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天门谣·牛渚天门险》原文及赏析 内容: ●天门谣【作者:贺铸】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 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 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鉴赏】此为登临怀古词,是作者登采石峨眉亭时所作。 采石今属安徽与鞍山,长沙南岸,濒一江一 有牛渚矶,绝壁嵌空,突出一江一 中。 其西南方有两山夹一江一 耸立,谓之天门,其上风浮翠拂,状如美人的两道峨眉。 神宗熙宁年间,太平州知叫左牛渚矶上筑亭,以便观览天空奇景,遂名为峨眉亭。 上片起首三句道出了采石地理形势的险要和历史作用的巨大。 滔滔大一江一 ,天限南北。 偏安一江一 左的小朝廷,每每建都金陵,凭恃长一江一 天险,遏止北方强敌的南下。 而当涂地处金陵上游,牛渚、天门,正是金陵的西方门户。 词言七雄,当是连南唐也计算内。 豪占,犹言雄踞。 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谓雾气消散,似乎有意让人们登矶游览。 与,这里是予、放的意思,这个字下得很妙。 将那本无生命的雾写活了。 下片不落窠臼,一江一 声山色,无一语道及,偏说要等到月上潮平、笛吹风起之时,细数古都金陵传来的报时钟鼓。 月上潮平波滟滟,化用梁何逊《望新月示同羁》诗:滟滟逐波轻。 塞管轻吹新阿滥之塞管即羌笛,笛为管乐,塞上多用之,故称。 阿滥,笛曲名。 南唐尉迟。 偓《中朝故事》载骊山多飞禽,名阿滥堆唐明皇采其鸣声,翻为笛曲,远近传播。 唐颜师古《急就篇注》曰阿滥堆即鴳雀的俗名。 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之西州,东晋、刘宋间杨州刺史治所,因金陵台城之西,故名。 更点,古代一夜 分五更,每更又分五点,皆以钟鼓报时。 词人登蛾眉亭,时上午雾散后,待字以下,纯属愿望、想象之辞。 这里虚境实写,一江一 月笛风,垂手能掬,遐钟远鼓,倾耳可闻,再者,游人流连忘返,竟日览胜而兴犹未尽,还要继之以夜,那好山好水的魅力,不着一手,尽得风一流 。 全词时而剑拔一弩一张,气势苍莽,时而轻裘缓带,情趣萧闲,整首词写得大起大落,大气磅礴,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词中凭吊前朝兴亡,给人的感悟和启示十分深刻:天险救不了云朝覆灭的命运,昔日七雄豪占的军事重地,今却成为闲人登览的旅游胜地,人们不难从中得出一江一 山守成德不险的深刻历史教训。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8-02 12:16:1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