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太玄真一本际经圣行品卷第三1 内容: 三天大法师正一真人张道陵,时游繁阳大治,静处闲堂。 千仙侍卫,万灵围绕,燔百和反风名香,散万种天树宝华,神龙息妓,天静地嘿。 端直其身,正基而坐,系念现前,入深妙定,行道行处,遍众妙门,至心存想太上道君,而作是念:我以宿庆,觐覩法王,训喻经戒,加蒙显职,总统三界,摄御万神,过泰之恩,莫以为喻。 然登道位,皆悉因师。 我师虚皇太上大道君,本2行所修《灵宝五篇》、《升玄内教》,轮转劫数,无极无穷,终天说之,亦不能尽,致今太上之任,成一切智,自然觉悟,证无上道,神力功德,不可思议,三界特尊,独步无畏,玉晨法王3无可为匹。 元始天尊修何功德,行何观慧,遵奉何法,宗受何师,自能悬悟,成无上道,匠道一切,道君所禀,十方所尊,巍巍堂堂,难可言说。 作是念已,须顷之间,忽见所治宫室之内,弥满虚空,极目而视,莫覩其际。 皆以天宝间错合成,光明焕烂,目不能了,自然踊出千叶莲华,高远微妙,世所未有,道陵眼力不能得遍。 诸天理珞缙幡4垂下,种种庄严,非可目铭。 复有无量诸大莲华,周遍围绕,填满虚空,庄严微妙,不可称言。 应时十方国土天地,普皆震动,似如雷电震霹5之声,有大光明万种异色,彻照国内,郓蔽日月。 忽见东方诸天至极上圣尊神、妙行真人,无鞅之众不可称数。 五老启路,六领前驱,龙驾凤乘,琼轮玉辇,羽翼导从,浮空而来,径到道陵所住之处。 道陵惊起,合掌而立6,五体战惧,不能自持。 太上道君坐大莲华,诸圣真仙一切大众,各各皆坐诸莲华上。 是诸莲华一一叶间,十方国土各于中现;一一华内,各见其国城郭宫殿,及宝莲华。 太上众尊各次而立,与此道陵所住齐等,不相郓碍,亦无迫连,无去来想,与本无异。 唯应度者见之明了,其余众生善根未熟,皆不知觉,不闻不见。 三界内外一切诸天,散天香华,犹如雪下,缤纷芳馥,悦乐众心,作众天乐,歌舞乱会,吉祥瑞应,非世所有,七日七夜,快乐难言。 于是道君弹指曙咳,一切众会一时咸然,是二音声遍十方界,皆演天尊上妙功德。 其中众生闻此音声,皆得7安乐,离诸苦恼,地狱休息,三官宁闲,百痾并痊,人天齐等,皆发善念,回向正道,深殖德本。 积福上人皆发自然道意,住不退转。 太上道君凝神遐想,盼视十方诸大圣众,发大洪音,而作颂曰:十方天中天,三世众道师8。 久值9功德本,劫数难可思。 一切甚深法,莫不皆受持。 清净身口意,了达希微夷。 忍苦救危厄,身肉饴穷饥。 怨亲齐戏舍❿,憎爱等慈悲。 福慧具圆满,结习尽无遗。 超逾生死❿界,过度三清基。 妙相明玉质,奇好M金姿。 清净真自在,常乐享无期。 方便设权教,诫谛谅不欺。 能依所说行,云舆立可之。 汝于天尊所,勿得起狐疑。 勇猛发回向,庄严道慧资。 道君颂已,一切众会同声称善。 称善力故,即使道陵神开意解,转阶圣位,便整衣巾,稽首三礼,右绕七匝,于地长跪,端心合掌,仰瞻尊容,安祥正念,而说赞曰:昔闻深妙教,奉修成其真。 存念三度师,进品玉清宾。 冥机感上圣,神应靡不均。 变现叵思议,昔所未曾亲。 转此卑陋室,严丽无等伦。 锥头针锋上,容众巨微尘。 莲华满虚座,称可遍空身。 大小相容入,形量无涯津。 战惧怀犹豫,渴仰尊所陈。 唯愿说元始,所修奇特因。 开悟有缘者,增益无上心。 疾登不退位,同回正法轮。 