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一一 内容: 古陶太尉、欧阳少师之母,俱以教子贵显,名传千古。 然两母之著述不传。 即宣文夫人讲解经义,几与孔子并称,而吟咏亦无闻焉。 近惟毕太夫人,兼而有之。 夫人名藻,字于湘,印江令笠亭先生之女,余同征友少仪观察之妹也。 偶咏《梅》云:“出身首荷东皇赐,点额亲添帝女装。 ”首句本出无心,未几秋帆尚书果殿试第一,继王沂公而起。 吉人之词,便成诗谶,事亦奇矣。 太夫人虽在闺阁,而通达政体。 尚书出抚陕西,太夫人作诗箴之云:“读书裕经纶,学古法政治。 功业与文章,斯道非有二。 汝宦久秦中,游膺封圻寄。 仰沐圣主慈,宠命九重贲。 日夕为汝祈,冰渊慎惕厉。 譬诸樽栌材,斫小则恐敝。 又如任载车,失诫则惧踬。 扪心五夜惭,报答奚所自? 我闻经纬才,持重戒轻易。 教敕无烦苛,廉察无猥细。 勿胶柱纠缠,勿模棱附丽。 端己励清操,俭德风下位。 大法则小廉,积诚以去伪。 西土民气淳,质朴鲜糜费。 丰镐有遗音,人文郁炳蔚。 况逢郅治隆,陶钧综万类。 民力久普存,爱养在大吏。 润泽因时宜,樽节善调理。 古人树声名,根柢性情地。 一一践履真,实心见实事。 千秋照汗青,今古合符契。 不负平生学,不存温饱志。 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 我家祖德诒,箕裘罔或坠。 痛汝早失怙,遗教幸勿弃。 叹我就衰年,垂老筋力瘁。 曳杖看飞云,目断秦山翠。 ”读其诗,可谓训词深厚,不减颜家庭诰。 未几太夫人就养官署,一路关心,访察政声。 闻长安父老俱称尚书之贤,太夫人喜,抵署又赋诗曰:“骖啡乍解路三千,风物琴川慰眼前。 到处听来人语好,频年丰乐使君贤。 ”“连朝话旧到更深,不尽娄江望远心。 莫怪老人添白发,儿童几辈换乡音。 ”“周遭竹屿与花潭,槛外云光映翠岚。 尽有琐窗诗料在,不须回首忆江南。 ”太夫人受封极品,考终官署。 庚子上巡江、浙,尚书居忧里门,谒于行在,具陈母氏贤行。 上赐“经训克家”四字。 尚书建楼于灵岩别业,以奉宸章,当世荣之。 有《培远堂诗集》行世。 《培远堂集》中,美不胜收,摘其尤者。 五古如《灵岩山馆夜坐》云:“圆景下绝壁,山馆忽已暝。 石磴静张琴,雪泉清瀹茗。 不知夜已深,月上青松顶。 ”五律如《正月十二夜》云:“银钍暗画堂,坐数漏偏长。 雁影半墙月,鸡声万瓦霜。 夜吟多遣兴,春梦不离乡。 庭下微风起,梅花入幕香。 ”《落叶》云:“微霜零木叶,秋气乍萧森。 乱逐西风下,多随凉雨深。 纸窗延皎月,苔磴失层阴。 偶尔凭栏立,平林露远岑。 ”七律如《小园》云:“小园半亩寄西城,每到春深信有情。 花里帘栊晴放燕,柳边楼阁晓闻莺。 《汉书》旧读文犹熟,晋帖初临手尚生。 自笑争心犹未忘,闲招邻女对棋枰。 ”七绝如《探梅》云:“光福寺前日欲曛,上阳村外望纲组。 干林万壑浩无际,不辨湖光与白云。 ”《春残》云:“斐几熏炉百衲琴,绿阴门巷昼沉沉。 春来小苑无人扫,花落窗前一寸深。 ”《松径》云:“曲径弯环石级高,满亭山色绿周遭。 松风似厌泉声小,自写云门百尺涛。 ”五排如《雁字》云:“一片云蓝纸,鸿文绝点瑕。 《禽经》殊古雅,羽檄等纷孥。 每作缠联起,何曾叙次差? 衔芦如运笔,游雾类涂鸦。 凡鸟徒贻诮,家鸡讵用夸? 缄情来塞北,传信向天涯。 四出惊风急,低横远岫遮。 谐声呼伴侣,破体遇弓权。 行断疑从缺,书空点不加。 奇姿多缥缈,取势故欹斜。 敛翰停搞藻,临池戏划沙。 鹅群犹逊巧,凤策足联华。 水映腾清稿,烟笼护碧纱。 挨天才不愧,逸兴寄云霞。 ”五言绝如《雨夜》云广向晚花冥冥,独坐理琴谱。 一缕茶烟生,疏帘散春雨。 ”六言绝如《夏日作》云:“拨火炉香扬来,卷帘梁燕飞去。 吴门六月犹寒,雨在江南何处? ”皆有清微淡远之音,真合作也。 其他名句,五言如《望华》云:“日生常夜半,云到只山腰。 ”《尝新茶》云:“未干春露气,犹带晓云香。 ”《虎丘》云:“隔花皆有阁,入寺始知山。 ”《江村寓目》云:“山吞将落日,风抵欲来潮。 ”七言如《梅花》云:“独与白云如有约,遥疑积雪亦生香。 ”《闻虫》云:“花径雨过苔乍冷,豆棚风定月初明。 ”《野望》云:“雨余霜叶红于染,风定炊   烟白欲凝。 ”《灵岩怀古》云:“香径花开人去后,磲廊风响月明中。 ”《登澄观楼》云:“积雪明多能淡日,远山寒极不生烟。 ”   二   仁和沈椒园庭芳,查声山学士外孙也。 其尊甫麟洲先生,宰文昌,被累,戍宁夏。 