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十八 内容:   卷48_1 【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张九龄   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 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 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 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 卷48_2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张九龄   山祇亦望幸,云雨见灵心。 岳馆逢朝霁,关门解宿阴。 咸京天上近,清渭日边临。 我武因冬狩,何言是即禽。 卷48_3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张九龄   眷言感忠义,何有间山川。 徇节今如此,离情空复然。 皇心在勤恤,德泽委昭宣。 周月成功后,明年或劳还。 卷48_4 【奉和圣制初出洛城】张九龄   东土淹龙驾,西人望翠华。 山川只询物,宫观岂为家。 十月回星斗,千官捧日车。 洛阳无怨思,巡幸更非赊。 卷48_5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张九龄   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 川原三晋别,襟带两京同。 后殿函关尽,前旌阙塞通。 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卷48_6 【敕赐宁王池宴】张九龄   贤王有池馆,明主赐春游。 淑气林间发,恩光水上浮。 徒惭和鼎地,终谢巨川舟。 皇泽空如此,轻生莫可酬。 卷48_7 【天津桥东旬宴得歌字韵】张九龄   清洛象天河,东流形胜多。 朝来逢宴喜,春尽却妍和。 泉鲔欢时跃,林莺醉里歌。 赐恩频若此,为乐奈人何。 卷48_8 【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张九龄   河汉非应到,汀洲忽在斯。 仍逢帝乐下,如逐海槎窥。 春赏时将换,皇恩岁不移。 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 卷48_9 【折杨柳】张九龄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 卷48_10 【剪彩】张九龄   姹女矜容色,为花不让春。 既争芳意早,谁待物华真。 叶作参差发,枝从点缀新。 自然无限态,长在艳阳晨。 卷48_11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张九龄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 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 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卷48_12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张九龄   万乘飞黄马,千金狐白裘。 正逢银霰积,如向玉京游。 瑞色铺驰道,花文拂彩旒。 还闻吉甫颂,不共郢歌俦。 卷48_13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卷48_14 【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张九龄   稽亭追往事,睢苑胜前闻。 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 藉草人留酌,衔花鸟赴群。 向来同赏处,惟恨碧林曛。 卷48_15 【三月三日登龙山】张九龄   伊川与灞津,今日祓除人。 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 衰颜忧更老,淑景望非春。 禊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 卷48_16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张九龄   离别念同嬉,芬荣欲共持。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 卷48_17 【晚霁登王六东阁】张九龄   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 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 彼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 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 卷48_18 【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张九龄   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 幸因清切地,还遇艳阳时。 名见桐君箓,香闻郑国诗。 孤根若可用,非直爱华滋。 卷48_19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卷48_20 【和韦尚书答梓州兄南亭宴集】张九龄   棠棣闻馀兴,乌衣有旧游。 门前杜城陌,池上曲江流。 暇日尝繁会,清风咏阻修。 始知西峙岳,同气此相求。 卷48_21 【答陈拾遗赠竹簪】张九龄   与君尝此志,因物复知心。 遗我龙钟节,非无玳瑁簪。 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 为君安首饰,怀此代兼金。 卷48_22 【赠澧阳韦明府】张九龄   君有百炼刃,堪断七重犀。 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 竟与尚书佩,遥应天子提。 何时遇操宰,当使玉如泥。 卷48_23 【在洪州答綦毋学士】张九龄   旬雨不愆期,由来自若时。 尔无言郡政,吾岂欲天欺。 常念涓尘益,惟欢草树滋。 课成非所拟,人望在东菑。 卷48_24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张九龄   云雨俱行罢,江天已洞开。 炎氛霁后灭,边绪望中来。 作骥君垂耳,为鱼我曝鳃。 更怜湘水赋,还是洛阳才。 卷48_25 【酬王六寒朝见诒】张九龄   贾生流寓日,扬子寂寥时。 在物多相背,唯君独见思。 渔为江上曲,雪作郢中词。 忽枉兼金讯,长怀伐木诗。 卷48_26 【林亭咏】张九龄   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 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 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卷48_27 【晨出郡舍林下】张九龄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卷48_28 【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遂赋二章】张九龄   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 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 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 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 幸得不锄去,孤苗守旧根。 