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遯卦第三十三 内容: 明哲保身,以退为进遯卦寓以退为进。 【题解】在古易家看来,万物不可以永久地居留在它原来的住所里,所以接着恒卦的正是遯卦。 遯是《易经》十二消息卦的六月卦,遯时属未,正是阴爻增长,由姤卦的一阴到遯卦的二阴,阳气在逐渐消退之际。 遯之义通遁,即由此意而来,遯正是逃遁、避遁、隐遁、溜之大吉的意思。 而遯卦卦辞则对退避之义下了如下判断:退避隐遁,这是亨通的。 小事上较为顺利,但要坚持走正道。 对任何事物而言,退与进也都是不可偏废的,只有善知进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遯的卦象看,阴爻由一变二,正拼命蚕食阳爻,使阳爻处于不利的守势,不得不向上退避。 然而,正如卦象所示,小人不仅被沉沉地压在大山下,无法翻身,而且山势再危,小人再得势,即使登上了山的也不会比天更高。 何况遯卦中阳爻与阴爻的力量对比,是四比二,居于绝对优势,故君子虽要等候时来运转,暂时不能大有作为,但只要修好遯德,明哲保身,从小事做起,以退为进,坚持正道,还是会继续掌握主动权的。 【原文】遯①,[孔颖达《周易正义》:遯者,隐退逃避之名。 ]亨,小利贞。 【注释】①遯:卦名。 卦义:隐退,退避,遁藏,隐遁,遁逃等。 【译文】遯卦象征退避,亨通顺利,利于柔小者。 【解说】柔为小,小人宜于不要妄动,所以说小利贞。 小人当道之时,君子远遁,韬光养晦,刚正不阿,也是一种适宜的选择,所以遁也亨通。 遯卦是二阴在下,四阳在上,是阴由下方成长,阳退避,所以命名为遯。 遯卦也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六月。 【原文】《彖》曰:遯亨①,遯②而亨也。 刚当位而应③,与时行也。 小利贞,浸④而长也。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陆绩曰:谓阳气退,阴气将害,随时遁避,其义大矣。 ]遯之时义⑤大矣哉。 【注释】①亨:通达。 ②遯:退避,退隐。 ③刚当位而应:九五爻居于阳位,得位得中,比应六二,相应为和,因而说刚当位而应。 ④浸:逐渐。 ⑤时义:掌握时机的意义。 【译文】《彖传》说:遯卦事通顺利,是说退避可获亨通顺利。 九五阳刚居中正之位,与六二阴柔相应,所以退避应当见机行事。 利于柔小者,表明阴柔之气有逐渐浸润成长之势。 退避应顺应时势,这一点十分重要。 【解说】遯同遁,遁不是逃跑而是一种顺应形势的回避,是为更好的生存发展,所以亨通。 刚当位而应,是指遯卦九五得位居中而与六二相应。 遯卦是小人势力渐渐增长,遯二阴居四阳之下,有浸润而渐长之势(浸而长也)。 君子适时远遁也是一种亨通,遯卦的时义可谓宏大悠远。 遯卦图遯卦下艮上乾相叠。 乾为天,艮为山。 天下有山,山高天退。 象征阴长阳消,小人得势,所以君子要退隐,明哲保身,伺机救天下。 【原文】《象》曰:天下有山①,遯。 [孔颖达《周易正义》: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山者,地之高峻,今上逼于天,是阴长之象。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②而严。 【注释】①天下有山:遯卦,上乾为天,下艮为山,因而说天下有山。 ②恶:憎恶,怨恨。 【译文】《象传》说:天底下耸立大山,象征退避。 君子应效法此精神,远离小人,虽不表现憎恶之情,但是以威严自律来做到这样。 【解说】遯卦,上乾天,下艮山,是天下有山,称为天山遯。 天高山低,天能容山,而山不能企及天。 君子有感于此,知道为小人所伤害,都是由于小人器量狭窄,不能容人的缘故。 因此远离小人,不恶而严,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待物。 【原文】初六,遯①尾②厉③,[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陆绩曰:避难当在前,而在后,故厉。 ]勿④用有攸⑤往。 《象》曰:遯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注释】①遯:退避。 ②尾:在后。 ③厉:危险。 ④勿:不。 ⑤攸:所。 【译文】初六,逃避在后,有凶险,不宜冒险前进。 《象传》说:逃避在后有凶险,但如不冒险前进,又怎么会有灾祸呢? 【解说】遯卦的上爻为首,下爻为足为尾。 动物逃避的时候,都是转身向外跑,首先逃跑,尾巴也不能不随着跑,所以勿用有攸往。 这是大势所趋,识时务者为俊杰。 如果初六强行不跑反而往前,则会遭到以上众阳爻的阻挡,不知会有什么灾难。 故厉。 【原文】六二,执①之用黄牛之革,[孔颖达《周易正义》:黄中之色,以譬中和。 牛性顺从,皮体坚厚,牛革以譬厚顺也。 ]莫之胜②说③。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注释】①执:捆缚。 ②胜:意思是经得住,能承担。 ③说:通脱,脱离。 