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阴阳清浊第四十 内容: 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 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 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 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象,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 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 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 清者注阴,浊者注阳。 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 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 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 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 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 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黄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 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 发布时间:2025-07-26 11:17:2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