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汉上先生履历 内容: 除春秋博士告词:敕迪功郎朱震:孔子曰:吾志在春秋。 又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是经之不用于世,果遵何说哉? 朕比诏立学官,用以取士,命汝往处师席。 尔其推明三家之同异,与诸生切磨,以求合于圣人之意,罔俾汉儒专以名家,则称朕旨。 可特授依前官守太学春秋博士。 靖康元年五月九日,除太学春秋博士告词:敕宣教郎朱震: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岂特当时为然,使千百载之后犹凛然畏之,此经所以久郁而不明也。 朕比命列子博士训迪诸生,尔以修洁该洽而膺是选,必能明圣人作经之旨,使学者有考焉。 勉称厥职,予则汝嘉。 可特授依前宣教郎、太学春秋博士填见阙。 靖康元年十月二十日除秘书郎告词。 敕:宣教郎、太学博士朱震中:秘雠书极天下豪俊之选,异时贵臣用事,至参用医卜之流,牛骥同群,可为太息。 肆朕初载,遴柬儒术之英。 尔以文艺有闻,首置兹选。 进与群髦之列,益观未见之书。 三箧巳亡,且询安世。 勉思刻厉,将有试焉。 可特授依前宣教郎、秘书省校书郎。 靖康元年十一月六日,除祠部员外郎。 告词。 敕:左宣教郎朱震:朕旁求俊乂,列置文昌,非徒使之分职率属,允釐庶事。 而众正在位,则朝廷自尊。 尔涉道精淳,存心乐易,强学力行,白首不衰。 闻望之休,溢于予听。 嘉其敷奏之美,喜见德人之容。 郎选甚高,祠曹务简。 往共乃职,体朕眷私。 可特授依前官守尚书祠部员外郎。 绍兴四年十月五日除秘书少监告词。 敕左奉议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朱震。 朕惟否泰二卦,论君子小人消长之理甚明。 或者谓消长系乎时数,此大不然。 上下交而其志同,于时为泰,故君子以其彚征。 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于时为否,故君子以俭德避难而巳。 尔学古通经,特立守正,粹然君子人也,固穷乡闾,累经除召。 今者惠然肯来,就我荣禄。 朕以尔之避就,卜时否泰,其庶几焉。 蓬山宝藏,乃今日养才之地也,用尔为贰,盖不徒然。 朕知尔旧矣,奚俟深训。 可特授依前官试秘书少监。 绍兴五年二月十六日,除秘书少监兼侍讲告词。 左奉议郎、试秘书少监朱震可特授依前左奉议郎、试秘书少监、兼侍讲、左朝奉大夫、守宗正少卿、兼直史馆范冲等:学之为王者事,其巳久矣。 虽二帝三王,盖尝汲汲于此。 朕于国家多艰之际,不废祖宗故事,爰命儒学之臣,环侍便坐,讲经史,敷求政礼,以广聪明。 尔等操履端方,学问该洽,通今古,达于治乱之原,其必有裨。 吾不逮宜,自卿监之联,兼陪经幄之职,益思报称,以副旁求。 可依前件。 绍兴五年闰二月五日转承议郎告词。 敕左奉议郎、试秘书少监兼侍讲朱震:朕纂极之初,推旷荡之泽,士大夫京秩而上,例进一等,盖祖宗旧制也。 尔方投闲在远,积有岁年,而恩未沾及,恬退之风,有足嘉者。 序进厥官,往其祗服。 可特授左承议郎,依前秘书少监兼侍讲。 绍兴五年三月九日除起居郎。 告词:敕左承议郎、秘书少监兼侍讲朱震:孔子称天下归仁,曰: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人君托于王公之上,一言一动,则必记之。 是欲克巳复礼,俾天下之归也。 