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慈、俭、和、静”四字可以延年 内容: 圃翁曰:昔人论致寿之道有四:曰慈、曰俭、曰和、曰静。 人能慈心于物,不为一切害人之事,即一言有损于人,亦不轻发。 推之戒杀生,以惜物命,慎剪伐以养天和,无论冥报不爽。 即胸中一段慈祥恺悌之气,自然灾沴不干,而可以长寿矣。 人生享福,皆有分数。 惜福之人,福尝有余。 暴殄之人,易至罄竭。 故老氏以俭为宝,不止财用当俭而已,一切事常思节啬之义,方有余地。 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俭于言语,可以养气息非;俭于交游,可以择友寡过;俭于酬酢,可以养身息劳;俭于夜坐,可以安神舒体;俭于饮酒,可以清心养德;俭于思虑,可以蠲烦去扰。 凡事省得一分,即受一分之益。 大约天下事万不得已者,不过十之一二。 初见以为不可已,细算之亦非万不可已。 如此逐渐省去,但日见事之少。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今试问劳扰烦苦之人,此事亦尽可已。 果属万不可已者乎,当必恍然自失矣。 人常和悦,则心气冲而五脏安。 昔人所谓养欢喜。 发布时间:2025-08-13 10:16:4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5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