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全文及赏析 内容: ●木兰花慢【作者:戴复古】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 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 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 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 流恨落花红。 念著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 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鉴赏】戴复古《木兰花慢》,与其妻所作《祝英台近》背景相似,应为同一婚姻悲剧。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载:戴石屏先生复古未遇时,流寓一江一 右武宁,有富家翁爱其才,以女妻之。 居二三年,忽欲作归计,妻问其故,告以曾娶。 妻白之父,父怒。 妻宛曲解释。 尽以奁具赠夫,仍饯以词云(略)。 夫既别,遂赴水死。 可谓贤烈也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九指出:《木兰花慢》怀旧词,前阕有重来故人不见云云,与一江一 右女子词君若重来,不相忘处,语意若相酬答,疑即为其妻而作,然不可考矣。 《木兰花慢》但依然、杨柳小楼东之句,又与《祝英台近》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境界十分相似,那么这首词很可能是真正的悼亡之作。 且戴词有十年之语,亦与其妻之词相吻合。 则《木兰花慢》此词,实为复古与妻子诀别十年之后,重来旧地之作。 所谓怀旧,实为悼亡。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 起笔便充满哀伤。 又是一年春天,处处莺啼燕语。 词人面对大好春一光 ,满腹伤心事,即使让那啼叫不停的莺和燕来诉说,恐怕也无法说尽,更何况人鸟语言不通,它们如何了解词人的伤心怀抱? 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 十年不断之隐痛,却道为一点闲愁,貌似平易却更见痛之深。 恼乱即撩乱,宋人口语。 十年以来,每逢春天,这种心情就格外为春风所撩乱。 词情遂指向十年前的那个春天。 当时妻子作诀别之词,有后回君若重来之句,故下边写出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 十年后的今天,词人终于重来旧地,小楼东畔,杨柳依依,仿佛当日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的情景,可是早已是物是人非,故人杳不可见矣。 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犹记得,当日夫妻双双粉壁题诗,以如今,只剩下这破壁颓垣,题的诗已无影无踪。 这一句通过今昔对比,即当年夫妻二人风一流 潇洒的神仙般的生活与今日一人重寻旧地,而另一人早已香销玉损的无限悲凉的鲜明对比,生发出人世无常的深沉感慨。 壁破二字显示出人物两非的无限哀痛。 复古之师陆游,也有相似恨事。 陆游与唐婉夫妻恩爱,无奈婆媳不和,二人被迫分开,陆游晚年重游沈园,有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之句,可与此词歇拍参读。 兰皋新涨绿溶溶。 流恨落花红。 兰皋语出《离一騷一》步余马兮兰皋,指生长芳草的水湾。 眼前春水新涨,绿波荡漾,流不尽的落花残红,也带不走词人胸中涌起的旧恨新愁。 换头融情入景,情景一交一 融,尤为蕴藉。 念著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 戴复古与武宁妻子是重婚,这事情中间可能有些曲折,从《辍耕录》所载父怒,妻宛曲解释大约可知。 从临别前夕,妻子在灯下连夜为丈夫缝制春衣这一细节,也看得出她对丈夫的原谅,她仍然爱着丈夫。 本来已下决心,在戴复古归家之后便从此永诀,但分别时仍忍着诀别的血泪把自己的全部情爱缝进衣服里,如今,这春衣已穿破了。 但旧事记忆犹新,也看得出词人对妻子的感激与内疚。 但是,重婚毕竟是不能容忍的。 她所选择的路,竟是一死。 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谩通漫,漫然即徒然。 妻子一死,人天永隔。 相思只是徒然自苦而已。 自苦,实为内疚。 想起那两三年的幸福生活,好似过眼烟云,终是一场空。 但是无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词人凭栏远眺,落日之苍茫,楚天之无际,何异心情之苍凉落寞。 长空中飞鸿远逝,又何异愁苦之弥漫无极。 结句语意略近《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原诗并云:上有絃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杞梁妻,古之烈妇也。 若结句有取于此,悼亡之意深矣。 此词用绵丽之笔,写哀惋之思,可以称为佳作。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评石屏词曰:石屏词往往作豪放语,绵丽是其本色。 这首缠一绵 悱恻的悼亡词正是复古词绵丽本色的集中体现。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8-10 11:49:0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