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花间集评注卷七 内容: 顾夐三十七首浣溪沙八首春色迷人恨正赊,可堪荡子不还家。 细风轻露著梨花。 帘外有情双燕扬,槛前无力绿杨斜。 小屏狂梦极天涯。 〔评〕此阕亦见《阳春录》,与《河传》《诉衷情》数阕当为夐最佳之作矣。 (王国维)细风轻露著梨花,巧致可咏。 结句振起全阕。 (《栩庄漫记》)其二红藕香寒翠渚平,月笼虚阁夜蛩清。 塞鸿惊梦两牵情。 宝帐玉炉残麝冷,罗衣金缕暗尘生。 小窗孤烛泪纵横。 〔校〕吴本小注云:旧前作天际鸿,枕上梦,两牵情,后作小窗深,孤烛背,泪纵横。 其三荷芰风清帘幕香,绣衣鸂鶒泳回塘。 小屏闲掩旧潇湘。 恨入空帏鸾影独,泪凝双脸渚莲光。 薄情年少悔思量。 〔校〕末句悔字,毛本作每。 其四惆怅经年别谢娘,月窗花院好风光。 此时相望最情伤。 青鸟不来传锦字,瑶姬何处锁兰房。 忍教魂梦两茫茫。 其五庭菊飘黄玉露浓,冷莎隈砌隐鸣蛩。 何期良夜得相逢。 背帐风摇红蜡滴,惹香暖梦绣衾重。 觉来枕上怯晨钟。 〔评〕写梦境极婉转。 (《栩庄漫记》)其六云澹风高叶乱飞,小庭寒雨绿苔微。 深闺人静掩屏帏。 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 那堪辜负不思归。 其七雁响遥天玉漏清,小纱窗外月胧明。 翠帏金鸭炷香平。 何处不归音信断,良宵空使梦魂惊。 簟凉枕冷不胜情。 〔评〕炷香平,其幽静可想。 (《栩庄漫记》)其八露白蟾明又到秋,佳期幽会两悠悠。 梦牵情役几时休。 记得䛏人微敛黛,无言斜倚小书楼。 暗思前事不胜愁。 〔校〕䛏字王本作泥。 〔评〕此公管调,动必数章。 虽中间铺叙成文,不如人之字雕句琢,而了无穷措大酸气。 即使瑜瑕不掩,自是大家。 (汤显祖)酒泉子七首杨柳舞风,轻惹春烟残雨。 杏花愁,莺正语,画楼东。 锦屏寂寞思无穷,还是不知消息。 镜尘生,珠泪滴。 损仪容。 〔校〕珠泪句,王本作泪珠滴。 〔评〕顾夐《酒泉子》七首,意少词多,似温飞卿。 (《栩庄漫记》)其二罗带缕金,兰麝烟凝魂断。 画屏欹,云鬓乱,恨难任。 几回垂泪滴鸳衾,薄情何处去。 月临窗,花满树。 信沉沉。 〔注〕月临窗句,毛本小注:月一作灯。 其三小槛日斜,风度绿窗人悄悄。 翠帏闲掩舞双鸾,旧香寒。 别来情绪转难判,韶颜看却老。 依稀粉上有啼痕。 暗销魂。 其四黛薄红深,约掠绿鬟云腻。 小鸳鸯,金翡翠,称人心。 锦鳞无处传幽意,海燕兰堂春又去。 隔年书,千点泪。 恨难任。 其五掩却菱花,收拾翠钿休上面。 金虫玉燕锁香奁,恨厌厌。 云鬟半坠懒重篸。 泪侵山枕湿,银灯背帐梦方酣。 雁飞南。 〔注〕吴均诗,宝粟钿金虫。 注云:金虫一名绿金蝉。 女饰钗环之属象其形也。 《洞冥记》:神女留玉钗以赠武帝。 帝以赐赵婕妤。 至昭帝元凤中,宫人犹见此钗。 黄諃欲之,明日示之。 既发匣,有白燕飞升天,后宫人学作此钗,因名玉燕钗,言吉祥也。 其六水碧风清,入槛细香红藕腻。 谢娘敛翠恨无涯,小屏斜。 堪憎荡子不还家。 谩留罗带结,帐深枕腻炷沉烟。 负当年。 〔评〕翠眉但言翠,此仅见。 (况周颐)其七黛怨红羞,掩映画堂春欲暮。 残花微雨隔青楼,思悠悠。 芳菲时节看将度,寂寞无人还独语。 画罗襦,香粉污。 不胜愁。 〔评〕填词平仄断句皆定数。 而词人语意所到,时有参差。 古诗亦有此法,而词中尤多。 即此词中字之多少,句之长短便不一。 岂专恃歌者上下纵横取协耶。 此本无关大数,然亦不可不知,故为拈出。 (《白雨斋词评》)杨柳枝一首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 鸳帏罗幌麝烟销,烛光摇。 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处。 更闻帘外雨萧萧,滴芭蕉。 