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周易说卦传第九 内容: 翰林学士、左朝奉大夫知制诰兼侍读、兼资善堂翊善、长林县开国男食邑三佰户。 赐紫金鱼袋。 朱震集傅。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叁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叁天两地而倚数。 说,策,数也,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说、揲、蓍,分卦也,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说爻有变动也,和顺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所系爻彖之辞也。 神明,天地也。 圣人赞天地以立人道,于是生蓍之法以起数,其用起于一,及其究也,上下与天地同流而无迹,故曰幽赞。 太玄曰:昆仑天地而产蓍。 一者何? 气之始也。 叁天者一,太极两仪也。 两地者,分阴阳刚柔也。 叁天两地,五也。 五,小衍也。 天地五十有五之数具,而河图、洛书大衍之数实倚其中。 一与五为六,二与五为七,三与五为八,四与五为九,九与一为十。 五十者,河图数也。 五十五者,洛书数也。 五十有五即五十数,五十即大衍四十有九数。 倚言数立其中而未动也。 马融曰:倚,立也。 蓍四十有九,总而为一,三天也。 分而为二,两地也。 挂一者,三天也。 揲之四者,两地也。 归奇于材者,两地而又三天也。 四者,六七八九。 七者少阳,九者老阳。 八者少阴,六者老阴。 三变成爻,十有八变而卦立。 三变者,三天也。 五变者,叁天而又两地也。 变而上者,三变而两。 变而下者,两变而三。 九八卦之位,六十四卦之名,皆以阴阳之变定之,而不离乎叁伍之神。 王洙曰:发越挥散也。 阴阳有变,故九六七八以立卦。 刚柔有体,故发越挥散以生爻。 变刚生柔,变柔生刚,四象迭相为用,生生而不穷,故曰生阴。 阳,气也。 刚柔者,气聚而有体也。 由推行言之谓之道,由得于道言之谓之德。 性者,万物之一源。 命者,刚柔不齐,禀于有气之初者也。 理者,通乎道德性命而一之者也。 义者,道德所施之宜也。 生蓍起数,立卦生爻,凡以为道德而已。 圣人系之以辞,和之使不乖,顺之使不违,通天地人而贯之以一理,施之各得其宜焉。 穷易之理,则知万物一源,兼体而不偏滞。 及其至也,通极乎一气之外,所不可变者,唯生死寿夭尔。 故顺受吉凶之正,不回以求福,不幸以免祸,此作易之本旨也。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说位画有六,而后有变动也。 易有太极,太虚也。 阴阳者,太虚聚而有气也。 柔刚者,气聚而有体也。 仁义根于太虚,见于气体而动于知觉者也。 自万物一源观之谓之性,自禀赋观之谓之命,自通天地人观之谓之理。 三者一也。 圣人将以顺性命之理,故分一而为三,曰阴阳,曰柔刚,曰仁义,以立天地人之道,盖互见也。 易兼三才而两之,六画而成卦,成卦则三才合而为一。 知阴阳、刚柔、仁义同源于太虚,则知性。 知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则知命。 知仁义即天之阴阳,地之柔刚,则知性命之理。 不顺乎性命之理而行之,将何所逃于天地之间乎? 然道有变动,故分阴分阳,迭用柔刚,以位分之,一三五,阳也。 二四六,阴也。 以卦分之,乾震坎艮,阳也。 坤巽离兑,阴也。 以十曰分之,甲丙、戌庚壬,阳也。 乙丁已辛癸,阴也。 所谓分阴分阳也。 八卦相荡,五行更王。 上下无常,周流六虚,所谓迭用柔刚也。 分阴阳用柔刚者,仁义也。 以人而用,天地也。 诚知乎此,则德胜于气,性命于德,气之昏明不足以蔽之,至于尽性而配天地矣。 太玄曰:立天之经,曰阴与阳,形地之纬,曰从与横,表人之行,曰晦与明。 准卦之三才六画也。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天地定位,乾上坤下也。 山泽通气,艮兑以三相易也。 雷风相薄,震巽以初相易也。 日月不相射,坎离以中相易也。 虞翻曰:射,厌也。 坎、离水火不相厌。 坎戊离巳月三十日一会于壬,故不相厌也。 伏羲氏之画卦也。 乾坤定上下之位,坎离列左右之门。 震与巽为偶,艮与兑相配。 震、离、兑,乾,天之四象也。 巽、坎、艮、坤,地之四象也。 八卦相错,乾坤相易,生六十四卦。 乾自震而左行,坤自巽而右行。 数往者以顺而数,知来者以逆而知。 邵雍曰:数往者顺,顺天而行。 左旋也。 皆巳生之卦也。 知来者逆,逆天而行。 右行也。 皆未生之卦也。 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 逆者犹逆四时之比。 盖圣人将言易,故先说易之本。 易,逆数也。 故六爻自下而起。 太玄曰:南北定位,东西通气,万物错乎其中。 准八卦也。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 震,东方也。 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 离也者,明也。 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 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 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 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焊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 终万物始万物者。 莫盛乎艮。 故水火相逮。 雷风不相悖。 山泽通气。 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阳聚而动。 动极则散之。 散则复聚。 阴积而润。 润极则烜之。 烜则复润。 此雷霆风雨日月寒暑。 所以屈信相感而成万物也。 艮则动者。 静而止入于坤也。 兑则止者说而行。 出乎乾也。 乾以君之、则万物睹。 坤以藏之、则天地闭。 前说乾坤而至六子。 无形者、聚而有形也。 此说六子而归乾坤。 有形者、散而入于无形也。 终始循环、不见首尾、易之道也。 此以下言文王之八卦。 连山首艮、归藏首坤。 艮震巽离坤兑乾坎,连山之序也。 而易兼用之。 此太玄所以作欤玄。 谓神战于玄,龙出于中,雷风炫焕,与物时行,天根还向,成气收精,皆准乾坤震巽也。 郑康成曰:万物出于震,雷发声以生之也。 齐于巽,相见于离。 风摇长以齐之。 洁犹新。 万物皆相见,日照之使光大。 万物皆致养焉。 地气含养,使有秀实,万物之所说。 草木皆老,犹以泽气说成之战,言阴阳相薄,西北阴也,而乾以纯阳临之,犹君臣对合也。 坎,劳卦也。 水性劳而不倦,万物之所归也。 万物自春出生于地,冬气闭藏,还皆入地,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言万物。 阴气终,阳气始,皆艮之用事。 坤不言方,坤之养物不专此时也。 兑不言方而言正秋者,臣曰:兑言正秋,秋分也。 于兑言秋分,则震为春分,坎为冬至,离为夏至。 乾为立冬,艮为立春,巽为立夏,坤为立秋可知。 言正秋者,正时也。 离言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则余卦亦可以类推矣。 战乎乾,言阴阳相薄而乾胜也。 上说天地定位,六子致用,此说六子合而为乾坤,乾坤合而生神,妙万物而为言者,物物自妙也。 郑康成曰:共成万物,物不可得而分,故合谓之神。 张载曰:一则神,两则化。 妙万物者,一则神也。 且动挠燥说润终始万物者,孰若六子。 然不能以独化,故必相逮也,不相悖也。 通气也,然后能变化。 既成万物,合则化,化则神。 康成之学进于是矣。 乾,健也。 坤,顺也。 震,动也。 巽,入也。 坎,陷也。 离,丽也。 艮,止也。 兑,说也。 上说坎兑,合以致用。 今复以八卦别而言之。 动陷止皆健之属也。 入丽记皆顺之属也。 不离乎乾坤也。 乾为马,坤为牛。 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 离为雉。 艮为狗。 兑为羊。 说八卦本象也。 乾为马。 健也。 乾变震为龙,纯乾为马。 故马或龙种。 而马八尺以上为龙。 九则变也。 房为天驷,为苍龙之次,七星为马,于辰为午,故马又为火畜。 乾为金,午为火,马生角,金胜也,故于五行为兵。 蚕,马首,龙星之精,故马蚕同气。 屯大畜中孚之震,屯贲晋明夷睽中孚之坎,皆乾也。 或曰:鸟飞龙行,不健于马乎? 曰:鸟飞极而息,龙升降有时。 健者唯马而巳。 坤顺也。 牡者坤之阳,牝者坤之阴,老其究也。 故离为牝牛而既济初九变艮,京房以为博牛。 坤极生乾,故角刚而善触。 牵牛在丑,丑土也,土亦坤也。 离六二己丑土也。 牛有黄者,离之六二也。 离为飞鸟,为蟹为鳖,为龟鲲,皆有黄。 