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全文及赏析 内容: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缥缈危亭,笑谈独千峰上。 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鉴赏】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为作者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之作。 词中抒发了作者归居后既旷达超迈又不免孤寂惆怅的矛盾情怀。 起首一句径直点题。 危亭,《说文》:危,高而惧也。 此言亭之高,应题目的绝顶,绝顶亭就是因所位置之高而命名。 缥缈,隐隐约约,亦因其高而之似可见似不可见,应题目中的小亭。 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登字。 由于小亭位于绝顶,故登亭之人有千峰上之感。 这年作者已经五十九岁,看来登上绝顶亭不会是一个人来。 从下文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看,同登的应该还有他的儿辈,很可能是他的少子叶模。 这个字还有它特殊的意义,表示出虽老而仍登此绝顶小亭的欢畅心情。 上片末两句,万里,喻其广远,指吴兴以北直至沦陷了的中原地区,此时宋室南渡已八个年头了。 烟浪形容烟云如浪,与万里相应。 北望中原,烟雾迷茫,不知恢复何日。 赏字不只为了协韵,还含有预想失土恢复后登临赏览的意思内。 与谁同赏即没有谁与之同赏,回应独字。 独而推及同赏,同赏又感叹与谁;欢快味的赏字与压抑感的独字连翩而来,表现了作者心中此时的复杂情绪。 过片两句,可联系词人身世来理解。 天涯想,指有志恢复中原万里河山。 年龄虽老,壮志未衰,犹作二字流露出天涯想的强烈感情。 又想起此身闲居卞山,复出不知何日,独自登临送目,纵有豪情,也只能是空惆怅。 空惆怅三个字收住了天涯想。 而胸中热情,又不甘心熄灭,便借吩咐随侍的儿辈说: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这里的衰翁样指的是空惆怅,借少年豪放借回复到天涯想的豪情壮志上去。 少年豪放。 一句与第二句的笑谈二字相呼应,针线绵密。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8-06 12:19:1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4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