设官之意,其深矣乎! 以尔习于春秋,明乎褒贬,经筵劝讲,开益为多。 命尔立螭,记予言动。 官分左右,职固不殊。 朕知戒非礼之为,尔其谨必书之职。 可特授依前左承议郎、守起居郎、兼侍讲。 绍兴五年五月三日,除兼资善堂赞读告词。 敕左承议郎、守起居郎、兼侍讲、赐绯鱼袋朱震:朕惟蒙之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盖泉之初,未有所之,如人之蒙,未知所适。 泉决之东西,蒙导之邪正。 亦惟其人而巳矣。 以尔纯白内备。 博见洽闻。 羲易麟经。 尤所精贯。 华光劝讲。 宏益滋多。 方开学于南宫。 久注心于旧德。 赞读资善。 汝往惟谐。 既正朕之不难。 宜诲蒙之无倦。 兼职虽众。 应用莫穷。 勿嫌拜赐之频。 实繄稽古之力。 其益懋哉。 可特授依前官兼侍讲兼资善堂赞读。 绍兴五年六月三日除中书舍人兼资善堂翊善告词。 敕:昔者周穆继南征之后,无讨贼之心。 逮乎平王为东迁之君,无兴复之志。 观其告命,泰然与成康之世无异,君子是以知周德之衰矣。 乌乎。 有能宣吾恻怛难喻之情,如建武奉天诏书,以助中兴之功者乎? 左朝奉郎、守起居郎、兼侍讲、兼资善堂赞读、赐绯鱼袋朱震,学博而造深,行和而志正,以道献替,简于朕心。 升擢纶诰之司,仍卒金华之业,尚贤西学,谕教如初。 夫士以得君为难,而朕之知汝者厚矣。 论思润色,尚往钦哉。 必无愧于古人,乃有辞于永世。 可特授依前官、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兼资善堂翊善。 绍兴五年八月十七日,转朝散郎。 告词。 敕:典谟训诰,皆上古之书;笔削春秋,著先王之志。 其文虽史,垂世为经。 朕仰奉孙谋,恭绳祖武。 览裕陵之实录,悼私史之谤言。 譬夫氛祲之兴,或掩昭回之象。 乃诏群彦,同次旧文。 左朝奉郎、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兼资善堂翊善、赐紫金鱼袋朱震,学贯九流,趋皇极会归之要;识深五传,穷古人述作之原。 顷预编摩,克严去取,兹阅奏篇之上,弥嘉汗简之劳。 十九年之勋德既昭,千万世之楷模斯在。 祖宗有庆,非出朕私,爵秩所加,式为尔宠。 名附不刊之典,实彰有永之辞。 可特授左朝散郎,依前试中书舍人。 绍兴五年十月七日,转左朝请郎告词。 敕:朕惟帝王之治,求端于天。 是以察璇玑者协时月正日,陈洪范者省岁月日时。 本天理而时措之,后王用智力而持世曲学,判天人为两途。 凡历象授民之妙,散为术家。 至于闰余失次,摄提无纪,以为是固然,而不知其拂天害民,乱之大者也。 左朝散郎、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兼资善堂翊善、赐紫金鱼袋朱震,学深象数,智潜幽眇,会于道要,得其本原。 属历法之有差,视算家而参正。 成书来上,七政以齐。 虽史迁之起太初,子云之明三统,不得专美,予用嘉之。 序进一官,少旌劳绩,是谓德赏,往其钦承。 可特授左朝请郎,余依前。 绍兴五年十月二十二日除给事中告词。 敕:自昔有事殿内之臣,不过侍左右、掌顾问而巳,然犹遴择名儒,以充此选。 矧今万务出入,皆属东台,时当艰危,动关兴废。 其或行事不协于中,任官不厌于众,虽有君命,皆得駮而正之,其职可谓重矣。 肆求闻人,今以命汝。 左朝请郎、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兼资善堂翊善,赐紫金鱼袋朱震,学际天人,识穷理乱,年德俱懋,望实素隆。 