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绮罗香·春雨》全文及赏析 内容: ●绮罗香·春雨【作者:史达祖】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最妨它、佳约风一流 ,钿车不到杜陵路。 沈沈一江一 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鉴赏】咏物词之成熟在这首词中有充分体现,将情思寄于对自然景物的感情化描写之中,混化无迹。 但这种寄托,仅为作者一种情思,而这种情思乃作者所处之时代、社会所形成的个人思想,若实指某人某事,必不免穿凿附会。 词中之濛濛细雨为正当其时,而闇闇情怀则郁积已久,以此适时之雨,遇此凄迷之情,情动于中,乃形于言,乃作成此满纸春愁。 春雨欺花困柳,所谓风一流 罪过,明是怨春,实是惜春情怀。 体物而不在形骸上落笔,而确认非人之景有其思想感情,为南宋咏物词中大量采用的写作手法,这就是所谓传神,这是咏物词最见工力的地方之一。 说冷,说烟,说偷催,都使人感到这是春天特有的那种毛毛细雨,也即沾衣欲湿的杏花春雨。 还是传神写照,全在阿堵物中也。 这种细雨,似暖似冷,如烟如梦,情思杳渺难求,正如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虽各说各的春雨,各具各的神态,却同借春雨,表现出同样的惜春情怀。 对仗工而一精一,用字隐而切。 细雨春愁,愁密如雨,甚乱如丝,纷乱如麻的情怀借细雨如茫写出,融合天间,见出其愁如海,斩剪不断。 但即使人的神思立远幽深,而究其实却句句不离所咏之物。 春雨之冥迷,实同于人之惆怅,轻到欲飞之细雨,竟至欲飞不能而如此依恋缠一绵 者,都因为这是一片春愁。 体物传神,可谓细致入微,穷形尽相了。 彩蝶眷日来归,春燕踏春而来本为平常,而蝶惊粉重,燕喜泥润,却把春雨这一不知让人是喜是愁的细微的特征,从侧面表现出来了。 上片的最后一韵,仍是围绕春雨来写。 佳约成空,钿车不出,是说春雨对人事的影响,所阻不能过河而又急于过河者,为我耶,为他耶? 这种手法,正如姚铉所说:赋水不当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也。 杜陵在长安城南,是唐代郊游胜地,这里是借用。 上片写作者在庭院中所见。 下片第一韵三句,转为写春雨中的郊野景色。 写郊原春雨,唐一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最为知名,这里翻用了他的诗意。 咏物诗词的用典,除了为自己诗情词情敷彩之外,还要标示这一事物曾经为前人所重,在文学史上早有很高的声价。 这双重的作用更表明梅溪作词技巧的缜密,心思细致,咏物诗词如果忽略了这一点,那就是美中不足。 韦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一江一 头野渡,暮色凄清,微雨欲垂未垂,远水似尽不尽。 一片苍茫寂寥,虽非行人,亦难免魂销。 看似描写一江一 天景色,实际上却是为春雨画韵。 眉妩两句,写雨中春山,烟雨迷濛,远望处,隐约如佳人眉黛。 这里是用卓文君事。 《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是以山比眉,这里却又反过来用佳人愁眉比喻远山,且又加和泪两字,以关合雨中远山。 妩字韵脚极佳,押韵应这样才好。 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辛弃疾《虞美人》),不仅新颖,亦使青山含情。 谢娘一辞,唐宋诗词家常用语,是对妇女的泛称,这是南朝留下来的用语上的讲究。 这里的谢娘,不应理解为实指某人。 只是因为把雨中远山比做妇女愁眉,为使文理连贯才引出和泪谢娘一语,词意只在用雨中春山表现春雨的多种风神,重点仍在春雨。 句句刻画,不离所咏之事物。 这两句写青山似谢娘之含嚬带愁而愈觉妩媚,都是春雨做将出来的。 春雨能够做到山也含情,蝶也凄怨。 咏物诗词之用典,贵在融化无迹,这就需要作者的刻意锤炼,但用典即使浑化无迹,因是被动,难免与原典颃颉,不如自铸新词,使之淋漓尽致,两者在咏物词中更是缺一不可。 下面两句即作者自己熔铸的新语,既流畅,又独特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这是两句极新颖的对偶句,构成极美的意境,极为当时人及后世读者激赏。 是春雨中景色,亦是春雨中情怀;是作者寄托,亦是作者情怀。 词人使用的方法是在文字上句句不离春雨,在结构上以春愁作为情感主线。 写春雨则穷形尽相,写情感则随处点染,这种春雨和愁情又互相点染,使雨为情雨,愁为雨愁,令人徘徊其间,无可名状。 下片的沉沉、和泪、落红、带愁,以及下句的门掩梨花,都是织成这一片凄清景色和闇闇春愁的因素。 下句门掩梨花,语出李重元《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开。 以想象之辞,缅怀前代风一流 ,遥想诗人于当日门掩黄昏,听梨花夜雨时之惆怅况味。 春日夜雨不仅使词人改写名句,也以春雨感染词人的心作结。 至于剪灯事,出于李商隐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诗虽是写秋雨,但只剪取其夜雨剪烛一层意思,以关合故人之思,使结句渐入浑茫,所以言已尽而意不尽。 许昂霄评这两句说:如此运用,实处皆虚。 《词洁》对全词的评价是:无一字不与题相依,而结尾始出雨字,中边皆有。 前后两段七字句,于正面尤到。 在咏物词中,这一首属于意重在雕绘之一类,不仅穷形尽相,而且颇为传神。 以工丽见长,见出作者才思,梅溪日片可见出,其在婉约词发展史上集大成者的地位。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8-10 12:24:1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5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