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花间集评注卷十 内容: 毛熙震十三首河满子二首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 缅想旧欢多少事,转添春思难平。 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 深院空闻燕语,满园闲落花轻。 一片相思休不得,忍教长日愁生。 谁见夕阳孤梦,觉来无限伤情。 〔评〕谁见夕阳孤梦二句稍有情味。 (《栩庄漫记》)其二无语残妆澹薄,含羞亸袂轻盈。 几度香闺眠过晓,绮窗疏日微明。 云母帐中偷惜,水精枕上初惊。 笑靥嫩疑花坼,愁眉翠敛山横。 相望只教添怅恨,整鬟时见纤琼。 独倚朱扉闲立,谁知别有深情。 〔校〕几度句,王本无过字。 小重山一首梁燕双飞画阁前。 寂寥多少恨,懒孤眠。 晓来闲处想君怜。 红罗帐,金鸭冷沉烟。 谁信损婵娟。 倚屏啼玉箸,湿香钿。 四肢无力上鞦韆。 群花谢,愁对艳阳天。 〔校〕四肢句,毛本王本肢作支。 〔评〕春思无限,而以愁对艳阳天点出,故是有致。 (《栩庄漫记》)定西番一首苍翠浓阴满院。 莺对语,蝶交飞,戏蔷薇。 斜日倚阑风好,余香出绣衣。 未得玉郎消息,几时归。 木兰花一首掩朱扉,钩翠箔,满院莺声春寂寞。 匀粉泪,恨檀郎,一去不归花又落。 对斜晖,临小阁,前事岂堪重想著。 金带冷,画屏幽,宝帐慵薰兰麝薄。 后庭花三首莺啼燕语芳菲节,瑞庭花发。 昔时欢宴歌声揭,管弦清越。 自从陵谷追游歇,画梁尘黦。 伤心一片如珪月。 闲锁宫阙。 〔校〕《词律》云,瑞庭应作后庭。 〔评〕周密《齐东野语》称毛词新警而不为儇薄。 余尤爱其《后庭花》。 不独意胜,即以调论,亦有隽上清越之致。 视文锡蔑如也。 (王国维)其二轻盈舞伎含芳艳,竞妆新脸。 步摇珠翠敛羞蛾,腻鬟云染。 歌声慢发开檀点,绣衫斜掩。 时将纤手匀红脸,笑拈金靥。 〔评〕堆缀丽字,羌无情致。 (《栩庄漫记》)其三越罗小袖新香蒨,薄笼金钏。 倚阑无语摇轻扇,半遮匀面。 春残日暖莺娇懒,满庭花片。 争不教人长相见,画堂深院。 酒泉子二首闲卧绣帏,慵想万般情宠。 锦檀偏,翘股重,翠云欹。 暮天屏上春山碧,映香烟雾隔。 蕙兰心,魂梦役。 敛蛾眉。 其二钿匣舞鸾,隐映艳红脩碧。 月梳斜,云鬓腻,粉香寒。 晓花微敛轻呵展,袅钗金燕软。 日初升,帘半卷。 对妆残。 〔校〕卷字,王本作掩。 末句,各本作对残妆此从《词律》校改。 菩萨蛮三首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 斜月照帘帏,忆君和梦稀。 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 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 〔评〕凄清怨抑。 (《栩庄漫记》)其二绣帘高轴临塘看,雨翻荷芰真珠散。 残暑晚初凉,轻风渡水香。 无聊悲往事,争那牵情思。 光影暗相催,等闲秋又来。 〔评〕等闲秋又来,无限惆怅。 (《栩庄漫记》)其三天含残碧融秋色,五陵薄幸无消息。 尽日掩朱门,离愁暗断魂。 莺啼芳树暖,燕拂回塘满。 寂寞对屏山,相思醉梦间。 李珣三十七首李珣字德润。 先世波斯人。 蜀秀才。 著有《琼瑶集》若干卷。 〔注〕李珣字德润。 梓州人。 昭仪李舜弦之兄也。 珣以小词为后主所赏。 尝制《浣溪沙》词有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 词家互相传诵。 所作有《琼瑶集》若干卷。 (《十国春秋》)陈垣《回回教进中国源流》云,《旧唐书李汉传》谓敬宗好治宫室,波斯贾人李苏沙献沉香亭子材,其后人有李珣及珣兄玹,而《茅亭客话》云,李四郎名玹,字廷仪,其先波斯国人。 随僖宗入蜀,授率府率。 王衍纳珣妹为昭仪,而《花间集》仅称为李秀才,则珣并未为显宦也,所著《琼瑶集》今不存,惟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引其所作《海药本草》,是珣兼通医药也。 《客话》又称其所吟诗,往往动人。 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 是珣之人品亦佼佼者也。 尹鹗尝以诗嘲之云:异域从来不乱常,李波斯强学文章。 假饶折得东堂桂,胡臭薰来也不香。 嗟乎。 五代十国之际,士人风骨扫地,有愧李波斯者多矣。 珣妹舜弦亦能诗,《随驾游青城》诗曰:因随八马上仙山,顿隔尘埃物象闲。 只恐西追王母宴,却忧难得到人间。 正复琅琅可诵。 (《栩庄漫记》)〔评〕杂传纷纷定几人,秀才高节抗峨岷。 扣舷自唱《南乡子》,翻是波斯有逸民。 (周之琦)李秀才词清疏之笔,下开北宋人体格。 宋人《茅亭客话》,称李德润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 《渔父》云:水接衡门十里余,信船归去卧看书。 