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内容: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 其非精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已明,耳以聪矣。 岐伯曰:此所谓精人易语,良马易御也。 帝曰:余非精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 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 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背胸邪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膈,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脏俞五十穴。 腑俞七十二穴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中(月吕)两傍各五,凡十穴。 大椎上两傍各一,凡二穴。 目瞳子浮白二穴。 两髀厌分中二穴。 犊鼻二穴。 耳中多所闻二穴。 眉本二穴。 完骨二穴。 顶中央一穴。 枕骨二穴。 上关二穴。 大迎二穴。 下关二穴。 天柱二穴。 巨虚上下廉四穴。 曲牙二穴。 天突一穴。 天府二穴。 天牖二穴。 扶突二穴。 天窗二穴。 肩解二穴。 关元一穴。 委阳二穴。 肩贞二穴。 喑门一穴。 齐一穴。 胸俞十二穴。 背俞二穴。 膺俞十二穴。 分肉二穴。 踝上横二穴。 阴阳蹻四穴。 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 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 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 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着。 外为发热,内为少气。 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 帝曰:善。 愿闻溪谷之会也。 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 以行荣卫,以会大气。 邪盛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 留于节凑,必将为败。 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 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 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 亦应一岁。 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 帝乃避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乃藏之金兰之室,署曰气穴所在。 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发布时间:2025-07-31 11:28:3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