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原文及赏析 内容: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 峥嵘岁又除。 衡一陽一犹有雁传书,郴一陽一和雁无。 【赏析】此词当作于绍圣三年(1096)除夕,作者由谪徙郴州时,为淮海词中情调最为凄婉的之一。 全词于浅语、淡语中蕴有深远意味,抒写了无比哀伤的情感,寄托了沉重的身世感慨。 起首二句,词人以简练的笔触勾勒了一个寂静幽深的环境。 满天风雨冲破了南方的严寒,似乎呼唤着春天的到来。 然而词人枯寂的心房,却毫无复苏的希望。 环顾所居的庭院,深沉而又空虚,人世间除旧岁、迎新年的节日气象一点也看不到。 自湘天至庭院虚,寥寥十二个字,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而且描写了一个巨大的空间:从寥廓的湖南南部的天空,到蜗居一室的狭小的贬所尽包其中。 而凄凉孤寂的氛围中,隐然寓有他人的欢娱,因为除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围炉守岁,个中意味,耐人琢磨。 丽谯二句是写词人数尽更筹,等待着天明。 丽谯,指城门楼,语出《庄子。 徐无鬼》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 《小单于》是唐代大角曲名,诗人李益有《听晓角》诗云:无数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除夕之夜,人们是阖家守岁,而此时此地的词人却独居与世隔绝的深沉庭院之中,耳中听到的只是风声、雨声,以及凄楚的从城门楼上传过来的画角声。 这种种声音,仿佛是利箭,是乱石,不断地刺激着、敲打着词人的心灵。 这种情况下,词人是怎样熬过一夜 长如岁的除夕,可以想见。 迢迢二字,极言夜之长;加一清字,则突出了夜之静谧,心之凄凉。 而一个徂字,则把时间的流逝写得很慢,很慢。 然而到了过片,词人却以快速的节奏发出乡梦断,旅魂孤的咏叹。 自从贬谪以来,离开家乡已经四年了,这个乡字当是广义,包括京都和家乡。 词人日日夜夜盼望着回乡,可是如今却象游魂一样,孑然一身,远谪南州。 当此风雨之夕,即使他想梦中回到家乡,也因角声盈耳,进不了梦境。 乡梦断,旅魂孤,这六个字凝聚着无比深沉的感情。 至峥嵘岁又除一句,词人始正面点除夕。 峥嵘,喻不寻常,此言岁月之艰难。 然而着一又字,却表明了其中蕴有多少次点燃了复又熄灭的希望之火。 言外之意是:一个又一个除夕到来了,接着又消逝了,词人依旧流徙外。 词的结尾意思是说,衡一陽一还可以有鸿雁传书,而自己贬衡一陽一以南几百里的郴一陽一,连雁也看不到了,何能带来书信呢? 写离乡日远,音讯久疏,连用二事,贴切而又自然。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于《汉书。 苏武传》,本来是汉朝使臣诈骗匈一奴一单于的话,后人却把它当事实引用。 据说南地极燠,雁望衡山而止(见陆佃《埤雅》)。 此词写除夕之夜难眠的冷寂环境和孤凄心情,以及被贬日远和音信久疏的痛楚。 全词笔触一精一致,用典贴切,景语、情语、浅语、淡语融为一体,含蓄巧妙,意味深长,正如清人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 例言》所言: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其淡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7-31 11:51:0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