母查太淑人留居嘉善,不从行。 椒园每岁南北省亲,极行路之苦。 有诗云:“秋生红豆辞南国,春到青铜赴朔方。 ”“青铜”者,宁夏山名。 又:“云影有心随望眼,泪痕和线绽征衣。 ”为厉樊榭孝廉所赏。 沈殁后,张少仪有诗哭之,云:“塞上草枯双泪白,瀛州云净一襟清。 ”“草枯”,用裴子野事,盖纪实也。 观察尊甫笠亭先生,宰印江,与沈同戍。 观察徒跣万里,号呼求救,卒获安全。 呜呼! 三君皆与余同举词科,而沈、张两观察,又同举诗社于李玉洲先生家,往来尤狎:今皆先后化去。 追思六十年中,升沉聚散,音尘若梦,可为於邑! 张母顾恭人若宪,即毕太夫人母也。 有《挹翠阁集》。 与武林林以宁、顾姒齐名。 随宦胖舸,卒于官所。 太夫人有《得黔中信》二首最凄恻,诗云:“黔中驿使到,肠断血沾襟。 绝域怀归意,频年忆女心。 不曾虚药物,犹为寄华簪。 凄绝离亭语,迢遥遂至今。 ”“官舍千山外,飘飘丹旒悬。 望云空白发,绕膝待黄泉。 犹有清吟在,应教彤管传。 阿兄归日近,负土在明年。 ”其后,尚书迎养秦关,少仪自滇中解组来署,白头兄妹,唱和终朝。 太夫人又作云:“千里迢遥客乍回,相逢岁尽笑眉开。 廿年发逐梅花白,一夜春随爆竹来。 谁料异乡逢雁序,细谈旧事划垆灰。 殷勤传语司更者,漏箭城头莫浪催。 ”   三   吴中诗学,娄东为盛。 二百年来,前有凤洲,继有梅村;今继之者,其弁山尚书乎? 《过吴祭酒旧邸》诗云:“我是娄东吟社客,瓣香私淑不胜情。 ”其以两公自命可知。 然两公仅有文学,而无功勋;则尚书过之远矣! 尚书虽拥节钺,勤王事,未尝一日释书不观;手披口诵,刻苦过于诸生。 诗编三十二卷,曰《灵岩山人诗集》。 灵岩者,尚书早岁读书地也。 四   蒋用庵有句云:“花以春秋分早晚,天子才命各升沉。 ”斯言是也。 然有才无命,终不能展布经纶。 徐英公遣将,必用方面大耳者,曰:“取彼福力,成我功名。 ”余按:嵩阳,毒地也;代公到而龙远徙。 乐阳,苦泉也;房豹临而味变甘。 此其明效也。 天子知宾山尚书最深,故中州奇荒,移公于秦中;荆州水灾,移公于楚省。 公所到处,便能变醣养瘠,元气昭回:古今人若合一辙。 然非有至诚惨怛之怀,亦不能上格天心,而下孚民望。 公有《荆州述事》诗十首,仁人之言,不愧次山《舂陵行》。 今录其八,云:“一色长天接混茫,登高无地问苍苍。 突如祸比焚巢惨,蠢尔危于破釜忙。 海市应开新聚落,渚宫重见小沧桑。 最怜豸绣乌台客,披发何由诉大荒? 鲁侍御赞之,全家陷没。 ”“凉飙日暮暗凄其,棺娶纵横满路歧。 饥鼠伏仓餐腐粟,乱鱼吹浪逐浮尸。 神镫示现天开网,闻水患前数日,江上时有神镫来往。 息壤难堙地绝维。 那料存亡关片刻,万家骨肉痛流离。 ”“浪头高厌望江楼,眷属都羁水府囚。 人鬼黄泉争路出,蛟龙白日上城游。 悲哉极目秋为气,逝者伤心泪进流。 不是乘桴便升屋,此生始信即浮沤。 ”“生生死死万情牵,骚客酸吟《哀郢》篇。 慈筏津迷登彼岸,滥觞势蹶竟滔天。 不知骨化泥涂内,只道身经降割前。 此去江流分九派,魂归何处识穷泉? ”“云梦苍茫八九吞,半皆饿口半游魂。 鲛绡有泪珠应滴,鳌足无功极恐翻。 救急城填成死劫,劈空刀落得生门。 若非帝力宏慈福,十万苍灵几个存? ”“手敕亲封遣上公,勤氏堂陛一心通。 金钱内府催加赈,版筑《冬官》记《考工》。 直欲犀然穷罔象,肯教鹑结哭鸿潆? 宵衣五夜批章奏,饥溺真如一己同。 ”“大工重议筑方城,免使蚩氓祝癸庚。 凉月千家嫠妇泪,清霜万杵役夫声。 蚁生渐整新槐穴,虎旅重开旧柳营。 我有孝侯三尺剑,誓将踏浪斩长鲸。 ”“江水茫茫烟霭深,纸钱吹满挂枫林。 冤埋鱼腹弹湘怨,哀谱鸿鸣写楚吟。 南国郑图膏雨逮,西风潘鬓镜霜侵。 莫嗟病骨支离甚,康济儒生本素心。 ”   五   古名臣共事一方,赓唱叠和,最为佳话。 唐白太傅刺杭州,而元相观察浙东,彼此以诗往来,为升平盛事。 近日秋帆尚书总督两湖,适蒙古惠椿亭中丞来抚湖北,致相得也。 尚书知余作《诗话》,因寄中丞诗见示,读之钦为名手。 仅录其《过哈密》云:“西扼雄关第一区,鞭丝遥指认伊吾。 当年雁碛劳戎马,此日人烟入版图。 路向车师云黯淡,天连吐谷雪模糊。 寒威阵阵催征骑,不问村醪尚有无。 ”《过潼关》云:“百二秦关万古雄,片帆黄水渡西风。 马嘶沙岸寒涛外,人倚山城夕照中。 眼界一时穷古碛,爪痕三度笑飞鸿。 余自湟中往返,并此凡三次。 来朝又入华阴dao,饱看霜林几树红。 ”《果子沟》云:“山势嶙峋水势西,过沟百里属伊犁。 断桥积雪迷人迹,古涧堆冰碍马蹄。 