震动于重阴之下而善变者,龙也。 震,东方卦,直春分以后,辰亦为龙,苍龙之次也。 动极必反,故龙以春分升,以秋分降。 升者,豫也。 降者,归妹也。 盛夏疾雷,木抜而龙起,震为木也。 王充曰:龙雷同类,其知震之为乎? 震位在夘,其日甲乙,其数三八,故玄之中以兑三为龙。 占家以甲乙寅卯为龙。 或曰:龙之类多矣,皆震乎? 曰:气之散也。 天文角为蛟,亢为龙,翼为蚓,轸为蛇。 角,亢辰也。 翼,轸已也。 东方朔占守宫蜴蜥,以龙蛇推之。 金匮书以饴治蛟龙病,出蜴蜥而愈,皆龙类也。 自春分至芒种,震治也。 而辰巳为巽,故曰气之散也。 巽入也,为风,风主号令,故鸡号知时。 先儒以鸡为火之精者,巽木含火,火生风,火炎上,故雄鸡有冠乃鸣。 南越志曰:鸡冠如华,其声清彻。 巽位在巳,金所生也。 王于酉,上直于, 故鸡又为金畜。 洞林曰:巽为大鸡,酉为小鸡。 素问以鸡为木畜者,巽也。 离者,巽之再变,兑者,离之变,故鸡雉皆耿介,而鸡将号动股击羽翰而后有声。 又曰:玉衡星散为鸡者,坎至四月成乾,其方为巽。 玉衡,斗也。 坎之位,坎,陷也,水畜也。 美脊刚鬣,坎中阳也。 垂耳俯首而尾不足,本末阴也。 卑而处秽。 阴也。 突荡难制。 阳也。 豚者。 豕之初也。 故讼初之四为中孚之豚。 豮者。 剧猪也。 故大畜之三兑金制之为豮。 坎再变成艮。 故豕用𤾁。 壮豕有牙者。 乾之刚也。 象亦豕类。 故运斗枢曰瑶光。 散而为象。 坎离相纳。 故象齿有文。 又为羸。 豕者。 阴也。 豕豭强而牝弱。 亥为豕者,直室也,坎之所自生也。 传言斗星散精为彘,斗星,坎也。 又曰:瑶光不明,彘生鹿。 张宿为鹿。 坎离反也。 离,附丽也。 美,丽也。 鹑雉之属,飞必附草,附丽也。 五色成章。 离,日也。 雉方伏时,东西风则复,南北风则去而不复,坎胜离也。 坤方之雉,呕文如绣,离变而兑乎小寒,雉始雊。 临之六三,离变兑也。 兑交震,故雉不雊,则雷不发声,陈仓之声,隐然如雷,野雉皆雊。 星有坠而雉雊者,震兑相感也。 蛇化雉者,巽成离也。 竹化蛇者,震巽易也。 雉入大水为蜃,而老鹜为蝙蛎蝠雀类为蛤,离成坎也。 八卦独巽离为飞鸟者,何也? 曰:南方七宿,朱鸟也。 午为鹑火之次,未为鹑首,巳为鹑尾,其嚅在柳,其翼在翼。 柳,午也,离也。 翼,巳也,巽也。 卜楚丘论明夷之谦曰:当鸟所谓鸟者,朱鸟也。 故曰明夷于飞。 归藏初巽曰:有鸟将来,而垂其翼。 薛贞曰:巽值鹑尾,故称飞鸟。 离,火也。 巽,木风也。 木中有火,风者,火气之动也。 得乎风者为飞之类,得乎火者得乎风。 离为目,动为多白眼。 观眼目之变,可以知风火矣。 故惊飚奋发,火势炽然,雷行电照,草木怒张,火木同类乎。 或曰:腾蛇无翼而飞,何也? 曰:亦巳巽也。 八荒之外,有以首飞者,背飞者,尾飞者,触象成形,岂特腾蛇乎? 或曰:海水群飞,无情而飞,何也? 曰:坎极成离也。 火光起于洲滩,烈熖生于积油,坎极故也。 或曰:飞类决起,朝发而暮栖,何也? 曰:离在天为日,在地为火,日为昼,火生风,故飞者属乎昼,化乎风。 昼翔而瞑息,风骞而木飞。 艮,止也。 搏噬者,前刚也。 戍为狗者,直娄也。 火墓于戍,生于寅,寅为虎,而其子亦曰狗。 考异邮曰:斗运生狗者,星艮离也。 斗止而动,亦狗也。 兑,说也。 羊内很者,二阳伏于一阴之下也。 羝者,交乎震,震为反生也。 兑极成艮,故羚羊以角息。 艮反成兑,故坟羊为土怪。 夫子曰:地反物为妖。 或曰:史言开皇大历,羝或𨷖于云中,羖或坠于雷震,何也? 曰:乾变坤则阳附阴而为走,坤变乾则阴附阳而为飞,其震兑之交乎? 或曰:号物者有万八,物能尽之乎? 曰:其变不可胜言也。 张载有言曰:游气纷扰,合而成筫者,生人物之万殊。 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巳者,立天地之大义。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说八卦合而成体也。 郑本此章在乾为马之前。 乾为天尊,而在上为首,在下亦为首,如木根草荄之类乾,无往而不为万物先也。 乾首出庶物者,震交乾也。 观有孚颙若者,乾首肃也。 明夷九三得其大首,乾三之上也。 三本临乾,故曰大首。 既济上六之濡首者,上六反三乾也。 未济上九之濡首者,上九反三乾也。 乾又为顶者,首之上也。 大过上六过涉灭顶是也。 又为辅者,在首而止于上也,咸之上六、艮之六五是也。 辅,上颔也,与颐卦上体同象。 又为面者,在首而说见于外也,革上六是也。 又为颊者,止于上而有面之象也,咸上六是也。 又为𬱓者,面之上益之以刚也。 決九三之壮上六是也。 𬱓,面颧也。 骨刚而肉柔。 玄九体。 八为面,九为颡。 八九上体也。 京房以上爻为头目,亦上体也。 腹虚而有容也。 又为釡者,腹器也。 有水火爻则为釡。 故郭璞筮豫之解曰:有釡之象。 瓶瓮缶皆腹器也。 太玄土为腹器,又为尊。 壶者,交乎震坎也。 坎震为酒,震为足,艮为𤾁。 腹器有足,有𤾁有酒尊壶也。 礼少仪曰:尊壶者面其𤾁。 又为簋者,交震艮也。 有尊壶象而无酒焉者也。 礼少牢。 敦皆南首。 首者,敦器之盖饰。 首有面,面有𤾁。 坤又为身,身亦谓之中。 又为躬,折其身也。 震,动也。 一阳动于二阴之下也。 艮为止者、动极而止也。 一阳止于二阴之上也。 人之经脉十有二。 其六动于足、其六动于手。 动于足者震之阳、故自下而生。 动于上者艮之阳、故自上而止。 震艮相反、故行者必止、止者必行。 疾走者掉臂、束手者缓行。 震又为趾者、通乎物言之也。 足趾,下体之下也。 手,上体之下也。 故太玄九体,一为手足,言其位也。 甲刚乾阳也。 在足者艮交震,在手者震交艮。 震交艮则动者止,艮交震则止者动。 震艮又为拇者,足之指也。 拇,手大指也。 手足所以能动也。 故动乎下体之下而应乎足者,拇也。 指在下而动者,亦拇也。 艮又为肱者,自手观之,拇,阳也;余指,阴也。 指节三,阴中之阳;拇节二,阳中之阴。 指动而掌止,止者在上,动者在下。 止者,运动者止,艮也。 自臂观之,手也,臂也,肱也,三也。 肱属乎上而止,臂指用乎下而动。 止者役动,动者从之。 艮也。 肱臂奇而指数偶,亦艮也。 手之有肱,亦犹股之有腓,故股在上则二为腓,巽为股,随足巽也。 雷风相与也。 坎为耳,阳陷乎阴也。 轮偶者,阴也。 窍奇者,坎中之阳也。 精脱者瞆,水竭则槁。 耳目通窍者,水火相逮也。 离阴丽乎阳也。 实者,阳也。 阳中有阴,故 白。 虚者阴也,阴中有阳,故睛黑目白,其坎离之交乎? 精竭者目盲,离火无所丽也。 离为日,寐者神栖于心,其日昃乎? 寤者神见于目,其日出乎? 故寐者形闭,坤之阖也。 寤者形开,乾之辟也。 一阖一辟,目瞑耳听。 坎离相代,昼夜之道,唯善用者能达耳目于外,唯善养者能反耳目于内。 太玄以一六为耳,二七为目。 一六水也。 二七火也。 兑为口说也。 郑康成曰:上开似口。 艮为𤾁。 口𤾁通气,山泽通也。 乾天也,故称乎父。 坤地也,故称乎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 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 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 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将说天地生万物而言人者,天地之性,人为贵,万物皆备于人也。 乾,天也,为阴之父。 坤,地也,为阳之母。 揲蓍者,一爻三揲,三爻而八卦具。 故捜于坤策,一索而得阳者,谓之长男;再索而得阳者,谓之中男;三索而得阳者,谓之少男。 捜于乾策,一索而得阴者,谓之长女;再索而得阴者,谓之中女;三索而得阴者,谓之少女。 万物,分天地也;男女,分万物也。 察乎此,则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体。 是故圣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伐一草木,杀一禽兽,非其时谓之不孝。 纳甲之说,乾纳甲壬,始于子;坤纳乙癸,始于未。 震纳庚子,子代父也。 坎纳戊寅,艮纳丙辰,左行以顺父,循父道也。 巽纳辛丑,离纳巳夘,兑纳丁巳,右行以向母,从母教也。 三女配男,夫妇之义,天地之性,人之大伦,实告之矣。 太玄准之,以一摹、二摹、三摹,摹亦捜也。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駮马,为木果说重卦别象也。 六爻变化,其象岂能尽摹哉。 此九例也,智者触类而长矣。 易言天者,皆乾也。 天位者,中正也。 又曰帝位。 天德者,刚也。 天道者,其行以正也。 天之神者,阴阳合一也。 天则者,不可过也。 天行者,终则有始也,反复其道也,消息盈虚也。 三者一也。 天文者,艮离也。 天命者,乾巽也。 天衢者,艮反震也。 天宠者,君泽加也。 天险者,坎在上也。 天佑者,天助也。 天下者,乾下也。 或乾爻降于下也。 曰在,曰统,曰御,曰先后,曰奉,曰承,曰顺,曰应,曰丽,各以其卦爻变化言之。 天或谓之帝,言工宰也。 推而上谓之上帝。 乾又为大人、圣人、贤人、君子。 大人者,尽天之体也。 诚者,天之道。 圣人至诚以尽天,诚则化,化则莫知其然,谓之神。 故观之九五,天之神道,圣人以神道设教,同象君子,通言之也。 