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周易集传序 内容: 圣人观阴阳之变而立卦,效天下之动而生爻。 变动之别,其传有五:曰动爻,曰卦变,曰互体,曰五行,曰纳甲。 而卦变之中又有变焉:一三五,阳也;二四六,阴也。 天地相函,坎离相交,谓之位。 七,八者,阴阳之稚;六、九者,阴阳之究。 稚,不变也,究则变焉,谓之策。 七、八、九、六,或得或失,杂而成文,谓之爻。 昔周人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七、八者,连山、归藏也;六、九者,周易也。 经实备之。 策三变而成爻,爻六变而成位。 变者以不变为体,不变者以变者为用。 四象并行,八卦交错,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其在系辞曰: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 又曰:道有变动,故曰爻。 此见于动爻者也。 乾生三男,坤生三女。 乾交乎坤,自姤至剥;坤交乎乾,自复至決。 十有二卦,谓之辟卦。 坎、离、震、兑,谓之四正。 四正之卦,分主四时。 十有二卦,各主其月。 乾贞于子而左行,坤贞于未而右行,左右交错,六十卦周天而复阴。 阳之升降,四时之消息,天地之盈虚,万物之盛衰咸系焉。 其在易之复曰七日来复。 象曰至,日在。 革,曰先王以治历明时。 在说卦曰:震,东方也。 巽,东南也。 离,南方之卦也。 兑,正秋也。 乾,西北之卦也。 坎,正北方之卦也。 艮,东北之卦也。 此见于卦变者也。 乾生者四卦,坤生者四卦,八卦变复生六十二。 坎、离,肖乾坤者也。 大过、小过、颐、中孚,肖坎离者也。 故乾、坤不动,而坎、离四卦亦莫之动。 其略陈于杂卦,其详具于六十四卦之彖,所谓辨是与非者也。 此卦变之中又有变焉者也。 一卦含四卦,四卦之中复有变动,上下相揉,百物成象。 其在易,则离、震合而有颐,坤、离具而生坎。 在系辞,则罔罟取离,耒耨取益,为市取噬嗑,舟楫取涣,服乘取随,门柝取豫,杵臼取小过,弧矢取睽,栋宇取大壮,棺椁取大过,书契取決。 又曰:八卦相荡。 又曰: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又曰:杂物撰德。 此见于互体者也。 一生水而成六,二生火而成七,三生木而成八,四生金而成九,五生土而成十。 生于阳者成于阴,三天两地也。 生于阴者成于阳,两地而三天也。 天以三兼二,地以二兼三,五位相得,合而为五十。 其在系辞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在说卦曰: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 此见于五行者也。 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坎纳戊,离纳己,艮纳丙,兑纳丁。 庚、戊、丙三者,得于乾者也。 辛、己、丁三者,得于坤者也。 始于甲乙,终于壬癸,而天地五十五数具焉。 其在易之蛊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在巽曰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在离,曰:己日乃孚。 在系辞曰: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 此见于纳甲者也。 凡此五者之变,自一二三四言之谓之数,自有形无形言之谓之象,自推考象数言之谓之占。 圣人无不该也,无不遍也,随其变而言之谓之辞。 辞也者,所以明道也。 故辞之所指,变也,象数也,占也,无不具焉。 是故可以动,可以言,可以制器,可以卜筮。 盖不如是,不足以明道之变动而尽夫时中也。 故曰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夫易广矣大矣,其远不可御矣。 然不越乎阴阳二端,其究则一而巳矣。 一者,天地之根本也,万物之权舆也。 阴阳,动静之源也,故谓之太极。 学至于此止矣。 卦可遗也,爻可忘也,五者之变,反于一也。 是故圣人之辞,因是而止矣。 发布时间:2025-08-11 13:25:0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5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