驿骑送迎多旧雨,征衫检点半春泥。 数间板阁风灯里,犹有闲情倚醉题。 ”中丞早岁工诗,后即立功青海、伊犁及天山南北,凡古之月支、鄯善,足迹殆遍。 以故以所见闻,彰诸吟咏;宜其沉雄古健,足可上凌七子,下接黄门矣。 中丞诗不专一体,亦有清微委婉,得中唐神味者。 如:《静坐》云:“夕阳留恋最高枝,帘影垂垂小困时。 梦里不忘身是客,镜中怕见鬓如丝。 黄花秋绽东篱早,紫塞人怜北雁迟。 悄蒸一炉香静坐,篆烟缕缕结相思。 ”《秋宵》云:“离怀轻易岂能休? 打叠新愁换旧愁。 宿酒大都随梦醒,残灯多半为诗留。 月扶花影偏怜夜,风得棋声亦带秋。 渐觉宵寒禁不起,笑披鹤氅也温柔。 ”《过华峰题壁》云:“主人爱客独超群,小队招邀过渭、汾。 三十六峰无所赠,随缘分与一溪云。 ”《题画》云:“谁家亭子碧山巅,白板桥通屋几椽。 远树层层山半角,杖藜人立夕阳天。 ”其他佳句,如:“柳围双沼水,花掩一房山。 ”“渡口云连春草碧,波心浪涌夕阳红。 ”皆可传也。 六   湖北陈望之方伯,为其年检讨之后人,诗才清妙,绰有家风。 官楚时,适与毕、惠两公共事,可谓天与诗人作合也。 第方伯诗,余只录见赠佳句入三卷中,此外未窥全豹。 忽有松江廖某持《养鹤图》见题,中有方伯一绝云:“美人自结岁寒盟,入座云山照眼明。 料理鹤粮门尽掩,松花如雨扑帘旌。 ”清脆绝尘。 尝鼎一脔,亦可知味矣。 七   毕尚书宏奖风流,一时学士文人,趋之如鹜。 尚书已刻黄仲则等八人诗,号《吴会英才集》。 此外,尚有吴下张琦,字映山者,亦在幕中。 生平不甚读书,而工作韵语。 五言如:咏《帘》云:“西北小红楼,湘帘懒上钩。 织成千缕恨,添得一层愁。 夜逗玲珑月,风穿琐碎秋。 炉香隔不断,偷出画檐浮。 ”七律如:《登妙高台》云:“海门中折大江开,浩浩风涛白雪堆。 楼阁自盘飞鸟上,淮、徐争送好山来。 千秋吊古空搔首,二月怀人正落梅。 满池江湖双白眼,与谁同覆掌中杯? ”《夏日感怀》云:“笠泽湖边是我家,钓竿鱼艇足生涯。 酒泉恋酒不归去,开过几番菡萏花? ”和人《寒食忆旧》云:“春好因寻方外交,小楼高出万松梢。 山童遥指向予笑,开士作家如鸟巢。 ”“六桥春水曲还通,载酒舟行夕照中。 指点莺声好楼阁,小桃斜出一枝红。 ”“醉笔灯前杂草行,已闻遥巷一鸡鸣。 登床倘有梦归去,好趁半街残月明。 ”《游霭园》云:“峰峦曲折水淙淙,花映藩篱竹映窗。 最好小亭东北望,青山缺处露秋江。 ”五言绝句咏《温泉》云;“欲访阿房迹,平原烟树昏。 楚人一炬后,赢得水长温。 ”映山弟名瑗,字慕蘧,予于吴门见之。 听其言,令人不衣自暖;诗有家风。 《道中》云:“人家屈曲居山腹,客骑盘旋走树头。 ”《舟中》云:“远滩沙涨疑分港,顺水帆飞似逆流。 ”《应山道中》云:“危峰有路人烟少,破庙无门水鸟栖。 ”《黄鹤楼》云:“巴蜀浪喷天欲湿,荆襄云起树全无。 ”《题高校书小照》云:“胭脂山接楚王宫,人好先知境不同。 一阁苕苕阑曲曲,春深门闭百花中。 ”   八   王梦楼从云南归,尝诵宝意先生《忆旧》一绝云:“莺花庭院绮罗年,筝语琴心记不全。 剩有旧时金屈戍,画楼深锁五更天。 ”   九   上元有任东白者,《哭方行之》云:“此日曾无杯酒奠,夜台应谅故人贫。 ”陈古渔为予诵而伤之,未几任亦死。 一O   隐僻之典,作诗文者不可用,而看诗文者不可不知。 有人诵明季杨维斗先生诗,曰:“吾宫萝卜火,咳唾地榆生。 ’所用何书? ”余按,《北史》:“魏昭成皇帝所唾处,地皆生榆。 ”“萝卜火”不知所出。 后二十年,阅《洞微志》:“齐州有人病狂,梦见红裳女子,引入宫中,歌曰:‘五灵楼阁晓玲珑,天府由来是此中。 惆怅闷怀言不尽,一丸萝卜火吾宫。 ’旁一道士云;‘君犯大麦毒也。 少女心神,小姑脾神,知萝卜制面毒,故曰火吾宫。 火者,毁也。 ’狂者醒而食萝卜,病遂愈。 ”夏醴谷先生督学楚中,岁试题《象日以杀舜为事》。 有一生文云:“象不徒杀之以水,而并杀之以火也。 不徒杀之于火,而又杀之以酒也。 ”幕中阅文者大笑,欲批抹而置之劣等。 夏公不可,曰:“恐有出处,且看作何对法。 ”其对比云:“舜不得于母,而遂不得于父也;舜虽不得于弟,而幸而有得于妹也。 ”通篇文亦奇警。 夏公改置一等;欲召而问之,而其人已远出矣。 余按:舜妹皲首与舜相得,载《帝王世纪》。 祖君彦檄炀帝云:“兰陵公主逼幸告终,不图皲首之贤,反蒙齐襄之耻。 ”是此典六朝人已用之。 惟以酒杀舜,不知何出。 又十余年,读马辅《绎史》,方知象饮舜以药酒,见刘向《列女传》。 