或问:天有形乎? 曰:天,积阳也,气也。 易曰:日月丽乎天,百榖草木丽乎土。 日月附丽乎天,亦若百榖草木之丽乎土。 天果有质欤? 日月之行,或迟或速,奔星上下前后,或卑或高,不得自如。 庄周曰: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其视下也,亦若是而已。 列御寇曰:日月星辰,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郄萌曰:天了无质。 郑康成曰:天清明无形。 或曰:星陨石,何也? 曰:光耀既散,气凝为石,如人之精神既散,形亦刚强矣。 故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成形者皆地也,为圜者,浑沦无端,周而复始也。 曾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 故得乎天者皆圜。 既济之初九,未济之九二,坎变乾为轮是也。 不特其形也,昼夜不穷,死生无际,非天道之行乎。 五者君之位,得位居中,发号令于天下曰大君。 在家人父母位曰严君,在归妹帝女之位曰小君。 自娣言之则君也。 乾为六子,父乾爻往矣。 为考,考之上为祖,配为妣,异体别家,分而同焉。 为宗。 乾居九五之位,则为君,而父也,考也,祖也,宗也,通上下言之。 自天子至于庶人一也。 太玄孙,二曾孙,三仍孙,四子,五已身,六父,七祖,八曾祖父,九高祖父。 亦以世数言之。 乾刚之不变者为玉,变者为金。 益之三以上九为圭。 鼎之上以九三为玉,言其不变也。 蒙之金夫临,初之上也,亦屯之初也。 讼之鞶带,上九之三也。 噬嗑金矢,四之五也。 六五黄金,五之上也。 姤之金杘,二之初也。 鼎之金铉,五之二也。 言其变也。 乾艮同类,故石攻玉则解。 乾离同体,故金火守则流。 京房以乾兑配金兑,正秋。 亦九五爻也。 太玄以二八为金,为环佩,为重宝,为扣器,以一六为水。 为玉者,六即乾也。 玉有水,玉水得乾气乎? 为寒者,坤交乾也。 阴至亥成坤。 戌亥,乾位。 九月寒露,十月立冬小寒,十一月大寒。 露,坤气也。 云徂雨流而露,无所不至。 坤也。 黄帝书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此寒之验也。 邵雍曰:月为寒。 二阴一阳。 阳不足也。 坎为水为月。 故水寒。 或曰。 井五月卦。 九五寒泉洌。 何也。 曰。 井之九五。 即泰乾初九甲子爻也。 子坎位也。 坎交泰坤也。 阳温阴寒。 乾阳而寒者。 阴阳相薄。 十一月阳气生于下。 以其阴不足也。 故井泉温。 五月阴气生于下。 以其阳不足也,故井泉寒。 又为冰者,坎交乾也。 乾,西北方之卦。 十月水始冰,地始冻,水不冰,则为阴负阳胜。 十月乾阳,宜不足也。 乾,刚金也,故水凝而坚,则阴胜。 坤初六一阴生,至上六,十月亥位,坎交乾。 邵雍曰:水遇寒则结,遇火则竭,从所胜也。 赤,阳色也。 阳始于子,坎中之阳。 故坎为赤。 极于巳,纯乾也。 故乾为大赤。 乾者,日在嵎中。 月在望。 岁在四月时也。 困九二。 坎为赤。 二交巽五为赤绂。 又为朱者。 朱。 赤黄色。 诗。 朱芾斯皇。 毛公曰。 黄朱。 染绛者。 一入谓之縓,再入谓之赪,三入谓之𫄸,四入谓之朱。 𫄸。 黄赤也。 小尔雅曰。 彤騂赪韫赤也。 然则縓𫄸朱皆赤。 而朱比赤为黄。 比縓𫄸为异耳。 故困九五下交二坎离易巽为朱绂。 离坤黄也。 乾阳得位为良马。 阴消阳为老马。 为瘠马。 郑康成曰。 九骨为阳 为阴。 孔颖达曰。 骨多也。 駮马玄黄也。 乾变离也。 駮食虎者。 兑变乾也。 郭璞筮遇乾之离曰:骅骝绿耳。 遂玄黄于坎离艮曰:其于木者,交巽木也。 于乾曰为木果者,巽艮之阳皆乾也。 艮为果者,木之阳止于果,果成则降,降而反生震者,艮之反震阳亦乾也。 秦汉之际,易亡说卦。 孝宣帝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说卦古文老子。 至后汉荀爽集解,又得八卦逸象三十有一。 按集解,坎为狐。 子夏传曰:坎称小狐。 孟喜曰:坎,穴也,狐穴居。 王肃曰:坎为水,为险,为隐伏。 物之在险穴居隐伏往来水间者,狐也。 子夏时,坎为狐。 孟喜、王肃止随传解释,不见全书。 盖秦汉之际亡之矣。 今考之六十四卦,其说若印圈钥合,非后儒所能增也。 故校证其误而并释之,以俟后之知者。 为龙,乾体坤,自震息之成乾,故乾为龙。 坤体乾,剥乾成坤,阴极生阳,为复震也。 故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坎为血,震为玄黄,为直,乾其动也直。 巽为绳,直者,亦乾之直也。 为衣,乾在上为衣,坤在下为裳。 太玄曰:垂绡为衣,襞幅为裳。 垂绡,奇也。 襞幅,偶也。 讼之带,归妹之袂,既济之衣,袽皆乾也。 困之绂,既济之𥜗,皆坤也。 古者衣裳相连,乾坤相依,君臣上下同体也。 至秦始取女之衣裳。 离之为言者,震声兑口,声出于口也。 所以能言者,出于乾阳也。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釡,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易凡言地者,皆坤也。 乾坤皆言天地者,阴阳相根,动静相资,形气相应,有一则有二,有乾则有坤。 邵雍曰:天依形,地附气。 其形有涯,其气无涯。 张载曰:地在气中。 黄帝书曰:地在太虚之中,大气举之,天地未始相离也。 明夷日在地中,则地在气中可知。 或曰:师地中有水,而渤海之东有归墟焉,其下无砥水,岂气乎。 曰:黄帝书,天在地外,水在天外,表里皆水,两仪运转,乘气而浮,载水而行。 考之天西河中九星曰钩星。 钩星伸则地动者,以水动也。 辰星色黄而小,则地大动,土胜水也。 钩钤者,天之管龠,钩钤坼则地动者,天之管龠动也。 以此三者观之,水土动则地动,地动则天动,地非乘气载水乎? 气无涯,水亦无涯,水亦气也。 坤又为邑,为邦国。 天子建邦,诸侯有国,大夫受邑,分土也。 邑,内也,故以下卦言之。 诸侯四也,下兼卿大夫士,邦对国,则邦为王国,五王位,诸侯承之。 通言之,邦国一也。 坤又为城,为墉墙,谓之墉。 城,墉之大者,震足艮手筑之,巽绳缩之,掘地为泽,土自下升者,城也。 积土在内外之际,设险可入者,墉也。 又为泥、为甃,坎水坤土,汨之为泥,土水合而火之为甓。 以甓修井为甃。 乾为父,则坤为母。 乾为祖,则坤为妣。 坤得尊位,母也。 王动成乾,为王母。 王母,尊祖王妣也。 五尊位在家人,乾父居五,则坤母居四,尊无二上也。 麻舒葛曰布。 巽为草,以坤阴不变者为布。 巽离为丝,以坤阴变阳者为帛。 贲六五束帛戋戋。 上九变五,巽,离也,坤阴变阳也。 坤为帛,束帛五两,天九地十之数,布帛两两相偶。 五尺谓之量,倍量谓之丈,倍丈谓之端,倍端谓之匹。 釡有范金者,有合土者。 其象有腹有耳无足,皆自坤变。 坤为土为腹。 家人者遁。 四之初变艮坤六二有坤腹坎耳。 坎水离火巽木以釡亨饪之象。 离为中女,故曰在中馈。 郭璞筮豫之解。 六二变坤,有坎离曰釡之象。 遇大有之旅。 初九、九二变乾成艮,坤兑为金为泽,有离火而无耳。 曰金之祥,非釡也。 或曰:鼎何以取于坤? 曰:鼎自遁五之二巽变艮,坤,器之有腹者也,而又有足耳。 铉以木巽火坎水亨之,故曰鼎象也。 易言吝者十二卦十三爻,阳爻居三,咸之九三从上六,故往吝。 恒之九三趋上六,故可贞而吝。 姤之上九居阴,故吝。 其余可往而不往,可动而不动,可变而不变,坤阴也。 亦有知其不可以往为吝者,屯六三是也。 然则坤之吝啬,顾用之如何耳,故曰忧悔吝者存乎介。 乾独阳也,坤阴均之寒均暑,夜均昼,君子而有小人,然后上下内外适得其平。 故小者亨,则曰既济。 而小大相过,皆谓之过。 为子。 母牛者,坤交离也。 坤为牛为腹,离为大腹。 京房既济之初九变曰博牛,言以牸牛博犊也。 洞林明夷之既济曰:当有牛生一子。 盖坤变坎,坎为子。 三至五互有离四者。 坤之丑爻。 丑亦牛也。 离畜牝牛者。 母也。 大畜艮坤之初为童牛者。 子也。 太玄以上为犊。 地方而载舆也。 坎内阳外阴。 阳实而直。 阴虚而曲。 内实毂也。 外虚。 穿也。 内直。 辐也。 外曲。 牙也。 一实一虚。 周流无穷。 轮也。 有舆有轮而乘其上曰车。 贲初九是也。 自上视之,有轮有舆而居其中亦曰车。 睽上九视六三。 困九四视九二是也。 或曰乘。 解六三是也。 有舆无轮止曰舆。 大畜九二九三是也。 有舆有轮而爻当舆。 睽六三是也。 坤爻变乾阳为大,则曰大舆。 有舆有轮。 或爻在轮下。 或当轮止,曰轮既,济初九、未济九二是也。 曰輹者,坤震也。 震之阳爻在坤下,为舆下之横木,大畜九二是也。 震之阳爻变坤之中爻,为大舆之輹。 中者,心之位。 輹在舆下,钩心夹轴。 四往之五为坎,变舆成轮,大壮九四是也。 曰茀者,有轮舆矣。 震为竹,苇蔽之笰也。 一刚一柔,相错成文,有天而后有地,一不独立,二则为文,天一地二也。 季春之月,決九三爻也。 阳气充塞,气成虹霓,有刚然后文柔之也。 仲冬之月,坤六四爻也。 虽霁而日,虹霓伏藏,阳不足也。 以此见无一则无二矣。 离者,乾坤以中相易者也。 离为日,为火、为雉。 日五色,火烟随而变,雉五色具焉。 谓之文明者,以离言也。 或曰:极南之方,冬虹不藏,见则怒风发屋,雷动则风止,何也? 