〔评〕凄凉情况,即香山暮雨潇潇郎不归意也。 (《白雨斋词评》)遐方怨一首帘影细,簟纹平。 象纱笼玉指,缕金罗扇轻。 嫩红双脸似花明,两条眉黛远山横。 凤箫歇,镜尘生。 辽塞音书绝,梦魂长暗惊。 玉郎经岁负娉婷,教人争不恨无情。 〔评〕铺饰丽字,羌无情致。 (《栩庄漫记》)献衷心一首绣鸳鸯帐暖,画孔雀屏欹。 人悄悄,月明时。 想昔年欢笑,恨今日分离。 银釭背,铜漏永,阻佳期。 小炉烟细,虚阁帘垂。 几多心事,暗地思惟。 被娇娥牵役,魂梦如痴。 金闺里,山枕上,始应知。 〔校〕暗地句,《花草粹编》无地字。 〔评〕以下三词。 颇无佳句,但开曲藻滥觞耳。 昔人谓诗情不似曲情多,末流之弊,唐人先已作俑。 (汤显祖)顾夐《献衷心》绣鸳鸯帐暖,画孔雀屏欹,此词中折腰句法也。 今词谱并断为句,非。 (《雨村词话》)应天长一首瑟瑟罗裙金线缕,轻透鹅黄香画裤。 垂交带,盘鹦鹉。 袅袅翠翘移玉步。 背人匀檀炷,慢转横波偷觑。 敛黛春情暗许,倚屏慵不语。 〔注〕《丹铅总录》:画家七十二色有檀色。 浅赭所合。 古诗所谓檀画荔枝红也。 而妇女晕眉色似之。 唐人诗词多用之,试举其略。 徐凝《宫中曲》云,檀妆惟约数条霞。 花间词云,背人匀檀炷。 又钿昏檀粉泪纵横。 又臂留檀印齿痕香。 又斜分八字浅檀蛾是也。 又云卓女烧春酿美,小檀霞,则言酒色似檀色也。 傅毅《舞赋》:眉连娟以增绕兮。 目流睇而横波。 注云横波,言目邪视如水之流也。 诉衷情二首香灭帘垂春漏永,整鸳衾。 罗带重,双凤缕黄金。 窗外月光临,沉沉。 断肠无处寻,负春心。 其二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评〕要到换心田地,换与他也未必好。 (汤显祖)虽为透骨语,已开柳七一派。 (《蓉城集》)顾太尉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自是透骨情语。 徐山民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全袭此。 然已为柳七一派滥觞。 (《花草蒙拾》)亦是对面写照。 有嘲有怨,放刁放娇。 诗所谓无庶予子憎,正是一种意。 (《湘绮词选》)元人小曲,往往脱胎于此。 (《白雨斋词评》)荷叶杯九首春尽小庭花落,寂寞。 凭槛敛双眉,忍教成病忆佳期。 知摩知,知摩知。 其二歌发谁家筵上,寥亮。 别恨正悠悠,兰釭背帐月当楼。 愁摩愁,愁摩愁。 其三弱柳好花尽拆,晴陌。 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 狂摩狂,狂摩狂。 其四记得那时相见,胆颤。 鬓乱四肢柔,泥人无语不抬头。 羞摩羞,羞摩羞。 〔校〕胆颤句,王本颤字作战。 〔评〕好形容。 (汤显祖)柔字入木三分。 (《栩庄漫记》)其五夜久歌声怨咽,残月。 菊冷露微微,看看湿透缕金衣。 归摩归,归摩归。 其六我忆君诗最苦,知否。 字字尽关心,红笺写寄表情深。 吟摩吟,吟摩吟。 其七金鸭香浓鸳被,枕腻。 小髻簇花钿,腰如细柳脸如莲。 怜摩怜,怜摩怜。 其八曲砌蝶飞烟暖,春半。 花发柳垂条,花如双脸柳如腰。 娇摩娇,娇摩娇。 其九一去又乖期信,春尽。 满院长莓苔,手挼裙带独徘徊。 来摩来,来摩来。 〔评〕手挼裙带,尽得娇痴。 (汤显祖)顾夐以艳词擅长。 有浓有淡,均极形容之妙。 其淋漓真率处,前无古人。 如《荷叶杯》九首,已为后代曲中一半儿张本。 (《栩庄漫记》)渔歌子一首晓风清,幽沼绿,倚阑凝望珍禽浴。 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郁。 好摅怀,堪寓目,身闲心静平生足。 酒杯深,光影促,名利无心较逐。 〔评〕身闲心静,自不较逐名利矣。 词有汲汲顾景之感。 (《栩庄漫记》)临江仙三首碧染长空池似镜,倚楼闲望凝情。 满衣红藕细香清。 