尒时太上道君住大慈悲,方便善巧,示无比身,微妙第一,灵相严仪,众好备发,皆悉映照。 诸来大众容状光明,晃曜希有,犹如盛火烧金刚山,如琉璃珠照百千日。 诸圣真仙身相光明,皆悉隐蔽,譬如泥聚在玉山侧。 叩齿含笑,九色宝光,从面门出,照道陵身,吐柔软音,告道陵曰:卿可还坐,入实相念,端虑思惟,令心澄静。 授金色手,抚道陵身,安慰其心,增益慧力。 道陵欢喜,作礼复座,恬神静志,伏听教言。 道君告曰:天元转运,劫量无穷,一死一生,一成一坏,灭而复兴,眇邈长久,非是筹笄所可计知。 自非三达洞照,五眼够明彻,莫知其本,莫究其源。 元始天尊初发道意,入定位来,甚为久远。 假使碎于十方世界,皆成埃尘,一一细尘以数十方无极世界,取此世界复以为末,世界之数如彼微尘,复尽为末,此诸尘数,犹可得知。 天尊发行,时节久远,所经劫数不可得知。 亦复如是,行六度行,具四等心,舍身手足,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勤心布施,安乐众生,不可称计。 习诸行法,精进勇猛,究竟终成,无有退转,护持禁诫,信行检勅,宁舍身命,细微不犯,忍辱容非,谦卑不静,众来加我,志在不报。 静定思微,安心宴嘿,想念雌柔,专一不散,离诸酒色,慧识明了,照悟空有,洞达真性,无生无灭,非有非无,清净毕竟,离一切法,絶言说道。 平等无碍,慈仁一切,念与安乐,怨亲中人,平等无二,皆使❿具足,上妙安隐,悲愍在苦,方便救拔,如母爱子,必令免离。 齐等其心,无偏异想,见他胜利,内怀庆喜,如己自得,无嫌赠心,常行善念,除嫉恨想,视亲非亲,平等如一。 于爱憎所,常生舍心,忍分别相,捐弃执滞,取舍兼忘,入真实际。 未开度者,誓使开度,未安乐者,誓使安乐,未解脱者,誓使解脱,未升玄者,誓使升玄。 以此弘誓,开道初门,为习法药,度众生故,历指名岳,寻访明师,祈请要术,三洞妙文,天书玉字,云篆龙章,金篇宝秘,皆悉具受。 所受诸法,虽复无边,总括条疏,唯十二事,部类分别,随根不同。 一者自然本文,二者神符,三者宝诀,四者灵图,五者谱録,六者戒律,七者威仪,八者方法,九者术数,十者记传,十一者赞诵,十二者章表。 自然本文者,天书八会,凤篆龙章,是为天地万物之本。 开化人神,成立诸法,主召九天神仙上帝,校定图録,调政璇矶,摄制酆都,降魔伏鬼,勅命水帝,召龙上云,天地劫期,圣真名讳,所治城台,众圣境界,广宣分别,种种阶差,服御元精,化形之法,皆演玄妙,自然虚无,正真妙趣,明了具足。 神符者,云篆之文,神真之信,召摄众魔,威制神鬼,总炁御运,保命留年。 玉诀者,天真上圣述释天书八会之字,以为正音,开示大道。 灵图者,众圣化迹,应现无方,图写变通,令物悟解。 谱録者,众圣记述仙真名讳,宗本胄胤,神官位绪。 戒律者,条制勅约,防非检过,诠量罪福,分别轻重。 威仪者,具示斋戒进退楷模,俯仰节度,轨式容止。 方法者,众圣著述丹药秘要,神草灵芝,柔金水玉修养之道。 术数者,明辩思神,存真念道,心斋虚忘,游空飞步,殡吸六炁,导引三光,练质化形,仙度之法。 记传者,是诸众圣载述学业,得道成真,通玄入妙,修因方所,证果时节。 赞诵者,众真大圣巧饰法言,称扬正道,令物信乐,发起回向,生尊重心。 章表者,师资授受妙宝奇文,登坛告盟,启誓传度,悔谢请福,关告之辞。 此十二事,总统众法,一切意趣无不备周,化引三乘,入一乘道。 