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花间集评注卷八 内容: 孙光宪四十八首菩萨蛮五首月华如水笼香砌,金镮碎撼门初闭。 寒影堕高檐,钩垂一面帘。 碧烟轻袅袅,红颤灯花笑。 即此是高唐,掩屏秋梦长。 〔校〕红颤句,王本颤字作战。 〔评〕颤笑字新。 (《雨村词话》)其二花冠频鼓墙头翼,东方澹白连窗色。 门外早莺声,背楼残月明。 薄寒笼醉态,依旧铅华在。 握手送人归,半拖金缕衣。 〔评〕情事历历如绘。 (《栩庄漫记》)其三小庭花落无人扫,疏香满地东风老。 春晚信沉沉,天涯何处寻。 晓堂屏六扇,眉共湘山远。 争奈别离心,近来尤不禁。 其四青岩碧洞经朝雨,隔花相唤南溪去。 一只木兰船,波平远浸天。 扣舷惊翡翠,嫩玉抬香臂。 红日欲沉西,烟中遥解携。 〔校〕岩(巖)字毛本作岩。 船字王本作舡。 舷字王本作舡。 携字王本作。 其五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 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 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 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注〕《本草释名》:孔雀一名越禽。 《翻译名义集》:劫贝即木棉也。 状如土葵。 有壳,剖以出花,如柳絮,可纫为布。 茜字一作蒨,音倩,草也。 根可染绛。 又绛色也。 〔校〕樯字王本作墙。 偎字王本作隈。 〔评〕南国风光,跃然纸上。 (《栩庄漫记》)河渎神二首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 翠华一去不言归,庙门空掩斜晖。 四壁阴森排古画,依旧琼轮羽驾。 小殿沉沉清夜,银灯飘落香灺。 〔注〕《上林赋》:建翠华之旗。 注云,天子之旗,以翠羽为饰也。 〔校〕翠华句,王本华字作蛾。 毛本作娥。 〔评〕原题本旨,直书祠庙中事,自无借□空影习气。 (汤显祖)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起笔仿佛似之。 (《白雨斋词评》)其二江上草芊芊,春晚湘妃庙前。 一方卵色楚南天,数行征雁联翩。 独倚朱阑情不极,魂断终朝相忆。 两桨不知消息,远汀时起鸂鶒。 〔注〕《词品》:唐人诗有薄日烘云卵色天之句。 花间词一方卵色楚南天后人多沿用。 东坡诗相逢卵色五湖天或讹为柳,又疑为卯,并非。 〔校〕一方句,卵字王本作柳。 吴本于卵字下注云卵作夘,夘,古柳字。 作泖,泖,水名。 虞美人二首红窗寂寂无人语,暗澹梨花雨。 绣罗纹地粉新描,博山香炷旋抽条,暗魂销。 天涯一去无消息,终日长相忆。 教人相忆几时休,不堪枨触别离愁,泪还流。 〔校〕暗魂销句,暗字毛本王本均作睡。 教人句,教字毛本王本均作交。 其二好风微揭帘旌起,金翼鸾相倚。 翠檐愁听乳禽声,此时春态暗关情,独难平。 画堂流水空相翳,一穗香摇曳。 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 〔校〕一穗句。 摇字吴本作遥。 教人句,教字毛本王本均作交。 〔评〕《益州方物图赞》,虞作娱。 集中诸调,都不及虞姬事,想以此故。 (汤显祖)后庭花二首景阳钟动宫莺啭,露凉金殿。 轻飙吹起琼花绽,玉叶如剪。 晚来高阁上,珠帘卷,见坠香千片。 修蛾慢脸陪雕辇,后庭新宴。 〔注〕《国策》:后庭数十,皆择稚齿。 《南史》:陈后主每引宾客对张贵妃等游宴,使诸贵人及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相赠答。 采其尤丽者为曲调。 其曲有《玉树后庭花》。 〔校〕轻飙句,绽字茅本作旋。 轻飙句,吴本小注云一作鲜飙。 其二石城依旧空江国,故宫春色。 七尺青丝芳草绿,绝世难得。 玉英凋落尽,更何人识,野棠如织,只是教人添怨忆,怅望无极。 〔注〕《吴纪》:建安十七年,城石头,省称石城。 《陈书》:陈后主妃张丽华,容色端丽。 常靓妆临轩,宫中遥望,飘若神仙。 隋兵入京,后主与丽华俱入井。 隋军出之,斩于青溪。 〔评〕起笔挺。 触景生情,有不期然而然者。 只是教人四字,真乃达得出。 (《白雨斋词评》)孙孟文词疏朗婉丽,近于韦相。 其《后庭花》第二首吊张丽华,词意蕴藉凄怨,读之使人意消。 (《栩庄漫记》)生查子三首寂寞掩朱门,正是天将暮。 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 绣工夫,牵心绪。 配尽鸳鸯缕。 待得没人时,偎倚论私语。 〔校〕末句,偎字王本作隈。 〔评〕上半阕极写寂静,下半阕写幽怨。 怨而不怒,足耐回味。 (《栩庄漫记》)其二暖日策花骢,亸鞚垂杨陌。 芳草惹烟青,落絮随风白。 