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十四 酒诫 内容: 抱朴子曰:目之所好,不可从也;耳之所乐,不可顺也;鼻之所喜,不可任也;口之所嗜,不可随也;心之所欲,不可恣也。 故惑目者,必逸容鲜藻也;惑耳者,必妍音淫声也;惑鼻者,必草臣蕙芬也;惑口者,必珍羞嘉旨也;惑心者,必势利功名也。 五者毕惑,则或承之祸为身患者,不亦信哉! 是以智者严櫽括于性理,不肆神以逐物,检之以恬愉,增之以长算。 其抑情也,剧乎堤防之备决;其御性也,过乎腐辔之乘奔。 故能内保永年,外免衅累也。 盖饥寒难堪者也,而清节者不纳不义之谷帛焉;困贱难居者也,而高尚者不处危乱之荣贵焉。 盖计得则能忍之心全矣,道胜则害性之事弃矣。 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毫分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君子以之败德,小人以之速罪,耽之惑之,鲜不及祸。 世之士人,亦知其然,既莫能绝,又不肯节,纵心口之近欲,轻召灾之根源,似热渴之恣冷,虽适己而身危也。 小大乱丧,亦罔非酒。 然而俗人是酣是湎,其初筵也,抑抑济济,言希容整,咏《湛露》之“厌厌”,歌“在镐”之“恺乐”,举“万寿”之觞,育“温克”之义。 日未移晷,体轻耳热。 夫琉璃海螺之器并用,满酌罚余之令遂急。 醉而不止,拔辖投井。 于是口涌鼻溢,濡首及乱。 屡舞跹跹,舍其坐迁;载号载呶,如沸如羹。 或争辞尚胜,或哑哑独笑,或无对而谈,或呕吐几筵,或值厥足良倡,或冠脱带解。 贞良者流华督之顾眄,怯懦者效庆忌之蕃捷,迟重者蓬转而波扰,整肃者鹿踊而鱼跃。 口讷于寒暑者,皆摇掌而谱声,谦卑而不竞者,悉裨瞻以高交。 廉耻之仪毁,而荒错之疾发;阘茸之性露,而傲佷之态出。 精浊神乱,臧否颠倒。 或奔车走马,赴阬谷而不惮,以九折之阪为虫岂封;或登危蹋颓,虽堕坠而不觉,以吕梁之渊为牛迹也。 或肆仇于器物,或酗醟于妻子;加枉酷于臣仆,用剡锋乎六畜;炽火烈于室庐,掊宝玩于渊流;迁威怒于路人,加暴害于士友。 亵严主以夷戮者,有矣;犯凶人而受困者,有矣。 言虽尚辞,烦而叛理;拜伏徒多,劳悲非敬。 臣子失礼于君亲之前,幼贱悖慢于耆宿之坐。 谓清谈为诋詈,以忠告为侵己。 于是白刃抽而忘思难之虑,棒杖奋而罔顾乎前后。 构漉血之雠,招大辟之祸。 以少凌长,则乡党加重责矣;辱人父兄,则子弟将推刃矣;发人所讳,则壮士不能堪矣;计数深克,则醒者不能恕矣。 起众患于须臾,结百疒阿于膏肓。 奔驷不能追既往之悔,思改而无自反之蹊。 盖智者所深防,而愚人所不免也。 其为祸败,不可胜载。 然而欢集,莫之或释,举白盈耳,不论于能否。 计沥雨留于小余,以稽迟为轻己。 倾匡注于所敬,殷勤变而成薄。 劝之不持,督之不尽,怨色丑音所由而发也。 夫风经府藏,使人惚怳,及其剧者,自伤自虞。 或遇斯疾,莫不忧惧,吞苦忍痛,欲其速愈。 至于醉之病性,何异于兹。 而独居密以逃风,不能割情以节酒。 若畏酒如畏风,憎醉如憎病,则荒沈之咎塞,而流连之失止矣。 夫风之为疾,犹展攻治,酒之为变,在乎呼吸。 及其闷乱,若存若亡,视泰山如弹丸,见沧海如盘盂,仰嚾天堕,俯呼地陷,卧待虎狼,投井赴火,而不谓恶也。 夫用身之如此,亦安能惜敬恭之礼,护喜怒之失哉! 昔仪狄既疏,大禹以兴。 糟丘酒池,辛癸以亡。 丰侯得罪,以戴尊衔怀。 景升荒坏,以三雅之爵。 刘松烂肠,以逃暑之饮。 郭珍发狂,以无日不醉。 