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诗意的生活 内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题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每天早晨,当我走进教室,就看到颜公催人奋进的《劝学》诗。 一天之计在于晨,此时太阳公公还没有爬上东山,窗外的鸟儿吱啾叫声此起彼落。 随着清晨的微风轻拂发梢,教室里爽朗的读书声顷刻响起。 嘿! 今天的早读正好是欣赏唐诗宋词的古韵,李太白的一首《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无不让人变得慷慨激昂,仿佛任何困难都被踩在脚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牵起多少游子的愁思,在异国或他乡深情地凝望天上的玉盘;“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当读到郑板桥这首《石竹》时,岩竹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让我深深敬佩。 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竹子精神,不正是我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吗? 无论多大的艰难险阻和风雨挫折,尽管来吧,我永远也不会被击倒! 短短二十分钟的早读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不禁感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多想在充满诗意的海洋里继续畅游啊! 窗外,太阳的光辉将大地染上金黄色,像披上了一件闪光的战袍,让人精神振奋。 心底默念着“美好晨光,伴我读书”,同学们像海绵一样吸取知识的营养,上午的五节主课,在紧张、专注的聆听下一晃而过。 高中的生活是紧张又多彩的,我们每天将时间分割成很多部分,然后安插自己随心所欲的事情,譬如读诗,我们甚至可以将它插在繁杂的学习生活的间隙。 下课后,同学们纷纷涌向饭堂,闷热的风裹着浑浊的气息扑面而来,嘈杂的饭堂让我不禁皱起眉头,但这并不影响我读书的兴致,在排队打饭之际,我兴致盎然地掏出一本《论语》默默欣赏。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呵! 古人说的话可是蕴含着大智慧呢,我不禁联想到自己,是不是总以为自己特别完美,不需要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缺点了呢? 读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一句话不甚明白,我连忙翻开注释,哦,原来是教导人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因为有志之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正看得如痴如醉,忽听到饭堂阿姨一声大喊:“喂,同学,到你啦! 打饭了还看什么书? !”我吓得一哆嗦,手中《论语》滑落地上,我急忙俯身将书捡起,拍拍上面的灰尘,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在饭堂阿姨“爆发”之前赶紧点了饭菜。 一周的繁忙学习过后,稍作放松的周末之夜,是名正言顺可用来读诗、发呆的时间。 宁静的夜晚,一弯新月悄然挂上蓝黑色的天空。 我举目遥望顶上的明月,万千思绪涌上脑海。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轻轻吟起这句诗,便开始想家。 远离家乡到柳城求学,这还是我平生第一次,至今月余未曾回家,不知家中的父母是否也在挂念我呢? 一缕愁思涌上心头,胸中不免酸楚、眼眶发热。 此时的我,自觉与李白感同身受,而天上的月亮,似乎也不忍看到人间亲人分隔的悲伤,捂住了自己的半边脸。 我甩一甩头,慢慢走回宿舍,看到枕下至爱的毛泽东诗词集——《风尘集》,不禁又翻看起来,读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心中愁思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代英雄的豪情壮志。 与诗中人物同悲欢,我正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忽闻舍友提醒:“还有两分钟就要熄灯啦,你怎么还有闲情读诗呢? ”合上书本,我颔首笑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古人说得好,“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于人文荟萃的诗书世界中,我们只有勤读诗书,才能修德修身。 读诗,使我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也让我的思想更加充实。 精神的富足和心灵的愉悦,只有饱读诗书才能赋予。 终日忙碌,晚读诗书,于繁忙中有诗书相伴、翰墨浸染,也不失为一种诗意的生活,那是我心之向往,也是我灵魂的归宿。 发布时间:2025-07-23 08:48:0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