一一   许太夫人《夜坐》云:“瘦削吟肩诗满腔,春灯独坐影幢幢。 可怜落月横斜照,画稿分明印纸窗。 ”毕太夫人《夜坐》云:“晚睡才兴理鬓鸦,侍儿擎到雨前茶。 爱看写月桃花影,移上红窗六扇纱。 ”两题两诗,工力悉敌。 一二   严东有选《宋人万首绝句》,采取最博。 余流览说部,嫌有遗珠;为录数十首,以补其缺。 未及交付,东有已亡。 乃仿王渔洋《池北偶谈》采宋绝句之例以补之。 其题、其作者姓名,俱不省记也。 其诗云:“镇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偶过梅花下,春在枝头已十分。 ”“昨日厨中乏短供,娇儿啼哭饭箩空。 阿娘摇手向儿道:爷有新诗上相公。 ”“十年山馆始围墙,竹里开门笋最长。 一辆小车行得过,不愁花露湿衣裳。 ”“行尽疏篱见小桥,绿杨深处有红蕉。 分明眼界无分别,安置心头不肯消。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芦中。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 一时含到画梁西。 ”“金针刺破南窗纸,偷引寒梅一阵香。 蝼蚁也知春富贵,倒拖花片上宫墙。 ”“白云山上白云泉,泉自无心云自闲。 何必奔流下山去,又添波浪在人间。 ”“与郎相期月上时,及至月上郎不知。 妾在平地见月早,郎在深山见月迟。 ”“风急云惊雨不成,觉来春梦甚分明。 当时苦恨银屏影,遮隔仙娥只听声。 ”“寄语沙边鸥鹭群,也须从此断知闻。 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排恐到君。 ”“浪静风平月正中,自摇柔橹驾孤篷。 若非三万六干顷,把甚江湖着此翁?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霞。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校猎山阴几度春,雕弓羽箭不离身。 于今老去浑无力,看见飞鸿指示人。 ”“鸣髓直上三干尺,风紧秋高雪正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 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 ”“桑麻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吏不能。 四十二年如梦醒,春风吹泪过昭陵。 ”“绣袖翻翻上翠茵,舞姬犹是旧精神。 座中莫怪无欢意,我与将军是故人。 ”“相思无路莫相思,风里杨花只片时。 惆怅深闺独归客,晓莺啼断落花枝。 ”“嘱咐花香莫过墙,隔墙人正绣鸳鸯。 闻香定要停针线,绣不成双不寄将。 ”“花飞一片减春光,恰逐春风送夕阳。 莫放珠帘遮燕子,好教含得上雕梁。 ”“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惟有君家老松树,春风来似未曾来。 ”“雾里江山看不真,只鸡犬认前村。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牛渚矶边渺渺秋,笛声吹月下中流。 西风不识张京兆,画得蛾眉如许愁! ”“未得霜晴不是晴,霜晴无复点云生。 鹭鸶不遣鱼惊散,移脚惟愁水作声。 ”“竹里茅茨竹外溪,粼粼白日护鱼矶。 想因日日来垂钓,石上蓑衣不带归。 ”“春山灵草百花香,谁识仙家日月长。 满院莓苔绿阴匝,棋声何处隔宫墙? ”“田家汩汩水流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胡虏安知鼎重轻? 指踪先自汉公卿。 襄阳耆旧惟庞老,受禅碑中无姓名。 ”“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渭南村。 却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 ”“一年春事又成空,拥鼻微吟半醉中。 夹道桃花新雨过,马蹄无处避残红。 ”“帘里孤灯觉晚迟,独眠留得画残眉。 珊瑚枕上惊残梦,认得萧郎马过时。 ”“淡黄越纸打残碑,都是先王御制诗。 白发内人含泪读,为曾亲见写诗时。 ”   一三   唐开元之治,辅之者:宋琼以德,姚崇以才,张说以文:皆称贤相。 