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观卦第二十 内容: 观而后学观卦意味着观察,观察要细心。 【题解】人类从出世起,就学会了从无意扫描到有意地观察,学会了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今天的人们,还发明了可以放大延伸的高倍电子显微镜和太空望远镜,以各种科学仪器克服肉眼的局限性,观察到更精微、更遥远、更广阔、更生动、更丰富的世界。 观是动物的生存本领,是人类的进步阶梯,作名词讲有观点、想法之意,如世界观、哲学观、人生观、处世观、婚姻观、交友观;作动词讲则有观察、观望之意,如观人察世、观色察言等等,是人立于世的基本技能。 有人将人类由细而微,由小而大所观察的这一世界细分为宇观的世界、宏观的世界、中观的世界、微观的世界、秒观的世界,是颇有见地的,它说明,人类只有学会如何观察周围的世界,才能真正地正确地深入地了解世界,不为种种假象所迷惑,找到内在的客观规律,从而掌握改造世界的金钥匙。 从事物的发展关系和认识规律看,只有已经来临的事物才有观的条件和可能。 为卦排序的古易家把观摆在临后正是如此。 所谓临是庞大之物莅临某处的意思。 事物大了然后才可远观近看,所以接着临卦的是观卦。 【原文】观①,[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观,卦名,看也,察也。 ]盥②而不荐③,有孚④颙若⑤。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马融曰:孚,信。 颙,敬也。 ]【注释】①观:卦名。 卦义:为禘视,临观,观看,观瞻,观礼,观察,观光等。 ②盥:通裸(也读为贯),是古代以酒灌地的一种祭祀。 ③荐:在祭祀中献牺牲于神。 在祭祀中,按次序应是先裸而后荐。 ④孚:诚信。 ⑤颙若:恭敬仰慕的样子。 【译文】观卦象征仰观,祭礼前洗手自洁的时候,就应当虔诚肃穆。 【解说】临为大,物大然后可观,故继之以观卦。 观卦与临卦相偶,是正覆卦。 观的本意是如鸟类敏锐的眼光审视,引申为观光、观瞻等意。 盥是洗手,以示虔敬,荐是进献,有孚是诚心,颙若是虔诚貌。 盥而不荐是简约的祭祀,强调的是祭祀的诚心,祭品在其次。 【原文】《彖》曰:大观①在上,顺而巽②,中正以观天下,观。 盥而不荐,有孚若,下观③而化④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⑤。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注释】①大观:最高位、最重要的观察。 ②顺而巽:观卦,坤顺巽入,因而说顺而巽。 ③下观:由下观之。 ④化:教化,感化。 ⑤忒:差错。 【译文】《彖传》说:宏大壮观的气象高高在上,具柔顺谦逊的美德,凭借中和刚正之德被天下人仰观。 祭礼前洗手自洁的时候,就应当虔诚肃穆,是说在下者通过仰观而获得教化。 仰观大自然运行的神妙法则,可知四季交替分毫不出偏差的道理。 圣人效法大自然的神妙法则,设立教化,天下百姓纷纷顺服。 【解说】观卦是讲敬天法祖,是为祭祀、宗教教化活动。 观是高大壮观的门阙,故观为大的庙宇、道观。 大观在上表示仰观膜拜。 卦中二阳在上为民所仰望。 九五为观卦主爻,以中正居至尊之位,下乘众阴,所谓中正以观天下。 顺而巽是上巽风下坤顺。 民受风化、教化所以服顺。 神为伸,是伸张、彰显。 天道是以四时分毫不差地运行来彰显天道,所以圣人宣扬天道进行教化(圣人以神道设教),让万民受到感化而顺服。 临为亲临、深入到民间,是为现实政治。 观为关注思想观念及心灵成长,神圣肃穆。 观卦图观卦阐述的是观察事物的原则和方法。 观卦在临卦之后并与临卦构成一组正覆卦,临卦颠倒后就成了观卦。 【原文】《象》曰:风行地上①,观。 先王以省②方③观民设教。 【注释】①风行地上:观卦,上巽为风,下坤为地,因而说风行地上。 ②省:视察。 ③方:各个邦国,亦即天下各地。 【译文】《象传》说:风在大地上吹拂,象征着俯视。 先代君王效法此德巡视全国,察视民情,以此设立教化。 【解说】观的卦象是下坤为地,上巽为风,称为风地观。 坤又为民众,所以风行地上实际就是民风、民俗。 坤为地方,巽为风入、探求,先王省方就是要巡狩四方,观民设教是要深入民间观察民风进行教化。 省亦有反省之意,观卦中有互艮(六三、六四、九五爻组成)艮为止为反,表示反观。 观卦强调天人相应,人观天要反省自观,要修德自省。 【原文】初六,童观①,[王弼注:失位处下,最远朝美,无所鉴见,故曰童观。 ]小人②无咎,君子③吝④。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注释】①童观:如儿童一样粗浅而幼稚的观察。 ②小人:指庶民百姓。 ③君子:指贵族,治理国家的人。 ④吝:艰难,麻烦。 【译文】初六,像幼童那样仰观一切,于百姓不会有危害,对治国之人则会有麻烦。 《象传》说:初六像幼童那样仰观一切,这是无知庶民的浅见之道。 【解说】初六为柔爻居初位,柔为小,初亦小,所以叫童观,比喻为孩童(小人)见识,小孩当然无咎,但君子如此观点就太窄浅了,故君子吝。 初六距离上面阳爻最远,即不能大观,又不能中观,被蒙蔽不能见到大世面。 童观也可以指浅陋的见识。 成语井底之蛙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从前有一只青蛙常年生活在一口枯井里。 它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对别人吹嘘一番。 一天,它蹲在井栏上,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 青蛙喊了起来:喂,海鳖兄,快请过来! 海鳖爬了过来。 青蛙马上打开了话匣子:今天我要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家。 那简直是一座天堂。 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舒服的住所吧? 海鳖探头往井里瞅了瞅,只见井底积了一汪长满绿苔的泥水,一股浓重的臭味扑面而来,于是赶紧缩回了脑袋。 青蛙没有注意到海鳖的表情,依然继续吹嘘:我住在这儿舒服极了! 傍晚我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我可以钻到井壁上的窟窿里睡觉;我泡在水里,让井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就可以游泳;跳到泥里,可以打滚。 那些螃蟹、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跟我比! 青蛙越说越得意:这一坑水,一口井,都是我一个人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海鳖兄,你不想进去观光一下吗? 