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 前调云: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 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 前调云:棹警鸥飞水溅袍,影随潭面柳垂绦。 终日醉,绝尘劳,曾见钱塘八月涛。 《定风波》云: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有五湖春。 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 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又《渔歌子》楚山荻花二首,如右数阕,具见襟情高澹,故能晚节坚贞。 曾见钱塘八月涛,殆所谓感慨之音乎。 又《定风波》云: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 盖寓故国故君之思。 非寻常情语也。 (《蕙风词话》)李德润词大氐清婉近端己,其写南越风物,尤极真切可爱。 在花间词人中自当比肩和凝而深秀处且似过之。 如《浣溪沙》云: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拚却又思量。 又暗思何事立残阳。 《酒泉子》云:秋雨连(一本作联)绵,声散败荷丛里。 那堪深夜枕前听,酒初醒。 皆词浅意深,耐人涵咏。 又如《南乡子》诸首写景物写风俗,均以明净之句,绘影绘声,引人入胜。 又如《渔歌子》《渔父》《定风波》诸词,缘题自抒胸境,洒然高逸,均可诵也。 花间词人能如李氏多面抒写者,甚鲜。 故余谓德润词在花间可成一派而可介立温韦之间也。 (《栩庄漫记》)浣溪沙四首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 翠钿檀注助容光。 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拚却又思量。 月窗香径梦悠扬。 其二晚出闲庭看海棠,风流学得内家妆。 小钗横戴一枝芳。 镂玉梳斜云髻腻,缕金衣透雪肌香。 暗思何事立残阳。 〔评〕如画。 (《白雨斋词评》)暗思何事立残阳,其妙在说不出。 (同上)前五句实写,而结句一笔提醒,遂觉全词俱化空灵,实者亦虚矣,此之谓笔妙。 (《栩庄漫记》)其三访旧伤离欲断魂,无因重见玉楼人。 六街微雨镂香尘。 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 遇花沽酒莫辞频。 〔注〕《通鉴》:中书舍人韦元,徼巡六街。 注,长安城中左右六街,金吾街使主之。 左右金吾将军,掌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 〔评〕李珣尝制《浣溪沙》词,有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词家互相传诵。 (《十国春秋》)无因重见玉楼人,故遇花沽酒莫辞频,非曰及时行乐,实乃以酒浇愁,故其词温厚而不儇薄。 (《栩庄漫记》)其四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 旧欢如梦绝音尘。 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纹簟水潾潾。 断魂何处一蝉新。 渔歌子四首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 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 酒盈樽,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 〔评〕楚山三句,淡秀可爱。 (《栩庄漫记》)其二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樽,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注〕《一统志》:橘洲在长沙县西湘江中,一名下洲。 多橘故名。 其三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 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歌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 下长汀,临浅渡,惊起一行沙鹭。 〔校〕莺啼句,天字王本作山。 〔评〕词虽缘饰题意,而风趣洒然。 此首不作说明语尤佳也。 (《栩庄漫记》)其四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 水云间,山月里,棹月穿云游戏。 鼓清琴,倾渌蚁,扁舟自得逍遥意。 任东西,无定止,不议人间醒醉。 〔注〕《地理志》:湘水与漓水同发源于海阳山,曰漓湘。 合流至兴安县,歧而东北入零陵合潇水曰潇湘。 至衡阳合蒸水曰蒸湘。 故曰三湘。 张衡赋:胶敷径寸,浮蚁若萍。 注谓酒初熟,滓浮如蚁也。 〔校〕末句,毛本王本问字均作间。 巫山一段云二首有客经巫峡,停桡向水湄。 楚王曾此梦瑶姬,一梦杳无期。 尘暗珠帘卷,香消翠幄垂。 西风回首不胜悲,暮雨洒空祠。 其二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评〕客子常畏人,酸语不减楚些。 (汤显祖)啼猿二语,语浅情深。 不必猿啼,行客已自多愁,又况闻猿啼乎。 (《白雨斋词评》)临江仙二首帘卷池心小阁虚,暂凉闲步徐徐。 芰荷经雨半凋疏。 拂堤垂柳,蝉噪夕阳余。 不语低鬟幽思远,玉钗斜坠双鱼。 几回偷看寄来书。 离情别恨,相隔欲何如。 〔评〕不了语作结,亦自有法。 (汤显祖)其二莺报帘前暖日红,玉炉残麝犹浓。 起来闺思尚疏慵。 别愁春梦,谁解此情悰。 强整娇姿临宝镜,小池一朵芙蓉。 旧欢无处再寻踪。 更堪回顾,屏画九疑峰。 〔评〕德润强整娇姿临宝镜,小池一朵芙蓉工于形容,语妙天下。 世之笨词,当以此为换骨金丹。 (《栩庄漫记》)南乡子十首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其二兰棹举,水纹开,竞携藤笼采莲来。 回塘深处遥相见,邀同宴,渌酒一卮红上面。 〔评〕娇态如见。 (《白雨斋词评》)其三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 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其四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圆荷遮晚照。 〔校〕游女句,毛本王本均作带香游女隈伴笑。 争窈窕句,王本无争字。 〔评〕竞折圆荷遮晚照,生动入画。 (《栩庄漫记》)其五倾渌蚁,泛红螺,闲邀女伴簇笙歌。 避暑信船轻浪里,闲游戏,夹岸荔枝红照水。 〔校〕闲游戏句,王本无闲字。 〔评〕夹岸荔枝红照水,设色明蒨,非熟于南方景物不能道。 (《栩庄漫记》)其六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 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蓬底睡。 〔评〕帆底一樽,马头千里,亦自有荣辱。 如此睡,仿佛希夷。 (汤显祖)其七沙月静,水烟轻,芰荷香里夜船行。 绿鬟红脸谁家女,遥相顾,缓唱棹歌极浦去。 其八渔市散,渡船稀,越南云树望中微。 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 〔评〕啼瘴雨三字,笔力精湛,仿佛古诗。 (《白雨斋词评》)其九拢云髻,背犀梳,焦红衫映绿罗裾。 越王台下春风暖,花盈岸,游赏每邀邻女伴。 〔注〕《番禺志》:越王台在广州越秀山上。 赵佗因山筑台,故名。 其十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评〕有心耶,无心耶。 (《白雨斋词评》)周草窗云,李珣欧阳炯辈俱蜀人,各制《南乡子》数首,以志风土,亦《竹枝》体也。 顾珣蜀人。 所咏皆东粤景物,何邪。 至《浣溪沙》《巫山一段云》,则诚蜀人之言矣。 (《餐樱庑词话》)李珣《南乡子》均写广南风土,欧阳炯作此调亦然,珣波斯人,或曾至粤中,岂炯亦曾入粤。 不然,则《南乡子》一调,或专为咏南粤风土而制,故作者一本调意为之也。 珣词如骑象背人先过水竞折圆荷遮晚照愁听猩猩啼瘴雨夹岸荔枝红照水诸句,均以浅语写景而极生动可爱,不下刘禹锡巴渝《竹枝》,亦《花间集》中之新境也。 (《栩庄漫记》)女冠子二首星高月午,丹桂青松深处。 醮坛开。 金磬敲清露,珠幢立翠苔。 步虚声缥渺,想像思徘徊。 晓天归去路,指蓬莱。 其二春山夜静,愁闻洞天疏磬。 玉堂虚。 细雾垂珠珮,轻烟曳翠裾。 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 刘阮今何处,绝来书。 〔注〕《茅君传》:大天之内,有地之洞天三十六所,乃真仙所居。 酒泉子四首寂寞青楼,风触绣帘珠碎撼。 月朦胧,花暗澹,锁春愁。 寻思往事依稀梦,泪脸露桃红色重。 鬓欹蝉,钗坠凤。 思悠悠。 〔校〕风触句,碎字王本作翠。 其二雨渍花零,红散香凋池两岸。 别情遥,春歌断,掩银屏。 孤帆早晚离三楚,闲理钿筝愁几许。 曲中情,弦上语。 不堪听。 