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临卦第十九 内容: 审时度势临卦意为审时度势。 【题解】临字在汉语中应用很广,如临危不惧、临难受命、临阵脱逃、临渴掘井、玉树临风、大难临头,等等。 通常,临是靠近、到达、对着的意思,如临近、光临、面临、濒临等。 易学对天道变化和人际关系的规律,有精细的观察和分析。 《易经》临卦卦辞认为:阳气增长时期,是非常亨通,顺利而正确的,但到了阳气盛极而衰的八月,就会有凶险之事发生了。 从对临的界定和认识出发,《易经》总结了丰富的天文、地理、人文知识,在万物到了阳临阴消的阳气增长时期,伟大人物居于正位的大好形势下,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预见了在阴临阳消,阳气盛极而衰的八月之后,又将逐渐消退的不利局面,告诫人们在眼前元亨利贞的大好形势下,警惕妖雾又重来的可能,并进而对六爻各时段的注意要点作了精辟说明,表明了易家临德思想的远见卓识。 【原文】临①,[李镜池《周易通义》:《国语周语》:受职于王,以临其民。 临有治义,卦中讲治民之术。 ]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注释】①临:卦名。 卦义:莅临,监临,上监下,尊适卑,驾临视察,治理等。 【译文】临卦象征着监临,至为亨通顺利,利于占卜,到了阴盛阳衰的八月会有凶险。 【解说】临卦下为兑泽,上为坤地,又名地泽临。 兑为悦为恩泽,坤为众顺,临有恩泽下施于民,上顺下悦,顺势而为,故民顺服而欣悦,故利贞。 临即是大,如我们平常说的蔚临、莅临、光临等表示以上观下,故大,故元亨。 临,又有监视之意,泽为八卦中最卑微低下者,被居高临下监管之。 古历八月为秋,秋风肃杀,故古代先将死囚监管起来,等秋天问斩,所以临至于八月,有凶。 【原文】《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①,刚中而应②。 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注释】①说而顺:临卦,下兑为悦,上坤为顺,因而说说而顺。 说,同悦。 ②刚中而应:指六五比应九二而言。 【译文】《彖传》说:监临,指的是刚阳渐渐增长,态度和悦而处事顺利,刚健者居中而上下相互感应。 博大纯正可获得极大的亨通顺利,这才合于天道顺施的法则。 到了阴盛阳衰的八月会有凶险,那是因为阳刚之气接近消亡,好景不能长久。 【解说】刚浸而长是说临有二阳爻居下,浸在众阴之下,有上长趋势。 浸又有渐渐长大的意思。 说而顺是指临卦上下坤顺兑悦。 刚中,九二阳刚居中。 消不久,临卦为消息卦,继复卦(唯一阳爻复生在初)阳长阴消之势,阳气浸长,阴消不久将至。 消不久,有深深警示之意。 八月有凶,提醒人们临于水涯,面临转折,要如临深渊,保持戒慎恐惧。 【原文】《象》曰:泽上有地①,临。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泽卑地高,高下相临之象也。 ]君子以教思无穷②,容③保④民无疆。 [孔颖达《周易正义》曰:容谓容受也。 ]【注释】①泽上有地:临卦,上坤为地,下兑为泽,因而说泽上有地。 ②教思无穷:对民众要尽可能地教导、关心。 ③容:包容。 ④保:保护。 【译文】《象传》说:大地居于泽之上,象征监临。 君子效法此种精神,接近监督万民,不断地施以教化,启发其思考,以宽厚优容的美德包容保护百姓。 【解说】临卦上坤为地,下兑为泽,泽上有地,称为地泽临。 临卦取象富于想象,人来到大湖边,烟波浩渺,气象万千,临者玉树临风,心旷神怡,陶冶了情操。 君子有感于斯,浮想联翩,悟到要教化百姓,宽容谨慎,让无限江山与生民得以永续。 【原文】初九,咸①临②,贞③吉。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咸,感也。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注释】①咸:通感,意思是感动,感化。 ②临:治理。 ③贞:占卜。 【译文】初九,以感化之道治理民众,占卜可获吉祥。 《象传》说:以感化之道治理民众,占卜可获吉祥,这是由于意志行为纯正的缘故。 【解说】咸义如感,是感化。 待人不以威制下,而以德感其心。 初九力量尚小,不能盲动,特别要诚正才能贞吉,初九与六四相应,是以正道获得上位者赏识,而可以发挥,施行其志,故曰志行正也。 传说,在商汤在位的十三年中,有七年大旱,以致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当时,太史官曾占卜了一卦,说,要解除天下旱灾,必须杀一个人来祭祀桑林之神,否则上天就不会降雨。 商汤听了太史的话之后说:我之所以向上天求雨,正是为了天下的百姓着想。 如果一定要用杀人的方式来祭神,那就用我来做祭品吧! 说罢,他便开始斋戒,剪去头发和指甲,身体披上白茅草,素车白马,出祷于桑林之野。 他向天神祈祷说,请上天不要因为我一个人的错误而殃及天下百姓吧! 商汤深感自责,他还以自己总结的六件事反省自问,他感到天灾不会无故而生,此中一定有原因。 现在是上天降灾对他的警告。 他还说:假如上述有一件事与我有关,那么我愿意一个人承担责罚,而不要使百姓蒙受无辜之害! 由于商汤祷告心诚,感动了桑林之神,他的话还没说完,天空便云雨大作。 【原文】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译文】九二,以感化之道治理民众,吉祥,没有什么不利。 《象传》说:以感化之道治理民众,吉祥,没有什么不利,是说此爻并非由于顺从君命。 【解说】咸,古文作皆、都讲。 初、二两阳爻皆有应,即咸临。 咸又意味咸苦,九二咸临与六三的甘临相对。 九二刚爻但处柔位,又为四阴所乘,群阴未顺命。 故当以咸临的严律峻法来督治。 吉无不利是指九二阳刚的力量更长,前临坤阴,坤是众顺,可以大显身手,故吉无不利。 商汤桑林祷雨的所作所为不但感动了神灵,也感动了治下的百姓,大家都称赞他是仁义的君主。 后来,夏桀暴虐无道,商汤此时已深得民心,于是出兵伐夏,建立了商朝。 汤建立商朝后,减轻征赋,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使商国的势力扩展至黄河上游,成为又一个强大的王朝。 初九与九二是一柔一刚的统治之术。 【原文】六三,甘①临②,[王弼注:甘者,佞邪说媚,不正之名也。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甘当读为钳,强制压迫也。 ]无攸③利。 既忧之。 无咎④。 《象》曰:甘临,位不当⑤也。 