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万年欢·春思》全文及赏析 内容: ●万年欢·春思【作者:史达祖】两袖梅风,谢桥边、岸痕犹带残雪。 过了匆匆灯市,草根青发。 燕子春愁未醒,误几处、芳音辽绝。 烟溪上、采绿人归,定应愁沁花骨。 非干厚情易歇。 奈燕台句老,难道离别。 小径吹衣,曾记故里风物。 多少惊心旧事,第一是、侵阶罗袜。 如今但、柳发晞春,夜来和露梳月。 【鉴赏】史达祖在婉约词发展过程中,继承了周邦彦那种缜密典丽,富艳一精一工的创作风格,而又有发展,炼字锻句,竟秀争高,给后来重视写作技巧的人比较大影响。 首两句描写初春的景物:漫步在谢桥边,吹拂着落梅的轻风,也吹满词人的双袖。 沿岸春寒未褪,犹见残雪痕迹。 谢桥,指谢娘家的桥,唐时有名妓谢秋娘,因常以指女子所居之地。 两句从欧一陽一修《蝶恋花》词(一作冯延巳词)独立小桥风满袖化出。 四、五句点明时节。 灯市,指正月十五的元宵灯市,上冠以匆匆二字,略露作者的心情,可与姜夔《琵琶仙》词奈愁里、匆匆换时节参看。 元宵过后,草已开始变绿,春天已是到来了,可是,词人却说燕子春愁未醒,燕子在春分前后才由南方飞回,而今春社未到,燕子未归,故发出误几处、芳音辽绝的怨望之语。 一江一 淹《拟李都尉从军》诗有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之句,《开元天宝遗事》也载有燕子传书之事,诗词家将之当作常典使用。 燕子二语,与作者《双双燕》词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有同工之妙。 山川间阻,音信难通,只能把一襟幽怨,寄诸燕子,正见其用笔一精一妙处。 题中春思之意,至此方出。 烟溪二句,笔锋一转,从对面着想:那远方的情人 啊,这时也许在轻烟迷漫的溪水边采摘绿草归来,她一定满怀心事,连花心深处都沁透着她的春愁。 采绿,出自《诗小雅·采绿》:终朝采绿,不盈一掏。 旧注认为这是妇人思念远行的丈夫。 绿,是一种刍草的名。 采绿,暗与上文草根青发照应。 愁沁花骨四字甚炼,写出女子怀人的深情,句意并美。 下片非干厚情易歇,笔意俱换,词极朴直,却更见情深意厚,更表现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这一切,并不关两人深厚的感情有所改变,而是由于命运的安排:离别,使有情人 再也不能相见了。 奈燕台句老,难道离别,这真是痛心彻骨之语。 燕台,用唐诗人李商隐事。 李曾作《燕台》诗四首,哀感顽艳,被一位叫做柳枝的姑娘所深赏,并相约幽会。 由于机缘的错失,两人未能欢好便离别了。 这里借用而转换加强说,自己纵使有李商隐那样的风一流 文笔,但在此情此境,一切的语句都显得是那么陈旧和多余。 小径四句,回首前尘,深情如揭。 记得当年在故乡多少美好的情事,那幽深的小径,微风吹衣那是与她旧游之地。 在纷来沓至的追忆中,第一难忘的是:她,久久地悄立玉阶之下,夜色渐深,清凉的露水侵进她的罗袜,她还在等待着我的到来。 词中特标出惊心二字,表现了情人 相会时心情激荡的情景。 小径吹衣,又与首句两袖梅风相应,今昔对比,更是难以为怀了。 结二句如今但、柳发晞春,夜来和露梳月,用春景中的景物写愁思,更见梅溪词心思之巧妙。 由回忆跌回现实中。 一切成为既往,如今剩下的只是:那柳树疏疏的长条,纷披在春日和煦的一陽一光中;晚上,又沾上清凉的露水,在月下来回拂动。 两句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喻人。 柳发,亦指自己稀疏的头发:晞,晞发,披发使干。 《楚辞。 九歌。 少司命》有晞女(汝)发兮一陽一之阿之语。 夜来句,写自己在凉露冷月之下,凄然抚鬓的情景。 结二句炼字极工,或未免着迹。 史达祖的长调词,着意于布局,字锻句炼,极见功力。 虽然前人批评他用笔多深兴巧(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但他对于技巧的细致运用也发展了婉约词。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8-11 11:12:2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