无心羡旨蓄,岂欲近名园。 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 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 卷48_29 【林亭寓言】张九龄   林居逢岁晏,遇物使情多。 蘅茝不时与,芬荣奈汝何。 更怜篱下菊,无如松上萝。 因依自有命,非是隔阳和。 卷48_30 【送使广州】张九龄   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 经过正中道,相送倍为情。 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 因声谢远别,缘义不缘名。 卷48_31 【送姚评事入蜀各赋一物得卜肆】张九龄   蜀严化已久,沉冥空所思。 尝闻卖卜处,犹忆下帘时。 驱传应经此,怀贤倘问之。 归来说往事,历历偶心期。 卷48_32 【送窦校书见饯得云中辨江树】张九龄   江水天连色,无涯净野氛。 微明岸傍树,凌乱渚前云。 举棹形徐转,登舻意渐分。 渺茫从此去,空复惜离群。 卷48_33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张九龄   元僚行上计,举饯出林丘。 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 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 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卷48_34 【东湖临泛饯王司马】张九龄   南土秋虽半,东湖草未黄。 聊乘风日好,来泛芰荷香。 兰棹无劳速,菱歌不厌长。 忽怀京洛去,难与共清光。 卷48_35 【饯济阴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叶】张九龄   荷叶生幽渚,芳华信在兹。 朝朝空此地,采采欲因谁。 但恐星霜改,还将蒲稗衰。 怀君美人别,聊以赠心期。 卷48_36 【饯陈学士还江南同用征字】张九龄   荷蓧旋江澳,衔杯饯霸陵。 别前林鸟息,归处海烟凝。 风土乡情接,云山客念凭。 圣朝岩穴选,应待鹤书征。 卷48_37 【通化门外送别】张九龄   屡别容华改,长愁意绪微。 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 薄宦无时赏,劳生有事机。 离魂今夕梦,先绕旧林飞。 卷48_38 【送杨道士往天台】张九龄   鬼谷还成道,天台去学仙。 行应松子化,留与世人传。 此地烟波远,何时羽驾旋。 当须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卷48_39 【送杨府李功曹】张九龄   平生属良友,结绶望光辉。 何知人事拙,相与宦情非。 别路穿林尽,征帆际海归。 居然已多意,况复两乡违。 卷48_40 【送宛句赵少府】张九龄   解巾行作吏,尊酒谢离居。 修竹含清景,华池澹碧虚。 地将幽兴惬,人与旧游疏。 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 卷48_41 【送韦城李少府】张九龄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卷48_42 【送苏主簿赴偃师】张九龄   我与文雄别,胡然邑吏归。 贤人安下位,鸷鸟欲卑飞。 激节轻华冕,移官殉彩衣。 羡君行乐处,从此拜庭闱。 卷48_43 【送广州周判官】张九龄   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 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 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 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 卷48_44 【郡江南上别孙侍御】张九龄   云嶂天涯尽,川途海县穷。 何言此地僻,忽与故人同。 身负邦君弩,情纡御史骢。 王程不我驻,离思逐秋风。 卷48_45 【道逢北使题赠京邑亲知】张九龄   征骖稍靡靡,去国方迟迟。 路绕南登岸,情摇北上旗。 故人怜别日,旅雁逐归时。 岁晏无芳草,将何寄所思。 卷48_46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张九龄   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 遥林浪出没,孤舫鸟联翩。 常爱千钧重,深思万事捐。 报恩非徇禄,还逐贾人船。 卷48_47 【溪行寄王震】张九龄   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 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 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 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卷48_48 【自豫章南还江上作】张九龄   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 转逢空阔处,聊洗滞留情。 浦树遥如待,江鸥近若迎。 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 卷48_49 【将至岳阳有怀赵二】张九龄   湘岸多深林,青冥昼结阴。 独无谢客赏,况复贾生心。 草色虽云发,天光或未临。 江潭非所遇,为尔白头吟。 卷48_50 【使还湘水】张九龄   归舟宛何处,正值楚江平。 夕逗烟村宿,朝缘浦树行。 于役已弥岁,言旋今惬情。 乡郊尚千里,流目夏云生。 卷48_51 【初发道中寄远】张九龄   日夜乡山远,秋风复此时。 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 念别朝昏苦,怀归岁月迟。 壮图空不息,常恐发如丝。 卷48_52 【自湘水南行】张九龄   落日催行舫,逶迤洲渚间。 虽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闲。 暝色生前浦,清晖发近山。 中流澹容与,唯爱鸟飞还。 卷48_53 【初入湘中有喜】张九龄   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 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 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卷48_54 【耒阳溪夜行】张九龄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卷48_55 【江上】张九龄   长林何缭绕,远水复悠悠。 尽日馀无见,为心那不愁。 忆将亲爱别,行为主恩酬。 感激空如此,芳时屡已遒。 卷48_56 【自彭蠡湖初入江】张九龄   江岫殊空阔,云烟处处浮。 上来群噪鸟,中去独行舟。 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 更将心问影,于役复何求。 卷48_57 【赴使泷峡】张九龄   溪路日幽深,寒空入两嶔。 霜清百丈水,风落万重林。 夕鸟联归翼,秋猿断去心。 别离多远思,况乃岁方阴。 