【译文】六二,像用黄牛的皮革捆缚东西一样,没有力量将其挣脱。 《象传》说:像用黄牛的皮革捆缚东西一样,说明意志坚固。 【解说】六二阴爻居阴位得正且在下卦中位,又与九五阴阳相应,象征中正,洁身自爱,柔顺坚定地追随九五,就像用黄牛的皮革捆缚一样牢靠,不会解脱(莫之胜说,说通脱)。 五位为上卦中爻,黄是中色,多表示五位,六二再向上发展,就变九三为六三,下卦就会由艮变坤,坤为牛,牛性情柔顺,象征六二的中正及对九五的柔顺忠诚的意愿(固志也)。 艮一阳在表为肤为皮,即黄牛之革,中有二三四爻组成的互巽为绳,即执(捆系)用黄牛。 六二忠于九五不变,阻止阴爻的发展演变,阴爻利于正固不动,即利贞吉。 六二做到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正合此意。 汉武帝时期,汉朝和匈奴准备和好,于是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 不想,中间出了意外,匈奴的单于不放苏武,逼他投降,苏武不从,甚至拔刀自刎。 单于把他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喝,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 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就扯一些皮带、羊皮片之类啃着充饥。 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就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 直到昭帝即位,汉匈和好,苏武才回国。 这时,他已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可手里还拿着光杆子的旌节,这使得昭帝大为感动。 苏武牧羊的故事从此便流传开来。 【原文】九三,系①遯,[欧阳维诚《周易新解》:系,羁系,羁留。 ]有疾②厉③,畜臣妾④吉。 《象》曰:系遯之厉,有疾惫⑤也。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王肃曰:病此系执而获危惧,故曰有疾惫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注释】①系:维系,羁绊。 ②疾:病。 ③厉:危险。 ④臣妾:奴隶的共称。 古代奴隶,男称臣女称妾。 ⑤惫:疲惫。 【译文】九三,被牵系往而不得退避,有疾患和危险,先畜养臣仆婢妾可得吉祥。 《象传》说:被牵系往而不得退避以至有危险,说明九三将遭受病痛并被拖累得疲惫不堪。 畜养臣仆婢妾吉祥,说明无法干大事。 【解说】系是系累、牵制的意思。 九三阳居阳位,刚强得正,但与下方的两个阴爻同居艮体而被拖累,九三紧邻下面两个阴爻的逼迫,疲惫无力阻挡,所以有疾厉,如果就势沉沦,畜养臣妾,过个人小日子,倒也自在,但却做不了大事。 九三为私利所牵,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是非君子所为。 【原文】九四,好①遯,君子吉,小人否。 《象》曰: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注释】①好:喜爱。 【译文】九四,喜好高明地隐遁,于君子吉祥,于小人不吉利。 《象传》说:君子喜好高明地隐遁,小人却做不到。 【解说】九四居乾体,刚健果断,虽然与初六相应有好,但能舍弃世俗留恋,断然隐去,自然不会被恶俗牵累。 君子远小人,小人就不能企及君子,所以小人否也。 【原文】九五,嘉①遯贞吉。 《象》曰:嘉遯贞吉,[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侯果曰:时否德刚,虽遁中正,嘉遁者也。 故曰贞吉。 ]以正志也。 【注释】①嘉:美好,顺利。 【译文】九五,成功及时地隐遁,符合正道而可获吉祥。 《象传》说:成功及时地隐遁,符合正道而可获吉祥,说明能够端正志向。 【解说】嘉是美好荟萃之意(见坤卦辞:嘉之会也。)。 九五阳刚中正与下六二有应,六二也柔顺中正,不会成为累赘。 进退无碍,称作嘉。 九五在位时中正贤明,退隐能不改初衷,所以贞吉。 【原文】上九,肥①遯无不利。 [朱熹《周易本义》:肥者,宽裕自得之意。 ]《象》曰:肥遯无不利,无所疑②也。 【注释】①肥:通飞,远走高飞。 ②疑:疑虑,动摇。 【译文】上九,远走高飞,没有什么不利。 《象传》说:远走高飞,没有什么不利,说明没有疑虑牵系,当遁则遁。 【解说】肥,是飞的意思。 上九位于九五的君位之上,象征着摆脱世俗,无位却崇高的隐士。 上九无应,就没有拖累,上九远遁,对敌应且被俗事牵累的九三有利,是大隐,所以称作肥。 上九超越世俗,置身世外,不失刚健(刚爻居乾体,能无所疑也),故无不利。 发布时间:2025-08-08 14:53:0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