演诰西垣,荣问益畅,进司琐闼,公议允谐。 夫纠其乖违,俾庶政孚于群听;审其奏述,使下情得而上通,则朕为得人,而汝为称职,岂不休哉! 可特授依前左朝请郎、试给事中,余如故。 绍兴六年正月十六日,转左朝奉大夫告词:敕:朕深惟国本,茂建宗支。 朝夕端士之亲,冀性习于为善;博约前言之识,俾学富于多闻。 聿就终篇,可无褒律。 翰林学士、左朝请郎、知制诰、兼侍读、兼资善堂翊善、赐紫金鱼袋朱, 心潜六艺,文贯九流。 廷论倚如蓍龟,正人赖为领袖。 雍容视草,何独润色之工;密勿告猷,备罄论思之益。 属宗藩之谕教,嘉术业之向成。 畴稽古之勤,既车服之是锡。 懋增秩之渥,抑典故之具存。 尚坚调护之功,用究师儒之效。 眷予耆艾,奚假训词。 可特授左朝奉大夫,依前翰林学士、知制诰,余如故。 绍兴六年十一月三日,乞宫观差遣不允。 诏敕:朱 省札子奏乞除一在外宫劝差遣事,具悉。 朕以王教存乎篇籍,方儒学之是咨;老成重于典刑,实朝廷之所赖。 故详延于瑰硕,以参靡于古今。 卿道术深明,文辞英妙。 耆名高义,足以为群士之羽仪;博物洽闻,足以备一时之访问。 禁林递直,岁律载周。 侍经幄之燕间,谨宗藩之训导。 国侨润色,非有官职之甚劳;陆䞇腹心,尚倚神明之克壮。 奉身而退,匪朕所闻,其体眷怀,母重来请所请宜不允,仍不得再有陈请。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再乞宫观,不允。 诏:卿文足以达意,学足以明理,行足以正人。 兼是三者,故处以视草横经之地,且使从吾嗣子之遊,既有年矣。 遽览奏章,引疾丏外,辞意甚切,朕为之动心焉。 夫德齿俱懋,固平日之所尊;气体失平,亦老者之常事。 姑务休养,以期清明,使朝廷之所宝惟贤,则四方必仰朕之德,岂小补哉!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辞免翰林学士。 不允。 诏敕:朱 省所奏辞免翰林学士、知制诰恩命事,具悉。 昔陆䞇为学士,国有大政,参裁可否,兴元戡难之功,实多文怀之助。 卿学造壸域,识通系表,文章典雅,无愧昔人,议论坚明,有补当世。 越朕初载,杖策军门,谊先国家,节贯华皓。 老成在服,厥有典刑。 俾代予言,以纾素缊。 岂特资其讨论润色之益,亦将托以腹心耳目之寄焉。 尚执谦挥,殆非所望。 亟共乃服,母复费辞。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再乞宫观,不允。 诏敕朱 乞除在外宫观事,具悉。 卿学高诸儒,名映一代。 从朕艰难之际,实惟旧人。 蔼然德义之风,信于多士。 契阔累岁,登崇近班。 大册高文,佐时戡难。 博物强记,益朕多闻。 国有老成,众无异论。 朕方知九德之行,灼见三俊之心,庶无遗材,用齐多故。 虽山林隐居之士,尚当结绶而来;顾朝廷领袖之贤,乃欲奉身而去。 况神明之克壮,何疾病之可言。 览观来章,殊拂朕眷。 勉安厥位,母复有云。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辞免建国公、听读尚书终篇恩命不允。 诏:𢽟朱 所奏辞免转一官恩命事具悉。 朕择本支以隆国势,修劝导而备官司,其有成劳,可无褒命。 卿经术深懿,独高诸儒,德性纯明,自倾多士。 为时耆旧,适副简求,日陈道义之言,助子诗、礼之训。 肆稽故事,以宠毕章。 朕方擢先王厉世之规,通天下赴功之志,虽疏远之吏,抛末之庸,并录不遗,以劝为善。 况如卿者,其可辞乎? 何为上书,遽求反令,固难曲徇其趣。 