本朝巡抚苏州者:汤潜庵以德,宋牧仲以文:皆中州人也。 近日中州胡云坡司寇秉臬苏州,继二公而起,政简刑清,屡开文宴,一时名士如平瑶海太史、顾星桥进士,时时过从。 余至吴门,必招赴会。 公领尚书后,都中犹寄怀云:“过江名士久推袁,吴下相逢月满轩。 鸾掖文章留旧价,仓山著述综群言。 平生契合惟元老,半世栖迟为寿萱。 我上燕台每南望,最关情处是随园。 ”后又寄《扈从纪事诗》十二首来,不作颂扬泛语,自出心裁。 《从围》云:“一望灯光列星斗,始知身在五云边。 ”想见待漏晨趋,身傍九霄之光景。 “策马上山寻别路,忽闻绝壑响松涛。 ”想见热处冷行,不争冲要之识力。 至于“才过残月又新月,几度排班看打围”,则又明写湛露龙光、昼日三接之恩荣焉。 有札命余和韵。 余以诗贵清真;目所未瞻,身所未到,不敢牙牙学语,婢作夫人:故不敢作也。 一四   携李顾牧云流寓襄阳。 一日独游隆中,凭吊武侯遗迹,避雨临龙冈;见山腰有茅庵,一叟出迎,风貌奇古。 正欲与言,则庵侧蹲一猛虎,顾惊且仆。 老翁笑曰:“子无惧,此虎已归依我作弟子矣。 ”且曰:“知子能诗,盍题数言见赠? ”顾辞以目疾。 翁取几上芋与食,命瞑坐一刻,开眼,果察秋毫。 顾异之,即题石壁云:“一衣一钵一军持,云水天涯任所之。 莫笑道人无侣伴,新收猛虎作童儿。 ”“偶向山前咒毒龙,风雷欲拔万株松。 须臾明月当空起,归到茅檐打晚钟。 ”翁留宿庵中。 临别,曰:“明年正月上寅日,吾开丹炉,与子服一粒,体轻成仙;勿忘此嘱! ”次年,及期赴约。 行未十里,风雪大作,山无行径,又恐老翁不在,猛虎独存,怅怅而返。 后十余年,目渐昏,体渐衰,悔从前向道之心不勇。 又赋诗云:“老堪嗟,驻颜何处觅丹砂? 老堪恼,五官虽具无一好。 凋零浑似过时花,憔悴不殊霜后草。 手频战,头屡颠,行来蹩楚足不前。 自憎容貌改,人恶性情偏。 吁嗟平! 我今八十已如此,愁煞蓬莱千岁仙。 ”   一五   《毛诗·伐木》章有“求其友声”之语。 杜陵有“文章有神”之句。 余初不信此言;后历名场五十年,方知古人非欺我也。 戊申八月,年家子许香岩告余云:其同乡程蔌园明府,宰武进。 六月望后,苦热移榻桑影山房,读《小仓山房诗》而爱之。 《夜梦题后》云:“吟坛瓯北及新畲,盟主当时让本初。 抟古为丸知力大,爱才若命见心虚。 仙人偶戏蓬壶顶,下士争酣墨沈余。 格调不能名一体,香山窃比意何如? ”满洲诗人法时帆学士与书云:“自惠《小仓山房集》,一时都中同人借阅无虚日;现在已抄副本。 洛阳纸贵,索诗稿者坌集;几不可当。 可否再惠一部。 何如? ”外题拙集后云:“万事看如水,一情生作春。 公卿多后辈,湖海有幽人。 笔阵驱裙屐,词锋怖鬼神。 莫惊才力猛,今世有谁伦? ”此二人者,素不识面,皆因诗句流传,牵连而至;岂非文字之缘,比骨肉妻孥,尤为真切耶? 又有皖江鲁沂者,见赠云:“此地在城如在野,其人非佛亦非仙。 ”却切随园。 敕园名明愫,孝感人。 时帆名式善,满洲人。 一六   有僧见阮亭先生,自称应酬之忙,颇以为苦。 先生戏云:“和尚如此烦扰,何不出家? ”闻者大笑。 余按:杨诚斋有句云:“袈裟未着嫌多事,着了袈裟事更多。 ”   一七   虞山赵再白孝廉作诗,如武侯出师,志吞吴、魏,而气力不足。 摘其《中秋呈鄂文端公》云:“楼虚贮月光常满,水阔涵星影自稀。 ”可谓颂扬得体。 《真州朝阳楼》云:“万重山去围如海,千里江来折到楼。 ”《自嘲》云:“名士本来如画饼,古人原不好真龙。 ”又,《渡江》有“水立不动天无容”七字,殊奇。 曾为余诵鄂公未遇时句云:“一饭便留客,得钱仍与人。 ”相公气局之大,早可想见。 —八   齐田骈不屑仕宦,而家甚富。 或戏之曰:“臣邻女貌称不嫁,行年三—卜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而嫁过毕矣。 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干钟;不宦则不宦,而宦过毕矣。 ”孙芷亭仿其意,咏《息夫人》云:“无言空有泪,儿女粲成行。 ”   一九   沈永之与余同榜。 五十年,官云南驿盐道。 乞病归,途中信来,道生一女;适余生阿迟。 念二人俱是么豚暮鹨,遂相订为婚。 沈寄诗云:“天留蔗境与公尝,六十逾三学弄璋。 ”又曰:“兰谱同年交最旧,锦绷合璧事尤奇。 ”未几,沈来山中,云:“女为旁妻殷氏所出,本籍江宁。 父某,康熙间作云南守备,侨居滇中,年八十余,闻沈失配,愿以女供箕帚。 沈辞年老。 殷强嬲不已。 