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豫卦第十六 内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豫卦意味着悦乐安适,只有事先做好预备工作,才能悦乐安适。 【题解】豫在汉语中含义甚多,其最基本的用法,除了作连词、名词外,主要见于诳豫、犹豫、备豫和逸豫等词,分别是哄价欺骗、迟疑不定、预先防备和悦乐安适的意思。 乍看起来,这四个词意思相差甚大,其实,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那就是,奸商定价不实,蒙骗欺客,交易时难免犹豫不决,深恐受骗上当,但如果买者早已作了预备,洞察机心,防患未然,那就可以高枕无忧,安逸游乐了。 正是在古人这种早已总结出来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想指导下,《易经》的卦辞认为,从豫卦坤(地)下震(雷)上,如蛟龙游于地面,惊雷震于平野的卦象看,欢娱不忘戒备,有利于为建功立业而出师征战。 从卦辞主旨和《彖传》及《象传》的发挥看,豫德时代,是紧接谦德明主奠定了基业之后,天时到来,雷响地奋,人民乐于顺从刚正之士,振奋精神,有所行动的时候,也是君子发扬豫德,祭天祭祖,为民族建功立业的时候。 而且,比起屯德时期雷鸣于水下的沉闷,豫德时代雷鸣于地上的轰响,显然会更为坚实而有力。 【原文】豫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郑玄曰:豫,喜逸说乐之貌也。 ]利建侯②行师③。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震为建侯,坤为行师;建侯所以兴利,行师所以除害。 利兴害除,民所豫乐也。 ]【注释】①豫:卦名。 卦义:怠。 愉悦,享乐,安逸,欢乐,舒畅等。 ②建侯:封建诸侯。 ③行师:动用军队。 【译文】豫卦象征快乐,利于建立诸侯,用兵征战。 【解说】有大能谦必豫,意思是富有而且能谦和就必然愉悦,所以大有卦与谦卦之后就是豫卦。 豫即愉悦。 豫与谦为正覆卦,豫卦震在坤上,叫作雷出地,有龙奋飞豫跃之象。 震为雷为行,为龙,为诸侯,坤为地为众。 师即众,所以豫卦表现为利建侯行师。 【原文】《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①,豫。 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②,而况建侯行师乎?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③,而四时不忒④。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忒,差迭也。 ]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豫之时义⑤大矣哉! 【注释】①顺以动:豫卦上震动,下坤顺。 坤表顺从,震表行动,所以说是顺以动。 ②如之:如同什么一样。 ③过:过失,差错。 ④忒:差错。 ⑤时义:掌握时间的意义。 时,得其时。 【译文】《彖传》说:豫卦的象是阳刚有五个阴爻相应,从而能够遂行志向,又能顺应时机行动,因此愉快。 豫卦能顺应时机行动,就连天地的运行也如它一样,何况是建立诸侯,用兵征战呢? 天地循时运转,因此日月的周转不会出错,四季循环不会有偏差。 圣人顺应时机而行动,所以赏罚清明公正,百姓心悦诚服。 豫卦得其时的意义多么宏大啊! 【解说】豫卦坤在下,是顺;震在上,是动。 是以顺而动,天地的顺动表现为日月运行,四时顺序分毫不差。 豫卦由消息卦复卦(初爻为阳,其余为阴,表示一阳复生)的初九与六四换位而来,初九上升至四位构成上卦震的下爻,古人认为帝圣出于震。 复初之一阳即为圣人,阳长上升为顺动。 九四构成互坎中间刚爻,古人认为坎水平,为法。 施法之谓罚。 刑罚兼于坤柔,刚柔得体,所以刑罚清。 刚爻为清阳,九四刚爻乘坤,坤为众顺,故民服。 动不顺则乱而生凶,天地圣人皆以顺动而成其事功。 这就是豫之时义,伟大啊! 【原文】《象》曰:雷出地奋①,豫。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觐曰:雷,阳气,亦谓龙也。 引郑玄曰:奋,动也。 雷动于地上,而万物乃豫也。 ]先王以作乐②崇③德,殷④荐⑤之上帝,以配⑥祖考⑦。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郑玄曰:以者,取其喜佚动摇,犹人至乐,则手欲鼓之,足欲舞之也。 崇,充也。 殷,盛也。 荐,进也。 ]【注释】①雷出地奋:豫卦,上震为雷,下坤为地,因而说雷出地奋。 奋,震动。 ②乐:乐曲。 ③崇:尊崇。 ④殷:盛大。 ⑤荐:享祭。 ⑥配:配祀,一并祭祀。 ⑦祖考:这里泛指已逝的祖先。 考,死去的父辈。 【译文】《象传》说:雷声轰轰,大地震动,象征快乐。 古代圣王们效法这一精神,制作音乐来赞美尊崇功德,以隆重的典礼进献天帝,同时祭祀祖先的神灵。 【解说】豫卦上震为雷,下坤为地,震在坤上,称为雷地豫。 雷、龙都以震为象。 雷出地则大地振奋。 先王指夏、商、周时期的王,王者功成作乐,震声为乐,震义为起,故称作乐。 殷,盛大。 荐如同进。 以宏大振奋的乐曲进献给伟大的上天和先祖。 上帝者,天之别名。 祖考用如先祖,震为长兄可代父,复初之阳为祖。 这种祭祀、祭奠是为报本,出于人的本性,即是顺性而动。 【原文】初六,鸣①豫②,凶。 [王弼注:处豫之初,而特得志于上。 乐过则淫,志穷则凶,豫何可鸣?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③凶也。 [朱熹《周易本义》:志意穷极,不胜其豫,至于鸣也,必骄肆而致凶矣。 程颐《易传》:其志满极,不胜其豫,至发于声音,必至于凶也。 ]【注释】①鸣:叫,自鸣得意。 ②豫:指享乐。 ③穷:尽,终结。 【译文】初六,自鸣得意,有凶险。 《象传》说:初六自鸣得意,是说得意忘形为胸无大志的表现,结果凶险。 【解说】初六与九四正应、共鸣,但位在初爻就沉溺喜乐,为胸无大志(志穷凶也)。 夏朝至桀时,早已是德政衰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 但夏桀不思改革,骄奢自恣。 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爱妃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 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甚至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各种荒唐无稽之事,常使妹喜欢笑不已。 