〔注〕《史记》: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 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 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此南楚也。 〔校〕闲理句,晁本钿筝作筝钿。 其三秋雨联绵,声散败荷丛里。 那堪深夜枕前听,酒初醒。 牵愁惹思更无停,烛暗香凝天欲晓。 细和烟,冷和雨。 透帘旌。 〔校〕末句旌字,王本吴本均作中。 烛暗句晓字,《词律》改为曙,与雨字叶。 〔评〕五代人小词,大都奇艳如古蕃锦。 惟李词有以清胜者。 如《酒泉子》秋雨联绵,声散败荷丛里。 那堪深夜枕前听。 酒初醒。 又秋月婵娟,皎洁碧纱窗外。 照花穿竹冷沉沉。 印池心。 《浣溪沙》云:翠叠蝉新。 下开北宋体格者也。 有以质胜者,《西溪子》云:归去想娇娆,暗魂销。 《中兴乐》云:忍孤前约,教人花貌,虚老风光。 宋人惟吴梦窗能有此等丽句,愈质愈厚。 盖五代人已开其先矣。 (况周颐)其四秋月婵娟,皎洁碧窗外。 照花穿竹冷沉沉,印池心。 凝露滴,砌蛩吟。 惊觉谢娘残梦,夜深斜傍枕前来,影徘徊。 〔评〕一意空翻到底。 而点缀古雅,不强人意。 似富于才而贫于学者。 (汤显祖)望远行二首春日迟迟思寂寥,行客关山路遥。 琼窗时听语莺娇,柳丝牵恨一条条。 休晕绣,罢吹箫。 貌逐残花暗凋。 同心犹结旧裙腰,忍辜风月度良宵。 〔评〕蜀李珣词《望远行》云:休晕绣,罢吹箫。 闺人刺绣,颜色浓淡深浅之间,细意熨贴。 务令化尽针线痕迹,与画家设色无异。 谓之晕绣。 此二字入词绝新。 又《临江仙》云:强整娇姿临宝镜,小池一朵芙蓉。 妙绝形容,却无形容之迹。 即是晕绣工夫。 (《织余续述》)其二露滴幽庭落叶时,愁聚萧娘柳眉。 玉郎一去负佳期,水云迢递雁书迟。 屏半掩,枕斜欹。 蜡泪无言对垂。 吟蛩断续漏频移,入窗明月鉴孤帏。 〔评〕明月鉴孤帏,自表孤贞,意在言外。 (《栩庄漫记》)菩萨蛮三首回塘风起波纹细,刺桐花里门斜闭。 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 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 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评〕残日照平芜五字精绝秀绝。 (《白雨斋词评》)音节凄断。 (同上)其二等闲将度三春景,帘垂碧砌参差影。 曲槛日初斜,杜鹃啼落花。 恨君容易处,又话潇湘去。 凝思倚屏山,泪流红脸斑。 〔校〕恨君句,王本君字作去。 其三隔帘微雨飞双燕,砌花零落红深浅。 捻得宝筝调,心随征棹遥。 楚天云外路,动便经年去。 香断画屏深,旧欢何处寻。 〔评〕《菩萨蛮》集中多而佳者亦不少。 以此殿之,不为貂续。 (汤显祖)隔帘二句,即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蓝本。 (《栩庄漫记》)西溪子一首金缕翠钿浮动,妆罢小窗圆梦。 日高时,春已老,人来到,满地落花慵扫。 无语倚屏风,泣残红。 〔注〕《正字通》:占梦以定吉凶,曰圆梦。 虞美人一首金笼莺报天将曙,惊起分飞处。 夜来潜与玉郎期,多情不觉酒醒迟,失归期。 映花避月遥相送,腻髻偏垂凤。 却回娇步入香闺,倚屏无语捻云篦,翠眉低。 河传二首去去,何处。 迢迢巴楚,山水相连。 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 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 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 〔评〕一气舒卷,若断若连,有水流花放之乐,结得温厚。 (《白雨斋词评》)李德润《河传》云: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 高竹屋《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云:古驿烟零,幽垣梦冷,应念秦楼十二。 两家用意略同。 高词伤格不可学。 李词则否。 其故当细思之。 (《餐樱庑词话》)其二春暮,微雨。 送君南浦,愁敛双蛾。 落花深处,啼鸟似逐离歌,粉檀珠泪和。 临流更把同心结,情哽咽,后会何时节。 不堪回首,相望已隔汀洲,橹声幽。 〔评〕昔阅片玉《兰陵王词》云回首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爱其能描摹别绪,入木三分,使人诵之黯然魂销。 及阅李德润不堪回首,相望已隔汀洲。 橹声幽正是一般写法,乃知周词本此也。 (《栩庄漫记》)声情绵渺。 以此结束《花间》,可谓珪璧相映。 (同上) 发布时间:2025-07-06 17:08:1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