象床珍簟,山障掩,玉琴横。 暗想昔时欢笑事,如今赢得愁生。 博山炉暖澹烟轻。 蝉吟人静,残日傍,小窗明。 〔评〕下阕与今日鬓丝蝉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一般惆怅。 (《栩庄漫记》)其二幽闺小槛春光晚,柳浓花澹莺稀。 旧欢思想尚依依。 翠嚬红敛,终日损芳菲。 何事狂夫音信断,不如梁燕犹归。 画堂深处麝烟微。 屏虚枕冷,风细雨霏霏。 〔评〕设色蒨丽,意亦微婉。 (《栩庄漫记》)其三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 砌花含露两三枝。 如啼恨脸,魂断损容仪。 香烬暗销金鸭冷,可堪辜负前期。 绣襦不整鬓鬟欹。 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 〔评〕此阕过于率露,不及前作多矣。 (《栩庄漫记》)醉公子二首漠漠秋云澹,红藕香侵槛。 枕倚小山屏,金铺向晚扃。 睡起横波慢,独望情何限。 衰柳数声蝉,魂销似去年。 〔评〕衰柳数声蝉,消魂似去年,顾太尉《醉公子》词句也。 陈声伯爱之,拟衍一绝云:拥被忽听门外雨,山中又作去年秋。 两俱脱化。 (《古今词话》)字字呜咽。 (《白雨斋词评》)衰柳二句,语淡而味永,韵远而神伤。 (《栩庄漫记》)其二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 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 马嘶芳草远,高楼帘半卷。 敛袖翠蛾攒,相逢尔许难。 〔评〕较后主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稍逊一着。 而情致亦复不泛。 (《白雨斋词评》)觉少游小楼连苑横空无此神韵也。 (《蒿庐词话》)极古拙,极高淡。 非五代不能有此词境。 (郑文焯)更漏子一首旧欢娱,新怅望,拥鼻含嚬楼上。 浓柳翠,晚霞微,江鸥接翼飞。 帘半卷,屏斜掩,远岫参差迷眼。 歌满耳,酒盈樽,前非不要论。 〔注〕《晋书》:谢安能为洛下书生咏。 有鼻疾,故其音浊。 名流爱之不能及,或以手拥鼻以效之。 〔评〕歌满耳,酒盈樽,前非不要论,所谓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者也。 五代十国乱靡有定,割据一方之主,尚少振拔有为者,其学士大臣亦复流连光景,极意闺帏,故《花间集》中不少颓废自放之词。 于顾氏又何怪焉。 (《栩庄漫记》)孙光宪十三首孙光宪,字孟文。 贵平人。 唐陵州判官。 仕荆南,官至御史中丞。 入宋为黄州刺史。 著有《荆台》《笔佣》《橘斋》《巩湖》诸集。 《北梦琐言》一卷。 〔注〕孙光宪唐时为陵州判官,天成初避地江陵,高季兴据荆南,署从事。 历事三世。 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检校秘书,兼御史中丞。 后劝高继冲归宋。 太祖授以黄州刺史。 将用为学士,未及而卒。 自号葆光子。 有《荆台》《笔佣》《橘斋》《巩湖》诸集。 (《历代诗余》)孙光宪字孟文。 贵平人。 (《北梦琐言》作富春人)家世业农。 至光独读书好学。 唐时为陵州刺史,有声。 天成初,避地江陵,武信王奄有荆土,招致四方之士,用梁震荐入掌书记。 王方大治战舰,欲与楚角。 光宪谏曰,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 若又交恶于楚,一旦他国乘吾弊,良足忧也。 王乃止。 文献王立,会梁震乞休,悉以政事委光宪。 王居恒羡马氏豪靡,谓僚佐曰,如马王,可谓大丈夫矣。 光宪曰,天子诸侯,礼有等差,彼乳臭子徒骄侈僭汰,取快一时,危亡无日矣,又何足慕乎。 王忽悟曰,公言是也。 