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灵隐善庆序 内容: 药山和尚嗣法者有六人,船子诚师其一也。 师见药山有证悟,与道吾、云岩为伯仲。 负不羁之志,放浪于山水之间,以接来学。 后因夹山求参,决以药山宗旨授之。 载之方册可考,不复重述。 朱泾法忍坦宝二上人,以师机缘洎前辈名尊宿偈赞出示,欲余语叙其端。 吁! 是太虚空加绘画耶。 上人请益勤,因言曰:达磨之道至大鉴,大鉴至青原,青原至石头,石头至药山,展转付授,递相钝置,早是埋没己灵了也! 何况诸方老冻侬为蛇添足,去道远矣。 虽然,道本无言,须假言而显。 譬如琴瑟箜篌,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只如船子道:我二十年在药山只明此事。 嘱之夹山,毕竟唤什么作此事? 若向这里明得,不谬为船子儿孙。 天历二年冬十月住灵隐寺比丘善庆焚香拜书(“释善庆印”、“无所住道人”印)○华亭朱泾船子和尚机缘师名德诚,初参澧州药山弘道俨禅师。 俨问师云:“尔名什么? ”师曰:“名德诚。 ”俨云:“德诚又成得个什么? ”师曰:“家园丧尽浑无路。 ”俨云:“德诚。 ”师拟对,俨以手掩师口,师因有省。 遽云:“哑! ”俨云:“子作什么? ”师曰:“陋质不堪红粉施。 ”俨云:“子以后上无片瓦,下无锥地,大阐吾宗。 ”自此韬光众底,与道吾、云岩二人为道契。 自离药山,师谓二人曰:“公等各据一方,建立药山宗旨。 予率性疏野,惟好山水,乐情自遣,必无所能。 他日知我所止之处,有灵利座主拍一个来,或堪琢磨,将授平生所得,以报先师之恩。 ”遂乃分离。 至嘉禾,上一小舟,常泛吴江、朱泾,日以轮钓舞棹,随缘而度,以接往来时人,号为船子和尚。 师一日泊舟,岸次闲坐。 有官人问:“如何是日用事? ”师竖起桡云:“会么? ”官人云:“不会。 ”师云:“拨棹清波,金鳞罕遇。 ”师因有颂云:“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又曰:“二十余年江上游,水清鱼儿不吞钩。 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工程得便休。 ”“三十余年坐钓台钩头往往得黄能。 锦鳞不遇虚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 ”又于松泽西亭留辞三首,其一曰:一叶虚舟一副竿,了然无事坐烟滩。 忘得丧,任悲欢,却教人唤有多端。 其二曰: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生涯。 抛岁月,卧烟霞,在处江山便是家。 其三曰:愚人未识主人翁,终日孜孜恨不同。 到彼岸,出樊笼,原来只是旧时公。 又? 山洪禅师问师:“如何是道? ”师曰:“一亘晴空绝点云,十分清澹廓如秋。 ”洪云:“恁么则溢目自全彰,清波无透路。 ”师云:“霜天月白江澄练,堪笑游鱼长自迷。 ”洪不契,师舞棹拨船而去。 乃歌曰: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虚包纳信奇哉。 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 又曰:莫道无修便不修,菩提痴坐若为求。 勤作棹,慧为舟,这个男儿始彻头。 又曰:一片江云倏忽开,翳空朗日若为哉? 适消散,又徘徊,试问本从何处来。 夹山善会禅师初参石楼,住京口鹤林寺。 道吾到,遇其上堂,僧问:“如何是法身? ”会曰:“法身无相。 ”又问:“如何是法眼? ”会曰:“法眼无瑕。 ”道吾不觉失笑。 会遥见,便下座请问道吾:“适来答这僧话,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 不惜慈悲,望为说破。 ”道吾曰:“和尚一等出世,未有师在。 某终不为说。 可往吴江朱泾,问船子和尚得否。 ”会云:“此人如何? ”道吾曰:“此人上无片瓦盖头,下无锥地容足。 若去当须易服。 ”会乃依教,直造朱泾。 船子便问:“大德住某寺? ”会云:“寺则不住,住则不似。 ”师云:“不似又不似个什么? ”会云:“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 ”师曰:“什么处学得来? ”会云:“目前无法,意在目前。 ”师曰:“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 ”师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 离钩三寸,子何不道? ”会拟对,师以桡劈口打,会落水。 才出水,师又曰:“道! 道! ”又打。 会豁然大悟,乃点头三下。 师云:“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会又问:“抛轮掷钓,师意如何? ”师曰:“丝悬渌水之中,浮定有无之意。 ”会云:“语带玄而无路,舌欲谈而不谈。 ”师曰:“钓尽江湖,锦鳞始遇。 ”会乃掩耳。 师曰:“如是如是。 ”遂嘱曰:“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没藏身。 吾二十年在药山只明此事。 汝今既得,他后不得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镢头边,觅取一个半个,无令断绝。 ”会乃辞行,频频回顾。 师遂唤会:“贽梨。 ”会回首。 师竖起桡曰:“汝将谓别有。 ”乃覆舟入水而逝。 会至咸通十一年,住夹山。 咸通十年。 僧藏晖依覆舟案侧,始建此寺。 发布时间:2025-08-06 15:53:5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4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