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二 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 内容: ◎混元 混元者,记事于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 元气未形,寂寥何有? 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元气运行而天地立焉,造化施张而万物用焉。 混沌者,厥中惟虚,厥外惟无,浩浩荡荡,不可名也。 广大之旨,虽典册未穷,秘妙之基,而玄经可见。 古今之言天者一十八家,爰考否臧,互有得失。 则盖混天仪之述,有其言而亡其法矣。 至如蒙庄《逍遥》之篇,王仲任《论衡》之说,《山海经》考其理舍,列御寇书其清浊,汉武王黄道,张衡铜仪,週髀之书,宣夜之学,昕天安天之旨,晁崇、姚信之流,义趣不同,师资各异。 所以虞喜、虞耸、刘焯、葛洪,宋有承天,梁有祖? 恒,唐朝李淳风,皆有述作。 庐江句股之术,释氏俱舍之谭,或托寓词,或申浮说。 若夫定两规之分次,明二道之运行,经纬不差,上下无爽者,惟浑天法耳。 葛稚川言浑天之状,如鸡子卵中之黄。 地乘天而中居,天乘气而外运,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半出地上,半绕地下。 二十八舍半隐半见。 此乃符上清之奥旨,契玄象之明验矣。 ----------------------------------------◎空洞道君曰:元气于眇莽之内,幽冥之外,生乎空洞。 空洞之内,生乎太无。 太无变而三气明焉。 三气混沌,生乎太虚而立洞,因洞而立无,因无而生有,因有而立空。 空无之化,虚生自然。 上气曰始,中气曰元,下气曰玄。 玄气所生出乎空,元气所生出乎洞,始气所生出乎无。 故一生二,二生三,三者化生以至九玄,从九反一,乃入道真。 气清成天,滓凝成地,中气为和,以成于人。 三气分判,万化禀生;日月列照,五宿焕明。 上三天生于三气之清,处于无上之上,极乎无极也。 ----------------------------------------◎混沌《太始经》云:昔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 溟涬濛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玄黄。 无光无象,无音无声,无宗无祖,幽幽冥冥。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弥纶无外,湛湛空成。 于幽原之中而生一气焉。 化生之后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乃化生三气。 各相去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共生无上也;自无上生后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乃生中二气也,中三气也;中二气、中三气各相去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三合成德,共成玄老也;自玄老生后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乃化生下三气也;下三气各相去九十九万亿九十九万岁,三合成德,共成太上也。 《灵宝经》曰:一气分为玄、元、始三气,而理三宝。 三宝皆三气之尊神,号生三气。 三号合生九气。 九气出乎太空之先,隐乎空洞之中。 无光无象,无形无名,无色无绪,无音无声。 导运御世,开辟玄通,三色混沌,乍存乍亡。 运推数极,三气开光。 气清高澄,积阳成天;气结凝滓,积滞成地。 九气列正,日月星宿,阴阳五行,人民品物,并受成生。 天地万化,自非三气所育,九气所导,莫能生也。 三气为天地之尊,九气为万物之根。 故三合成德,天地之极也。 ----------------------------------------◎混洞《太真科》云:混洞之前,道气未显。 