卷48_58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张九龄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卷48_59 【浈阳峡】张九龄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 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 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卷48_60 【使至广州】张九龄   昔年尝不调,兹地亦邅回。 本谓双凫少,何知驷马来。 人非汉使橐,郡是越王台。 去去虽殊事,山川长在哉。 卷48_61 【春江晚景】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 卷48_62 【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张九龄   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 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 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 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 卷48_63 【初发曲江溪中】张九龄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 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 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 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 卷48_64 【旅宿淮阳亭口号(一作宋之问诗)】张九龄   日暮荒亭上,悠悠旅思多。 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 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 兴来谁与晤,劳者自为歌。 卷48_65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卷48_66 【秋夕望月】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卷48_67 【咏燕】张九龄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卷48_68 【故刑部李尚书荆谷山集会】张九龄   尝闻继老聃,身退道弥耽。 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 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 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 卷48_69 【戏题春意】张九龄   一作江南守,江林三四春。 相鸣不及鸟,相乐喜关人。 日守朱丝直,年催华发新。 淮阳只有卧,持此度芳辰。 卷48_70 【庭梅咏】张九龄   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 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 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卷48_71 【听筝】张九龄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悠扬思欲绝,掩抑态还生。 岂是声能感,人心自不平。 卷48_72 【初秋忆金均两弟】张九龄   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 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 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 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卷48_73 【秋怀】张九龄   感惜芳时换,谁知客思悬。 忆随鸿向暖,愁学马思边。 留滞机还息,纷拏网自牵。 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 卷48_74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张九龄   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 明德尝为礼,嘉谋屡作忠。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 与善今何在,苍生望已空。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 印从青琐拜,翰入紫宸挥。 题剑恩方重,藏舟事已非。 龙门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永叹常山宝,沉埋京兆阡。 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 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卷48_75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张九龄   韦玄方继相,荀爽复齐名。 在贵兼天爵,能贤出世卿。 学闻金马诏,神见玉人清。 藏壑今如此,为山遂不成。 相如只谢病,子敬忽云亡。 岂悟瑶台雪,分雕玉树行。 清规留草议,故事在封章。 本谓山公启,而今殁始扬。 返葬长安陌,秋风箫鼓悲。 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时。 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迟。 宁知建旟罢,丹旐向京师。 卷48_76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张九龄   门绪公侯列,嫔风诗礼行。 松萝方有寄,桃李忽无成。 剑去双龙别,雏哀九凤鸣。 何言峄山树,还似半心生。 永叹芳魂断,行看草露滋。 二宗荣盛日,千古别离时。 竟罢生刍赠,空留画扇悲。 容车候晓发,何岁是归期。 缟服纷相送,玄扃翳不开。 更悲泉火灭,徒见柳车回。 旧室容衣奠,新茔拱树栽。 唯应月照簟,潘岳此时哀。 卷48_77 【眉州康司马挽歌词】张九龄   家受专门学,人称入室贤。 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 谪去长沙国,魂归京兆阡。 从兹匣中剑,埋没罢冲天。 卷48_78 【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张九龄   羽卫森森西向秦,山川历历在清晨。 晴云稍卷寒岩树,   宿雨能销御路尘。 圣德由来合天道,灵符即此应时巡。 遗贤一一皆羁致,犹欲高深访隐沦。 卷48_79 【奉和圣制龙池篇】张九龄   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 飞龙已向珠潭出,   积水仍将银汉连。 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台问是仙。 我后元符从此得,方为万岁寿图川。   发布时间:2025-07-26 15:02:0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