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内容: 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疝风;涩则病少腹积气。 少阴有余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 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满。 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涩则病积,时善惊。 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涩则病积,善时巅疾。 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 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 帝曰:余愿闻其故。 岐伯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 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 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 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 冬者,盖藏血气在中。 内着骨髓,通于五脏。 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 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帝曰: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 岐伯曰:春刺络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春刺筋骨,血气内着,令人腹胀。 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亻亦);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 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络脉,气不外行,令人卧,不欲动;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 冬刺经脉,气血皆脱,令人目不明;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冬刺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 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 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 帝曰:善。 刺五脏中心一曰死,其动为噫。 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 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 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 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 刺伤人五脏必死,其动则依其藏之所变候,知其死也。 发布时间:2025-08-01 10:14:3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3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