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一三 内容: 李穆堂侍郎云:“凡拾人遗编断句,而代为存之者,比葬暴露之白骨,哺路弃之婴儿,功德更大。 ”何言之沉痛也! 余不能仿韦庄上表,追赠诗人十九人。 乃录近人中其有才未遇者诗,号《幽光集》,以待付梓。 采取未毕,姑先摘数首及佳句,存《诗话》中。 归安姚汝金,字念慈,初名世铼,性落拓,冠履欹斜,有南朝张融风味。 《谢吴眉庵少司马荐鸿博启》云:“十年老女,犹画蛾眉;百战将军,空争猿臂。 ”一时传其工整。 《题〈李将军夜逢醉尉图〉》云:“陇西将军雄且武,猿臂闲来聊射虎。 良宵与客饮田间,饮罢归遭亭尉侮。 将军醉矣尉未醒,宿之亭下良复苦。 羸马单车野次偕,昏灯淡月残更吐。 是时将军正失官,意岂须臾忘灭虏? 暂屈龙沙熊豹姿,试听鹭堠虾蟆鼓。 画师摹写如目睹,面带微酣色微怒。 古者门官各有司,彼候人兮实主之。 夜行必禁犯必罚,由来启闭惟其时。 今将军尚不得尔,斯言良是非醉词。 傥师文帝奖细柳,此尉应得蒙恩知。 或如丙相恕酒失,异日可藉闻边机。 请俱一旦快私忿,将军之量宜偏裨。 ”《看剑》云: “齐金楚铁擅名高,碧血模糊旧战袍。 不跃不鸣兼不化,问渠何处异铅刀。 ”念慈受知于鄂文端公。 公卒,念慈哭云:“未报公恩徒一恸,自怜此泪亦千秋。 ”在山左时,有讹传其死者。 后入都,诸桐屿太史赠诗云:“学道终朝银阙去,入都快比玉门还。 ”念慈答云:“欠来一事能逃否? 闻到同心自愕然。 ”   二   金陵刘春池,名芳,织造府计吏也。 不戒于火,将龙衣贡物,俱付焚如。 赔累后,既贫且老,而诗兴不衰。 如:“贫难好客如当日,老觉逢人羡少年。 ”“三间屋仅栖儿女,一领裘还共祖孙。 ”“从古诗惟天籁好,万般事让少年为。 ”皆佳句也。 其《忆半野园旧居》云:“半野园堪遂隐沦,山为屏障水为邻。 林亭已入天然画,休息难终老去身。 乔木昔曾经我种,好花今复为谁春? 伤心最是重来燕,不见堂前旧主人。 ”《吊香橼树》云:“自别园林甫二旬,忽枯此树是何因? 伊如义不迎新主,我独悲同哭故人。 物与情通原有感,木经岁久岂无神? 尚须留取根株在,犹望仍回旧日春。 ”刘以欠帑入狱,予向尹文端公诵其诗。 尹惊其才,即命宽限,一时传为佳话。 其子曾,字悔庵,亦好吟诗,不省家事,人目为痴。 然得一二句,便写示余。 《岁晏》云:“檐以低常暖,裘因敝转轻。 ”见赠云:“新稿只呈萧颖士,长裾不谒郑当时。 ”呜呼! 胸襟如此,何得目为痴哉? 春池尚有佳句云:“道在己时惟自适,事求人处总难凭。 ”“衰龄转作无家客,多寿还须有福人。 ”“异地几忘身是客,禅门今已熟于家。 ”春池富时,有穷胥倚以生活,后竟负之。 故咏《落叶》云:“积怨堆愁委地深,西风衰草乱虫吟。 此时狼籍无人间,谁记窗前借绿阴? ”《雨中海棠》云:“黑云若得明朝霁,红雪犹余未放枝。 我独笑花花笑我,今年俱未得逢时。 ”此虽仿罗隐赠妓诗意,而运用恰新。 三   乌程凌云,字香坪,少有《吴门纪事》诗,极酒场花径之乐。 晚年就馆李参戎家,郁郁不得志而卒。 《胥门感旧》云:“金阊曾度五清明,选胜携朋取次行。 杨柳堤边调细马,杏花村里听娇莺。 春风久负青山约,旧雨难寻白鹭盟。 今日胥江重舣棹,斜阳芳草不胜情。 ”《过分水龙王庙》云:“汶河西注水汪洋,南北中分界两行。 从此空弹游子泪,随波流不到家乡。 ”他如:“雨积山多瀑,烟收树满村。 ”“鱼跳惊烛影,鸡唱乱孥音。 ”俱有风味。 四   表弟章菔斋秀才,名袁梓,性迂碎,有洁癖,好神仙吐纳之术;自谓可长生,而卒不验。 《睢阳客兴》云:“几度飘蓬动客嗟,况逢迟日感韶华。 阶前杖响谁看竹,月下烟飞自煮茶。 游骑踏残零露草,幽禽含过隔墙花。 寻芳孺子知时节,也着新衣到酒家。 ”《对雪》云; “素光灿烂映檐楹,未许疏狂叹独清。 隔夜江山都改色,连朝猿鸟并无声。 风飘堕瓦寒冰响,鼠灭残灯外户明。 画帐香茵初睡起,举头错认是天晴。 ”其他佳句云:“有梅人坐静,踏雪鹤行徐。 ”“风枝挑瓦堕,石笋引藤缠。 ”“宵柝暗惊孤客梦,寒鸡时作故乡声。 ”“蜂能负子应知老,燕屡升堂若贺贫。 ”“花香夹路人归缓,水影摇天月上迟。 ”“投杖惊逃穿屋鼠,围棋引进过门人。 ”俱妙。 五   高文照字东井,少年韶秀,嶷嶷自立。 父植,宰德化,有贤声。 所得俸,尽为东井买书。 年未二十,诗已千首。 目空一世,于前辈中所心折者,随园与心余而已。 举甲午乡试,后卒于京师。 诗稿不知流落何处。 见赠云:“万壑千峰裹一门,仙家住老百花村。 重开朱户楼台出,未改青山面目存。 执手各探新得句,惊心难定旧离魂。 怜才谁似先生切,替拭襟前积泪痕。 ”“宏奖何人得到斯,文章风义一身持。 眼无后起偏怜我,座有先生敢论诗? 转柁风看收柁候,在山泉话出山时。 才名官职谁多少? 未要区区世上知。 ”“此身几肯受人怜? 低首为公拜榻前。 不朽文章传郭泰,得闻丝竹许彭宣。 女要詈予申申日,邓禹嗤人寂寂年。 想到平生知己报,商量只有祖生鞭。 ”其他佳句如:《过衢州》云:“水回双碓落,滩急一篙争。 ”《寿山庵》云:“一磬隔花出,片幡当殿阴。 ”《送人》云:“且将一点思乡泪,洒向君衣好寄归。 ”《赠方子云》云:“门外市声三日雨,帘前风色一床书。 ”《过阮怀宁故宅》云:“鸟语尚疑偷法曲,池波无复照明妆。 ”   六   昆山徐柱臣,字题客,健庵尚书之孙,余亲家也。 《饮外舅张氏青山庄》云:“东风报花信,春色来南枝。 辍棹风渐细,到门香已知。 绿野占胜迹,青山似昔时。 登楼俯林杪,雪影何离离。 ”《舟中晚眺》云:“天垂余霭横,船在镜中行。 拍手沙禽起,回头明月生。 向南寒气减,入夜酒怀清。 不有兰陵酿,衔杯空复情。 ”题客性耽词曲,晚年落魄扬州,为洪氏司音乐以终,惜哉! 又有句云:“看惯旧书多脱线,移来新树少开花。 ”   七   徐绪字徵园,苏州人,貌短小,为李守备炯记室。 终日以酒一壶、杜诗一卷自娱。 此外,不知有人间事。 余题其小像云:“吴市布衣大,杜陵诗骨尊。 ”卒贫死。 诗稿散失。 余录其《雨阻胥江》云:“击柝严城闭,相依再宿舟。 一天惟是雨,六月竟如秋。 渐觉江湖满,能无稼穑忧? 萍踪怜乞食,华发早盈头。 ”《移居》云:“剥啄衡门启,时过话老农。 却欣环泮水,不厌此萍踪。 对酒东邻树,催诗南寺钟。 隔城山色好,落日见芙蓉。 ”《归舟至盘溪》云:“漂泊仍长铗,归来买钓鹾。 顺流风势缓,近岸雨声多。 小鸟冲烟起,低桥拨棹过。 家人应识我,篷底远闻歌。 ”《盆菊》云:“束瓦为花盎,无须金屋藏。 带霜移牖下,就日列阶旁。 种细开尤晚,名多记辄忘。 到残应匝月,不限举壶觞。 ”《寒檐》云:“寒檐短景如风驰,迢迢长夜占八时。 弱女刺绣补不足,一灯豆大燃残脂。 呼儿剧论千古事,老妻来聒明朝炊。 掩耳疾走且相避,隔屋吾弟能吟诗。 不图转落乃嫂笑,小郎亦有儿啼饥。 ”《西邻哭》云:“夜闻西邻哭,哭声一何悲! 云是母哭儿,声声哭入老夫耳。 老夫亦有丈夫子,同日辞家分路死。 死弗及见哭凭棺,三月到今泪未干。 伤心有口那能言;君不见,乌生八九子,一一飞上青林端。 ”《新竹》云:“森森碧玉已成行,一雨长梢尽过墙。 微露粉痕初解箨,疑君已带九秋霜。 ”   八   杭州仲蕴檠,字烛亭,与余同庚。 雍正癸丑,两人初学为诗,彼此吟成,便携袖中,冒雨欣赏。 后余官白下,而烛亭亦就幕江南,常得把晤。 岁辛卯,相见苏州,怪其消瘦,不类平时壮佼;然意致尚豪,犹令小妻出拜,尚无子。 亡何,讣至。 记其《长至日饮随园》云:“老大空怜役库车,清樽小语过精庐。 二千里客易中酒,半百外人无熟书。 断雁贴云寒雨后,归鸦拥树晚晴初。 今朝罨画轩西醉,觅句差贪一线余。 ”《莫愁湖》云:“晴波嫩柳旧歌台,一眺愁心略小开。 湖影淡拖山色去,春烟冷送夕阳来。 游丝不绾金跳脱,水调空沉《阿滥堆》。 谁更风流问徐九,销魂无那索茶杯。 ”《郊行》云:“雨霁郊圻笑语哗,裙腰碧过四娘家。 游思解渴问荒店,春尚慰人留病花。 远寺钟随迟日度,隔江山挟晚青斜。 零星落地榆钱好,贱买村醪敌岁华。 ”他如:“月于低处作湖色,山渐暝时生水烟。 ”皆瘦硬自喜。 九   余甲子分校南闱,题《乐则韶舞》。 有一卷云:“一人奏琯,而八伯歌风。 ”爱其文有赋心,荐而未售。 出榜后,遇外监试商宝意先生,曰:“我收卷,见一文绝丽。 问之,乃吴梅村先生孙也。 我告之曰: ‘此文若遇袁太史,必能赏识。 ”’因诵此二句。 予告以果力荐矣,彼此大喜,觉论文有心心相印之奇。 未几,吴到沭来谒,貌如美女,年才弱冠,益器重之。 癸酉余从秦中归随园,而吴已中经魁;来见,则呕血失音,非复曩时玉貌。 予心忧之。 赴都会试,竟死场中,年二十七;其时同荐者,有松江廪生陈迈晴,亦奇才也。 场后赋百韵诗来谒,惜未存其稿,先吴卒。 吴在席上题《盆中飞白竹》云:“渭水清风谱,流传有别支。 出蓝夸逸品,飞白擅奇姿。 名以中郎重,根从子敬移。 森然一笔起,暖若八分披。 卷叶轻于觳,抽枝弱比丝。 映花风独转,拂草露俱垂。 细细分龙节,轻轻洗玉肌。 生来凤尾贵,不怕雀头痴。 影落屏风小,香传荣几迟。 恰添承旨石,同上伯英池。 专室居何愧? 登床赏自奇。 地依萧寺好,人在晚晴宜。 擢彼东南秀,珍逾十二时。 品题无与可,笃好有羲之。 北馆承家学,南宫得画师。 绿窗窥窈窕,红烛照参差。 兰墨传新样,鱼笺写折枝。 好将端献笔,追取顺陵碑。 ”吴讳维鹗,太仓人。 佳句尚多,仅录其吉光片羽者,不料其即赴玉楼也。 陈生五策,博引群书,两主试愕然不知来历。 余尔时年少气盛,语侵主司,以故愈不得售;亦其命运使然耶? 有《哀两生》诗,存集中。 一O   常熟王陆提,字介祉,瘦长骨立,两眸荧然。 家贫母老,又遭冯敬通之厄,客死长沙,年三十二。 其诗清丽。 《苏台纪事序》云:“仆本恨人,尤希好事。 趁兰膏之余焰,述花月之新闻。 则有参佐名流,弘农妙裔。 王昌居处,迹近金堂;韩寿来时,香通青琐。 墙头一笑,秋风客钻穴相窥;枕畔五更,夜度娘凿坏而遁。 不须青鸟,为约佳期;何必玄驹,始谐欢梦。 手提金缕,逾沓冒以声希;怀落钿钗,胃流苏而影乱。 轻拢屈戍,潜由顾恺之厨;反合仓琅,永匿梁清之洞。 遂致空闺大索,徒劳阿母阅门;邻壁旁求,共讶彼姝履闼。 倘属无妻之牧犊,或易牵丝;偏为有婿之罗敷,难收覆水。 雾生三里,叶不翳蝉;风挂一帆,花终恋蝶。 可怜月姊,随蟾魄以俱奔;讵耐冰人,赋鼠牙而作讼。 谋成秘计,大都鹦鹉之禅;下得官符,不是鸳鸯之牒。 怅三生兮永别,未消圆泽之烟;纵九死以无辞,难觅茅山之药。 是则炼娲皇之石,莫补离天;弯后羿之弓,长仇怨日者矣。 呜呼! 人生行乐,难禁赠芍遗椒;我辈钟情,未免焚芝叹蕙。 触哀弦于旧轸,侬亦情狂;戒覆辙于前车,卿休放诞。 不逢白傅,谁裁《长恨》之歌? 为语双文,我作《会真》之记。 ”诗云:“东风如梦春如画,萝蔓须扶薇待架。 黄雀飞飞镜槛边,班骓得得楼栏下。 绿杨门巷是儿家,青粉墙高隔乱鸦。 惜艳羞窥留影镜,耽闲懒逐斗风车。 柔怀脉脉惨幽独,少小红丝曾系足。 萧史迟吹引凤箫,马卿忽奏《求凰曲》。 寻常声息互知闻,促漏遥钟两断魂。 侧帽望残窗竹影,抽钗划遍砌苔痕。 