。 椒户闲时,竞学樗蒲赌荔枝。 丛头鞋子红编细,裙窣金丝。 无事嚬眉,春思翻教阿母疑。 〔注〕《莲子居词话》:和凝《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 朱竹垞云,诃梨,妇女云肩也。 考云肩见《元史》。 五代时,那得有此。 《本草》诃梨勒子似橄榄,六棱。 殆当时妇女领上有此饰。 如姚翻日照茱萸领是也。 《翻译名义集》:诃梨勒子,亦名诃子,华言天主持来。 《诗》:领如蝤蛴。 注,此虫色白而丰洁,故以为喻。 《尔雅翼》:椒实多而香。 汉世皇后称椒房。 以椒涂壁,亦取其温暖。 《博物志》:老子入胡作樗蒲。 《国史补》:樗蒲法。 三分其子三百六十。 限以二关。 人执六马。 其骰五枚,分上黑下白。 黑者刻二为犊,白者刻二为雉。 掷之,全黑为卢,其采十六。 二雉二黑为雉,其采十四。 二犊三白为犊,其采十。 全白为白,其采八。 四者贵采也。 六者杂采也。 贵采得连掷,打马过关。 余采则否。 〔评〕末句一语翻空出奇。 (汤显祖)诃梨子或是领上妆饰。 绣带疑亦是上体之带,非裙带也。 丛头二句言下服。 盖前言上服,此言下服。 亦较前更细。 (《蒿庐词话》)柳枝三首软碧摇烟似送人,映花时把翠眉嚬。 青青自是风流主,慢飐金丝待洛神。 其二瑟瑟罗裙金缕腰,黛眉偎破未重描。 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尽放娇。 〔注〕《古今注》:秦始皇好神仙,令宫人梳仙髻,帖五色花子,画为云凤。 《酉阳杂俎》: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氏所制。 王维诗:仙郎有意怜同舍。 注云,唐称尚书省各部郎中员外为仙郎。 〔校〕黛眉句,毛本吴本作隈。 末句尽(儘)字,毛本王本均作尽(盡)。 〔评〕醉来咬损新花子,但觉其妙。 诗词中此类极多,如李白两鬓入秋浦等,若一一索解,几同说梦。 (汤显祖)其三鹊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自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姮娥。 〔注〕《避暑录话》:世以登科为折桂。 此谓郄诜对策,自谓桂林一枝也。 自唐以来用之。 温庭筠诗,犹喜故人新折桂。 其后以月中有桂,故又谓之月桂。 而月中又言有蟾,故又以登科为登蟾宫。 〔评〕前二首不脱《柳枝》窠臼,远不及温尉之作。 此诗则非咏柳枝矣,唐进士及第多冶游,如《北里志》所载可考。 和词盖夫子自道耳。 (《栩庄漫记》)渔父一首白芷汀寒立鹭鸶,蘋风轻剪浪花时。 烟幂幂,日迟迟。 香引芙蓉惹钓丝。 〔评〕较志和作自远不逮,而遣词琢句,清秀绝伦,亦佳构也。 (《白雨斋词评》)顾夐十八首顾夐,字里未详。 仕前蜀刺史,后蜀太尉。 〔注〕顾夐,前蜀通正时,以小臣给事内庭。 会秃鹙鸟翔摩诃池上,夐作诗刺之,祸几不测。 久之,擢刺史。 已而复仕高祖,累官至太尉。 夐善小词,有《醉公子》曲,为一时艳称。 尤善诙谐,常于前蜀时见隶武职者,多拳勇之夫,戏造《武举谍》以讥之,人以为滑稽云。 《谍》曰,大顺年,侍郎李吒叱,下进及第三十余人。 善癞子,张打胸,李嗑咀,李破筋,李吉了,樊忽雷,王号駞,郝牛矢,陈波斯,罗蛮子等。 试《亡命山泽赋》《到处不生草》诗。 (《十国春秋》)〔评〕顾夐词《全唐诗》五十五首,皆艳词也。 浓淡疏密,一归于艳。 五代艳词之上驷矣。 (况周颐)顾夐艳词,多质朴语,妙在分际恰合。 孙光宪便涉俗。 (同上)顾太尉词,工致丽密,时复清疏。 以艳之神与骨为清,其艳乃入神入骨。 其体格如宋画院工笔折枝小帧,非元人设色所及。 (同上)顾夐词在牛给事毛司徒之间。 (王国维)顾词浓丽,实近温尉,其《荷叶杯》诸词,以质朴之句写入骨之情,虽云艳词,乃为别调。 要之其大体固以飞卿为宗也。 (《栩庄漫记》)虞美人六首晓莺啼破相思梦,帘卷金泥凤。 宿妆犹在酒初醒,翠翘慵整倚银屏,转娉婷。 香檀细画侵桃脸,罗袖轻轻敛。 佳期堪恨再难寻,绿芜满院柳成阴,负春心。 其二触帘风送景阳钟,鸳被绣花重。 晓帏初卷冷烟浓,翠匀粉黛好仪容,思娇慵。 起来无语理朝妆,宝匣镜凝光。 绿荷相倚满池塘,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 〔评〕全词与陈宫无涉,而嵌入景阳钟三字,是为堆砌。 绿荷之下接以相倚二字,便有情致。 于此可悟用字呆活之别。 (《栩庄漫记》)其三翠屏闲掩垂珠箔,丝雨笼池阁。 露沾红藕咽清香,谢娘娇极不成狂,罢朝妆。 小金鸂鶒沉烟细,腻枕堆云髻。 浅眉微敛炷檀轻,旧欢时有梦魂惊,悔多情。 〔评〕露沾红藕,以藕代花。 殊嫌生硬。 (《栩庄漫记》)其四碧梧桐映纱窗晚,花谢莺声懒。 小屏屈曲掩青山,翠帏香粉玉炉寒,两蛾攒。 颠狂少年轻离别,辜负春时节。 画罗红袂有啼痕,魂销无语倚闺门,欲黄昏。 其五深闺春色劳思想,恨共春芜长。 黄鹂娇啭䛏芳妍,杏枝如画倚轻烟,琐窗前。 凭阑愁立双蛾细,柳影斜摇砌。 玉郎还是不还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 〔注〕《升庵词话》:俗谓柔言索物曰泥。 乃许切。 谚所谓柔缠也。 字又作䛏。 