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辨《素问》“浊气归心”之讹 内容: 读《素问》至“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干脉”节,此“浊气归心”,不得其解。 因思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如果浊气归心,焉得虚灵不昧,具众理而应万事乎? 按此“心”字,必因千百年相传之书,“脾”字误为“心”字。 考《灵枢·阴阳清浊篇》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 ”又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又曰∶“阴清而阳浊。 ”又曰∶“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夫腑为阳,脏为阴,既曰“诸阴皆清”,则心之受清可知;既曰“足太阴独受其浊”,则浊气归脾之外,更无一脏再受其浊。 可知是浊气归脾,《经》文无不印合,窃以为一字之讹,敢以质诸高明。 发布时间:2025-08-09 11:18:0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