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望海潮·梅英疏淡》原文及赏析 内容: 《望海潮》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 正絮翻蝶舞,芳思一交一 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一色 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 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赏析】此词不止于追怀过去的游乐生活,还有政治失意之慨叹其中。 有一年早春时节,作者重游洛一陽一。 洛一陽一这个古代名城,是北宋的西京,也是当时繁华的大城市之一。 词人曾经这里生活过一段时期,对此地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词人旧地重游,人事沧桑给他以深深的触动,使他油然而生惜旧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上片起头三句,写初春景物:梅花渐渐地稀疏,结冰的水流已经溶解,东风的煦拂之中,春天悄悄地来了。 暗换年华,既指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指人事沧桑、政局变化。 此种双关的今昔之感,直贯结句思归之意。 金谷俊游以下十一句,都是写的旧游,实以长记两字领起,误随车固长记之中,即前三句所写金谷园中、铜驼路上的游赏,也同样内。 但由于格律关系就把长记这样作为领起的字移后了。 金谷三句所写都是欢娱之情,纯为忆旧。 长记之事甚多,而这首词写的只是两年前春天的那一次游宴。 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花园,洛一陽一西北。 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一陽一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 故人们每以金谷、铜驼代表洛一陽一的名胜古迹。 但本篇里,西晋都城洛一陽一的金谷园和铜驼路,却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琼林苑,而非实指。 与下面的西园也非实指曹魏邺都(今河北临漳西)曹氏兄弟的游乐之地,而是指金明池(因为它位于汴京之西)同。 这三句,乃是说前年上已,适值新晴,游赏幽美的名园,漫步繁华的街道,缓踏平沙,非常轻快。 因忆及细履平沙故连带想起当初最令人难忘的误随车那件事来。 误随车出韩愈《游城南十六首》的《嘲少年》: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 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 而李白的《陌上赠美人》:白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 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以及张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计是? 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则都可作随车的注释。 尽管那次误随车只是无心之误,但却也引起了词人一温一 馨的遐思,使他对之长远地保持着美好的记忆。 正絮翻蝶舞四句,写春景。 絮翻蝶舞、柳下桃蹊,正面形容浓春。 春天的气息到处洋溢着,人这种环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一交一 加,即心情充满着青春的欢乐了。 此处乱字下得极好,它将春一色 无所不,乱哄哄地呈现着万紫千红的图景出色地反映了出来。 换头西园三句,从美妙的景物写到愉快的饮宴,时间则由白天到了夜晚,以见当时的尽情欢乐。 西园借指西池。 日间外面游玩之后,晚间又到国夫人园中饮酒、听乐。 各种花灯都点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她的光辉;许多车子园中飞驰,也不管车盖擦损了路旁的花枝。 写来使人觉得灯烛辉煌,车水马龙,如目前。 碍字和妨字,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一交一 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 把过去写得愈热闹就愈衬出现的凄凉、寂寞。 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怀旧之意,与上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 追忆前游,是事可念,而重来旧地,则是事堪嗟,感慨至深。 今天酒楼独倚,只见烟暝旗斜,暮色苍茫,既无飞盖而来的俊侣,也无鸣笳夜饮的豪情,极目所至,已经看不到絮、蝶、桃、柳这样一些春一色 ,只是时见栖鸦而已。 这时候,宦海风波,仕途蹉跌,也使得词人不得不离开汴京,于是归心也就自然而然地同时也是无可奈何地涌上心头。 此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其一,结构别具一格,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忆昔部分贯通上下两片。 其二,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以昔衬今,极富感染力。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7-30 12:18:4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