于恍莽之中,有无形象天尊,谓无象可察也。 后经一劫,乃有无名天尊,谓有质可睹,不可名也。 又经一劫,乃生元始天尊,谓有名有质,为万物之初始也。 极道之宗元,挺生乎自然。 寿无亿之数,不始不终,永存绵绵。 消则为气,息则为人。 不无不有,非色非空。 居上境为万天之元,居中境为万化之根,居下境为万帝之尊。 无名可宗,强名曰“道”。 ----------------------------------------◎劫运《上清三天正法经》云:天圆十二纲,地方十二纪。 天纲运关,三百六十轮为一週;地纪推机,三百三十轮为一度。 天运三千六百週为阳勃,地转三千三百度为阴蚀。 天气极于太阴,地气穷于太阳。 故阳激则勃,阴否则蚀,阴阳勃蚀,天地气反。 天地气反,乃谓之小劫。 小劫交则万帝易位,九气改度,日月缩运。 陆地通于九泉,水母决于五河,大鸟屯于龙门,五帝受会于玄都。 当此之时,凶秽灭种,善民存焉。 天运九千九百週为阳蚀,地转九千三百度为阴勃。 阳蚀则气穷于太阴,阴勃则气极于太阳。 故阴否则蚀,阳激则勃。 阴阳蚀勃,则天地改易。 天地改易,谓之大劫。 大劫交则天地翻覆,河海涌决,人沦山没,金玉化消,六合冥一。 白尸飘于无涯,孤爽悲于洪波,大鸟扫秽于灵岳,水母受事于九河,五龙吐气于北元,天马玄辔以徒魔,赤锁伏精于辰门,岁星灭王于金罗,日月昏翳于三豪之馆,五气停晕于九岭之巅,龙王鼓华于东井之上,河侯受对于九海之下,圣君显驾于明霞之馆,五帝科简于善恶。 当此之时,万恶绝种,鬼魔灭迹,八荒四极,万不遗一。 至于天地之会,自非高上三天所不能禳,自无青箓白简所不能脱也。 又云:天关在天西北之角,与斗星相御。 北斗九星,则天关之纲柄,玉晨之华盖,梵行九天十二辰之气。 斗纲运关,则九天并转。 天有四候之门,九天合三十六候。 一昼一夜,则斗纲运关,经一候之门。 昼夜三十六日,则经三十六候都竟。 则是九天一轮,三百六十轮为九天一週。 九天一週,则六天之气皆还上三天。 三天改运促会,以催其度。 三千六百週则为小劫。 小劫交则九气改正,万帝易位,民亡鬼灭,善好清治,六合宁一。 九千九百週为大劫终。 大劫终则九天数尽,六天运穷。 运穷则气激于三五。 群妖凶横,因时而行,放毒灭民。 此皆运穷数极,乘机而鼓,以至于此也。 地机在东南之分,九泉之下。 则九河之口,吐翕灵机,上通天源之淘注,傍吞九洞之渊澳,以十二时纪推四会之水,东回一昼一夜,则气盈并凑。 九河之机昼夜三十三日,机转西北,回东北,张西南,翕东南。 张则溢,翕则亏。 週于四会,天源下流通波,是为一转。 三百三十转为一度。 一度则水母促会于龙王,河侯受封于三天。 三千三百度谓之阴否。 阴否则蚀。 阴蚀则水涌河决,山沦地没。 九千三百度为大劫之终,阴运之极。 当此之时,九泉涌于洪波,水母鼓于龙门,山海冥一,六合坦然。 此阴运之充,地气之激也。 又云:赤精开皇元年七月七日丙午中时,登琳琅之都,月之上馆,受符于元始天王,开金阳玉匮,玄和玉女口命出皇民录谱。 自开皇已前,三象明曜以来,至于开皇,经累亿之劫,天地成败,非可称载。 九天丈人于开皇时,*-定元元,校推劫运,白简青录,得道人名记皇民谱录,数极唐尧。 是为小劫一交。 其中损益,有二十四万人应为得者。 自承唐之后,数四十六丁亥,前后中间甲申之年,乃小劫之会,人名应定。 在此之际,阳九百六,二气离合,吉凶交会。 得过者特为免哉。 然甲申之后,其中壬辰之初,数有九週,至庚子之年,吉凶候见,其道审明。 当有赤星见于东方,白彗干于月门,袄子续党于虫口, 乱群填尸于越川。 人啖其种,万里绝烟。 强臣称霸,弱主蒙尘。 其后当有五灵讳瑞,义合本根。 龙精之后,续族之君,平灭四虏,应符者隆,龙虎之世,三六乃清。 民无横命,柞无危患。 自承唐之后四十六丁亥,是三劫之週。 又从数五十五丁亥至壬辰、癸巳是也,则是大劫之週。 天翻地覆,金玉化消,人沦山没,六合冥一。 天地之改运,非真所如何,惟高上三天,白简青箓,乃得晏鸿翮而腾翔,飞景霄而盼目耳。 此玄和玉女口命,金阳玉匮论天地之成败、吉凶之兆也。 《上清八景飞经》云:大劫之週,三道亏盈,二气合离,理物有期。 承唐之世,阳九放灾,剪除凶勃,搜采上真也。 《老君戒文》云:西向流沙中无量国,有巨石,高二百丈,週旋一千五百里。 巨石北则有芥子城。 壁方四十里,四面石坛高二十丈。 