蓬莱咫尺休嗟远,绊缥轻裙便往返。 晓把豪犀故剔梳,宵扪了鸟还加键。 怀中转侧掌中檠,殷茜难描婀娜形。 蛤帐霞光犹恍忽,蜃窗日彩更晶荧。 刻骨恩同胶漆洽,迷藏秘戏贪嬉狎。 连天梦雨罨阳台,平地风波生楚峡。 无端阿母唤匆匆,卷幔披帷室是空。 鹦鹉搅翻脂盈粉,狸奴搔乱绣床绒。 侍儿寻觅争牵惹,瞥见微光抽替闻。 间道斜通鸟鼠山,颓垣近接鸳鸯社。 防闲始悔未周遭,直待亡羊与补牢。 瓜字分明惭碧玉,藕丝宛转怨金刀。 多生久作双飞侣,岂忍禁持别离苦? 携手潜登范蠡舟,齐眉共寄梁鸿庑。 夭桃已放出墙枝,元稹从题《决绝词》。 无奈鸩媒偏作恶,不容雁婿永追随。 诉牒倥偬控花县,狐城兔窟征求遍。 里胥排日计邮签,亭长分程驰驿传。 替戾冈旋劬秃当,可怜屈体受银铛。 淋铃雨泣红颜妇,贯索星临白面郎。 铡誓从今消旧宠,刀环约在要离冢。 驮金纵许赎文姬,化玉何时见韩重? 君不见:雪絮漫空扬作尘,沾衣拂幌总前因。 柳枝逸去樊娘嫁,我亦情伤潦倒人。 ”《留须》云:“渐看郁郁复离离,忍遣芟除累剃师? 潘鬓见来增老态,飞胡学得忆儿嬉。 依稀草活抽芽日,仿佛花残露蒂时。 犹自堪摩未堪捋,免教人把彦回嗤。 ”“属体风怀梦里春,鬃鬟羞忆啮妃唇。 好陪觅句拈髭客,休对熏香菇面人。 青缕细含微见影,紫珍才展便伤神。 从渠长到星星日,敢向中涓戏效颦? ”咏《题名录》云: “倚棹向通津,红笺哄市尘。 买时惭启齿,展处暗伤神。 千佛名经录,三生慧业因。 未看先郑重,回视更逡巡。 几辈曾盟笠,伊谁是积薪? 名场惊绝迹,号舍记比邻。 药铫相依切,风檐问讯频。 独怜叉手客,未遇点头人。 何敢轻余子? 徒教怨不辰! 穷通知有命,俯仰总嫌身。 ”《孙园剪牡丹归》云:“寻春闲访野人家,扶醉归来日未斜。 买得扁舟小于叶,半容人坐半容花。 ”其他如:《落梅》云:“驿使再来休问信,美人已嫁莫相思。 ”《杏花》云:“开当落日怜微倦,嫁与东风恐不甘。 ”《偶成》云:“误书因想得,微倦觉眠佳。 ”介祉好作无题诗,如:“衣上石华新唾迹,帐中霞彩旧丰神。 ” “登墙不惜三年望,展画谁甘百日呼。 ”人诮其轻薄,则云:“毕竟《闲情》累何德? 不言惟有息夫人! ”   十一   常州李检讨英,字芋圃,余甲子科所得士。 为人醇古淡泊,一望而知为君子。 年老乞归,掌教六安州,过随园,宿十日去,竟永诀矣! 卒无子。 《归雁》云:“清秋雁声落屋檐,春早急去程期严。 此邦之人非汝嫌,高飞冥冥去且佥。 稻粱虽谋退亦恬,江湖暑湿难久淹。 吁嗟物性尚避炎! ”《春深》云:“春深淹久客,门掩即山家。 闷遣摊书坐,吟耽倚杖斜。 晚风敲径竹,微雨润窗花。 不觉苍苔暗,深林已暮鸦。 ”《僻处》云;“僻处无喧嚣,闲中耐寂寞。 一卷味可耽,双屐懒不着。 荏苒春将残,东风卷罗幕。 庭前碧桃花,迟开亦迟落。 ”   十二   丙辰在都,诗人大会。 有常州储君师轼、字学坡者,年最长,为坐中祭酒。 后三十年,会试出余门生李英名下,选作校官,监钟山书院。 久不来见。 余与庄君念农先往,大呼而入,曰:“太老师来捉小门生矣尸彼此大笑。 招饮随园。 见赠云:“廿年名姓达安昌,应许彭宣到后堂。 问字久辞松径杳,传觞重嗅竹林香。 楼台近水千层曲,草木连山一带长。 只恐征书来北郭,未容老住白云乡。 ”“高筑天风百尺楼,凭栏怀古意悠悠。 声诗不堕开元后,法物还从宣政收。 借箸风生磨盾鼻,读与某将军书。 登山云起遂菟裘。 中林猿鹤无猜忌,绕树银灯蜡屐游。 ”卒,无子。 诗多散失。 十三   杭州潘涵,字宇情,宰六合,以循吏称。 两子早卒,家竟绝嗣;甚矣,天道之难知也! 仅录其《随园小集》云:“安住林亭远放舟,境随人转水随鸥。 好山刚近长江口,老屋深藏大树头。 叱驭原同招隐别,买园先为种花愁。 解还墨绶铜章贵,换得繁英与素秋。 ”“香名弱冠饮都城,壮志空山踽踽行。 陶令获田偿酒债,敬姜操绩伴书声。 渔童歌好垂丝听,长者车来拂袖迎。 一片仓山梅影水,回头还比玉堂清。 ”“西亭北榭斗阑干,阁引天风猎猎寒。 旧约飞鱼传去杳,新诗走马借来看。 风生咳吐追唐调,礼失威仪谢汉宫。 笑我热中心未死,偷闲来弄钓鱼竿。 ”   一四   同年许朝,字光庭,常熟人。 诗似放翁,殁后家无继起者。 录其佳句云:“泉碍石流无意曲,草经霜陨不须芟。 ”“倚床爱就肱边枕,照镜贪看背后山。 ”“得月便佳还值望,是山都好不须名。 ”“预思煮雪垆先办,不会裁花谱借抄。 ”五言如:《病骡》云:“眠沙深有印,啮草懒无声。 ”《山村》云:“峰乱向人涌,泉分界石流。 ”又:“舟隔堤撑半露篙”,七字亦佳。 一五   苏州周钰,字其相,相遇于江雨峰家;蒙一见倾心。 每过苏州,必主其家。 家道甚丰,而性啬且傲,卒无子;以葬亲故,坠水死。 见赠云:“零乱花飞又一年,思君时间北来船。 随园清夜三更月,应照幽人独自眠。 ”“空吟场藿《白驹》诗,往事伤心不可思。 南国至今悲贾谊,为他偏值圣明时。 ”咏《落花》云:“莺从此日空啼树,人到明朝懒上楼。 ”   一六   张长民秉政,予表侄也。 父灏,官侍读学士。 长民十五举京兆,三十夭亡。 送余出都云:“芙蓉双阙致君身,误逐飘风落九曼。 丹穴有天翔凤鸟,金羁何术扰麒麟? 关前候吏觇青犊,江介行舟荡白蓣。 此去未须怜左授,下方欲识谪仙人。 ”   一七   史梧冈进士,名震林,湛深禅理,半世长斋。 知余不喜佛,而爱与余谈,以为颇得佛家奥旨。 余亦终不解也。 记其《观荷》云:“露折朱霞裹旭开,凄凉心付蓼花猜。 银河正晒天孙锦,风雨欺香禁早来。 ”“蕊绽华峰斗锦年,序班宜在牡丹先。 携琴笑坐如船藕,去访蓬莱海外天。 ”梧冈言:“修行无他慕,只求免入轮回,少认世间无数爷娘耳尸   一八   闽人刘南庐,名芳,貌若枯僧,以布衣云游;所到必栖深山古刹,受群僧供养。 问何不还乡,笑而不答。 晚年卒于通州之狼山。 群僧为葬于骆右丞墓侧,置石碣焉。 丁丑九月宿随园,见赠七律,仅记中二联云:“安仁尚有栽花兴,孟博全无揽辔心。 水影到窗知月上,松风搅枕信秋深。 ”《焦山避暑》云:“千丈洪涛一小舶,乘危逃暑到僧寮。 衣沾湿翠晴犹滴,榻拂凉云午不消。 压槛有天连水阁,开门无路入尘嚣。 浊醪我欲酬高隐,千古幽魂未可招。 ”《瓦官寺》云:“瓦官瓦破佛庐荒,三绝空怀旧讲堂。 曲径云深僧笠重,闲门花落客鞋香。 行经河畔闻箫鼓,坐近台边想凤凰。 吊古一尊沽未至,烟钟风磬立斜阳。 ”《军山夜坐》云:“星辰夜影窗间落,江海秋潮枕上生。 ”   一九   汤西崖少宰,幼有美人之称。 其幼子名学显,戊寅见访,长身玉立,想见少宰风仪。 有《慧山》二首云:“九峰郁云根,蜿蜒罗青苍。 夤缘入幽磴,长史旧草堂。 只今法象空,宝幡驯鸽翔。 叶落拂床尘,花放见佛光。 癯僧不谈禅,哦诗草木香。 孤意与俱永,随在如坐忘。 ”“飒洒林风生,寒空弄清樾。 山禽隔叶鸣,好音闻不绝。 访碣剔烟萝,钗脚半磨灭。 蝶老抱秋花,松疏漏凉月。 际此孰含毫? 秀采芙蓉发。 ”   二O   李啸村最长绝句,人有薄其尖新者;不知温子升云:“文章易作,逋峭难为。 ”若啸村者,不愧逋峭矣! 其《泰州舟次》云:“烟汀月晕影微微,办得宵衣草上飞。 垂发女儿知荡桨,不辞风露送人归。 ”《夜泛红桥》云:“天高月上玉绳低,酒碧灯红夹两堤。 一串歌喉风动水,轻舟围住画桥西。 ”《废园》云:“谁家亭院自成春? 窗有莓苔案有尘。 偏是关心邻舍犬,隔墙犹吠折花人。 ”《青溪》云:“粉墙经扫落花尘,一带楼台树影昏。 雨细风斜帘未卷,纵无人在亦消魂。 ”《却人写真》云:“有影正嫌无处匿,不才尚觉此身多。 ”此是啸村最佳诗;而归愚《别裁集》只选《上巳忆白门》一首,云:“杨柳晚风深巷酒,桃花春水隔帘人。 ”不过排凑好看字面,最为下乘。 舍性灵而讲风格者,往往舍彼取此。 二一   白太傅云:有唐衢者爱其诗,亡何唐死;有邓访者爱其诗,亡何邓死。 吾于金陵,得二人焉:一金光国,一高步瀛。 诗笔超隽,受业未及三年,俱死。 金之诗,惟存《祝寿》数章。 高有《未灰稿》二编。 《晚春》云:“百花开落草芊芊,杰阁层楼白石边。 埋没春光全是雨,初长天气却如年。 客来未惯惊雏燕,人到无愁爱杜鹃。 荣几一灯三径晚,垂帘影里是茶烟。 ”七绝云:“风刀瘦剪绿杨丝,一路芳菲落日时。 山曲不妨随径转,隔云早见酒家旗。 ”“静里消磨墨数升,封书远问作诗僧。 寻君曾到闻钟后,流水村桥照蟹灯。 ”佳句云:“不是近霜偏爱菊,要需时日始看梅。 ”“灯非报喜花争结,人惯离家梦转无。 ”“同人催上马,临水废观鱼。 ”“名每输王后,嫌终避周前。 ”皆有精心结撰,不入平浅一流。 二二   绍兴布衣俞楚江,名瀚,久客京师;金少司农辉,荐与望山相公。 公称其诗有新意,卒无所遇,卖药虎丘而亡。 《登九龙山遇雨》云:“浮生徒碌碌,冒雨渡寒津。 策马山头过,云横不让人。 ”《偶成》云:“安贫求自寡,书剑漫相从。 且筑数椽屋,将为一老农。 亭空云可贮,院小树还容。 居近开元寺,卧听清夜钟。 ”“戒饮原因病,村旗莫浪招。 忙酬花事毕,闲养睡魔骄。 霜色归蓬鬓,秋声上柳条。 竹炉茶未熟,一缕细烟飘。 ”他如:“谁与吾来往? 西山一片云。 ”“柳倦欲眠风劝舞,鸟歌未和雨催归。 ”俱有意趣。 二三   仪真诸生张日恒,受知梁瑶峰学使,写诗一册,属尤贡父先容,将来见余;呼舟未行,以暴疾亡,年未三十。 册书《山中早春》云:“不知芳信转,但觉鸟声和。 倚槛听溪水,纡行绕竹坡。 池香生草细,树暖着花多。 雅意春风惬,还应倒白鹾。 ”《青山守风》云:“野戍依沙岸,孤帆守客涂。 劳心虚怅望,终夜恋菰芦。 江影时明灭,星光乍有无。 晓风狂不定,神女弄波珠。 ”《江令宅》云:“南都多旧第,江令最知名。 长板双桥合,青溪一水迎。 仙台回骑杳,高树晚鸠鸣。 怅望城东路,年年春草生。 ”   二四   杭州宋笠田明府,名树谷,宰芜湖,有贤声;罢官再起,补陕西两当县,过随园一宿而别。 闻为甘肃案,谪戍黑龙江,年近七旬,恐今生未必再见。 幸抄存其诗。 《立秋柬顾孝廉》云:“前宵白雨昨清风,烁石炎威转眼空。 万窍商声先蟋蟀,一年落叶又梧桐。 花开凉夜香偏久,吟入秋来句易工。 为报湖头二三子,好修游屐理诗筒。 ”《独步净业湖》云:“风吹堤柳绿斜斜,净业湖波乱似麻。 京国清明初断雪,故园二月已飞花。 青帘易买三升酒,白乳空思七碗茶。 日暮一行飞雁落,知渠曾否过吾家? ”《山村小步》云:“如此春光不自持,宽鞋短策步来迟。 得时花柳有矜色,入画云山无定姿。 佳节放闲村学散,丰年预兆老农知。 日斜碧水桥头坐,何处饧箫向客吹? ”《出京留别》云:“六年燕市聚游踪,酒席歌场处处同。 一夕西风人去远,便从天上望诸公。 ”《对月》云:“桂花庭院晚风轻,帘卷西窗看月生。 只费一钩悬树杪,已教秋思满江城。 ”《盆梅》云:“数枝也复影横斜,惹得羁人乡梦赊。 抛却西溪千树雪,瓦盆三尺看梅花。 ”《山塘闲步》云:“疏狂犹记少年时,几处歌场斗雪诗。 今日旧游零落尽,酒痕只有故衫知。 ”“似此风光绝可怜,相携朋好踏春烟。 怪他杨柳舒青眼,只向长街看少年。 ”《红花埠题壁》云:“六年京国梦江城,此是江南第一程。 为算还家多少事,昨宵枕上听三更。 ”《林处士墓》云:“岩居尚恨云常出,世事惟余诗未删。 ”《僧舍》云:“新花倚石俨相待,古佛候门如欲迎。 ”《近郊小饮》云:“风吹池水干何事? 人映桃花忆此门。 ”笠田诗甚多,子又年幼,虑其散失,故再录其咏《屋上草》云: “秋雨积我檐,秋草繁我屋。 分行随瓦沟,踞胜等山麓。 得天虽有余,资地苦不足。 践踏幸免加,滋蔓遂逞欲。 率尔占万间,偶然余一角。 下止骇飞鸟,仰望馋奔犊。 垂垂映垣衣,密密成翠幄。 高先偃疾风,柔能格响雹。 惯被炊烟遮,不受樵采辱。 鸱吻日以藏,龙鳞日以驳。 省牵萝补苴,代索绚约束。 宁肯事剪除,留作百花褥。 ”   二五   孤甥陆建与香亭弟同受诗于余,而建早亡。 余已梓《湄君集》行世矣。 其弟忻,年未及冠而夭。 咏《小沧浪》云:“十里横塘路,船摇明月春。 鸳鸯相识否? 前度采莲人。 ”《春暮》云:“吟窗昼静独徘徊,绿上疏帘认翠苔。 忽见飞花三两片,回风舞过小溪来。 ”《落花》云: “伤春无奈落花红,夹在《离骚》一卷中。 葬汝自怜非玉匣,开书到底见春风。 ”   二六   湖州进士沈澜,字惟涓,诗近皮、陆,人多轻之;然典雅处,不可磨灭。 《寄怀杭堇浦》云:“休向江潭怅独醒,青山偃蹇称闲庭。 枕函自秘《螂娱记》,农社还修《耒耜经》。 小艇瓜皮乘月泛,清歌菱角隔帘听。 朝衫抛却饶幽兴,好伴维摩著素屏。 ”“步臊经过屡结趺,同床各梦一悲吁。 谓举阳马事。 篷窗听雨都元敬,酒郡移官张藐姑。 琴作家资空送别,鹤分俸料耐偿逋。 偶耕他日期相访,稳卧瓜牛号野夫。 ”   二七   丹徒朱竹楼《怀人》云:“何处飞来残笛声? 西窗月落鸟争鸣。 谁言夏夜夜偏短? 万里梦回天未明。 ”   二八   苏州汪缙,诗学七子。 《游穹隆》云:“星满天坛河泻影,月离海峤树生烟。 ”《栖霞》云:“云埋大壑封秦树,雷劈阴崖见禹碑。 ”乙酉秋闱,遗才不录,遽登舟归。 余闻之,急往见学使彭公芸楣。 公谦云: “某在此衡文三年,得毋有人怨我乎? ”答曰:“有。 ”彭骇然变色。 余笑曰:“公毋惊也。 诗人汪大绅,公不许其入场。 何也? ”彭更骇云: “此某所拔岁考案首也,岂有遗才不取之理? ”余云:“渠已买舟归矣。 ”乃手书其名,补付提调,而遣人追之;时已八月初七日矣。 傍晚汪到。 见谢诗云:“业已湛卢归越国,忽蒙追骑唤王孙。 ”   二九   考据家不可与论诗。 或訾余《马嵬》诗,曰:“‘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当日贵妃不死于长生殿。 ”余笑曰:“白香山《长恨歌》‘峨嵋山下少人行’,明皇幸蜀,何曾路过峨嵋耶? ”其人语塞。 然太不知考据者,亦不可与论诗。 余《钱塘江怀古》云:“劝王妙选三千弩,不射江潮射汴河。 ”或訾之曰:“宋室都汴,不可射也。 ”余笑曰:“钱谬射潮时,宋太祖未知生否。 其时都汴者何人,何不一考? ”   三O   唐相陆层云:“士不饮酒,已成半士。 ”余谓:诗题洁,用韵响,便是半个诗人。 三一   芜湖洪进士銮,以“江山好处浑如梦,一塔秋灯影六朝”句驰名。 沈归愚爱其“夕阳无近色,飞鸟有高心”二句。 余道不如“窗边落微雪,竹外有斜阳”之自然也。 七言云:“人居客馆眠常早,家寄空书写最难。 ”   三二   壬戌秋,余补官江宁,途逢豫长卿,以弟子礼见。 其人修洁自好,以《咏帘波》为戴雪村先生所赏。 诗宗温、李。 其《秦淮曲》云:“灯船歌吹酒船迟,天鼓声闲唱《柘枝》。 石上暗潮呜咽语,无人解拜侍中祠。 ”可谓曲终奏雅矣。 咏《竹床》云:“微吟留枕席,残梦入潇湘。 ”   三三   癸未四月,京口程君梦湘同游焦山,一路论诗;渠最心折於吾乡樊榭先生,心摹手追,几可抗手。 有绝句云:“昨宵忘记下帘钩,吹得梅花满竹楼。 五夜兰衾清似水,梦凉酒醒雪盈头。 ”《在随园赏海棠》云:“隔着紫玻璃一片,夕阳红得可怜生。 ”又曰:“朦胧月色温馨酒,错认钗钿列两行。 ”呜呼j有才如此,宰湘阴未二年,以事罢官。 《口号》云:“舌在犹生路,诗多即宦囊。 ”甫四十岁而死,惜哉! 然《松寥山房集》四卷,颇足不朽。 君字荆南,天资绝高,好吟诗,畏作时文。 壬午乡试,向家人诡云入闱,乃私匿随园数日,为余斟酌诗集,颇受其益。 三四   尹似村诗,虽经付梓,而非其全集也。 集外佳句云:“鹊非报喜何妨少,雨纵浇花也怕多。 ”“欲穿竹笋泥先破,才放春花蝶便忙。 ” “水去砚池防夜冻,春生布被藉炉温。 ”“买将花种分儿女,试验谁栽出最多。 ”《接尚方伯书》云:“惹得妻孥来笑我,柴门那说没人敲。 ”数联可谓专写性情,独近剑南矣。 三五   甲午二月,予过真州南监,掣张东皋招观并头牡丹。 一时作诗者,无不以二乔为比;独杨鲲举二句云:“似承周、召桃夭化,绝胜渔阳麦两岐。 ”   三六   古名士半从幕府出,而今则读书不成,始习幕,此道渐衰。 犹之古称秀才,杨素以为惟周、孔可以当之;非若今之读时文诸生也。 康熙、雍正间,督抚俱以千金重礼,厚聘名流。 一时如张西清、范履渊、潘荆山、岳水轩等,皆名重一时。 范诗最清,无从访觅。 只记西清《过浔阳》云:“浔阳江上客,一岁两经过。 去日梅花好,归时枫叶多。 橹声摇夜月,帆影落晴波。 为向山僧问:尘容添几何? ”   三七   杨蓉裳金陵乡试,偕舅氏顾公斗光来。 顾长不满四尺,而诗笔特佳。 仿铁崖《咏史乐府》,《伏生女》云;“坑不得阃内儒,烧不得腹中书。 伏生父女皆口授,典谟训诰如其初。 吁嗟伏生女! 强记人不如。 ”《漂母》云:“哀王孙,在淮阴,一饭之恩如海深。 哀王孙,不求报,千金之赠不可少。 千金容易一饭难,沛公家有轹釜嫂。 ”   三八   吾乡王麟徵秀才,名曾祥,工古文,不甚作诗,而五言独工。 如:“星芒林际大,雪滴晚来疏。 ”《慰某落第》云:“曾说捐金能市马,俄闻买椟竟还珠。 ”   三九   山右王峨园先生名师,为江苏方伯;为巡抚安公所劾,夺职归。 余时宰江宁,赋诗送行云:“他日终为黄阁老,此时权作白云夫。 ”公回廊留月久;中庭老树阅人多。 ”   四O   苏州刘潢,字企山,有清才,与顾景岳齐名。 尝因召试,来随园。 貌瘦而弱,旋以瘵亡。 仅记其《晚步》云:“缺月依桥断,孤云背郭流。 ”   四一   明铁崖孝廉,性肮脏不羁,年四十早亡。 其兄竹岩为诵其《落花》云:“薄命谁怜倾国色? 受风偏是最高枝。 ”《赠友》云:“空肠得酒生芒角,交友因人判浅深。 ”   四二   己未年,余乞假归娶,见吕观察守曾于完颜臬使署中。 读其《松坪集》,乐府最佳。 如云:“雨雪思见睨,观去泪如霰。 来时笑相迎,啼时欢不见。 夏日冬之夜,犹有旦暮时。 与郎情难满,如醑酾漏卮。 ”《登云山》云:“石径巉岩花气纷,偶乘余兴送斜曛。 不知绝壑何人啸,遥带钟声入暮云。 ”未二年,署布政使,以卢案受内臣周内,愤而雉经;非其罪也。 四三   洞庭山人蒋愚谷喜吟诗,致贫其家,以瘵疾亡。 其《成仁庵》云:心安静看闲云过,地僻浑忘夏日长。 ”《虎丘》云:“鸟栖深树斜阳影,风过虚堂贝叶声。 ”愚谷每来随园,往往有匆遽之色。 死后,予挽联云:“生为谁忙,学业未成家已破;死亏君忍,高堂垂老子初啼。 ”   四四   余知江宁,过观象台,见有题壁者云:“草色荒台过雨迟,短墙古柏暮云垂。 桃花红引游人去,独自斜阳读断碑。 ”问之僧人’,乃嘉兴夏培叔名复森者所题。 因聘修志书。 耳聋兴豪。 一日,从嘉兴还金陵,告余曰:“家中手植老梅一本,去冬为僮所伐,乃吊之云:‘老梅移种廿余载,客里归看已作薪。 无复横斜旧时影,负他多少后来春。 ”’《秦淮夏集》云:“傍晚纷纷载酒卮,有筝琶处过船迟。 ——河风月无人管,都付桥南杨柳枝。 ”亡何,归里卒。 相隔三十余年,闻其子鼎,中庚子副车。 余感诗人有后,为之狂喜。 四五   沈归愚选本朝诗,不知杭州王百朋,几有遗珠之叹。 余告之曰:“百朋,诸生,名锡,毛西河高弟子也。 有《啸竹轩集》。 ”《无题》云:“灯暗频疑虚室响,衾多不敌半床寒。 ”“金针入处心俱痛,素线添时恨共牵。 ”皆余幼时所熟诵句。 其子厚斋与余邻居交好,和余《落花》云:“乍惊彼美从天降,直觉斯文扫地来。 ”余觉不祥,果一第而卒。 厚斋名风淳。 四六   人但知商宝意先生以诗名海内,而不知其弟名书、字响意者,亦诗人也。 作贵州吏目。 有《消夏吟》云:“雨后壑全响,日中崖半阴。 壤檐蛛网结,嘉树雀巢深。 永日无公事,闲居有道心。 短衣随意着,凉意满衣襟。 ”又:“六月无三伏,一朝有四时。 ”“蜂巢当午闹,蚓壤趁凉歌。 ”真能写黔中风景。 四七   唐人诗中,往往用方言。 杜诗:“一昨陪锡杖。 ”“一昨”者,犹言昨日也。 王逸少帖:“一昨得安西六日书。 ”晋人已用之矣。 太白诗:“遮莫枝根长百尺。 ”“遮莫”者,犹言尽教也。 干宝《搜神记》:“张华以猎犬试狐。 狐曰:‘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 ”’晋人亦用之矣。 孟浩然诗:“更道明朝不当作,相期共斗管弦来。 ”“不当作”者,犹言先道个不该也。 元稹诗:“隔是身如梦,频来不为名。 ”“隔是”者,犹云已如此也。 杜牧诗:“至竟薛亡为底事? ”“至竟”者,犹云究竟也。 四八   《古乐府》:“碧玉破瓜时。 ”或解以为月事初来,如瓜破则见红潮者,非也。 盖将瓜纵横破之,成二“八”字,作十六岁解也。 段成式诗:“犹怜最小分瓜日。 ”李群玉诗:“碧玉初分瓜字年。 ”此其证矣。 又诗中用“所由”者,盖本《南史·沈炯传》。 文帝留炯曰:“当敕所由,相迎尊累。 ”一解以为州县官,一解以为里保。 又,和凝诗:“蝤蛴领上诃梨子。 ”人多不解。 朱竹诧曰:“诃梨,妇女之云肩也。 ”吕种玉《言鲭》云:“禄山爪伤杨妃乳,乃为金诃子以掩之。 或云即今之抹胸。 ”   四九   偶读冯益都相公集,有《吊明季杨、左二公》诗,云:“忠魂莫再伤冤抑,今日犹能廑圣衷。 ”下注:“面奉圣祖云:‘二臣死于廷杖,非死于狱也。 ”’   五O   相传世有空青,人无瞽目。 其真者,余未之见也。 惟南兰张天池家藏一颗石巅,趾仅寸许,面带波痕,光彩空灵,中伏一兔。 兔腹下藏银母浆,摇荡有声。 据云:其先人得自海上,传家已三世矣。 同年储梅夫太史题七古云:“白云缥渺太素含,波光隐现细浪蹙。 入水能教霞彩生,舟行怕有馋龙逐。 ”《博物志》:龙嗜空青燕肉。 五一   海盐马世荣,字焕如,墨林观察之祖,与陆稼书先生交好。 所著诗集,有《白生歌》云:“白生者,蛇精也,化美男子,为钱千秋孝廉所狎。 孝廉谪戍出塞,白与偕行,情好绸缪。 后遇赦归。 钱官司李,白以手帕托钱求张真人用印,事破受诛。 乃乞钱以玉瓶装其骨,道百年后,可仍还原身。 ”事甚诡诞。 而马乃理学人,非诳语者;惜诗有百韵,不能备录。 五二   苏州老红豆惠周迪先生有句云:“花浮小盏三投酒,乳拨深炉七品茶。 ”人疑“七品”当是“七碗”之误。 余曰:非也。 金人七品官,才许饮茶,事见《金史》。 惟“三投酒”未详所出,或是“三辰酒”之讹。 先生有《香城驿》一绝云:“缦田乘雨破春耕,落日柴车带犊行。 绕屋马通高一尺,地名还自号香城。 ”   五三   桐城二诗人,方扶南与方南塘齐名。 鱼门爱扶南。 余独爱南塘;何也? 