既从明师禀受尊教,具得要诀,闻已思惟,洞解玄妙,通达明了,觉悟俗境皆非真实,分析观察,知世俗相,皆悉空寂,入无相门,离爱染心,断灭烦恼,到解脱地,诣长寿宫,常住清净,自在无碍,安隐快乐。 非身离身,亦不不身,而以一形周遍六道,现一切相,随类色像。 非心离心,亦非非心,而以一念了一切法,以圆通眼照道真性,深达缘起,了法本源,解众生性即真道性。 天眼了达,一切众生死此生彼,善恶苦乐,无不悉知,山河石壁,彻见无碍。 肉根眼净,了一切色,若近若远,莫不皆见;法眼明了,善知诸法,明见众生根性差别。 若人厌苦怖畏,世间虚妄❿不真,如梦如幻,无我无主,不久摩灭,见身无常,不净臭秽,但乐长生,以自过度,求世俗行,改练尸形,为说小乘导引财丹药,现得延年地仙之道。 中根之人力能进趣,树德立功,志欲腾举,为说次品飞天之法,习中乘道,净三业行,飞升三界诸天之宫,转练信根,伏诸结习,至于四民离免灾横,随愿生人,转形练质。 若诸上士志度一切,忘己外身,济他利物,但求道场,成无上道,为说三洞大乘法门,使得修习,悟真实性,生无漏品,白日仙度,登上清道,进业圆满,超升大罗,证太一果,绍法王位,恶根永断,众德普会。 智慧之眼,晓了真俗一切法中空有之相,非空非有,正观平等,毕竟清净,犹如虚空。 以此五种明眼净智,能照世法及出世法,于一念中,了达三世一切诸法,无所星碍,深解法相,知是知非。 了众生根利钝差别,所欲不同,志乐各异,随所禀行,各成够其性,造世间业,作善恶因,修习静定,专炁柔软,学道念真,志求出世。 以天眼智,觉未来事,以宿命通,知过去法,以漏尽故,知现在相,巧说诸法,而无穷尽。 知如是等种种之相,智力分明,如观指掌,以一切智灭诸烦恼,亦复令人离苦尽欲,能知能说,决定无畏,异道邪论,无不催伏。 于诸世间,独一无侣,以大悲故,舍恬寂乐,游于五浊,化度众生。 怜愍将来劫运多恼,水火兵灾,种种疾疫,其中众生多造恶行,偷盗伤炁,具诸不善,贪著诸见,不识正道,滞染我人,对执邪行,起贪恚痴,桥慢自恣,烦恼自缠,不得解脱,年命短促,任业死生,造不善行,轮转无极。 为此五浊诸众生故,开教三乘及人天道,调伏其心,净三业恶。 既调净已,然后乃为演说假名,随机❿利益,开方便门,令得悟入,晓因缘相,正观正解,究竟真一平等大道。 道陵当知,元始天尊所修所证无量功德,若具说者,终天穷载不能宣一,唯得道眼乃能了知。 今略显示,宜谛信受。 时会大圣闻是妙法,欢喜作礼,一时称善,各还本坐,谛想思惟,同时发声,说颂叹曰:妙哉元始尊,功业叵思议。 太上不敷演,一切岂能知。 善思舍憎爱,惠救适所宜。 弘誓荷群生,勇猛志不移。 勤施信师戒,精进守柔雌。 忍非常谏静,酒色不能疵。 五眼e六神通,明达无所畏。 智力无碍辩,巧说无终既。 魔精丧鬼兵,异道息邪谓。 世间诸天人,一切所尊贵。 名称普十方,闻者无毁诽。 我等宿福庆,预殡甘露味。 善哉大道君,演说真实道。 善开方便门,痴瞑皆明晓。 若有见此经,诵咏思所表。 必定乘大乘,出离生死恼。 虽有重障人,不预闻法音。 由此经力故,发起回向心。 亦以我等力,冥道悟幽深。 终得不退位,嬉游七宝林。 我等咸随喜,今故稽首吟。 众真大圣说是颂已働,诸天各奏神龙妓乐,散众名华,烧无价香,以用供养太上大道君。 经七亿载,时众谓如一弹指顷。 所以者何? 皆由神力延促自在,不可思议之所为也。 