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宏济真君程祖宝诰 内容: 志心皈命礼。 道融三教,理会百家,髫龄笃教子之真诚,壮岁成忠臣之奇节,艰难跋涉,拱卫潜龙,慷慨都俞,擒缚孽虎,得神禹之遗法,平步可以凌空,授玄祖之心传,飞剑还能蔽日,纲维百世,大儒者之宗风,表率群贤,阐玄门之要诀,双修道法,结小隐于黄山,两现神功,留异形于白岳,利人济物,宝鼎熔金,饮酒赋诗,珠编屑玉,风流奇士,节义神仙,首领南宫,协司东岱,掌风雷之号令,统丁甲天兵,握阴阳之枢机,管水火鬼卒,大慈大愿,至圣至仁,斗府总管,雷部侍郎,玉宸校书少宰,丹霄签判仙卿,隆恩宏济真君。 宏济真君程祖,程颢(hào)(1032年—1085年) 字伯淳,学者亦称明道先生。 出生于湖北黄陂县,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程朱理学的奠基者。 程朱理学,亦称为“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其由北宋时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程颢与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程颢是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 反对王安石新政。 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 倡导“传心”说。 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1085年(元祐元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发布时间:2025-07-12 10:48:2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1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