民众的生活则十分困苦,他们每年的收成难以满足温饱需要,每遇天灾则妻离子散。 夏朝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意思是说,太阳(指代夏桀)啊,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同归于尽。 同时,四方的诸侯也多背叛,夏王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危险局面。 后来被商汤讨伐,实在是大势所趋。 【原文】六二,介①于②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介,纤也。 ]不终日③,贞④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注释】①介:坚。 ②于:如。 ③终日:一天结束的时候。 ④贞:占卜。 【译文】六二,像石头一般坚定不移,持续一整天,占卜可获吉祥。 《象传》说:持续一整天,占卜可获吉祥,是因为坚持行为中正,不走邪路的缘故。 【解说】全卦当中独有六二与九四没有关系,不为喜乐所动,独立坚守中正如磐石,介如耿介,引申为坚定,六二、六三、九四组成互艮,艮为山为石为终止,不终日就是不等时间,以静观动,默默耕耘。 六二以柔居柔,守中不变,贞吉。 六二有忧患意识,不为俗乐所扰,它心中有主见和先见,早已看到了前因后果。 塞翁失马故事中的塞翁就是这样一个有远见的人。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走失,邻居们纷纷表示惋惜。 可是塞翁却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的骏马。 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贺喜,并称赞他在丢马时有远见。 然而,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他的儿子天天骑着这匹马兜风,终于有一天,不慎坠马,摔伤了一条腿。 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死在战场上。 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灾难。 【原文】六三,盱①豫②悔,[朱熹《周易本义》:盱,上视也。 ]迟有③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注释】①盱:张目仰视。 这是以六三的爻象为说的。 六三是阴爻,居于阳位,位不正,上面的九四就是全卦六爻中唯一的阳爻,六三对于九四是处于仰视的地位,所以称为盱。 这里又用以喻指行为不正的小人对上司的奉承谄谀。 ②豫:欢娱。 ③有:通又。 【译文】六三,媚上求欢将有悔恨,而悔悟太迟更增悔恨。 《象传》说:媚上求欢将有悔恨,这是说生活的位置没有摆正。 【解说】盱豫为小人得意的样子,六三以柔居刚位,是为不当,三位是在上下交界、需要努力进取之处,而六三只知附和九四作乐,得意忘形,迟迟没有实际行动,这样会有忧悔的。 六三与六二真是大相径庭。 【原文】九四,由①豫②,大有得。 勿疑,朋③盍④簪⑤。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注释】①由:由来,指由自身而来。 ②豫:欢娱。 ③朋:朋友。 ④盍:通合,会合。 ⑤簪:古人固定发髻的头饰,又称为笄。 盍簪就是头挨着头,也就是聚会。 【译文】九四,安乐喜悦由自身而来,会大有所得。 诚信不疑,友朋才会来聚会相从。 《象传》说:安乐喜悦由自身而来,会大有所得,说明志向正在施行。 【解说】九四从复卦初九而来成豫,所以叫由豫,除六二外,众阴爻争相附和于它,可谓大有得,可以大行其志,不管是各阴爻是出于什么原因亲附自己,都不见疑,都把它们团结到一起,就像簪子把头发拢在一起一样,盍同合。 九四心胸开阔,有号召力,能与朋友皆大欢喜。 【原文】六五,贞疾①,恒②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③刚也。 恒不死,中④未亡也。 【注释】①贞疾:卜问有关疾病之事。 ②恒:常,长久。 ③乘:登上、驾凌。 ④中:中正。 【译文】六五,占卜有关疾病,将病很久却长寿不死。 《象传》说:六五占卜有关疾病,是因为它凌驾于阳刚之上。 长寿不死,说明居中宁正就不会灭亡。 【解说】六五在唯一刚爻九四之上,有乘刚之难,又在互坎里,坎为险阻为疾,故贞疾,但在中正之位,又在震卦当中,震为复出、返生,所以能久久不亡。 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就可说明这个道理。 唐玄宗在位之时,曾励精图治,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经济高度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成就了盛极一时的开元盛世。 然而,唐玄宗晚年却重用奸臣,自己则沉湎于酒色之中。 加上此时藩镇割据日益严重,使得整个唐朝岌岌可危,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从而使唐朝迅速衰落。 六五在至尊之位身患重疾,而且是在豫卦里,这就是乐极生悲。 【原文】上六,冥①豫②,成③有渝④。 [徐子宏《周易全译》:渝,变,变故。 ]无咎⑤。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注释】①冥:黑暗。 ②豫:欢娱,享乐。 ③成:实现。 ④渝:变化,改变。 ⑤咎:灾祸。 【译文】上六,已至沉溺于安乐的恶习,能及时有所改变,不会有灾祸。 《象传》说:沉溺于安乐占据了上位,这种快乐没法长久。 【解说】冥意昏暗,成有渝意为终有变,成即终,渝即变。 上九已经到了穷极之处,依然醉生梦死,已经离死不远了。 在《孟子告子下》中,孟子列举了古代明君贤臣的经历:舜从田野之间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的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入朝廷为官,百里奚从市井之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最后得出了重要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谦卦多吉,豫卦多悔,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布时间:2025-08-08 13:33:4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