《花间集》黄莺娇啭䛏芳妍,又记得䛏人微敛黛。 〔校〕黄鹂句,鹂声一本作莺。 〔评〕恨共春芜长佳。 顾夐《虞美人》六首中,此词较为流丽。 (《栩庄漫记》)其六少年艳质胜琼英,早晚别三清。 莲冠稳称钿篦横,飘飘罗袖碧云轻,画难成。 迟迟少转腰身袅,翠靥眉小心。 醮坛风急杏花香,此时恨不驾鸾凰,访刘郎。 〔校〕醮坛句,花字吴本作枝。 〔评〕杂出别调,绝非本情。 今人作有韵之文,全用散法,而收以韵脚数语,为本文张本,大都类是。 (汤显祖)花间词不尽舒写词调原意,顾夐此词,乃写女冠耳。 若士以为不合词调义讥之,未免拘执。 惟顾词实非佳制。 如醮坛风急杏花香一语中,忽用一急字,便为粗率是也。 (《栩庄漫记》)河传三首燕扬晴景。 小窗屏暖,鸳鸯交颈。 菱花掩却翠鬟欹,慵整。 海棠帘外影。 绣帏香断金鸂鶒,无消息,心事空相忆。 倚东风,春正浓,愁红。 泪痕衣上重。 〔注〕《赵飞燕外传》:婕妤上七尺菱花镜一奁。 〔校〕倚东风句,王本无倚字。 其二曲槛,春晚。 碧流纹细,绿杨丝软。 露花鲜,杏枝繁,莺啭。 野芜平似剪。 直是人间到天上,堪游赏,醉眼疑屏障。 对池塘,惜韶光,断肠。 为花须尽狂。 其三棹举,舟去。 波光渺渺,不知何处。 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 鹧鸪相逐飞。 天涯离恨江声咽,啼猿切,此意向谁说。 舣兰桡,独无聊,魂销。 小炉香欲焦。 〔校〕舣字王本作倚。 〔评〕凡属《河传》题,高华秀美,良不易得。 此三调,真绝唱也。 (汤显祖)好起笔。 天涯十字,笔力精健。 (《白雨斋词评》)顾太尉《河传》云,棹举,舟去。 波光渺渺,不知何处。 岸花汀草共依依。 雨微。 鹧鸪相逐飞。 孙光宪之两桨不知消息,远汀时起鸂鶒确是隐括顾词。 两家并饶简劲之趣。 顾尤毫不着力,自然清远。 (《餐樱庑词话》)顾夐《河传》三首,末阕上半首,不愧简劲二字。 若士概誉之为绝唱何也。 (《栩庄漫记》)甘州子五首一炉龙麝锦帷旁,屏掩映,烛荧煌。 禁楼刁斗喜初长,罗荐绣鸳鸯。 山枕上,私语口脂香。 〔评〕刁斗,无聊之思。 (汤显祖)读辽后《十香词》,则知顾夐《甘州子》之疏淡也。 (《栩庄漫记》)其二每逢清夜与良晨,多怅望,足伤神。 云迷水隔意中人,寂寞绣罗茵。 山枕上,几点泪痕新。 其三曾如刘阮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 绮筵散后锦衾同,款曲见韶容。 山枕上,长是怯晨钟。 〔评〕长是怯晨钟,春宵苦短之意,鸡鸣戒旦之义,则已微矣。 (《栩庄漫记》)其四露桃花里小楼深,持玉盏,听瑶琴。 醉归青琐入鸳衾,月色照衣襟。 山枕上,翠钿镇眉心。 其五红楼深夜醉调笙,敲拍处,玉纤轻。 小屏古画岸低平,烟月满闲庭。 山枕上,灯背脸波横。 〔评〕顾夐才力不富,其词尝有气不能举笔之处,故虽繁缛而不耐回味。 其清淡处亦复不能深秀。 《甘州子》第五首云,小屏古画岸低平,纯是才俭凑韵之句。 (《栩庄漫记》)玉楼春四首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来庭砌竹。 梦惊鸳被觉来时,何处管弦声断续。 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 晓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 〔评〕末句残字作余字解,唐诗类然。 (《芷斋诗余偶评》)其二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 画堂鹦鹉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 香灭绣帷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 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 其三月皎露华窗影细,风送菊香黏绣袂。 博山炉冷水沉微,惆怅金闺终日闭。 懒展罗衾垂玉箸,羞对菱花篸宝髻。 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 〔注〕《本草》:沉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 故名沉水,一曰水沉。 〔校〕懒展句,箸字王本作泪。 其四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 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话别情多声欲颤,玉箸痕留红粉面。 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注〕《傅玄集》:楚王有琴曰绕梁。 司马相如有绿绮。 蔡邕有焦尾。 皆名器也。 〔校〕话别句,颤字王本作战。 〔评〕别愁无俚,赖梦见以慰相思,而反云却怕良宵频梦见,是更进一层写法。 (《栩庄漫记》) 发布时间:2025-07-06 16:50:0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