问何故。 曰:‘我本江南人,坟墓现在金陵。 公南人也,以女从公,庶几留江南一脉耳。 ”’吁! 当殷翁起念时,岂料真有余之侨居江宁者一段因缘哉? 天下事巧凑之奇,往往如此。 为赋《感婚》长篇,中数句云:“果然此,老嬉游处,安置他家女外孙。 万里合教青鸟使,一函先报白头人。 ”殷夫人号称国色,携其女来随园相婿;故又云:“娇娃抱出珠相似,阿母同来花见羞。 ”沈得诗,以示梁瑶峰相公。 公连读此二句,音较响。 胡云坡尚书在座,不觉大笑。 二O   金陵太守谢锃,抵任时,索余对联。 余赠云:“太守风清,江左依然迎谢傅;先生来晚,山中久已卧袁安。 ”陈省斋先生继其父,署守镇江。 余代作对联云:“守郡继先人,问江水长流,剩几个当年父老;析薪绵世泽,愿黄堂少住,留一枝此日甘棠。 ”   二一   偶过竹林寺,见题壁云:“晓来一雨动新凉,独展残编坐竹房。 无数风枝堕残滴,红阑干外即潇湘。 ”或云;“此近人赵鲁瞻诗也。 ”   二二   李方膺明府善画梅,性傲岸,而与余交好。 殁后,其子某见赠云:“记得先君交两友,一子才子一梅花。 ”殊有风趣。 有郭耕礼者, 嫌其称父执之字为不恭。 余曰:“‘仲尼祖述尧、舜。 ’子思且字其祖矣,何不恭之有? ”   二三   桐城张文和公七十寿辰,上赐对联云:“潞国晚年犹矍铄;吕端大事不糊涂。 ”梁文庄公乞假养亲,上赐诗云:“翻祝还朝晚,卿家庆更深。 ”常州陈文恭公某相国挽联云:“执笏无惭真宰相;盖棺还是旧书生。 ”   二四   予幼时,大母常为予言:大父旦釜公,性豪侠,与沈通声秀才交好。 秀才中表杨大姑,有文君夜奔之事,托先祖为之道地。 杨纤足,夜行不能逾沟。 先祖助沈,为扶而过之。 事发,藏匿余家。 大姑纤腰美盼,吐属娴雅。 大母亦怜爱之。 母家讼于官。 太守某恶其越礼,鬻与驻防旗下。 大姑佯狂披发,自啖其溺。 旗人不能容。 沈暗遣人买归,终为夫妇,生一女而亡。 后阅《香祖笔记》载此事,称武林女子王倩玉者,盖即杨氏,讳其姓为王也。 其寄沈《长相思》一曲云:“见时羞,别时愁,百转千回不自由;教奴争罢休! 懒梳头,怕凝眸,明月光中上小楼:思君枫叶秋! ”   二五   戊申过虞山,竹桥太史荐士六人。 孙子潇《长干里》云:“门前春风其来矣,珠箔无人自卷起。 ”《对酒》云:“黄金能买如花人,不能买取花时春。 ”陈声和《西庄草堂》云:“水高帆过当窗影,风起花传隔岸香。 ”《偶成》云:“生怕晓风吹絮落,愿为残烛照花眠。 ”皆少年未易才也。 二六   余不耐学词,嫌其必依谱而填故也。 然爱人有佳作。 老友何献葵之长郎名承燕者,其《寿内》云:“纸阁芦帘偕老,欣欣十载于兹。 算百年荏苒,三分去矣;半生辛苦,两个同之。 弄杼秋宵,检书寒夜,常伴窗前月半规。 惭相对,把青云稳步,望了多时。 今宵喜溢双眉,是三十平头设悦期。 记去年寿我,一杯新酿;我今寿尔,一曲清词。 尔本荆钗,我非纨挎,风味儒家类若斯。 还堪笑,笑梅花绕屋,又放枝枝。 ”《春雨》云:“帘外轻寒傍晓多,试问鹦哥:春色如何? 为言昨夜雨婆娑;红了庭柯,绿了檐萝。 流水茫茫卷逝波,春事蹉跎,花事蹉跎。 寻芳休待楚云过,放下香螺,披上烟蓑。 ”《留须》云:“马齿频加,鹏程屡蹶,还容尔面添何物? 丈夫欲表必留须,试问那个些儿没? 窥镜多惭,染羹谁拂? 鬃鬃博得罗敷悦。 从今但拟学诗人,闲吟便好将他捋。 ”咏《眼镜》云:“非关四十视茫茫,也欲借君光。 自从与子,囊中相处,—鉴休亡。 谁为白眼淮青眼,相对总无妨。 阅人世上,观书灯下,只怕心盲。 ”《吸烟美人》云:“吐纳樱唇,氛氲兰气,玉纤握处堪怜。 脂香粉泽,分外觉清妍。 岂是阳台行雨,刚来自十二峰边? 阑干外,风鬟雾鬓,犹自绕云烟。 流连,怎禁得相思暗结,闲闷难捐? 算消遣春愁、,此最为先。 怪底鸳鸯绣倦,停针坐,便尔情牵。 恰喜有知心小婢,一笑递婵娟。 ”《无题》云:“遮遮掩掩,心下难抛秋一点。 微露鞋尖,妾隔珠帘郎轿帘。 帘垂人远,只道西风吹不卷。 风更风流,不卷帘儿誓不休。 ”记黄仲则有《禽言》断句云:“谁是哥哥? 莫唤生疏客。 ”尖新至此,令人欲笑。 二七   皇甫古尊在金陵市上,得金字扇一柄,乃前朝名妓徐翩翩所书。 扇尾署名曰:“金陵荡子妇某”。 古尊喜甚,求题于厉太鸿先生;得《卖花声》一阕,云:“花月秣陵秋,十四妆楼。 青溪回抱板桥头。 旧日徐娘无觅处,芳草生愁。 金粉一时休,团扇谁留? 碲人只有小银钩。 句尾可怜书‘荡妇’,似诉漂流。 ”余读之,不觉魂消,亦以《挥扇士女图》索题。 