为悔谢久之。 光宪事南平三世,皆处幕中。 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 继冲时,宋使慕容延钊等征湖南,假道于荆,约兵过城外。 大将李景威劝继冲严兵备之。 光宪叱之曰,汝峡江一民耳,安识成败。 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混一天下之志,况圣宋受命,真主兴耶。 王师未易当也。 因教继冲去斥堠,封府库以待,悉献三州之地。 宋太祖嘉其功,授光宪黄州刺史,赐赉加等。 在郡亦称治。 乾德末卒。 光宪博物稽古。 先是唐元和中裴宙镇荆州,掘地得一石,规模悉仿江陵城制。 令徙至他所,辄淫雨不止,仍复旧处,天乃霁。 一日文献王经其地,顾问光宪。 光宪曰,昔伯禹治水至荆,定彼泉源之穴,虑万世下或有泛滥,爰以石屋镇之耳。 王大加叹赏,益重之。 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 自号葆光子。 所著有《荆台集》《橘斋集》《笔佣集》《巩湖集》《北梦琐言》《蚕书》若干卷。 (《容斋三笔》载有《贻子录》,疑亦其所著)又撰《续通历》,纪事颇失实,太平兴国初诏毁之。 光宪素以文学自负。 处荆南颇怏怏不得志。 尝慕史氏之作,颇恨居诸幕下,不足以展其才力。 每谓知交曰,宁知获麟之笔,反为倚马之用。 光宪又雅善小词。 蜀人辑《花间集》。 采其词至六十余篇。 (《十国春秋》)光宪谏保勖曰,宋有天下,诏书皆合仁义,汤武之君也。 公宜克勤克俭,勿奢勿僭。 上以奉朝,中以嗣祖宗,下以安百姓。 (同上)孙孟文事荆南三世。 尝劝高季兴与民休息,善邻保境。 存诲立,政事一以委之。 继冲嗣位,因宋兵平湖南,假道于荆南。 孟文因劝继冲献国纳降,以是宋太祖授为黄州刺史。 其人盖谯周之流亚也。 然处丧乱之世,犹能聚书数千卷,矢力著述。 其入官尚知恤民,不作邪僻之臣。 虽不能谓为高氏之纯臣,亦时流之佼佼者矣。 (《栩庄漫记》)〔评〕孙孟文词气过甚遒。 措辞亦多警炼。 然不及温韦处亦在此,坐少闲逸之致。 (《白雨斋词评》)葆光子词婉约精丽处,神似韦庄。 其《浣溪沙》最有名,孙洙评谓其绝无含蓄而自然入妙。 如半恨半嗔回面处,和娇和泪泥人时。 万般饶得为怜伊,又醉后爱称娇姐姐,夜来留得好哥哥。 不知情事久长么,又将见客时微敛黛,得人怜处且生疏。 低头羞问壁边书,皆足当之无愧。 而一庭疏雨湿春愁片帆烟际闪孤光堕阶萦藓舞愁红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 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诸句,含思绵渺,使人读之徒唤奈何。 (《栩庄漫记》)一庭疏雨善言愁,佣笔金台耐薄游。 最是相思忘不得,春衫如雪去扬州。 (周之琦)浣溪沙九首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 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 兰红波碧忆潇湘。 〔评〕片帆七字压遍古今词人。 (《白雨斋词评》)闪孤光三字警绝。 无一字不秀炼,绝唱也。 (同上)昔王玉林赏孙氏一庭花雨湿春愁,为古今佳句。 余以为不若片帆烟际闪孤光,尤有境界也。 (王国维)片帆句妙矣。 兰红波碧四字,惟潇湘足以当之,他处移用不得。 可谓善于设色。 (《栩庄漫记》)其二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 画梁幽语燕初还。 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 却疑身在梦魂间。 〔校〕画梁句,幽语一作幽雨。 晁本幽字作双。 