既忧之,咎不长也。 【注释】①甘:甜,引申为甜蜜,小恩小惠。 ②临:治理。 ③攸:所。 ④咎:灾祸。 ⑤位不当:这是以六三的爻象为说的。 六三是以阴爻居于阳位,所以说是位不当。 【译文】六三,用甜言蜜语监临百姓,无利可言。 但自知而心存忧惧戒慎,就没有灾祸。 《象传》说:用甜言蜜语治理民众,说明所居的位置不中不正。 自知这一点而心存忧惧戒慎,说明产生的危害不会长久。 【解说】六三居兑体,兑为悦,是因为临卦是阳长阴消,以阳逼阴,六三是最先要被逼退,但却耽于安乐,故无攸利、咎不长。 六三在互震(九二、六三、六四组成)当中,震为震悚、忧虑。 六三应有虑忧,有备无患。 六三甘临,无远虑,则必有近忧。 曾子杀猪教子的典故就说明了此爻的治国、治家之道。 一天,曾子的妻子准备去集市,儿子吵着要跟着去。 孩子太小,带着他很不方便。 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 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 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 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要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 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夫,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 你怎么能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 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怎么能撒谎呢? 他们年幼无知,经常要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 如果我们现在对他说谎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 虽然你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你的话。 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孩子了。 曾子的妻子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 没过多久,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人做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该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否则,将可能为社会培养出败类。 【原文】六四,至①临,[李镜池《周易通义》:至临,躬亲政治。 ]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注释】①至:到,亲自参加。 【译文】六四,亲自治理国事,没有灾祸。 《象传》说:亲自监临民众,没有灾祸,说明君主处位正当。 【解说】至意为到达、往下,往下是与初九阳爻相应。 六四以阴居阴,当位有应,故无咎。 六四贞静自守以顺阳。 不忧不惧。 周公摄政期间,可以说兢兢业业,他亲自东征叛国、平定三监,制礼作乐,打下八百年基业。 《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就是事必躬亲的典范。 毛主席在1949年12月致柳亚子的信中也说过:周公确有吐握之劳。 以表示对总理的钦佩和赞赏。 【原文】六五,知①临,[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知临者,以智临民也。 ]大君②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注释】①知:通智,智慧。 ②大君:大国之君主。 【译文】六五,以睿智治理民众,这是大国君主适宜的行为方式,吉祥。 《象传》说:大国君主适宜的行为方式,这说明奉行了中庸之道。 【解说】知是智慧。 六五居尊为君,君临天下应当用智慧统治,六五以柔居中,虽大但不过分,就是适度。 可见六五虽非英武神君,却是明智怀柔之君。 君王的智慧重在用人。 在历代唯才是举的皇帝当中,唐太宗李世民可谓典范。 唐太宗刚刚即位时,面临的是社会动乱、百废待兴的局面。 他清醒地认识到。 致安之本,在于得人,用善人则国治,用恶人则国乱。 因此,他选拔官吏,能够严格地坚持以才选人、以贤任人的原则。 唐太宗坚决反对以人际关系和血缘关系为标尺来选拔人才。 他非常注意从新人、疏人,甚至敌对营垒中选用杰出的人才。 贞观时期的许多重要官员中,有原秦王府(唐太宗即位前封秦王)的旧属,也有从下层破格提拔上来的,有过去隋朝的旧臣和敌方的降将,也有曾经追随太子李建成并且反对过唐太宗的人。 这说明,唐太宗不论他们是何出身,有何经历,都能够据贤量才加以任用。 【原文】上六,敦①临,[惠栋《周易述》:敦,厚也。 ]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注释】①敦:厚。 【译文】上六,以敦厚的态度治理民众,吉祥,没有灾祸。 《象传》说:以敦厚的态度治理民众,吉祥,说明君主的敦厚之心存于内,施于政。 【解说】敦是敦化、敦厚,上六居坤地,地厚足以承载万物。 上六位于卦之极端,是一个仁厚之极的长者(敦临之极),志在内下卦即是内卦,内卦为兑为泽,临卦取象为地下有泽,泽,唯有大地才能承载,上九志在内欲以敦化厚载民众,容保民无疆。 所以吉无咎。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陈留人,她的父亲是当时的著名文人蔡邕。 东汉政府腐败,董卓把持朝政,后来被杀。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 这时,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道,被带到南匈奴。 曹操扫平北方群雄之后,听说文姬是蔡邕之女,惜其才华,用金币把她赎回来。 这件事可谓容保民无疆的典范。 发布时间:2025-08-08 13:51:3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