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雨中花·岭南作》全文及赏析 内容: ●雨中花·岭南作【作者:朱敦儒】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 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 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 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一胡一 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 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 塞雁年年北去,蛮一江一 日日西流。 此生老矣,除非春一梦 ,重到东周。 【鉴赏】此词为作者词风由豪爽转向悲凉的重要标志,堪称稼轩词的先驱。 词中通过今昔对比,抒写了词人于靖康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的疮痍面目而生发的去国离乡的悲痛。 上片起首一句追述了承平岁月中的胜景清游。 故国指洛一陽一。 上苑即上林苑,东汉时置,洛一陽一城西。 长揪,指官道旁所植之揪树。 曹植《名都篇》所咏之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为此处所本。 词人用射猎西苑,走马东郊,来概括往日与狂朋怪侣俊游的盛况,既是用典,又是纪实,笔力遒劲,具足声容。 接下来,以一个去声的对字领葱葱两句,展示出一幅生机活泼、热气腾腾的广阔背景。 这是故意设计的顿挫之笔,不肯教射麋、走马的俊迈之气一下发露太过。 后又用好景两句挺接发端之意,然而却只点到为止,不作过多的渲染。 经过一番蓄势,然后以一个向字领出了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三句妙语来。 这一气呵出的三句,真把这位骏马貂裘的青年公子的狂游盛况写到了极致。 词之下片,词意陡转,大起大落,与前片形成鲜明的反差。 过片三句,写金兵南下之时,词人被迫避难南荒,不得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曳裾,提着衣襟,形容谦卑之态。 曳裾侯门,指寄食权贵的宾客。 应刘,即汉末依附曹氏的应玚、应璩兄弟与刘桢。 流离道路已极不堪,寄食豪门,仰人鼻息,痛苦又更甚一层。 一个强字包含了其间种种酸辛,是一个倔强者无可奈何的喟叹。 沦亡的痛苦,把当年的意气公子从风月留连的醉梦中惊醒。 他和同时代的许多爱国诗人一样,也要为民族的振兴呐喊搏斗。 然而那个君孱臣佞的小朝廷里,他的满腔热情,根本不被置理。 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就是这种内心痛苦的披露,意谓:莫说有卧龙的才具,也无法建树封侯的功业。 这是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英雄的悲叹,语气沉重,充满失望的痛苦。 接下来塞雁、蛮一江一 二句,可以抒写了郁结于胸的故国之苦思。 塞雁比人更幸福,它可以不受人间兵戈的阻隔,年年春天结阵北去:蛮一江一 也是自一由 的,它可以日夜不止地依旧自西向东流入大海。 唯有自己这个天涯的羁客,却不能重返故园了。 这几句融情入景无情景物,并惹哀愁,写得真切感人。 歇拍三句,更进一层,把悲哀推到了极点。 先说此身已老,北归无望,接着运笔虚际,翻腾出一个心魂入梦重返家山的结局,然而以梦境的欢愉来衬托实境的悲惋,益觉加倍的悲哀了。 洛一陽一,为东周的王城,此以之指代故乡,并与篇首相绾合,结构谨严,语极沉痛,几入化境。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8-08 11:01:2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