其三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堂空。 堕阶萦藓舞愁红。 腻粉半黏金靥子,残香犹暖绣薰笼。 蕙心无处与人同。 〔评〕蕙心无处与人同,非深于情者不能道。 (《栩庄漫记》)其四揽镜无言泪欲流,凝情半日懒梳头。 一庭疏雨湿春愁。 杨柳只知伤怨别,杏花应信损娇羞。 泪沾魂断轸离忧。 〔评〕不耐风湿春愁,皆集中创语。 (汤显祖)其五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 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 杳无消息若为情。 〔评〕相少情多,缠绵乃耳。 (《栩庄漫记》)其六兰沐初休曲槛前,暖风迟日洗头天。 湿云新敛未梳蝉。 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堕香肩。 此时模样不禁怜。 〔评〕情态可想。 风流窈窕,我见犹怜。 (《白雨斋词评》)不禁怜三字真乃娇绝。 飞燕玉环,无此情态真欲与丽娟并驱矣。 (同上)翠袂半遮宝钗欲坠。 形容兰沐初休之娇态。 词笔细腻想亦忍俊不禁矣。 (《栩庄漫记》)其七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 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处去来狂太甚,空推宿酒睡无厌。 争教人不别猜嫌。 〔注〕司马相如赋:举帷幄之襜襜。 注云:摇貌。 其八轻打银筝坠燕泥,断丝高罥画楼西。 花冠闲上午墙啼。 粉箨半开新竹径,红苞尽落旧桃蹊。 不堪终日闭深闺。 其九乌帽斜欹倒佩鱼,静街偷步访仙居。 隔墙应认打门初。 将见客时微敛黛,得人怜处且生疏。 低头羞问壁边书。 〔注〕《唐书》:五品以上佩鱼。 〔评〕迤逦写来。 描写女儿心性,情态无不逼真。 (《白雨斋词评》)河传四首太平天子。 等闲游戏,疏河千里。 柳如丝,隈倚绿波春水。 长淮风不起。 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 锦帆风,烟际红,烧空。 魂迷大业中。 〔校〕柳如丝句,《花草粹编》柳上有堤字。 〔评〕词写炀帝开河南游事,妙在烧空二字一转,使上文花团锦簇,顿形消灭。 此法盖出自太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一诗。 (《栩庄漫记》)其二柳拖金缕。 著烟笼雾,濛濛落絮。 凤凰舟上楚女,妙舞。 雷喧波上鼓。 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 襞花笺,艳思牵,成篇。 宫娥相与传。 〔注〕《古今乐录》:晋王献之爱妾名桃叶,其妹曰桃根。 献之尝临渡歌以送之。 后人因名渡曰桃叶。 其三花落,烟薄。 谢家池阁,寂寞春深。 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 玉炉香断霜灰冷,帘铺影。 梁燕归红杏。 晚来天,空悄然。 孤眠,枕檀云髻偏。 〔校〕翠蛾句,吴本蛾字作娥。 其四风飐,波敛。 团荷闪闪,珠倾露点。 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 渺渺湖光白。 身已归,心不归。 斜晖,远汀鸂鶒飞。 〔注〕李白诗: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评〕身已归,心不归,情至语不嫌其直率。 (《栩庄漫记》) 发布时间:2025-07-06 16:56:0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