曰:离南方,巽之再变也。 巽动于下,离变于上,巽极成震,是以风止中国,阳缓阴散,虽有虹霓,而非风候,又为章。 何也。 曰:文合而成章。 荀子曰。 文理成章。 诗声变成文。 积句成章。 噬嗑初五相易。 震离合一。 故曰雷。 雷合而章。 坤六三姤九五。 动则成文。 不动则含章。 众者,对寡之名。 师以一阳主五阴。 故曰用众。 曰畜众。 明夷以二阳临四阴。 故曰莅众。 解以初九之坤四。 故曰得众。 民者有君之名也。 师曰众。 又曰民。 何也。 曰。 复初九之二。 坤阴自下从之。 故曰民。 坤之阴即坎之二阴也。 坎之二与上坤之三阴合。 故又为众。 坤又为丑者。 阳美阴丑也。 又为舆者。 通于车舆之舆。 专成于众。 工始于舆。 邵雍曰。 君子以万物为舆马。 又曰:群者,通阴阳言之。 乾之九四以三阳为群,否之六二以三阴为群,聧之上九以六三坎坤兑三疑为群,巽为鱼。 亦曰民者,巽之坤也,与坎水兑泽之坤为民同。 为柄者,巽之坤,顺其凿而入焉者也。 斧柯剑夹殳戈矛之柲,耜之来柄也。 旅九四得斧,巽上九丧斧,或得其柄,或失其柄。 黑者,坤之极也。 以日言之,日在虞渊也。 以月言之,晦也。 以岁言之,十月也。 故日冬则行黑道,月死成魄。 火之末,泽之污下,草木之圬腐,人之黧老极也。 坤极成乾,故明生于晦,阳兆于北,死为生之故。 而增肥之泽,黑坟之土,皆地之美者。 易言冥言晦,皆坤也。 坤为地,又曰其于地也者,坤为黑,其于地乃其一也。 坤变乾为牝马,离变坤为牝牛,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此万物所以无穷也。 姤初六,坤变,乾初九甲子,坎豕,不曰牝豕者,初阴未壮也。 为迷者,坤冥晦,待阳而后明,先阳而动,与远于阳而不复,皆迷之道。 为方者,坤静而德方,方不可易也。 为囊者,坤虚有容,与腹同,而囊手可括也。 为裳为黄者,黄地之中色,得乎阳之美,不偏于阴者也。 为帛为浆者,帛当在为布之下,坎震为酒,故作酒以曲。 蘖麦。 东方榖也。 而东风至则酒涌。 浆者酒之初。 故坤为浆。 不足于阳也。 震为雷。 为龙。 为玄黄。 为敷。 为大涂。 为长子。 为决躁。 为苍筤竹。 为萑苇。 其于马也。 为善鸣。 为馵足。 为作足。 为的颡。 其于稼也。 为反生。 其究为健。 为蕃鲜。 张载曰。 阴气凝聚。 阳在内者不得出。 则奋击而为雷霆。 阳在外者不得入。 则周旋不舍而为风。 其聚有远近虚实。 故风雷有小大暴缓。 郑康成读龙为庬。 取日出时色杂也。 虞翻曰。 𮪡。 苍色。 震东方。 故为𮪡。 旧作庬。 上巳为龙。 非也。 臣。 曰读当作𨷖。 字当作𧱓。 苍。 庬尾也。 国语曰。 月会于庬𧱓。 孟春日月会于诹訾,斗建寅,旦见尾中。 播种之时,无妄益乾变震之象乎。 若苍色,则上巳曰苍莨竹矣。 坤于地为黑,又曰天玄而地黄者,坤之中爻为黄。 黄者地之中色,得阳之美者也。 中为坤宫,太玄以五,五为土,其色黄。 五,五中也。 中首曰阳气潜萌于黄宫。 坤上六,十月也,言龙战于野。 坤,黑也。 乾,赤也。 谓之其血玄可也,而曰其血玄黄,又曰震为玄黄者,何也? 曰:此天地鬼神之奥,圣人之微意也。 坤之上六,闭塞成冬,阴极疑阳而战,阳于此不争而自胜,于是冬至而坎之初六受之,故曰天玄,而太玄亦曰夜半。 近玄极,坤生震,阳自外来而为主于内,于卦为复。 以坎言之则玄也,以复震言之则玄黄也。 然十月未可以言黄,故古人谓冬为女。 冬。 震所以为玄黄者,初九春分,六二清明,六三榖雨,九四立夏,六五小满,上六芒种,初九乾坤之初交,以赤交黑,所谓玄也。 六二、六五坤之中爻,所谓黄也。 十月又谓之阳月,言未尝一日无阳,而阳亦未尝一日不胜也。 故曰神战于玄。 邪正两行,龙出于中。 法度文明,龙出于中则震也。 又曰:天炫炫出于无畛,熿熿出于无垠。 出者亦震也。 阴,极阳生,乱极德形,君子于是修德以俟时。 否之九五,与二相易,巽木玄黄而在田上桑也。 观之六四,与五相易,坎为玄,坤之中爻为黄,而在朝廷币也。 丰之九三,玄黄在车上,而金断之旆也。 贲之六五,三坎为玄,巽乾为大赤,离坤为黄𫄸也。 𫄸,黄之变染者自黄而入赤。 𫄸三入之赤也。 为敷者。 阴体凝滞。 震阳敷之。 延叔坚曰。 敷大布也。 王洙曰。 字从寸甫声。 布也。 泰初之四。 否四之初。 草之敷也。 大过二变之五。 木之敷也。 五变之二。 敷者敛矣。 解自升变草木之敷也。 郑康成曰。 国中三道曰涂。 震上值房心,涂而大者,取房有三涂焉。 王洙曰:夘为日门,险极成易。 大川之上,必有大路,故大途之象,必出于坎兑之外。 或曰道,或曰衢。 履九二动成震,动而正,故曰道。 大畜自大壮来,上九畜极,艮反成震,大途而在天上,无所不达,天衢也。 故曰衢。 贲又为徒行者,初九之四,艮应足动足指履乎大途,徒行也。 泰九三为陂者,大途变而为山泽,易极成险,故曰无平不陂。 为长子。 师六五动成艮,艮少男,视二震为长,震视艮为弟,坤母视之为子,故曰长子。 九二用众处险持律,五任之本复乾也,自震坎视之丈也。 故曰丈人。 随初九否乾。 自坤视之为夫。 自艮视之为丈。 故曰丈夫。 小畜九三离妇乘震。 故曰夫。 大过乾二变之五巽成震。 巽为白。 自兑妻视之。 震为夫。 夫而白首。 故曰老夫。 恒六五自二巽视之为夫。 自泰乾视之为子。 故曰夫子。 无妄六三即遁之初六遁初上行之三成震,故曰行人。 明夷初之四,震成巽,巽位东南,故曰主人。 震四诸侯之位,临二之四,有不丧匕鬯奉宗庙之象,故曰𥙊主。 震变兑为决,变巽为躁竹,中虚节实,重震之象。 苍莨青也,震之色。 孔颖达曰:春生之美也。 竹草类而有木气。 草于五行为木,故苍茛竹乃尽震象。 他竹,震之变也。 太玄以甲乙为竹,亦震也。 列御寇言久竹生青宁,青宁世无识者。 昔人钟山伐竹,竹中得青虾蟆,其青宁乎。 虾蟆,巽兑之气,震极而变也。 萑苇,震之废气也。 故竹坚而萑苇脆,竹久而萑苇易枯。 郑康成曰:竹类,搜神记言圬苇为蛩,震成巽,巽为风乎。 夫橘成蛾,苇成蛩,麦成𧌄,陵舄得郁,栖为乌足,叶为蝴蝶,皆震巽也。 归妺上六既济九二之五为竹苇既济十月卦,亦震之废气也。 二卦皆震巽交乾为马,善鸣者震也。 易凡有震声曰鸣,谦六二、上六是也。 兑口震声,在人曰言。 需九二以四为言,讼初六往四为言,明夷初九往四为言,決九四不动为闻言不信,革九三往上为言,震临二之四为言,上六交四则五为言,艮五动易二为言,渐初六动而之二为言,皆震兑也。 在飞鸟曰音,中孚上动反三,小过初九之四是也。 或曰:音有五,善鸣者何独震乎? 曰:震,动也。 凡声激而后有,雷以阳激阴,风以阴激阳,水火之声无非激也,不动何由有声? 为馵足者,伏爻也。 震为足于左,在下卦为后。 震下有伏巽,巽为白,此震爻发于下之象。 乾为首。 上发震爻则为的颡。 的颡。 诗所谓白颠。 传所谓的颅也。 为作足者。 乾马变也。 震下爻动。 屯初九是也。 大畜九三乾变震。 三阳并进。 故曰良马逐。 中孚六四。 震作足马。 四易初成坎。 坎为美脊。 震坎类也。 四绝类上行。 坎亡震存。 故曰马匹亡。 其于稼也为反生。 宋衷曰:阴在上,阳在下,故为反生。 谓枲豆之属,戴甲而出。 郑康成曰:生而反出也。 反其生者,有生有不生。 夫一阳自下𦫵而息,五阴自上降而消,其卦为复。 彖曰:刚反动。 太玄曰:反乎始,故人与草木反生。 心胆之阳倒悬,岂特枲豆而已哉。 于稼言反生。 举一隅也。 大过二变之五兑成震。 为枯杨生蕛。 反生也。 五变二往震成兑。 为枯杨生华。 亦反生也。 屯三震交艮。 黔喙之属。 而角反生鹿也。 大壮四震交兑羊角反生羝也。 震三四相易。 死者反生苏也。 虞翻曰。 震相薄。 变而至三。 则下象䆒。 与四成乾。 故其䆒为律。 巽䆒为躁卦。 雷风无形。 故卦特变耳。 为蕃鲜者。 泰颐恒萃归妹言万物解。 言百果草木甲坼者。 震也。 咸四月卦。 言万物化生。 姤五月卦。 言品物咸章者。 震变巽也。 震为蕃变。 巽为鲜。 故又曰絜齐。 太玄曰。 物咸重光。 保厥昭阳。 言鲜明也。 或曰:离言百榖草木者何? 曰离有震巽也。 解言百果草木者何? 曰有震巽而又自艮变也。 睽无震巽。 曰万物者何? 曰:睽大壮之震,三之上成睽,万物睽也。 乾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者何? 曰:乾自震息也,动爻巽也。 为王当在乾为天之下,错文也。 五为王之位,乾为君,君宜正位宅中,故九五为王,比、随、观、家人、蹇、決、萃、井、涣是也。 离九四与五相易,五曰离。 王公上九与五相易,曰王用出征。 师二进至五,曰王主,自三之二曰王三锡命。 蛊上九自泰初历四五之上,曰不事王侯。 晋二动易,五曰受兹介福于王母。 丰二至四曰王假之。 坤六三之动,讼九三从上九。 皆曰从王事而巳。 大象曰。 先王者比观涣以九三,噬嗑复无妄以初九,皆以前卦变而言之。 故曰先王。 大有九三不言王曰天子者何。 曰九三交于六五。 六五下交九三。 乾变离兑,有天子施泽降心于九三之象,故曰天子。 先儒以震为诸侯,是乎? 曰:非也。 长子,王器谓长子为诸侯也。 四,诸侯位。 豫九四,天子建诸侯也。 晋九四,天子接诸侯也。 四近君位,古者诸侯入为三公,三公出为诸侯,故其位四与三通曰公侯之位。 鹄,古鹤字。 震离为鹤,中孚九二是也。 讼初之四,坎变巽,离变震兑。 震为善鸣。 为足。 巽为白兑、为泽。 繁露曰:鹤,水鸟也。 夜半水感其生气,益喜而鸣。 京房论中孚曰:九二处和体震,则震为鹤。 房本有之,房在孝宣后故也。 