钦承所请。 宜不允。 再辞,不允。 诏:朕以卿道艺深明,行能高妙,传授经业,训迪宗藩。 俾通上古之书,宜从增秩之赏。 而乃屡陈悃愊,力避宠荣。 夫尊贤显功,盖人主驭臣之柄;而难进易避,亦师儒厉俗之规。 使勤劳而见知者尚或固辞,则虚伪而幸进者庶几有耻。 豆惟勉从于尔志,抑亦少劝于士风。 载亮冲怀,不忘嘉叹。 乞宫观。 不允。 诏:朕寤怀英贤,共图康济。 虽山林隐逸之士,尚不倦于招徕;矧朝廷耆艾之儒,岂忍使其轻去。 卿学穷圣域,行允廷佥,论必据经,文推华国。 扬,历禁涂之久,备观辰告之忠。 不独朕知卿之既深,亦惟卿守义之甚固。 老成在列,多士朋来,胡为抗章,遽欲引退。 与其洁身而辞位,希廉士之风;熟若尽道以致君,卒贤人之业。 勉体至意,母重有陈。 所请宜不允赠官告词。 𢽟! 死生之道,通乎昼夜,达者以为当然;君臣之义,笃于始终,有国以为令典。 逮此告终之问,敢忘哀赠之恩。 故翰林学士、左朝奉大夫致仕、长林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朱, 蚤以词华,亟跻膴仕,晚由学术,荐更禁涂。 惊怛化之无常,怅徽音之如在,子有憗遗之感,人怀殄瘁之悲。 考于故常,申此赠典。 百身可赎,兴怀不朽之规;一鉴云亡,徒有无从之涕。 精爽不昧,宜歆此恩。 可特赠左中大夫,余如故。 绍兴八年七月三日回。 朱八行子发启。 胡文定公安国。 荐章交剡,公议甚孚。 凡属俊游,共欣荣问。 学正八行赋才雄骜,受业精通。 手披万卷之书,要归卓约;笔扫千军之阵,耻尚浮华。 有言必务于躬行,所得多繇于心了。 家庭素履,岂求闻达之方。 郡国诸侯,乐任宾兴之职。 夜鹤不惊于佩帐,大鹏正假于扶摇。 言念迂愚,久敦情好。 论交莫逆,固蕲美誉之彰;惩沸误吹,初绝游谈之助。 盍相忘于微笑,尚伸贶于长笺。 过形引重之词,弥服推先之义。 然贤者名高而责备,物情利及而争归。 圣门之实学难穷,人境之虚荣易惑。 平居把袂,最钦松桂之姿。 得路彯缨,更砺冰霜之节。 证明吾道,倚仗英抛。 祭文:维绍兴八年岁次戊午七月庚申朔十七日辛丑,左朝散郎、试尚书吏部侍郎、兼详定一司𢽟令晏敦复、左朝散大夫、试尚书户部侍郎、兼详定一司𢽟今李弥逊,左中大夫、试尚书礼部侍郎曾开,左朝请郎、试尚书兵部侍郎张焘,左朝奉大夫、新除尚书兵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兼侍讲吴圭,左朝奉大夫、试给事中兼侍讲张致远,左朝奉大夫试给事中兼史馆修撰勾涛,左朝奉郎试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兼侍讲吕本中,左朝请郎试中书舍人楼照,左朝请郎试中书舍人勾龙如渊、左朝请郎权尚书吏部侍郎魏玒,左奉议郎权礼部侍郎张九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侍读内翰翊善朱公之灵。 惟公老于田亩,困于州县,白首穷经,意则不倦。 视彼世人,奚贵奚贱。 不义而得,吾亦不愿。 一昨召来,遇知明主。 金马玉堂,四涉寒暑。 以经决事,随事有补。 位高职卑,亦莫公侮。 不传之要,自得之妙。 惟公知之,固世所笑。 彼笑何伤,公亦自强。 愈老愈壮,虽死不亡。 识公日浅,相知则深。 公病不起,孰不痛心。 凉风应时,白露日侵。 薄酒寓哀,公或肯临。 尚飨。 发布时间:2025-08-11 14:20:2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