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卜算子·独自上层楼》全文及赏析 内容: ●卜算子【作者:程垓】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 望到斜一陽一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 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鉴赏】程垓的《卜算子》一词以写情见长,主人公盼望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失望,她的感情逐渐由平缓转向激烈,沉默无语到凄切哀怨,直到柔肠寸断。 触景生情,徘徊悱恻,感情一直没有完全道破,但作者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大家都可从字里行间悟出。 词的上片,写上楼盼望,时间是白天。 独自一人,登上层楼,取登高望远之意。 但极目远眺,唯见青山绵邈天际而已。 远,是青山遥远,更是主人公放眼所望之远,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句意。 自然,所望不在青山,而在于人。 但是,直望到斜一陽一欲尽,光线模糊,不能再远望之时,还是不见那人的影子,连点儿消息也没有盼到! 雁,用雁作传书之典,事见《汉书。 苏武传》。 不见西飞雁,即没有盼到从远方传来的音讯。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在外之人,当归不归,主人公的情真意切、望眼欲穿、焦急徘徊,种种情绪,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但她并不心灰意冷。 于是词的下片写主人公于夜色入高楼之后,又独自走下层楼,在楼下徘徊等候。 但庭院寂寂,唯有蛩(蟋蟀)声如泣如怨而已。 以蛩声衬寂寞,再以蛩声的凄怨,暗写主人公的情怀。 至此,始写出主人公的怨。 既全日翘首楼头,又继之以夜,始终不见那人归来,怨所由生焉。 词的最后两句,写黄昏月上,这正是与所爱的人相会的时刻,而主人公却依然形影相吊、徘徊楼下,不见人归,不禁由怨而悲,柔肠寸断矣。 着依旧二字,可见如此盼人,如此失望,已非一日,女主人公的怀念之深,盼望之切,由此可略见一斑。 这首词所展示的内容主要是:人在远方他乡,亲人日夜思念,在外呆得越久,怀念之情愈浓,日夜翘首盼望,不见归来,令人柔肠寸断。 从词中写得的柔肠和那不胜感叹的悠悠柔情来看,词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少一妇 ;所思念的人,便是她的丈夫。 在这首词中,作者仅写主人公在楼上楼下的活动。 从此看来,作者似乎是在漫不经心,信手拈来,但仔细一读,却娓娓动人,令人难以忘怀。 作者熟悉生活,善于揣摩翘望者的心理状态:白天盼人,自然是上高楼,越高越得其深,南朝民歌望郎上青一楼 是也。 梁元帝《荡妇思秋赋》: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 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 也是白天登楼盼人,与此词同一境界。 晚上盼人,则在楼下,徘徊庭除,所谓玉阶空伫立是也。 若仍在楼上,则失其真。 当然,也有一直守在楼上的,姚令威《忆王孙》写楼上情人 听马嘶便是,那是情人 偷一情 ,未敢明目张胆,写的是特定人物的心理状态。 李清照《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自是丈夫已死,无人可盼的写照。 所以虽仅写楼上楼下,已深得生活真实,故语不雕琢,反觉字字真切感人。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8-08 12:36:4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