鼓象雷。 中孚九三,或鼓或歌。 震交巽为木,艮为手,手执桴击之鼓也。 又为鼓缶之鼓。 离九三变坤震,坤为器,震为鼓,巽木艮手,鼓缶也。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震巽皆木也。 说卦巽为木,言蕃鲜之时,震之九四爻也。 乾艮坎离皆有木象,何也? 曰:水火土石,地兼体之。 金生于石,木备此四者而后有。 故木果,乾也坚多节,艮也坚多心,坎也。 科上槁,离也。 其实乾坤而巳。 或为苞桑,或为枯杨,或为枯木,或为耜,何也? 曰:否之九五,二为田木在田上,上玄下,黄桑也。 二五相易,刚柔相包,苞桑也。 其卦气则七月桑落之时。 大过巽木,兑,泽杨,泽木也。 兑,正秋,枯杨也。 其卦气则十月小雪,亦枯杨时也。 困初六视九四为臀,困于株木,巽木而兑金克之,枯株也。 其卦气则九月霜降,亦枯株也。 垢九三因四动者,兑泽,巽木变乾为大泽,木之大耜也。 其卦气则五月夏至,耜木盛时,故能包瓜。 或为床,或为栋,或为桷,或为木,或为舟楫,或为耒耜,何也? 曰:剥初六六二、六四,巽九二、九四,皆以坤变乾成巽。 坤为西南,乾为人,设木于西南之奥,而人借其上床也。 大过巽为木,木反在上,栋也。 渐九四乾动成巽,坤三变也。 乾动为直,坤为众木而平直者桷也。 益自否变渐变,涣巽木在坎上,至益而成,故涣曰乘木有功,益曰木道行也。 中孚巽木兑金刳之,故曰乘木舟虚。 涣巽有艮手断木,剡木为楫也。 益自否变九四之二,斲木为耜也。 之二则楺木为耒。 风者,火气之动,阴丽于阳则为火,阴入于阳之下则为风。 巽之所入,即所丽之阴也。 火非动不见而动,则属乎风。 黄帝书曰:在天为风,在地为木。 举一隅也。 西方书曰:暖气归火,转动归风。 风化虫。 故郭璞曰。 风蛊也。 为长女者。 女在下。 男在上。 或男未下女。 或男下女而未归。 或女归而有渐。 或男行而不动。 或女与女同居。 则三女皆谓之女。 春秋传曰:女者,谓其远于人也。 古之嫁者,三月庙见。 而后行夫妇之道。 未庙见而死,则归葬于父母。 故咸下女渐女归犹谓之女。 三女从三男五有乾坤舅姑之象。 子夏曰:妇人学于舅姑者也。 或曰:蒙六五纳九二成巽,大过九五变而之二成巽,恒六五从九二成兑。 谓之妇者,从夫也。 家人九三渐九三曰妇何也。 曰。 家人本遁变九四之初,则初六从而成离,离女从坎男也。 坎视乾为子,离乾为舅,故曰妇子。 渐九三本否九四也,之三成坎,六三从之成离,故谓坎曰夫,谓离曰妇。 曰:小畜上九,巽为妇,何所从乎? 曰:九三动则成震,震者,巽之夫也。 不动者为上九所畜也。 小畜九三、大过九二、困六二,又曰夫妻,何也? 曰:小畜九三,离、震同象;大过九二,动之五,震、兑同象;困六三,坎、离同象,故曰妻。 鲁春姜曰:妇人事夫有五:平旦𫄥笄而朝,有君臣之严;沃卢馈食,有父子之敬;报反而行,有兄弟之道;受期必诚,有朋友之信,寝席之交,而后有夫妇之道。 谓之妻者,寝席之交乎? 故曰妻齐也。 女或为娣,何也? 曰:所归之妹,其爻在上,则下为娣,归妹九二是也。 为绳直者,巽一柔为二刚,所紏有股而合绳也。 其刚爻为直,绳所以直者,坎刚紏柔,刚乾也。 又为徽𬙊者,坎上六动坤坎成巽,坤坎为黑,巽为绳。 徽,黑索也。 巽为股,两股谓之𬙊。 上之三成巽离,三股谓之徽。 又为繘者,井自二反上成巽,坎车相应,繘也。 汲绠谓之繘。 系者,或以此系彼,或以彼系此。 引者持绳相应,牵者手挽而股动,系者系动于此。 无妄之牛,自遁初之二,四巽系之,故曰或系之姤。 初之二,二巽系之,乾金在焉,故曰系于金杘。 维者,反复成巽,绳反复维之也。 为白者,坎变巽也。 坤至北为黑,坎中之画乾赤也。 赤黑为玄,坎水一也。 或为白露,或为霜雪。 为冰者,皆寒气巽入之也。 春秋传曰:冰以风壮。 诗曰: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易曰:履霜坚冰至阴始凝也。 白虎通曰:露者,霜之始也。 坎为月,溯日而白。 离之光,巽入也。 坎为发,为血。 发者,血之华。 少而美逾,壮则黑而不玄,过此则乾消坤见,坎降离升而黄既老则坎变巽坤黑尽矣。 然凡有益于血者,皆能黑,或曰:素履何以言坎。 曰:四变之初,巽变坎,初之四坎变巽也。 大过初六白茅何坎也。 曰:遁一变讼二变巽三变鼎四变大过,则大过初六自讼,坎变巽,故为白。 而初六九二、九五同取此象。 五色皆本于白,草木既槁则白,须发既老则白,豕鬣埋之则白。 金可变而白,丹可錬而白。 白者阴也,阳之基也。 阴阳相贲而后有文,阳尽则阴质见矣。 物有生而白者,气自芒芴之间固巳变矣。 巽又为墨者,巽变坎也。 白复成黑墨者,黑与水合。 太玄饰曰:阴白阳黑,分行其职。 天地变化万物者,以巽,而莫见其变化之迹,故巽为工,讼之鞶带,比,坎之缶,泰之城隍,解之墉,同人,随之门,节之门户,豫之门柝,小畜、大畜之舆輹,大有、贲、困之车既,济之轮,井之收,噬嗑、旅,解之矢,睽之弧矢,旅,巽之斧,贲之帛,困之绂既,济之衣𥜗,剥,巽之床,涣之机,大过之栋宇,渐之桷,困之宫,小畜之室,大壮之宫室,丰之屋,旅之次,剥之庐,坎之樽簋,井之瓶瓮,鼎之耳铉,中孚之舟楫,益之圭,归妹之筐既,济之茀,离之罔罟,益之耒耜,小过之杵臼,大过之棺椁,史之书契,恒之浚,井之渫甃,皆巽工为之也。 或曰:大畜九二,坎六四、恒初六,归妹上六,节初九、九二,既济六二,损二簋豫门柝何取于巽乎? 曰:大畜三有伏巽,坎自临三变而成,一变升,二变解,三变坎自升至坎,巽工为之,乃有樽簋缶之象。 恒初六本泰之六四,自四之初入于兑泽之下成巽,所入深矣,故曰浚。 犹浚井也。 归妹渐之反也。 损益之反也。 节涣之反也。 既济六二应五。 困初九应四也。 豫伏巽也。 巽东南主人之位,内有主。 故有客。 巽为风,草木风之类皆长。 巽离为丝,丝亦长。 姤初变。 兑为履之虎尾,亦长。 施之于事久长是也。 易言不长、不可长、何可长,皆巽变也。 讼初往讼二四应初巽坎变兑震曰讼不可长也。 屯上无助。 妄动之三。 离见巽变。 曰泣血涟如。 何可长也。 否四应初。 巽体犹存。 五应二。 巽变矣。 上应二。 巽体尽而成泰。 故曰否终则倾。 何可长也。 姤一阴方长。 五阳下之。 巽体既尽。 剥极成坤。 故曰勿用取女。 不可长也。 中孚上九登久而降。 巽变成离。 故曰何可长也。 小过九四以往厉为戒。 久则四五相易。 小不胜大。 故曰往厉必戒。 何可长也。 临六三处位不当。 忧而退避。 二三相易成坎。 坎为加忧。 二至四有伏巽。 二三相易。 巽变坎。 故曰既忧之咎不长也。 或曰:豫上六、大壮上六,何取于巽? 曰:豫上六震动反三成巽。 大壮上六,震者,巽之反也。 为高者,风高至者也。 飞鸟之类有背负苍天,皆风所为也。 或曰:乾天不为高,何也? 曰:天运往而不来,升而不降,亦不能为高。 来也,降也,所谓巽也。 同人九三动与五争应,成巽艮,故曰高陵。 解上六动之三,坤体连巽,故曰高墉。 蛊上九自巽往外而处卦上,故曰高尚其事。 为进退者,坤生震之一阳,则退者进。 乾生巽之一阴,则进者退。 易称进退者,巽也。 观九三是巳。 屯初九曰盘桓者,进而之四,成巽,四不能安,故盘桓。 萃初六退而乱,进而与四相萃,故曰乃乱乃萃,皆进退也。 或曰:大壮上六,何也? 曰:上六震,震者巽之反,不能退,不能遂,则进退不可矣。 巽,兑之覆也。 兑为决,覆之为不果,称疑者,皆不果也。 乾九四或跃,贲六四当位,丰六二之往既,济六四之戒,困九四、九五之徐,鼎九二未济,大象之慎,皆不果也。 豫九四勿疑,兑初九未疑者,巽毁也。 遁上九、升九三无所疑者,巽或不反,或毁也。 或曰:坤上六阴疑于阳,睽上九群疑士,损六三三则疑,何也? 曰:乾五月一阴生,巽阴始疑也,至于十月阴疑于阳。 盖其疑自一阴始生则疑之。 故君子于姤之初。 系之以金杘也。 睽上九之三成兑。 震兑巽之覆。 震巽之反。 损自泰变。 九三上行。 上六下之。 九六相遇得其友也。 三阳并进成巽。 故三则疑也。 为臭者。 张载曰。 聚而有间则风行。 风行而声闻臭达。 系辞曰: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先儒谓同人六二也。 二巽为草,二易五为芬芳,其臭如兰也。 坎为发,发者血之华。 坎血耗减,顶露于上,寡发也。 大过九二老夫,九五老妇,离九三大耋,兼取此象。 乾为首,析而言之,初画为颐,中画为面,上画为颡。 震得初画为颐者。 动于下也。 兑得中画为面者。 悦见于外也。 巽得上画为广颡者。 上大下小也。 张载曰。 躁人之象。 传曰。 上方者触人亦躁也。 睽六三其人天且劓。 马融曰。 刻凿其额。 易传曰。 髡其首是乎。 曰睽九二即无妄之九五。 巽变乾为广颡。 兑毁之髡其首也。 刑鼻曰劓。 髡曰天。 互见也。 为多白眼者。 离为目。 虚者阴也。 实者阳也。 虚者其体阳,实者其体阴。 故虚者为眸子,实者为白肉。 离变巽则白肉在上,眸子在下。 故为多白眼。 见于易者为愓为反目。 乾九三危而愓也。 讼九二窒而愓也。 小畜九四,畜君乘刚而愓也。 与上合志,则有孚愓出矣。 九二受畜于四,妻上夫下,反目而怒视也。 虞翻曰:巽为鱼,何也? 曰:鱼多白眼,而巽乎泽者也。 不曰巽乎川者,积水成渊,而后鱼鳖生焉,川壅成泽也。 剥自姤变至遁。 否观有伏兑,巽为鱼。 五艮持绳贯鱼也。 姤初巽二动成艮,有伏兑。 九二不动,包有鱼也。 九四远初。 无鱼也。 中孚坎变为巽,乾变坎成兑鱼也。 郭璞得豫之小过曰。 