以其诗骨清故也。 扶南苦学玉溪、少陵两家,反为所累,夭阏性灵。 南塘如:“风定孤烟直,天遥独鸟沉。 ”“因潮通估客,隔苇见渔灯。 ”“闰年入夏花犹在,积雨逢晴草怒生。 ”皆扶南所不能。 至于“无意怀人偏入梦,未报恩门羞再入”,其妙在真。 又:“清风时一来,悠然复徐歇。 ”真陶诗之佳者。 五四   顾侠君先生选《元百家诗》,梦有古衣冠者数百人,拜而谢焉。 杭州严曙声娘赠云:“但见三吴书板盛,不知十载选楼忙。 ”王介眉撰《通鉴》,成而未梓。 储梅夫赠云:“二十一史加前明,王郎镂板胸中行。 ”   五五   凡咏险峻山川,不宜近体。 余游黄山,携曹震亭、江鹤亭两诗本作印证。 以为江乃巨商,曹故宿学;以故置江而观曹。 读之,不甚慊意,乃撷江诗,大为叹赏。 如:《雨行许村》云:“昨朝方戒途,雨阻欲无路。 今晨思启行,开门满晴煦。 雨若拒客来,晴若招客赴。 山灵本无心,招拒讵有故? ”又曰:“非是山行刚遇雨,实因自入雨中来。 ”皆有妙境。 《云海》云:“白云倒海忽平铺,三十六峰遭吞屠。 风帆烟艇虽不见,点点螺髻时有无。 一笑看(按:“看”字据民国本加。 )尘中,局缩辕下驹,曷不来此登斯须? 垣遮瓦压胡为乎? ”《云谷》云:“领妙如悟禅,搜秘等居雠。 看山得是法,善刃无全牛。 ”其心胸笔力,迥异寻常。 宜其隐于禺荚,而能势倾公侯,晋爵方伯也。 卒无子,年逾六十而终。 呜呼! 非余与交四十年,又谁知其能诗哉? 五六   正喻夹写之诗,前已载数条矣。 兹又得黄莘田《骤冷》云:“今日蒙茸昨缔络,炎凉只在一宵中。 ”阐乘僧《园上》云:“纵教吹出桃花去,自有山风吹送回。 ”王云《上山行》云:“敢云阅历多艰苦,最好峰峦最不平。 ”   五七   闽中郑兰州太守《无题》云:“此身愿化催归鸟,到处逢人苦劝归。 ”余仿其意,贺人致仕云:“我是嘉宾慕高隐,喜人归胜自家归。 ”郑有骈体自序云:“羊叔子不如铜雀妓,虽近于谐;卓文君得嫁马相女口,尚嫌其晚。 ”   五八   合肥才女许燕珍《元夜竹枝》云:“鳌山烟火照楼台,都把临街格子开。 椒眼竹篮呼卖藕,金钱抛出绣帘来。 ”题余三妹素文遗稿云:“彩凤随鸦已自惭,终风且暴更何堪? 不须更道参军好,得嫁王郎死亦甘。 ”呜呼! 班氏《人物表》,原有九等。 王凝之不过庸才中下之资,若妹所适高某者,真下下也。 燕珍此诗,可谓“实获我心”。 五九   同年钱文敏公维城,在都时所居绿云书屋,陈乾斋相国之故宅也。 公女浣青,有诗才,与婿崔君龙见、弟维乔、戚里庄君忻、管君世铭五人倡和。 宅有古桑,绿阴毵毵,映一亩许;视其影将逾屋,则公必退朝。 各呈诗请政,公欣然为甲乙之。 有《鸣秋合籁集》两卷,真公卿佳话也。 余尝戏之曰:“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四人而已。 ”诸君诗不能备录,惟摘浣青《通天台》云:“当涂代汉逾百年,铜人之泪流作铅。 移经灞水亦伤别,回头立尽东关烟。 ”《华清宫故址》云:“新台之水古所耻,老奴遂为良娣死。 盛衰转眼五十年,始知李峤真才子。 ”   六O   余甲子科从沭阳就聘南闱,过燕子矶,见秦秀才大士题诗壁上,有“渔火真疑星倒出,钟声欲共水争流”之句,心甚异之。 次年,奉调江宁,秦以弟子礼见。 见赠一律,中二联云:“门生半为论文至,大吏都邀作赋还。 玉麈清谈时善谑,乌纱习气已全删。 ”予月课多士,拔其尤者,如车研、宁楷、沈石麟、龚孙枝、朱本楫、陈制锦及秦君等,共二十人,征歌选胜,大会于徐园。 有伶人康某为余所赏,秦即席赋诗云:“秋云幂历午阴长,舞袖风回桂蕊香。 忘是将军门下客,公然仔细看康郎。 ”一坐为之解颐。 余尤爱其《游秦淮》云:“金粉飘零野草新,女墙日夜枕寒津。 兴亡莫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 ”后中状元,官学士。 六一   徐园高会时,余首唱一绝,诸生和者十九人。 龚孙枝绘图以记其胜。 挂冠后,诗画俱遗失,园亦荒圮。 越四十年,有邢秀才作主人,葺而新之,求亭上对联。 余题曰:“旧地怕重经,记当年丝竹宴诸生,回头似梦;名园须得主,看此日楼台逢哲匠,着手成春。 ”   六二   庚申在京,余与裘叔度同年同车遇雨。 裘诵其师梁仙来太史一联云:“飞雨不到地,轻烟吹若尘。 ”太史名机,雍正癸卯翰林,外出为令;高安相公荐鸿博,入都,与余相遇于琉璃厂书肆中。 咏《桃花》云:“浑疑人面隐,下马误题门。 ”《赠妓》云:“欲作歌声畏花落,选词先唱《锁南枝》。 ”《蹙篥》云:“老去还嗟耳力退,自吹羌管不闻声。 ”《沙丘》云:“荆卿匕首渐离筑,可惜不逢祖龙三十六。 ”   六三   扬州江宾谷白首名场。 余每过邗江,宾谷必呼子侄出见,曰: “余少时得见前辈某某,至今夸说于人。 汝等不可与随园先生当面错过。 ”余感其意,录其《与弟蔗畦夜坐》云:“宵中更警严城柝,暑退人亲小室灯。 ”《冬晴》云:“剩菊尚支苔径赏,冻蝇微触纸窗闻。 ”咏《古梅》云:“乍见根疑石,旋惊雪作香。 ”蔗畦名恂。 咏《穹庐雪》云:“穹庐雪,嚼复咽。 毡毛已尽雪不歇,雪能冷骨不冷心,十九年来觉长热。 风沙大地惨无春,只有手中之节冻不折。 君节臣执臣不辞,臣节君薨君不知。 泪零红雪吞不得,洒在茂陵松柏枝。 ”蔗畦刺亳州,守徽州,俱有善政。 所藏金石文字最多。 六四   余作《春寒》诗,黄星岩和云:“寒深疑历误,春久没花知。 ”何士颐和云;“流细水初活,花迟春转宽。 ,’   六五   常州徐太史昂发,《上韩慕庐尚书》云:“佳士姓名常在口,好官阶级不关心。 ”孔雩谷《赠龙明府雨樵》云:“有意怜寒士,无心媚长官。 ”呜呼! 古之人欤! 六六   丙戌三月,余过京口,宿茅耕亭秀才家。 庭宇幽邃,膳饮精妙,灯下出诗稿见示。 余为加墨,记其佳句云:“邻船通客语,虚枕纳潮声。 ”“千里月明天不夜,五更风急海初潮。 ”《官亭道上》一绝云:“细道绕平畴,时听农歌起。 回头不见人,声在禾麻里。 ”未数年,秀才入词林。 丁酉乡试,作吾乡副主考。 六七   淮宁诗人黄浩浩《秋柳》云:“小驿孤城风一笛,断桥流水路三叉;”余曰:“佳则佳矣,惜其似梅花诗。 ”有某公咏《梅》云:“五尺短墙低有月,一村流水寂无人。 ”或笑曰:“此似偷儿诗。 ”   六八   许竹人侍御《题路上去思碑》云:“君看去思官道石,深镌镌不   到人心。 ”足补白太傅《咏碑》之所未及。 六九   壬寅春,余游西湖,寓漱石居;闲步断桥,遇一少年问路,愁容可掬。 扣其故。 曰:“我平湖秀才,来游湖上,进钱塘门,行李被窃,无处投宿。 ”予疑不实。 问:“既是秀才,可能诗乎? ”曰:“能。 ”命咏《落花》。 操笔立就,有句云:“入宫自讶连城价,失路偏多绝代人。 ”余大惊,留宿赠金而别。 但记姓郁,忘其名。 七O   余苦春寒不已。 中州吕柏岩诗云:“朔风烈烈知何意? 不许江春入得来。 ”张自南云:“春寒不逐早已去,今日又从何处来? ”两押“来”字,俱妙。 七一   王中丞恕,四川人,号楼山。 《过潮州感旧》诗曰:“金山遥对凤凰洲,策马崆峒忆旧游。 二十七年如昨日,八千里外是并州。 空余大树翻斜日,尚有遗丁说故侯。 路过西州秋欲老,旧参军也雪盈头。 ”通首唐音。 许竹素先生为余诵之。 七二   余尝谓鱼门云:“世人所以不如古人者,为其胸中书太少。 我辈所以不如古人者,为其胸中书太多。 昌黎云:‘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 ’亦即此意。 东坡云:‘孟襄阳诗非不佳,可惜作料少。 ’施愚山驳之云:‘东坡诗非不佳,可惜作料多。 诗如人之眸子,一道灵光,此中着不得金屑;作料岂可在诗中求乎? ’予颇是其言。 或问:‘诗不贵典,何以少陵有读破万卷之说? ’不知‘破’字与‘有神’三字,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 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   七三   严冬友曰:“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 譬如一室内,人之所游焉息焉者,皆空处也。 若窒而塞之,虽金玉满堂,而无安放此身处;又安见富贵之乐耶? 钟不空则哑矣,耳不空则聋矣。 ”范景文《对床录》云:“李义山《人日》诗,填砌太多,嚼蜡无味。 若其他怀古诸作,排空融化,自出精神。 一可以为戒,一可以为法。 ”   七四   保励堂侍郎《送人纳妾》七律,后四句云:“席上偶然教进酒,灯前何敢遽呼郎? 只因未识夫人性,试问明朝那样妆+”   七五   明季用兵时,有女子刘素素者,被掠,题诗店壁云:“天明吹角数声残,将士传呼上玉鞍。 恰忆当时闺阁里,晓妆犹怯露桃寒。 ”   七六   宛平袁明府增,字保侯,宰江宁时,与余通谱。 有句云:“天远望穷飞去鸟,春寒误尽早开花。 ”咏《瓶》云;“饮水自知胸最冷,衔花应觉口常香。 ”   七七   先慈九十生日,祝寿诗无虑百余首;予独爱龚旭开秀才五律一结云:“为有称觞客,今朝户不扃。 ”淡而有味。 七八   杭州风俗:人家作酱,瓮上镇压,必书“姜太公在此”五字。 余尝疑之。 孙文和秀才笑曰:“君岂不知太公不能将兵,而善将将乎? ”又过张息侯家,见其奴携灯笼来,上题“赖有此耳”四字。 两用史书语,令人莞然。 七九   蒋戟门观察招饮,珍馐罗列,忽问余:“曾吃我手制豆腐乎? ”曰:“未也。 ”公即着犊鼻裙,亲赴厨下。 良久擎出,果一切盘餐尽废。 因求公赐烹饪法。 公命向上三揖;如其言,始口授方。 归家试作,宾客咸夸。 毛侯围广文调余云:“珍味群推郇令庖,黎祈尤似易牙调。 谁知解组陶元亮,为此曾经三折腰。 ”   八0   南宋末年,士大夫篮簋不饬。 有郑熏者,素作贼,以军功得主簿,众不礼焉。 郑乃献诗云:“郑熏素行本非端,熏有狂言上众官。 众官作官还作贼,郑熏作贼还作官。 ”   八—   方亨咸《论画》云:“神品如孙、吴。 能品是刁斗森严之程不识。 逸品则解鞍纵卧之李将军。 ”又曰:“厚不因多,薄不因少。 ”余爱其言可通于诗,故录之。 八二   唐太宗云:“泥龙竹马,儿童之乐也;翠羽明珠,妇女之乐也。 ”余亦云:“急流勇退,后起有人,士大夫之乐也。 ”今之人,惟扬州秦西岩先生以观察致仕,子又继入翰林,宜其诗之自然骀宕也。 《南庄题壁》云:“郭绕村烟水绕堤,数椽屋可托卑栖。 百年老树留花坞,二顷荒田杂菜畦。 庾信小园枝下上,王询别墅涧东西。 谁云巢、许买山隐? 家在城南认旧溪。 ”“策杖登楼眼界宽,邗沟一水迅奔湍。 天边漕运梯云上,江外山光带雾看。 南北塔高双鹄立,东西桥锁九龙蟠。 往来多少风帆急,孤棹何如斗室安? ” 发布时间:2025-07-07 18:21:3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8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