海鳖感到盛情难却,于是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全部伸进去,右腿就被井栏卡住了。 海鳖又退了回来,问青蛙:你听说过大海没有? 青蛙摇了摆头。 海鳖说:大海无边无际。 用千里形容不了它的辽阔,用万丈也不能表明它的深度。 传说大禹做国君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没有加深多少;到了商汤统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少多少。 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 你看,比起你这一口枯井、一滩浅水来,哪个天地更开阔,哪个更有乐趣呢? 青蛙都听傻了,鼓着眼睛,半天都合不拢嘴。 【原文】六二,窥①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注释】①窥:从孔穴或缝隙中偷看。 【译文】六二,从门缝窥视来观察事物,利于女子坚守正道。 《象传》说:从门缝窥视来观察事物,利于女子坚守正道,对男子来说不是庄重体面的。 【解说】六二前临互艮,艮为门,故窥观是从门缝里看人,视线狭窄所以看不清楚,看不到全局。 古代妇女不轻易出门,往往只能从门缝看外面的情况。 红拂是隋代贵族杨素家里的侍女。 一次,李靖到了杨素府上,红拂通过窥观,发现李靖气度不凡,久后必成大器,因此毅然与李靖私奔。 红拂正是通过窥观来确定李靖该不该嫁。 这就是后来流传甚广的红拂女慧眼识英雄的故事。 六二柔居中位与九五正应,所以窥观,利女贞。 但君子这样就是妇人之见,而且行为委琐丑陋。 【原文】六三,观我生①,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注释】①生:由小到大的生活过程。 【译文】六三,观察审视自我的生活轨迹,抉择进取或后退。 《象传》说:观察审视自我的生活轨迹,抉择进取或后退,说明六三没有丧失生活的原则。 【解说】观我生,进退。 一般认为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自我反观内省,以此来抉择动静进退。 但更准确地讲,生是生民,是关注苍生百姓,这也与彖辞、大象辞中观民设教的观点一致。 关注民生,这样才不失大道。 商纣王的所为正与此道相悖。 看到他的生活日益腐化,比干坦率直谏,并带着他去太庙祭祀祖宗,给他讲历代先王的故事:商汤创业时的艰难,盘庚曾用茅草盖屋,武丁曾经和奴隶一起砍柴锄地,祖甲约束自己,喝酒从来不超过三杯,唯恐饮酒过量误国纣王表面点头称是,但并不真正改过,而是愈加荒淫暴虐。 他不但在王宫里流酒为池,悬肉为林,而且还令男女裸而相逐其间,是为醉乐。 后来比干又多次进言,结果纣王大怒,将比干剖胸取心。 他的所作所为,必然要引起天下人的公愤。 【原文】六四,观国之光①,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②宾也。 【注释】①光:风光,光景,即风土民情。 ②尚:尊重。 【译文】六四,观察一国风俗民情之盛况,有利于成为王国的贵宾。 《象传》说:观察一国风俗民情之盛况,可知该国尊重贤人能士。 【解说】四位为诸侯位,诸侯到京城观上国之光。 四独近五,四是宾,五是王,又巽为利。 故利用宾于王,也表示王得到贤良辅佐。 尚宾也,就是宾客受到高规格礼遇,有提携、发迹之象。 【原文】九五,观我生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我,身也,谓我生。 生,谓生民。 ]君子②无咎③。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注释】①生:生活,行为。 ②君子:这里指治国之人。 ③咎:灾祸。 【译文】九五,观察审视自我的行为,君子不会遭灾害。 《象传》说:观察审视自我的行为,说明由此可审察国民生活状况。 【解说】九五为君,中正以观天下,这里小象辞明确讲了观我生即是观民。 九五不但刚武而且英明,知道体察民情,以风仪、习俗、道德的力量感化百姓。 曹刿论战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军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 曹刿入宫进见鲁庄公。 曹刿问道: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 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受恩惠的不过是您的近臣,未遍及百姓,这样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鲁庄公说:猪、牛、羊等祭祀用品,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对神说实话。 曹刿回答说:这样小的信用得不到神灵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能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可见事必躬亲的重要性。 【原文】上九,观其①生②,[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其,犹彼也,指他国。 ]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③也。 【注释】①其:别的。 ②生:生活状况。 ③平:安定。 【译文】上九,观察审视其他地方的生活状况,君子不会遭灾害。 《象传》说:观察审视其他地方的生活状况,说明上九还要向更高目标进取。 【解说】上九居刚亢之位,贵而无位,高而无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静观九五君王的芸芸众生,也没什么过错。 不过九五感到自己的绝高智慧和理想抱负不能实施,感到心志难平。 上九与九五二阳相比邻,阳遇阳则窒,故相争,而志未平。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是这样一位君主,他征战多年,消灭了各个敌对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汗国之后,但依然志未平,又把目光放在了更远处。 他及他的子孙先后三次大规模西征,在中亚、西亚一代建立四个汗国。 并灭掉了金国和南宋,为后来元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5-08-08 13:57:4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4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