五月群鱼入寺。 艮为门阙。 六三变九体有兑。 巽豫五月卦也。 或曰。 鱼水虫也。 何以言巽。 曰。 坎离乾坤之变交而生物。 离乾卦。 坎为水。 故陆多走类。 水多飞类。 鱼浮游于水。 有飞越江湖者。 巽也。 故巽在陆为鸡。 在水为鱼。 鸡瞑而鱼不瞑。 离不足也。 传曰。 鱼与鸟同类。 其知巽之所为乎。 岭南黄鱼或化为鹦鹉。 巽变离也。 泡鱼而刺者或化为狳。 巽变坎也。 震巽相易者也。 故鱼或为龙。 鱼而班者或化为鹿。 畜鱼以二月上庚亦震也。 随阳者震也。 潜化者巽也。 孕鱼依草,子如其实。 月体亏于上,鱼脑减于下。 月盈成乾,其亏成巽。 为近利三倍者,噬嗑六三变也。 日中为市。 巽变兑离为蠃为货。 市。 利也。 巽变离兑三倍也。 举此一爻以例诸卦,其究为躁卦者,巽三变成震。 举震巽二卦以例余卦,天地万物无有独立者,极则相反,终不相离,以其不可离也。 司马迁律书曰: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 京房论八卦飞伏,虞翻论伏爻,郭璞又论伏爻纳甲,其说皆源于此。 为杨者,巽为风,风轻杨。 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上九翰音登于天,用此象为鹳者,别于鹤也。 震为鹤,阳鸟也。 巽为鹳,阴鸟也。 鹤感于阳,故知夜半。 鹳感于阴,故知风雨。 世传鹳或生鹤,巽极成震乎?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𫐓,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 其于马也,为美春,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一阳陷于一阴之中,为坎。 坎,陷也盈,天地之间皆水,曰水者,举其九也。 坎之阴为阳,所得上而为云,故屯曰云雷,需曰云上于天。 坎之阳为阴所得,下而为雨,故屯、解曰雷雨。 坎水之通流为川。 讼之坎由遁乾三之二,渐之坎由否乾四之三,涣之坎由否乾四之二,益之坎由涣二之初,故曰大川。 或曰:小过、彖決、九三、中孚下体兑也。 或为云、为雨、为大川,何也? 曰:坎兑一也。 革兑上离下彖曰:水火相息,兑亦水也。 自阳为阴所陷言之谓之坎,自泽物言之谓之兑。 泽无水则亦无以泽物矣。 故泽无水谓之困。 上浮而为云,下坠而为雨,非泽气之升降乎。 川泽者,坎兑之相变也。 需之川,自大壮之兑变而为坎泽决而为川也。 中孚之川自讼之坎变而为兑川壅而为泽也。 泽或决而通,川或壅而塞。 岂有常哉。 曰涉大川何也。 曰需之利涉震足蹈川也。 益之利涉巽股蹈川也。 讼之涉坎变兑巽股入于下而泽灭其顶。 不利涉而入于川也。 坎或为渊。 何也。 曰:乾九四或跃在渊者,坎之下复有泽也。 讼曰,入于渊者,讼变巽。 睽大过三坎成兑,川壅成泽,泽蓄成渊,与乾九四一也。 坎又为泉,何也。 艮兑变坎,山泽通。 山下之泽出而流动则为泉。 泉有源之水,泽其源也。 蒙自临来兑变坎,艮与井自泰初之五,乾变兑,坤变坎,初自兑下往而成坎,则初为泉源同象。 坎又为膏者,亦坎兑也。 泽之肥者,阳之美也。 为隐伏者,坎为水,水善隐伏,兗济沱潜之水,潜行千有余里,五纬唯辰星难见,而血之流行于肌肉之际者,至幽也。 乾之初九甲子,坎之位也。 九变而六,则为潜为隐。 坤之六四言贤人隐,以乾之初九为贤也。 在履九二、归妹九二,因初九之动,皆谓之幽。 隐,伏也。 而谓之幽,坎离相形也。 丰九四处不当位,则曰幽不明。 在讼九二为逋窜,在同人九三为伏戎,在需小过为穴。 需上六降三,小过六五三取二。 坎兑交。 可隐伏者穴也。 需六四坎交兑三阳自下进。 故曰出穴。 在困为幽谷。 在井为井谷。 谷与穴异者。 泽决水流。 注于山间。 艮。 山也。 谷。 注溪者也。 𫐓。 宋哀王廙作揉。 今从二家。 矫者。 矫曲为直。 揉者。 揉直为曲。 噬嗑九四。 噬五。 解九二之五。 旅六五、逮四,皆巽为木,艮手矫之,正曲为直,加以锐金,故曰矢。 曰金矢者,乾也。 曰黄矢者,离也。 否四之初,三变成益,一变渐,巽变乾,直者,曲也。 二变涣而曲,其柄耒也。 涣巽变乾,曲而有足,肱据其上机也。 皆有坎揉之象。 古矢干用蒲柳,故曰剡木为矢。 小过为弋者,四本明夷之初。 离巽为丝,以丝系矢,射之弋也。 为弓轮者,揉直为曲,坎木为之。 坎两端柔、其中刚。 刚柔往来弛张也。 轮一虚一实、内实外虚。 睽自无妄来。 五之二巽木变离为丝绳,变坎则弓有弦既。 济初九之四、未济九二之五。 巽木艮手,揉木曲之。 其成则圜者轮也。 乾为圜。 矢取巽离。 弓取巽坎。 又有工矫揉之。 岂人为哉。 枉矢。 荧惑之变火也。 狳豕激豪。 短狐射影。 无非坎离之变。 其于人也为心病者。 虞翻以坤为心。 坎二折坤为心病。 以类言之。 心火也。 坎水也。 坎心病也。 以位言之。 坤土中也。 中者心之位。 周景王铸大钟,声过其中为心病。 先儒以皇极不建为瞀乱之疾。 五声以宫为君,太玄以五五为心,其中不平者,心病也。 明夷六四应初比三,四入而初出,坎变兑,心病去而说获心意也。 井九三未用上六,其心病,故恻然伤之。 艮六三静与动争,夤裂而心病,故厉动心。 艮六二、随三不能动而应五,旅九四不能进而上道行于五,故其心病皆不快。 为加忧者,卦以阴阳失位失应为忧,忧之中又见险加忧也。 在屯上六为泣血涟如,在离六五为出涕沱若,在晋六二为愁如,在震九四为虩虩。 或曰:屯上六失位乎? 曰:失应也。 上六动成巽,反三成离而巽毁,故曰何可长也。 人所以知疾痛搔痒者,由血流行也。 坎为血卦为耳,血流行而物伤之为耳痛,举此则百体之痛一也。 在噬嗑上六为何校灭耳,在決九四为闻言不信,为血。 卦者,坎为水,为血。 赤者,坎中之阳,静则阳消,故盐白而大卤之色正赤。 穆天子传:有黑羊白血。 今岭南产钟乳之山,黑羊食其草则血白。 钟乳,金石兑阴之气也,故凡血停久不动,亦白阴变阳也。 黄帝书:肾主血,心藏血。 肾,坎水也。 心,离火也。 离中坤阴而藏血,坎离交也。 其实皆乾阳之动。 屯上六临,乾变坎也。 归妹上六、涣上九泰,乾变坎也。 为赤者,乾为大赤,坎中之阳,乾中画也。 其于马也为美脊者,乾为马,上画为颡,故震交之为的颡。 中画为脊,故坎得之为美脊。 下画为足,故震得之为作足。 良马者,纯乾也。 屯上六以五为马,贲六四以三为马,晋以四为马,暌初九以四为马,中孚以讼二为马,皆美脊之马也。 为下首,为亟心,为薄蹄者,屯上六之班如,贲六四之翰如,暌初九之所丧马,皆以亟心,坎在中也。 乾为首,坎阴在上,交之为下首。 震为足,坎阴在下,交之为薄蹄。 中之位为心,坎阳交之偏于阳矣,为亟心。 乾为马,三男皆乾索也。 言震坎而不言艮者,颡在上,即艮之乾也,犹乾为木果,而艮又为果。 是巳为曳者,坎离交也。 坎水欲下,离火欲上,曳也。 坎为豕,坎极成离,故豕亦俯首薄蹄,亟心,卑而率,有曳之象。 其于舆也,为多眚者,坤为大舆,为众多,多坎陷者,舆之病,行则必败,唯无眚者乃可行。 灾以坎言者,险也。 眚自取不正,灾天降之,虽正犹不免。 讼九二,讼五,无妄三四上不正,震六三不当位,自取也,故曰眚。 需九三,剥六四,大畜初九,正也,故曰灾。 或曰:复上六,正灾也,而曰眚。 无妄上九,不正眚也,而曰灾。 遁初六,不正宜眚也,亦曰灾,何也? 曰:复上六,迷复用众,以其国君凶,自取之也。 然上六穷矣,虽正亦凶,灾也,故曰有灾。 𤯝无妄上九之穷,虽行而正,亦灾也。 遁初六退藏自晦,其正也。 为通者,坎水决为江河,升为雨露,血之在人者,周流无穷也。 乾曰六爻发挥旁通情者,坎离升降,遍被诸爻,乾之情也。 坤六五曰黄中通理者,五动成坎也。 节九二知通者,动而应五坎也。 知塞者,坤土塞其行也。 需自大壮四之五成坎,乾九四变渐涣之坎而成益,通也,故曰大川。 中孚之川由讼坎,而讼自遁三变之坎亦通也。 豫九四曰朋盍簪者,上下通也。 或曰:泰言天地交而万物通,否言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何取于坎乎? 曰:坎初六冬至,九二小寒,六四立春,九五雨水,上六惊蛰,而泰当坎之九五,水气上行,自坎为泰,万物通矣。 否者,泰之反也。 坎降离升,震伏兑见,自离成兑,而否当离之六五,万物不通矣。 为月当在坎为水之下,错文也。 坎,坤体也,坎中之乾,二五也。 乾阳流于坤阴,故月以速为退。 月体不明,待日而明,明者乾也。 横渠曰:日月之精,互藏其宅是也。 乾言日月合其明者,坎离互用也。 豫言日月不过者,坎为月伏离为日,日月会于北方也。 恒言日月得天者,乾九四之五变离坎也。 小畜上九,中孚六四,归妹六五,月几望者,小畜四有伏坎,巽有伏震,月在东,日在西,望也。 中孚讼坎变震,月在东,亦望也。 归妹六五,月在东,日在西,亦望也。 然曰几望者,小畜中孚坎在四也。 归妺六五爻在五,坎在四,若五则中矣。 是故日望月则月食,月掩日则日食,坎离之交胜也。 或曰:坎,水也,离,火也,火丽乎水,何也? 曰:离非水,则明无自而托,坎非离,则明无自而生。 故水聚则精聚,精聚则神生。 今焚薪为炭,枯蘖成灰,圬木夜明,湿尽光暗,血为走燐,见于暮夜阴雨之时,故曰离者,丽也。 坎水尽,则离亦无所丽矣。 水潜行同隙而动,故为盗。 太玄以水为盗,阴阳家以玄武为盗。 玄武,水也。 屯六五以五为寇。 盗。 用众也。 蒙上九以二为寇,盗用师也。 