先生为填《南乡子》,云:“思梦髻慵梳,鹦鹉惊回依井梧。 扇影似人人似月,圆初。 十六盈盈十五余。 并蒂点红蕖,更有关心好句书。 不用近前频掩面,生疏。 水院云廊见也无? ”   二八   心余未入翰林时,彼此相慕未见,寄长调四首来。 其《贺新凉》云:“记向秦淮水,问何人、小楼吹笛。 劝人愁死,雨皱岚皴多偃蹇,我与蒋山相似。 白下柳、又添憔悴。 却到江山奇绝处,遇双鬟、都唱袁才子。 情至者,竟如此! 罗衫团扇传名字,比风流、淮南书记,苏州刺史。 常听东华故人说,肠断江南花底。 何苦较、天都人世。 楼阁虚无平等看,谪尘寰、终是神仙耳。 花落恨,莫提起。 ”《百字令》云:“才人为政,羡宦成、三十居然不朽。 互听参观如善射,转侧皆能入彀。 游戏奇情,循良小传,千里传人口。 西清余子,旁观且袖双手。 底事抛掷西湖,勾留南国,展放林端牖? 六代青山横浅黛,都做袁家新妇。 酒客清豪,名姬窈窕,小令歌红豆。 香名艳福,几人兼此消受。 ”《梦芙蓉》云:“忽拜鱼书贶,有十分思忆,十分惆怅。 不曾相识,相识如何样。 泛词源春涨,十队飞仙旗仗。 情至文生,纵编珠组绣,排比亦清旷。 眼底金刚纷变相,问谁能寂坐莲幢上? 低首前贤,焉敢角瑜、亮? 几人怜跌宕,难觅酒楼歌舫。 一卷新词,待求君按节,分遣小红唱。 ”《迈陂塘》云:“拣乡山、绝无佳处,躬耕又乏南亩。 尘容俗状真难耐,待觅灌夫行酒。 寻犀首。 奈泪洒黄垆,渐失论文友。 小人有母,但北望京华,徘徊小院,寂寞倚南斗。 食肉者、俊物粗才都有。 半是望秋蒲柳。 东涂西抹年华改,说甚色丝紊臼。 牛马走、约丁字帘前,共剪春盘韭。 故人归否? 唱‘山抹微云’,‘大江东去’,准备捉秦九。 谓涧泉同年。 ”   二九   乾隆戊辰,李君宗典,权知甘泉,书来,道女子王姓者,有事在官,可作小星之赠。 予买舟扬州,见此女于观音庵;与阿母同居,年十九,风致嫣然,任予平视,挽衣掠鬓,了无忤意。 欲娶之,而以肤色稍次,故中止。 及解缆,到苏州,重遣人相访,则已为江东小吏所得。 余为作《满江红》一阕云:“我负卿卿,撑船去、晓风残雪。 曾记得庵门初启,婵娟方出。 玉手自翻红翠袖,粉香听摸风前颊。 问妲娥何事不娇羞,情难说。 既已别,还相忆;重访旧,杳无迹。 说庐江小吏公然折得。 珠落掌中偏不取,花看人采方知惜。 笑平生双眼太孤高,嗟何益! ”   三O   随园四面无墙,以山势高低,难加砖石故也。 每至春秋佳日,士女如云;主人亦听其往来,全无遮拦。 惟绿净轩环房二十三间,非相识者,不能遽到。 因摘晚唐人诗句作对联云:“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   三一   舒城沈生本陛,字季堂,年已艾矣。 戊申秋,以诗求见,各体俱工。 古风如《白石山》、《古柏行》等篇,诗长不能备录。 五言如:《西施洞》云:“香草美人远,春山古洞寒。 ”见赠云:“记吟诗句从黄口,得傍门墙已白头。 ”俱妙。 余三首,已采入《续同人集》中。 其祖名长祚者,康熙间举鸿博,有《竹香园集》。 《过友人草堂》云:“春云遮不尽,柳色认君家。 到径听微雨,开门见落花。 古心微直谅,闲语及桑麻。 饭量年来减,村醪莫更赊。 ”《哭友》云:“修短难将理问天,人间福慧应难全。 他生好向空王乞,少占才华自永年。 ”   三二   张南垣以画法垒石,见者疑为神工。 吴梅村、黄梨洲皆为之传,载文集中。 太仓蓠菱园,为王麟洲奉常别业;园中假山,南垣遗制。 后归弁山尚书,为奉母地,更名静逸园。 毕太夫人《秋日闲居诗》题五律云:“胜迹留城市,幽居得小园。 吾生澹相寄,往事漫追论。 人忆乌衣旧,名怜香草存。 只今耽静逸,秋景满丘樊。 …‘字摹王内史,诗爱郑都官。 石色青书幌,花阴冷画阑。 池鱼一二寸,庭竹两三竿。 于此端居好,身闲梦亦安。 ”“地迥人稀到,风清暑罢侵。 竹帘香细细,桐阁绿情悄。 隐几时看画,安弦静谱琴。 夜凉明月上,扫石坐深林。 ” “磴小花枝密,廊深书舍藏。 有时翻秘帙,随意坐匡床。 诗遇前春稿,炉凝隔夜香。 庭前蹲石丈,亲见历沧桑。 ”   三三   金陵秋试之年,上下江名士毕集。 余止而觞之,各有赠诗,约三千余首。 其尤佳者,梓入《续同人集》矣。 尚有断句可采者,如:虞山王陆提云:“丛丛著述皆千古,草草功名只十年。 ”长洲顾星桥云:“渡江名士推前辈,扶辇门生半少年。 ”王又云:“休夸翁子乘车日,已是悬车十七年。 ”三押“年”字,俱妙。 金陵管松年云:“四海文章经口贵,百年心事问花知。 ”无锡徐焉云:“姓氏直疑前代客,语言妙是一家诗。 ”青阳程蔚云:“一将治绩乘时著,便把尘缘当梦看。 ”   三四   以部娄拟泰山,人人知其不伦。 然在部娄,私心未尝不自喜也。 秋帆尚书德位兼隆,主持风雅。 枚山泽之癯,何能及万分之一? 乃诗人好相提而并论。 孙渊如太史云:“惟有先生与开府,许教人吐气如虹。 ”徐朗斋孝廉云:“弁山制府仓山叟,海内龙门两扇开。 ”   三五   壬戌年,余改官外出,客送诗者,动以王嫱见戏。 余因口号云:“琵琶一曲靖边尘,欲报君恩屡顾身。 只是内家妆束改,回头羞见汉宫人。 ”后十年,再入朝,则凤池诸客,都非旧人。 又戏吟云:“晓日瞳胧玉殿开,春风回首认蓬莱。 三千宫女如花貌,都是明妃去后来。 ”   三六   张文敏公同南华先生上朝,值春雪初霁。 南华见午门外檐下冰柱,赋七律一章。 文敏公疑为宿构。 南华请面试。 文敏出所佩小玉羊为题。 南华应声云:“宛尔成形质,居然或寝讹。 ”方欲续下,而皇上有旨,命和《汤圆》诗。 南华在朝房,立进二十四韵。 警句云:“甘白俱能受,升沉总不惊。 ”文敏叹服曰:“不料仓卒间,先生犹能自见身份也。 ”为序其集云:“春雨着物,万花怒开;神工鬼斧,不可思议。 似之者病,学之者死。 ”   三七   秋帆尚书抚陕时,有《上元灯词》十首,庄重高华,是金华殿上语。 一时幕中学士文人,俱不能和。 为录四章云:“碧榭红阑万点明,戟门莲漏转三更。 交春便抱祈年意,不听歌声听雨声。 ”“鼓钲殷地走轻雷,宝焰千枝百戏开。 瞥见广场波浪直,双龙争挟火珠来。 ”“仙馆明辉丽绛霄,铜驼四角缀琼翘。 夜长桦烛添寒焰,春晓终南雪未消。 ”“十年持节驻秦关,梦断蓬瀛供奉班。 记得披香频侍宴,红云万朵驾鳌山。 ”   三八   裴二知中丞,巡抚皖江,每至随园,依依不去。 举家工琴,闺阁中淡如儒素。 其子妇沈岫云能诗,著有《双清阁集》。 《途中日暮》云:“薄暮行人倦,长途景尚赊。 条峰疏夕照,汾水散冰花。 春暖香迎蝶,天空阵起鸦。 此身图画里,便拟问仙家。 ”《在滇中送中丞柩归》云:“丹肮秋风返故乡,长途凄恻断人肠。 朝行野雾笼残月,暮宿寒云掩夕阳。 蝴蝶纸钱飘万里,杜鹃血泪落千行。 军民沿路还私祭,岂独儿孙意惨伤? ”读之,不特诗笔清新,而中丞之惠政在滇,亦可想见。 余方采闺秀诗,公子取其诗见寄,而夫人不欲以文翰自矜。 公子戏题云:“偷寄香闺诗册子,妆台佯问目稍嗔。 ”亦佳话也。 中丞名宗锡,山西人。 公子字端斋。 三九   韩慕庐尚书,虽为徐健庵司寇所识拔,而在朝中立不倚,于牛、李之党,两无所附;然官爵崇隆,终身平善:可知仕途之不须奔竞也。 近今张警堂先生,以县令起家,官至监司;皆委怀任运,不营求而自得。 诗才清妙。 《过卢生庙》云:“快马冲风急,添衣御晓寒。 平生无好梦,醒眼过邯郸。 ”其襟怀之淡,定可知矣! 又,《宣城夜行》云:“夜半张灯起,披衣上马鞍。 月明如欲曙,风敛不知寒。 此景人谁见? 长途心转安。 襄阳旧游处,明日且盘桓。 ”刘霞裳秀才出公门下,仿其意作《铅山夜行》云:“车比龛尤仄,心闲坐颇安。 清冰明似镜,冻月小于丸。 灯远知村到,更深唤渡难。 渐看浮草白,霜重夜将阑。 ”可谓工于窃比者矣。 先生又过铜雀台云:“可怜肠断分香日,输与开门放婢人。 ”使老瞒在九原,为之汗下。 先生名铭,江西己卯孝廉。 四O   金陵张止原居士,立身端谨,为秋帆尚书所重,以家政托之。 尝腊底冒雨招余游灵岩山馆,其襟怀可想。 舟中诵其《春暮书事》云:“山苑浓阴覆绿苔,意行敷坐自徘徊。 池边柳弱莺难驻,庭畔花残蝶未回。 酒盏怕空先料理,柴门喜静且长开。 人生得丧何须计? 一任浮云过眼来。 ”《步尚书〈青门柳枝〉韵》云:“绿烟漠漠袅晴岚,紫陌轻阴月正三。 怕上乐游原上望,引人离恨到江南。 ”居士名复纯,兼通医理,工赏鉴。 四一   壬寅冬,余游雉皋。 何春巢引见其亲家徐湘圃司马。 其人吐气如虹,不可一世;家有园亭之胜,招致名姝,宴饮竟夜。 见赠云:“一病经年喜再生,西风吹客过江城。 虎溪大笑酬前愿,雁宕闲游寄远情。 荒径漫劳携杖访,倾心不待整冠迎。 夜来天际文星聚,珠玉惊闻掷地声。 ”“飒飒空林乱叶声,相逢慰我寂寥情。 多邀红袖同行酒,小摘寒蔬为煮羹。 对月且拼三五夜,看花莫问短长更。 幽怀万种愁千斛,不遇先生不肯鸣。 ” 发布时间:2025-07-07 18:07:1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