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鹧鸪天·怀王道甫》全文及赏析 内容: ●鹧鸪天·怀王道甫【作者:陈亮】落魄行歌记昔游,心颅如许尚何求? 心肝吐尽无馀事,口腹安然岂远谋! 才怕暑,又伤秋。 天涯梦断有书不? 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 【鉴赏】王自中,字道甫,《宋史》本传说他少负奇气,自立崖岸,故陈亮自青少年时代即以气类相近而与他结为刘琨祖逖之一交一 。 然而,王自中登第后,由于长期屈原微职,夙志渐灰,两人的晚节末路,遂不免异向。 因此,陈亮在这首怀念之词中,便对他提出了语重心长的责问与讽刺。 这首词语言虽较其他篇目委婉,但其中一种刚直愤激之气,却已活脱脱地展露在读者面前,仍不失龙的本色,从而使得这首独具一格的小词合成为他词作中的代表作。 首先,作者回忆昔日从游之乐。 当时,他们二人虽同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但志在恢复,意气豪迈,携手行歌,视人间富贵如无物。 这是多么值得留恋的往事! 然而,头颅如许尚何求? 意指光明荏苒,青春易逝,转眼头白,年已老大,今日尚复何求? 这虽是陈亮自述衷曲,但既是对王自中说的,则其意即认为二人昔日志同道合,今天仍应采取同样的态度,坚持到底,不该易志变节,随俗浮沉。 心肝吐尽无馀事,口腹安然岂远谋! 正是说自己多年来,屡次上书,披肝沥胆,力陈救国大计,说尽了心中欲吐之言,虽不见纳,无以自效,但总算尽了自己的心,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事值得挂念的。 至于衣食一温一 饱,那是很容易满足的,何须为此而长计远谋,到处奔波呢? 这确是陈亮的真实思想。 《宋史·陈亮传》载:书既上,帝欲官之,亮笑曰: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 亟渡一江一 而归。 他是心口如一,言行一致的。 他将自己的这种心情剖析给旧友王自中,无疑是借以反衬这位老友今日汲汲于利禄之可鄙。 这里表面是自述胸臆,而实则意在责问对方,冀其有所醒悟。 下片仍承上意,却不直接指责对方,转而先说老友久别,几历春秋,相思相忆,书信罕通,但是友情还是时萦怀抱的。 为什么近来会时时想念你呢? 自问自答道: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 不无讽刺地说:大约近来我竟尔目光短浅了,也羡慕起你虽官位卑微,却善于为自己谋画了。 这既是正话反说,又是借己责人。 正因为作者在上片中明明说自己主张口腹安然岂远谋,认为大丈夫应当尽瘁国事,不要为自身一温一 饱萦心,这里却又说自己忽然羡慕起对方微官作计周了,这当然不是作者的本意,而其本意只在于责怪对方新来眼孔浅,为了那微官而作计周罢了。 这里既有为王道甫怀才不遇、长期官微位卑的处境抱不平,又对他背弃理想,只顾为自身的一温一 饱处心积虑而深表失望和惋惜。 这种对友人一交一 织着爱与恨的感情,正是这个惯以严肃态度对待人生的政治家特有的、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深厚友情。 古人怀旧之作,通常好用称赞的口吻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这是符合普通人的情理的,因为在人们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这个人认为最美好也最值得回忆留恋的东西。 陈亮的这首词,也是表达对老朋友怀念之情的抒情诗词,但他却一反古人怀友诗词的传统写法,不落俗套,开门见山地运用嘲讽的笔调令人意想不到地表达对知心朋友的批评意见。 这确实是一种独具一格,使读者得到料想不到的志趣。 但仔细回味,却又觉得作者情深意切,发自肺腑。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8-09 12:42:2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5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