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原文及赏析 内容: 《一江一 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一江一 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赏析】此为少游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 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 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 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 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 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 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 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 那时候,一对有情人 ,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 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 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恨悠悠,几时休? 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 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一江一 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一江一 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 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 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7-31 11:08:5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