谁家绣毂动香尘,隐映神仙客。 狂杀玉鞭郎,咫尺音容隔。 〔注〕汤校本:亸音朵,垂下貌。 〔评〕六朝风华而稍参差之,即是词也。 唐诗尽出《选》诗。 兹体犹未入。 (汤显祖)其三金井堕高桐,玉殿笼斜月。 永巷寂无人,敛态愁堪绝。 玉炉寒,香烬灭。 还似君恩歇。 翠辇不归来,幽恨将谁说。 〔注〕《列女传》:姜后脱簪珥,待罪永巷。 谓宫中长巷,幽闭宫女之有过者。 临江仙二首霜拍井梧干叶堕,翠帷雕槛初寒。 薄铅残黛称花冠。 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 杳杳征轮何处去,离愁别恨千般。 不堪心绪正多端。 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 其二暮雨凄凄深院闭,灯前凝坐初更。 玉钗低压鬓云横。 半垂罗幕,相映烛光明。 终是有心投汉珮,低头但理秦筝。 燕双鸾耦不胜情。 只愁明发,将逐楚云行。 〔注〕《风俗通》:筝,秦声也。 或言蒙恬所造。 《诗》:明发不昧,有怀二人。 注云明发,将旦也。 酒泉子三首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 马萧萧,人去去。 陇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 绮罗心,魂梦隔。 上高楼。 〔注〕《元和志》:阳关居玉门关之西,为出塞必经之地。 《秦州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 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 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 山下有陇关,即大震关,为秦雍喉咽。 其二曲槛小楼,正是莺花二月。 思无聊,愁欲绝。 郁离襟。 展屏空对潇湘水,眼前千万里。 泪淹红,眉敛翠。 恨沉沉。 〔校〕潇湘,吴本作萧相。 泪淹红句,毛本王本淹字均作掩。 其三敛态窗前,袅袅雀钗抛颈。 燕成双,鸾对影。 耦新知。 玉纤澹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 翠连娟,红缥缈。 早妆时。 〔注〕何逊诗:雀钗横晓鬓。 清平乐二首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 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 掩镜无语眉低,思随芳草萋萋。 凭仗东风吹梦,与郎终日东西。 〔注〕《晋中兴祥征记》:连理,仁木也。 或异枝还合,皆两树共合。 〔评〕柔情密意,思路凄然。 (《白雨斋词评》)东风吹梦,与郎东西,语极缠绵沉挚。 (《栩庄漫记》)其二等闲无语,春恨如何去。 终是疏狂留不住,花暗柳浓何处。 尽日目断魂飞,晚窗斜界残晖。 长恨朱门薄暮,绣鞍骢马空归。 〔评〕终是疏狂留不住,无限伤怨。 不嫌其说得尽。 (《栩庄漫记》)更漏子二首听寒更,闻远雁,半夜萧娘深院。 扃绣户,下珠帘,满庭喷玉蟾。 人语静,香闺冷,红幕半垂清影。 云雨态,蕙兰心,此情江海深。 〔注〕《栩庄漫记》:唐人诗词尝用萧郎萧娘字以代少年及少女。 如《全唐诗话》云,崔郊有婢鬻于连帅。 郊有诗曰,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杨巨源《崔娘诗》云,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又如词中之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又半夜萧娘深院,皆是。 但不知惯以萧氏为代,其意何在,岂以萧为望族故耶。 其二今夜期,来日别,相对只堪愁绝。 偎粉面,捻瑶簪,无言泪满襟。 银箭落,霜华薄,墙外晓鸡喔喔。 听付嘱,恶情悰,断肠西复东。 〔校〕偎字王本作隈。 〔评〕得情深江海,自不至断肠东西。 其不然者,命也,数也。 人非木石,那得无情。 世间负心人,木石之不若也。 (汤显祖)女冠子二首蕙风芝露,坛际残香轻度。 蕊珠宫。 苔点分圆碧,桃花践破红。 品流巫峡外,名籍紫微中。 真侣墉城会,梦魂通。 〔注〕《神异经》:青丘山有紫微宫。 天真仙女,多游于此。 《水经注》:昆仑山有墉城。 金台玉楼,相望如一。 其二澹花瘦玉,依约神仙妆束。 佩琼文。 瑞露通宵贮,幽香尽日焚。 碧烟笼绛节,黄藕冠浓云。 勿以吹箫伴,不同群。 〔校〕碧烟句,毛本王本烟字均作纱。 风流子三首茅舍槿篱西曲,鸡犬自南自北。 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渌。 听织,声促。 轧轧鸣梭穿屋。 