于是道陵从座而起,稽首道前,上白道言:我自觐对天尊已来,未闻妙法,神通感动,乃至如此,心自欣庆,不知所陈,唯蒙慈愍重垂告示。 不审元始天尊未得道时,宗祖所因,本根源起,其事云何? 伏愿显示,令众见明。 道君答曰:夫道也,无祖无宗,无根无本,一相无相,以此为源,了此源故,成无上道,而独能为万物之始。 以是义故,名为元始。 既称元始,何得复有宗本者耶? 虽复运导一切,道为极尊,而常处三清,出诸天上。 以是义故,故称天尊。 亦曰高皇。 高出无上,莫能过者,故谓为高;皇者光明也。 以智慧光照明一切,故号高皇。 亦曰玉帝。 其德真淳,润益一切,不可染污,谛了诸法,所说的当,定为物宗,故称玉帝。 诸如此等,名称不同,随顺世间人君假号,引物归依,使重尊敬。 总一切有,名曰世间;共所宝贵,号天尊也。 于时道陵避座而起,头面作礼,上白道君:臣以凡鄙,忝预真俦,虽叨总司,多所不了。 今蒙弘愍示以众要,始知天尊神德巍巍,谅不虚矣。 诸疑顿尽,无复余滞,衔荷而已,非辞可谢。 是时十方诸来大众,闻所说法,心开意解,各随品位而得增长。 道君即皆授与记别,于当来世决定成道,具一切智,如我今日名号国土,无有异也。 仙人纪法成,承道威神,与其同类卅三人,于大众中而自言曰:我等志小,慕求小乘2厌畏死魔,患无常苦,觉身不净,秽恶如贼,速求免离,学地仙道,游遁仙宫,不求出世。 今覩斯会,始悟大乘殴奇特希有,发真道意,誓舍小乘,回向大乘,普度一切,俱得升玄。 当竭身命拥护此法,为当来世开道津梁。 太上告曰:善哉善哉,子能建意作大法师,于此身后,必得解悟,成无漏慧,登乎上清。 即勅道陵案笔书撰,清斋三日,付授流通,使藏经文于玉清玄阙高上虚皇丹房之里。 素灵玉女三千人,紫房金童三千人,侍卫其文,检制漏慢,有信乐者,稽首而传。 是诸大圣,东海小童、四极真人、大谷先生、太真丈人、扶桑太帝、九皇上真太素元君、上清太真玄都仙王、太极元景君等无量之众,受经毕讫,作礼而退,各还本国,忽然不见。 天师治舍还复如本。 太玄真一本际经圣行品第三竟❶本卷现存敦煌抄本十五件。 今以R2795抄本为底本,以P. 2398为参校本。 ❷本字据P・2398补。 ❸玉晨法王:R2398作虽师子王❹缙幡:原作缙憎,据R2398改。 ❺震霹:R2398等抄本作霹雳。 ❻而立:R2398等抄本作而坐。 ❼皆得:底本原作皆德,据P・2398改。 ❽道师:R2398等抄本作导师。 ❾值字原作殖,据R2398改。 ❿戏舍:原作喜舍据P・2398改。 ❿生死:原作二死,据R2398改。 够妙相:原作妙想据R2398改。 五眼:R2398等抄本作天眼。 ❿皆使:原作悉皆,据P・2398改。 G导引:原作道引据R2398改。 ❿虚妄:原作虚忘,据R2398改。 ❿成字原作城,据R2398改。 ❿随机:原作随几,据R2398改。 0冥道:原作冥导,据R2398改。 'e颂:原作诵,据P. 2398改。 密染字原作袴,据P・2398改。 小乘:R2398作神仙。 大乘:原作大业,据R2398改。 清斋:原作清净,据R2398改。 发布时间:2025-08-07 16:05:1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4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