需九三以五为寇,贲六四以三为寇,解六三、睽上九以四为寇。 寇,用兵也。 兵,戎也。 故需曰寇。 象曰戎決。 九二动离有伏坎亦曰戎。 以有戎兵,其实盗也。 坤众为多,坎,阳卦,其刚在中,坚,心也。 重坎者,坚多心也。 曰其木也者,与木爻交也。 震巽为木坚多心。 松柏之类,周官所谓阳木洞林。 家人之蒙,巽震交坎为长松。 其在震九四为棘匕,在涣九二为机。 为宫者,复初九即乾初九,甲子爻。 子者,坎之位,于律为黄钟。 太玄曰:阳气渐萌于黄宫。 为律者,法度之始。 太玄以水为法为准。 水可动而动,可止而止,故为可。 有以位言者,有以爻及变言者。 乾六位三五坎为可初。 上四皆曰不可言。 可者,九三也。 大过九五何可久也。 亦可丑也。 亦三五也。 坤六三可贞者,三动也。 师可以王,二之五也。 谦上六可用行师者,上应三也。 蛊上九志可则者,三动应上九。 无妄九四可贞者,五动也。 大壮天地之情可见者,四之五也。 解六三可丑者,负四也。 损可贞者,九三上行也。 九四可喜者,四初相易也。 井九三可用汲者,上六用九三也。 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者,四也。 小过可以小事者,六二也。 明夷变也。 不可大事者,九三、九四也。 坎变巽也。 否上九何可长者,三爻自上降也。 谦卑而不可逾者,艮发坎也。 蛊九二不可贞者,不动也。 剥上九终不可用者,坤不复也。 无妄九五不可试者,五不动也。 大过九三不可辅者,三上不易也。 坎天险不可升者,二五不易也。 离九三何可久者,坎毁成巽也。 遁九三不可大事者,三不动也。 明夷九三不可疾贞者,三之上也。 丰九三不可大事终不可用者,三不往而退也。 节苦节不可贞者,上穷也。 中孚上九何可长者,反三也。 小过六二不可过者,坎变巽也。 六四终不可长者,四之五也。 既济上六何可长者,止反三也。 为栋者水就湿避燥,去高取卑,有拣之象。 或曰:火不避湿而就燥乎? 曰:火岂择于高卑哉? 在屯六三为君子舍之,在讼九二为不克讼,在比九五为舍逆取顺,在贲初九为舍车而徒,在离九三为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在节六三为不节若则嗟若。 为丛棘者,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交离为棘。 离火锐上而不可触刺也。 坚多心之木而有刺,棘属也。 坎上五动为巽,曰置于丛棘是也。 古者狱后种九棘。 周官:王之外朝,左九棘,右三槐,司寇公卿议狱其下。 坎言丛棘者,狱也。 天文:天牢六星,在斗魁下,贵人之牢也。 贯索九星,在招摇前,庶人之牢也。 占家天狱视斗。 系曰:本斗,北方坎也。 未济坎自否巽变为狐,坎隐伏巽不果。 虞翻以艮为狐,于宝以坎为狐,互发也。 天文以心为狐,说卦以艮为黔喙,犹天文以辰为龙,说卦以震为龙。 圣人观鸟兽之文,又观地之宜参考之也。 巽交坎离为蒺。 䔧。 象与棘同。 巽为草木,刚爻木也,柔爻草也。 为桎梏者,艮手震足,交于坎木,桎梏也。 桎,足械也。 梏,手械也。 坎有狱象,故以𢲼梏言之。 蒙坎自升,巽以木爻变也。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 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一阴丽乎二阳也。 乾离同体,离巽为风,故天与火同,风自火出,乾位六爻,坎离互用,故以水火言之。 若大有、贲、革、鼎、既、济、未济,举大九也,故皆曰火。 离九四、旅九三,离火巽木,故曰焚。 或曰:何以阴丽阳乎? 曰:束蕴而吹,烟气郁然,及其外明,烟即是火,火动而薪止,火灭而烬留,非阴丽阳乎? 然坎离不相离也。 坎中有离,故有温泉,有火井。 离中有坎,故有火鼠,有火龟。 离在地为火,在天为日,乾体也。 其中画乃坤之二五,横渠所谓阴阳之精,互藏其宅。 欤行迟者,阴丽乎阳也。 晋曰昼者,日出地上,进而中也。 丰曰宜日中者,九四之五也。 离九三丰彖曰日昃者,日中而又西也。 乾九三既齐曰终曰者,日在下也。 豫六二曰不终日者,二动之五成离,日在上也。 決九二曰暮夜者,动成离,日在西方之下,日薄于虞渊之时也。 或曰夕,日入为夕。 大畜曰日新者,大壮一变,需坎月,离曰合照也,再变大畜,艮终复始,日新也。 益曰日进者,初九自下而进也。 卜丘楚论十日,其说源于易之昼夜。 又为大明者,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而月受明于日,阳为太,阴为小,故曰大明。 乾大明终始,晋进而丽乎大明,皆日也。 又为明者,日月相推而生明。 屯九五求四,四往之五,讼初往四,皆坎月在东,月之明也。 大有九四离动,井九五旅上体,日在上,日之明也。 因初六、丰九四曰幽不明者,日在西而隐伏也。 大有、贲、同人、明夷曰文明者,离居二五也。 坤为文,又为光者,日月之明无所不及也。 孟子曰:日月有明,容光必照。 管辂曰:日中为光。 易九言光者,皆明之所及也。 坤之化光者,舍坎离也。 观之观光者,四五交也。 颐之光者,四施初也。 決之光者,离自下升也。 未济之光者,二五易也。 需光亨者,大壮四之五,日西月东,四五得位也。 凡言未光者,皆未能行也。 屯九五,未之二也。 噬嗑九四,噬六五而后光也。 晋上九反三自治而后光也。 決九五,中行上决而后光也。 萃九五之二而后光也。 凡言光明者,兼体用也。 老子曰:用其光,复归于明。 体用合一,光明无尽,履刚中正而不倚,故离目下升,光明不疚。 言无私照也。 谦以刚济柔,故坎自上降,万物化光,言皆相见也。 艮行止动静,不失其时,故坎离下济,其道光明,言久不息也。 凡言光大者,其象与光明同。 曰大者,指阳爻也。 坤曰光大者,初三五也。 涣六四曰光大者,二从四也。 咸九四可以光大者,九也。 四来初往则离坎成,四往初来则离坎毁,未光大也。 益自否之九四,三变离坎而成益,大者,光也。 言光辉者,日月之光挥散也。 言晖者,主离日也。 管辂曰:朝日为晖。 或曰:星辰何象也? 曰:艮离也。 邵雍曰:离为星。 贲艮上离下。 彖曰:柔来文刚,又曰:分刚上而文柔,天文也。 班固曰:阴阳之精,其本在地。 张衡曰:地有山岳,精钟为星。 盖星辰者,地之精气,上发乎天而有光耀者也。 星,日之余也;辰,月之余也。 月生于日之所照也。 众星被耀,因水转光,三辰同形,阴阳相配,其体则艮也。 河洛篇曰:天中极星,昆仑之墟。 天门明堂,太山之精。 中挺,三台也。 五灵,诸侯也。 岍𡵨、荆山、壶口、雷首、太岳、砥枉,东方之宿也。 析城、王屋、太行、恒山、碣石、西倾、朱圉,北方之宿也。 鸟鼠、太华、熊耳、外方、桐柏、嶓蒙、陪尾,西方之宿也。 荆山,内方、大别、岷山、衡山、九江、敷浅原,南方之宿也。 九隘之险,九河之曲,漾水三危,汶江九折,上为列星。 诸贤之论,不诡于经矣。 故精𭣧气歇,坎极离见,乃有陨星,其光烛地者,离也。 陨而成石,或为阜堆尘沙者,艮也。 电,阳光,雷,阳声。 阳自子息而至春分,四阳成大壮,雷乃发声,后五日始电。 阴自午消而至秋分,四阴成观,雷乃收声。 电亦不作,震动也。 不动则声光何由而发? 笑者目动,怒者目光, 发而鸣者有光,振衣有声者有光。 离震交也。 噬嗑丰,离震合也。 戛竹钻木,两石相击,其火必出,动极也。 子云曰:观雷观火,为盈为实,天收其声,地藏其热。 盈实者,阳息也。 震与兑交,离与坎交,故雷电而雨降。 为中女为甲胄者,离外实中虚,有甲之象。 在上为胄,在下为甲。 先儒谓巽为绳,缮甲也。 为戈兵者,乾为金,离火煆之火锐上戈兵也。 兵有五,言兵则五兵具矣。 同人解決萃曰:戎者,戈兵戎器也。 噬嗑旅言矢,乾金火煅,锐上为镞,巽木为干,加于坎弓之上矢也。 旅巽言斧者,兑为决断也。 归妹言刲者,交兑金为刀兵也。 小过言戕者,外杀也。 谦既济未济言伐者,自上伐下,入其险阻也。 谦又言侵伐者,侵削其地而后伐也。 子曰:萃无离也,何以除戎器? 曰:原其始也,临变明夷大过,萃自小过,离变坎兑巽,坎为㨂,有简治弊恶,修缮戎兵之象。 或曰:制器者尚象,蚩尤铸兵,亦知取象乎? 曰:蚩尢不能也。 夫子曰:蚩尤,惛欲无厌者也,何器之能作? 蜂虿挟螫而生,见害而校,以卫厥身者也。 人生有喜怒,故兵之作,与民俱生。 为大腹者,坤为腹,有容也。 坤二五易乾成离,阳为大,故为大腹。 内虚外坚实,大腹之象。 大有九四动,非大腹也。 曰匪其彭。 明夷九四之三,震为左,曰左腹。 井九二坤腹,器有兑口。 离大腹曰瓮。 渐九三,坎夫离妇,与四相易。 坎往离毁,曰妇孕不育。 离燥,故为乾卦。 于日为烜,于木为槁。 渐初六艮动成离之二,坎水之傍乾而可止崖也。 崖谓之干,震其究为乾,故曰其䆒为健。 巽其究为震,故曰其究为燥卦。 卦变也。 观此二卦,则知乾、坤、坎、离、艮、兑其究皆变,乾健,独不言卦者,无非乾也。 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五者皆大腹,离也。 为鳖者,离交巽也。 巽位巳,巳为蛇,故蛇或化鳖,蛇鸣而鳖应。 为鼋者,交乾也。 郭璞筮遇需之复,曰:鼍也。 为蟹者,巽交离也。 蟹连两目,重离也。 托于蛇𬶛之穴,亦巽也。 鳖蟹其中皆黄。 坤之二五乎。 璞筮遇咸之井,曰:东方当有蟹食稼。 咸巽井离坎,兑变震也。 为蠃者,兑交离也。 附蠃生于池泽,蜗生于暑雨,螺生于月旋,震六二、旅六二、九四、巽上九、兑九四、噬嗑六二变,皆兑交离也。 