〔评〕《花间集》中忽有此淡朴咏田家耕织之词,诚为异采。 盖词境至此,已扩放多矣。 (《栩庄漫记》)其二楼倚长衢欲暮,瞥见神仙伴侣。 微傅粉,拢梳头,隐映画帘开处。 无语,无绪。 慢曳罗裙归去。 〔评〕情态逼真,令人如见。 结三语有无限惋惜。 (《白雨斋词评》)其三金络玉衔嘶马,系向绿杨阴下。 朱户掩,绣帘垂,曲苑水流花榭。 欢罢,归也。 犹在九衢深夜。 〔校〕曲苑句,毛本王本榭字均作谢。 定西番二首鸡禄山前游骑。 边草白,朔天明,马蹄轻。 鹊面弓离短韔,弯来月欲成。 一只鸣𩩉云外,晓鸿惊。 〔注〕《水经注》:自窳浑县西北,出鸡鹿塞。 一作鸡禄。 汤校本云,韔音怅,弓发也;𩩉音嚣,箭也。 〔评〕随题敷衍,了无佳处。 (《栩庄漫记》)其二帝子枕前秋夜。 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 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 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 〔评〕吴子华云,无人知道外边寒。 谢叠山云,玉人歌吹未曾归。 可见深宫之暖,不知边塞之寒。 玉人之娱,不知蚕物之苦。 至裴交泰下第词云,南宫漏短北宫长,真一字一血矣。 (汤显祖)河满子一首冠剑不随君去,江河还共恩深。 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 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玉胡蝶一首春欲尽,景仍长,满园花正黄。 粉翅两悠扬,翩翩过短墙。 鲜飙暖,牵游伴,飞去立残芳。 无语对萧娘,舞衫沉麝香。 八拍蛮一首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 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 竹枝二首门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 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注〕《岳阳风土记》:巴陵鸦甚多,土人谓之神鸦,无敢弋者。 穿堂入庖厨略不畏。 园林果实未熟,耗啄已半。 杜甫诗曰,迎棹舞神鸦。 其二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 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 〔注〕此二词王本吴本均作一首,兹从毛本分作二首。 〔评〕谐声和歌,读曲子夜之遗响也。 (《栩庄漫记》)思帝乡一首如何,遣情情更多。 永日水堂帘下,敛羞蛾。 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 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校〕永日句堂字,《词综》、茅本均作晶。 吴本作尚。 〔评〕常语常景,自然丰采。 (《湘绮词选》)上行杯二首草草离亭鞍马,从远道,此地分襟。 燕宋秦吴千万里。 无辞一醉。 野棠开,江草湿。 伫立,沾泣。 征骑骎骎。 其二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 去住心情知不共。 金船满捧。 绮罗愁,丝管咽。 回别,帆影灭。 江浪如雪。 〔注〕《海录碎事》:金船,酒器中大者。 庾信诗金船代酒卮或以为即曹植鸭头杓之遗制。 〔评〕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 江淹《恨赋》所未畅,尚思广之,此词殊觉潦草。 (汤显祖)谒金门一首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 白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 轻别离,甘抛掷。 江上满帆风疾。 却羡鸳鸯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注〕古《白纻歌》: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衫余作巾。 〔评〕满帆风吹不上离人小舡。 今南调中最脍炙人口。 只此一曲数语,已足该括之矣。 (汤显祖)结笔妙。 一还字可知孤栖非一日矣。 (《白雨斋词评》)字字呜咽,相思之苦,飘泊之感,使人荡气回肠,百读不厌,其清新哀惋处,盖神似端己也。 (《栩庄漫记》)思越人二首古台平,芳草远,馆娃宫外春深。 翠黛空留千载恨,教人何处相寻。 