信陵之凶短,襄子之乱政,赵武之失众,子反之诛戮,汉惠之伐命,灌夫之灭族,陈遵之遇害,季布之疏斥,子建之免退,徐邈之禁言,皆是物也。 世人好之乐之者甚多,而戒之畏之者至少,彼众我寡,良箴安施? 且愿君节之而已。 曩既年荒谷贵,人有醉者相杀,牧伯因此辄有酒禁,严令重申,官司搜索,收执榜徇者相辱,制鞭而死者太半。 防之弥峻,犯者至多。 至乃穴地而酿,油囊怀酒。 民之好此,可谓笃矣。 余以匹夫之贱,托此空言之书,未如之何矣。 又临民者虽设其法,而不能自断斯物,缓己急人,虽令不从,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以此而教,教安得行;以此而禁,禁安得止哉? 沽卖之家,废业则困,遂修饰赂遗,依凭权右,所属吏不敢问。 无力者独止,而有势者擅市。 张炉专利,乃更倍售,从其酤买,公行靡惮,法轻利重,安能免乎哉? 或人难曰:“夫夏桀殷纣之亡,信陵汉惠之残,声色之过,岂唯酒乎! 以其生患于古,而断之于今,所谓以褒姒丧周,而欲人君废六宫,以阿房之危秦,而使王者结草庵也。 盖闻昊天表酒旗之宿,坤灵挺空桑之化,燎祡员丘,瘗薶圻泽,祼鬯仪彝,寘降神祇,酒为礼也。 千锺百觚,尧舜之饮也。 唯酒无量,仲尼之能也。 姬旦酒肴不撤,故能制礼作乐。 汉高婆娑巨醉,故能斩蛇鞠旅。 于公引满一斛,而断狱益明。 管辂倾仰三斗,而清辩绮粲。 扬云酒不离口,而《太玄》乃就。 子圉醉无所识,而霸功以举。 一瓶之醪倾,而三军之众悦。 解毒之觞行,而盗马之属感。 消忧成礼,策勋饮至,降神合人,非此莫以也。 内速诸父,外将嘉宾,如淮如渑,《春秋》所贵。 由斯言之,安可诫乎? ”抱朴子答曰:“酒旗之宿,则有之矣。 譬犹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水火之原,于是在焉。 然节而宣之,则以养生立功;用之失适,则焚溺而死。 岂可恃悬象之在天,而谓水火不杀人哉? 宜生之具,莫先于食;食之过多,实结症瘕。 况于酒醴之毒物乎! 夫使彼夏桀殷纣信陵汉惠荒流于亡国之淫声,沈溺于倾城之乱色,皆由乎酒熏其性,醉成其势,所以致极情之失,忘修饰之术者也。 我论其本,子识其末,谓非酒祸,祸其安出? 是独知猛雨之沾衣,而不知云气之所作;唯患飞埃之糁目,而不觉飚风之所为也。 “千锺百斛,不经之言,不然之事,明者不信矣。 夫圣人之异自才智,至于形骸非能兼人,有七尺三丈之长,万倍之大也。 一日之饮,安能至是? 仲尼则畏性之变,不敢及乱。 周公则终日百拜,肴乾酒澄。 上圣战战,犹且若斯,况乎庸人,能无悔乎? 汉高应天,承运革命,向虽不醉,犹当斩蛇。 于公聪达,明于听断,小大以情,不失枉直。 是以刑不滥加,世无怨民。 但其健饮,不即废事。 若论大醉,亦俱无知。 决疑之才,何赖于酒? 未闻皋繇甫侯子产释之,醉乃折狱也。 管辂年少,希当剧谈,故假酒势以助胆气。 若过其量,亦必迷错。 及其刺毫厘于爻卦,索鬼神之变化,占气色以决盛衰,聆鸣鸟以知方来,候风云而克吉凶,观碑柏而识祸福,岂复须酒,然后审之? 扬云通人,才高思远,英瞻之富,禀之自天,岂藉外物,以助着述? 及其数饮,由于偶好;亦或有疾,以宜药势耳。 子圉肆志,盖已素定。 虽复不醉,亦于终果。 瓶醪悦众,寓言之喻。 诚能赏罚允当,威恩得所,长算纵横,应机无方,则士思果毅,人乐奋命。 其不然也,虽流酒渊,何补胜负? 缪公饮盗,造次之权,舍法长恶,何足多称哉! 岂如慎之邪? 发布时间:2025-08-13 12:17:5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