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石州引·薄雨收寒》原文及赏析 内容: ●石州引【作者:贺铸】薄雨收寒,斜照弄睛,春意空阔。 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 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 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将发。 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 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 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鉴赏】此词抒写离别相思之情。 作品内容上虽无新意,但炼字的一精一工方面却向为世人称道。 关于这一点,王灼《碧鸡漫志》中,介绍得颇为具体:贺方回《石州慢》予见其旧稿。 风色收寒,云影弄睛,改作薄雨收寒,斜照弄睛;又冰垂玉箸,向午滴沥檐楹,泥融消尽墙一陰一雪改作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消尽龙沙雪。 起首两句写由雨而睛。 初春天气一陰一冷,细雨绵绵,午后云开雾散,雨止天睛,弄睛二字写出了雨后斜一陽一照射下万物焕然一新的景象。 春意空阔一句,便是这种景象的概括。 接着就由近而远地渲染,近处写得具体、细致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远景则阔大、苍茫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 (龙沙,沙漠地带的通称。)层次井然,笔势酣畅多姿。 贺铸是善于炼字的,薄雨与斜照对比鲜明,于变化之中烘托出雨后斜一陽一的光彩和一温一 暖,显出春意的盎然,空气的清新,景色的明静,以至才黄的柳色也引人注目。 烟横几句,写得境界开阔,画面丰富,景中含情。 这样春意空阔也就有了更形象的依托。 上片歇拍两句,收束前文写景之句,使景语化为情语,使上面所写景物与词人的生活经历相联系,使之具有特定的内涵,例如:空阔,是雨止天睛、四宇寥廊之景,然而此时此刻愈是空阔,则愈觉孤寂,愈能触发思亲怀人的感情:长这柳色是景,然亦含有别情:烟横三句,也暗写了雁归人不归、春归人未归的感慨。 这两句,实为全词意脉的枢细。 过片沿着还记追思当年的分别。 将发二字,写自己即将辞别登程,极其干净利落。 画楼二句写酒楼宴别,红泪,指佳人胭脂沾满了离别的泪水。 顿成轻别,追忆以往,透露出无限悔恨之情。 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 音尘,即信息。 这两句语浅情深。 年年盼相见,盼音信,然而却是音尘都绝,表现出别后之思和思而不见之苦。 由轻别而思,而悔,而愁。 思与悔已融合上面的写景叙事之中。 作者先以一问句引出愁字,共有二字又逗出了两地同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芭蕉叶卷而不舒,丁香花蕾丛生,芭蕉、丁香两个形象都是用来形容愁心不解。 这一句化用唐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诗句。 同时,也是化用了那女子诗中的两句,这样既回答了愁之深,又表达了了解和怜惜之意。 结句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两字与共有相呼应,厌厌,愁苦的样子。 这两句写得空灵蕴藉,既总括了回首经年,天各一方,两心相念,音信杳然,只有玉楼明月长相忆;也说出了,关山渺邈,天涯之思,对景难排,心底总隐藏着不灭的思念和期望。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转入叙事,整首词熔写景、抒情与叙事一炉,写得委婉曲折,意味深长。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8-02 11:31:3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