绮罗无复当时事,露花点滴香泪。 惆怅遥天横渌水,鸳鸯对对飞起。 其二渚莲枯,宫树老,长洲废苑萧条。 想像玉人空处所,月明独上溪桥。 经春初败秋风起,红兰绿蕙愁死。 一片风流伤心地,魂销目断西子。 〔评〕笔致疏冷。 经春二语凄艳而笔力甚遒。 (《白雨斋词评》)月明独上溪桥,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也。 (《栩庄漫记》)杨柳枝四首阊门风暖落花干,飞遍江城雪不寒。 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阑干。 〔评〕飞遍江城雪不寒,得咏絮之妙。 (《栩庄漫记》)其二有池有榭即濛濛,浸润翻成长养功。 恰似有人长检点,著行排立向春风。 〔评〕浸润句,拙而蠢。 (汤显祖)其三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 骖骖金带谁堪比,还共黄莺不校多。 其四万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吴宫各自垂。 好是淮阴明月夜,酒楼横笛不胜吹。 望梅花一首数枝开与短墙平。 见雪萼红跗相映,引起谁人边塞情。 帘外欲三更,吹断离愁月正明。 空听隔江声。 〔评〕自去何郎无好咏,雪萼红跗相映,当得好字起不。 (汤显祖)渔歌子二首草芊芊,波漾漾,湖边草色连波涨。 沿蓼岸,泊枫汀,天际玉轮初上。 扣舷歌,联极望,桨声伊轧知何向。 黄鹄叫,白鸥眠,谁似侬家疏旷。 〔注〕元稹诗:黄道玉轮巍。 其二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 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 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侬家日月。 〔注〕《寰宇记》:自浮玉山曰苕溪。 自铜岘山曰前溪。 自天目山曰余不溪。 自德清县前北流至州南兴国寺曰霅溪。 凡四水,合为一溪,东北流入太湖。 《地理志》:松江太湖之支流,古称笠泽。 〔评〕竟夺了张志和张季膺坐席,忒觉狠些。 (汤显祖)二词亦疏旷,特未能与西塞山前原唱争胜耳。 (《栩庄漫记》)魏承班二首魏承班,字籍未详,前蜀驸马都尉,官至太尉。 〔注〕魏承班父名宏夫,王建录为养子,赐姓名王宗弼,封齐王。 (《十国春秋》)〔评〕元遗山曰,承班词但为言情之作,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者。 (《古今词话》)魏承班词较南唐诸公更浅而近,更宽而尽。 人人喜效为之。 愚按相见绮筵时,深情黯(一本作暗)共知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亦为弄姿无限。 只是一腔摹出。 至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少年何事负初心,泪滴镂金双衽有故意求尽之病。 (《柳塘词话》)按魏承班词,沈偶僧言其有故意求尽之病。 余谓不妨说尽,只是少味耳。 如嫁得薄情夫,长抱相思病王孙何处不归来,应在倡楼酩酊。 此等句有何意味耐人涵泳玩索耶。 惟《谒金门》云:烟水阔,人值清明时节。 雨细花零莺语切,愁肠千万结。 雁去音徽断绝,有恨凭谁说。 无事伤心犹不澈,春时容易别。 前调云:春欲半,堆砌落花千片。 早是潘郎长不见,忍听双语燕。 飞絮晴空扬远,风送谁家弦管。 愁倚画屏凡事懒,泪沾金缕线。 前调云:长思忆,思忆佳期轻掷。 霜月透帘澄夜色,小屏山凝碧。 恨恨君何太极,记得娇娆无力。 独坐思量愁似织,断肠烟水隔。 《全唐诗》附承班词二十阕。 如右三阕。 尚觉行间句里,饶有清气。 断句如《诉衷情》云:别后忆纤腰,梦魂劳。 如今风叶又萧萧,恨迢迢。 《木兰花》云:凝然愁望静相思,一双笑靥嚬香蕊。 似此笔近清疏,亦复披沙拣金,未易多得。 《生查子》云:羞看绣罗衣,为有金鸾并。 只是刷色鲜艳耳。 五代词自是词流之词,余谓承班可云驸马之词。 世有知音,容不以为过当。 (况周颐)魏词逊于薛昭蕴牛峤而高于毛文锡。 然皆不及王衍。 五代词以帝王为最工,岂不以无意于求工欤。 (王国维)魏承班词浓艳处近飞卿,间有清朗之作,特不多耳。 (《栩庄漫记》)菩萨蛮二首罗裙薄薄秋波染,眉间画时山两点。 相见绮筵时,深情暗共知。 翠翘云鬓动,敛态弹金凤。 宴罢入兰房,邀人解珮珰。 〔评〕艳冶似温尉。 (《栩庄漫记》)其二罗衣隐约金泥画,玳筵一曲当秋夜。 声颤觑人娇,云鬟袅翠翘。 酒醺红玉软,眉翠秋山远。 绣幌麝烟沉,谁人知两心。 〔评〕艳丽。 (《栩庄漫记》) 发布时间:2025-07-06 16:59:5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