为蚌者,离交坎也。 千岁之燕为蛤,雀为蛤,伏翼为蛤,雉为蜃,雕为蛎。 方诸泣月,𧉻胎含珠,离坎也。 为龟者,坎交离也。 北方玄枵之次为龟蛇,故龟游山泽,出入水火,含神负智,得坎离之正乎。 颐损益三卦皆然。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康节论木曰:枝干土石也,故岁不易。 叶花水火也,故岁易。 横渠曰:离为乾卦,其于木也,为科上槁,附而燥也。 然则横渠所谓附而燥,即康节所谓叶花也。 郑康成曰:科上者,阴在内为疾。 虞翻曰:巽虫食心,故上槁。 宋衷孔颖达以科为空中,然则诸儒又以科上虫病为槁矣。 为牧牛者,坤为牛,艮为小子,艮坤变离,牧牛也。 谦初六变九是巳。 坤变离,柔丽中正,畜之以刚正畜牛也。 离六二、六五是巳。 牧者以柔养刚,畜者以刚制柔。 王洙本作牝牛。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艮积于下,止于上。 二阴含阳,土石聚焉。 蒙、贲、剥、大畜、颐、艮、咸、遁、蹇、渐、旅皆曰山,以三画卦言也。 为丘,为陵、为陆者,以重卦言也。 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 而丘有一成、再成、三成,如昆仑亦曰丘。 故重艮以三为陆,四为陵,五为丘,上为山。 太玄九地,七为下山,八为中山,九为上山。 准易也。 渐九三艮渐坤。 高者平矣。 高平曰陆。 上九动成六六。 降九升亦高者平也。 同人九三动以四为陵。 震六二以四为陵。 渐五应二而历四三亦曰陵。 贲六五。 颐六二。 拂五。 涣四以五皆曰丘。 随上六。 升六四。 以九三升而之上。 皆曰山。 坎五艮言丘陵足矣。 又曰山川丘陵者。 坎变则蒙。 极其险言之。 五行以艮为土。 太玄以山为金者。 山土石也。 石者土之实。 故为土石金类也。 故又为金。 震为大途。 动而行。 莫之止也。 交艮为径路。 止而行。 行而止也。 艮者震之反。 山径之蹊。 则行者改步矣。 又为巷者,通乎家,以达内外二为家。 山,土石也。 水流山则土去而石见。 故艮坎为石。 为小石。 豫六二以四为石是也。 困六二否艮交坎,故困于石。 渐六二曰磐者,二五相易,坎变巽,艮艮为石也。 辟乾为门。 阖坤为户。 艮土东北,当启闭之际。 门阙也。 艮为宗庙者,六也。 一六坎也。 坎者,鬼之所归。 太玄以一六为庙,故艮为门阙,在宗庙之位为庙,萃、震、涣、损是也。 为宫者,止于中也。 太一出阳入阴,息于中宫。 坎艮坤为宫,在旅为次,在野为庐。 又为牗者,宫之户,坎其傍以通明也。 故艮坤坎离为牗,巽为草木,艮阳止也。 止于上为果,止于下为蓏。 蓏,瓜瓠之属。 乾为圜,为阍。 寺者,阍,守门者也。 寺,守巷者也。 郭璞筮遇豫之小过曰:当有群鱼入州城寺舍。 言小过艮也。 艮为手,又为指者,在上体为手指,止者动也。 在下体为足指者,动者止也。 震动艮止相反也。 曰趾者,趾在下体之下,鼎足亦谓之趾。 噬嗑初九、贲初九,鼎初六,艮初六,三爻以初应四,皆艮止震动而在下体之下,故曰趾。 或曰:大壮決初九,何取于艮? 曰:大壮,遁之反也。 遁艮为指,反而成震,为足指。 決即大壮,积而成刚,故曰壮于前趾。 前趾谓大壮也。 趾又谓之拇者。 拇。 足大指也。 拇,手大指也。 阳为大咸。 初六感九四。 解九四应初六。 皆以阴变阳。 而解者。 蹇之反解震即蹇艮也。 为狗。 上言艮为狗者。 狗马之狗也。 此言为狗者。 熊虎子字当作狗。 尔雅曰:熊虎丑。 其子狗。 盖虎子未有文。 犹狗也。 虞翻马融、郭璞以兑艮为虎。 艮者。 寅位也。 艮䆒成兑。 故艮为虎子。 又为黔喙之属成兑。 则坤交乾而有文矣。 为鼠者,艮交坎也。 天文虚为鼠。 玉衡之星为鼠。 其艮之九三爻乎。 晋九四是也。 郭璞筮遇咸之井曰。 东方当有蟹鼠为灾。 亦艮坎也。 坎虚在子,故子为鼠。 昼止者艮也,夜动者坎也。 穴土者艮也,隐伏而窃者坎也。 蟹或化鼠,焚蟹致鼠。 坎离交也。 艮反为震,故有缘木之鼠。 坎极成离,故有飞鼠火鼠。 豹文之鼠。 鸟鼠同穴者,坎离之合乎。 鼷鼠食牛者,水土相伤乎。 传曰:曾谿之鼠,冰下出焉。 是亦艮坎而已。 为黔喙之属者。 坎为玄。 坎变艮则玄在前。 故郑康成曰。 取其为山兽。 寅为虎狸亦是也。 寅即艮也。 屯九三艮震为鹿。 角者艮之阳。 蹄者震之阳。 躁者震也。 止而伏者艮也。 阴生而鹿角解。 震反巽也。 阳生而麋角解。 巽反震也。 麋鹿类也。 故麋与鹿游。 龙,震也,故鹿与龙游。 刘牧曰:鹿性决躁,其角反生,震象也。 颐九四,革九五,兑艮为虎,上六为豹。 解九二,未济,艮坎为狐。 或曰:艮兑一也。 革上六何以为豹? 曰:上六阴爻,离九三,文之过也。 天文箕为豹,尾为虎,同在艮履,何取于艮乎? 曰:伏艮也。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者,坤为众多坚节。 乾刚也。 三索故多节。 否九五坚多节之木在田上上玄下黄桑也。 郭璞筮遇家人之蒙,巽变艮为高松松,坚多节也。 为鼻者,传曰:鼻者面之山,兑为口,山泽通气,故鼻口相为用。 噬嗑六二动,故噬肤灭鼻。 睽六三艮成兑,形其鼻也,故其人天且劓。 或为肤,为皮革者,皮兼肌言之曰肤。 肌其阴也。 肉为阴,充其肤者,阳气也。 马融曰:柔脆肥美曰肤。 皮者,舍肉而言,革则坚矣。 通鸟兽言之,艮之阳也。 为虎,为狐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 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 泽者,水之聚。 二阳沈于下,一阴见于上,乾阳为美,阳沈于下,钟美矣。 太玄之沈曰:阴怀于阳,阳怀于阴,在志玄宫。 然坎兑一也,故坎壅成泽,泽决成川。 为少女,为巫者,兑变巽兑为口,尚口而巽进且退者,巫也。 巽九二是也。 或为史,升而为史,降而为巫,尚口则一也。 为口者,说见于外也。 为舌者,动于内也。 口为言,太玄四八为金,于五事为言。 为辞者,言成文也。 乾三动成兑,离是也。 笑者,目动而声出于口,故兑离又为笑为嘻。 嘻者,笑无节也。 嗟者,忧而发于声也。 笑者,得位得应,喜而后笑也。 嗟者,失位失应,忧而后嗟也。 号者,大声出于口也。 故兑。 巽为号,巽为风。 风者,天之号令。 风鸣窍穴,有号呼之象。 号啕者,号哭之声。 号呼而又有哭象也。 告者,决之也。 或取决于彼。 戒者,告戒也。 问者,有所疑也。 允者,口顺从也。 诉者,恐惧而诉也。 食者口就之也。 不食者口不应也。 明夷初六可食而不食者,义不食也。 颐为求口实者,兑变临也。 咸九五曰:脢者口之下心之上也。 为毁折者,阴见则阳毁,阴升则阳折,物极而穷。 噬嗑六二、上九为减,离九四为弃毁也。 丰大象九三离上九之五。 鼎四之初为折㤗兑变贲之离坎艮为无敢折狱。 又为刑杀者。 兑正秋也。 变坎为刑。 自决有罪言之。 坎为狱。 自屠畜言之。 坎为血。 故蒙初六曰刑人。 丰曰致刑,归妺曰刲既。 济曰杀。 萃独曰用大牲者。 有杀牛之象。 无坎血也。 为附者兑反艮也。 为决者,兑也。 阴盛阳微则阳附阴,阳盛阴微则阳决阴。 剥一阳五阴,故曰山附于地。 決一阴五阳,故曰刚决柔也。 或附或决,时也。 其于地也为刚卤者,水动而往,刚留于泽为卤,刚而柔为沙,需之九二是也。 水畜于泽下为咸,咸无水亦为卤,困之大象是也。 主父偃所谓地固泽咸。 卤不生五榖。 咸亦谓之卤。 咸生卤也。 咸泽之下成玄精。 洞穴中水凝为钟乳。 黄帝书曰。 湿化生金石。 虞翻曰。 乾二阳在下。 故刚。 泽水润下。 故咸。 沙水中之阳。 阳动而水泉动。 水动生沙。 刚其阳也。 柔者。 散而未聚也。 沙聚成石,沙石生金。 兑反为艮,艮兑之阳皆乾。 医书,寒入水府为沙石,寒亦乾也。 为妾者,遁九三兑女伏于下,与艮同位。 艮小子,坤为臣。 臣,仆也,故以伏兑为妾。 六四,兑来奔初为妾。 自初言之,得妾也。 传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巽,离女也。 兑独为妾者,娶论年德而得妾者。 以其子。 故常少为羊。 郑康成本作阳。 虞翻本作羔。 今从郑。 郑曰。 此阳谓为养无家女。 行赁炊爨。 今时有之。 贱于妾也。 按尔雅。 阳予也。 郭璞引鲁诗曰。 阳如之何。 又曰。 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阳。 璞筮遇咸之渐曰。 兑为贱女。 戏倒阴阳。 盖咸兑变巽阴阳颠倒遁九三,鼎初六之四,爻位皆正,咸渐之变,爻位不正,故为贱妾。 阳,妾之贱者也。 归妹六三兑女不正为须。 须,贱女。 阳之象平为常,先儒谓西方之神,误也。 当在坤后,简编错乱耳。 易坤为常,以阴从阳,常也。 地从天,子从父,臣从君,妇从夫,少从长,卑从尊,故坤顺得常。 又曰后得主而有常也。 六二二五相易十年乃字,为反常。 需初九:需于郊,不犯难行,须六四下交而后行。 师六四阴从阳,当顺九二,知其不可变而反次,皆曰未失常。 为辅颊。 乾艮为辅,乾为首,艮止于上辅也。 又为辅颊者,连兑也,而悦于首。 颊,面颊也。 周易说卦传第九。 发布时间:2025-08-11 14:09:2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