飞仙一岁送一芥子着此城中,以衣拂巨石,令消与平地无别。 芥子城令满中芥子,则时运週劫,世转一阶也。 《灵宝斋戒威仪经诀》下云:石如昆山,芥子满四十里。 中天人罗衣百年一度,拂尽此石;取芥子一枚,譬如一劫之终。 若是之久,谁当悟斯者也? 又《灵宝天地运度经》云:灵宝自然运度,有大阳九、大百六也;小阳九、小百六也。 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也。 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也。 夫天厄谓之阳九也,地亏谓之百六也。 至金天氏之后甲申之岁,是其天地运度,否泰所终,阳九百六会。 至时道德方明,凶丑顿肆,圣君受任于壬辰之年也。 ----------------------------------------◎太上老君开天经盖闻未有天地之间,太清之外,不可称计。 虚无之里,寂寞无表。 无天无地,无阴无阳;无日无月,无晶无光;无东无西,无青无黄;无南无北,无柔无刚;无覆无载,无坏无藏;无贤无圣,无忠无良;无去无来,无生无亡;无前无后,无圆无方。 百亿变化,浩浩荡荡。 无形无象,自然空玄。 穷之难极,无量无边;无高无下,无等无偏;无左无右,高下自然。 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外,玄虚之中。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之而生。 八表之外,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 洪元之时,亦未有天地,虚空未分,清浊未判。 玄虚寂寥之里,洪元一治,至于万劫。 洪元既判,而有混元。 混元一治,万劫至于百成。 百成亦八十一万年而有太初。 太初之时,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 口吐《开天经》一部,四十八万卷。 一卷有四十八万字。 一字辟方一百里,以教太初。 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溟涬鸿濛,置立形象,安竖南北,制正东西,开暗显明,光格四维。 上下、内外、表里、长短、粗细、雌雄、白黑、大小、尊卑,常如夜行。 太初得此老君开天之经,清浊已分。 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 三纲既分,从此始有天地,犹未有日月。 天欲化物,无方可变,便乃置生日月在其中,下照暗冥。 太初时虽有日月,未有人民。 渐始初生,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间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 天地既空,三分始有,生生之类,无形之象,各受一气而生。 或有朴气而生者,山石是也;动气而生者,飞走是也;精气而生者,人是也。 万物之中,人最为贵。 太初一治,至于万劫。 人民之初,故曰太初。 是时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识名。 太初既没,而有太始。 太始之时,老君下为师,口吐《太始经》一部,教其太始。 置立天下九十一劫。 九十一劫者至于百成。 百成者亦八十一万年。 太始者,万物之始也,故曰太始。 流转成练素象于中而见气,实自变得成阴阳。 太始既没而有太素。 太素之时,老君下降为师,教示太素,以法天下。 八十一劫,至于百成,亦八十一万年。 太素者,万物之素,故曰太素。 太初已下,太素已来,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 死不知葬埋,弃尸于远野,名曰上古。 太素既没而有混沌。 混沌之时,始有山川。 老君下为师,教示混沌,以治天下。 七十二劫,混沌流行,成其山川,五岳四渎,高下尊卑,乃其始起也。 混沌以来始有识名。 混沌号生二子,大者胡臣,小者胡灵。 胡臣死为山岳神,胡灵死为水神,因即名为五岳四渎,山川高下。 混沌既没而有九宫。 九宫之时,老君下为师,口吐《乾坤经》一部,结其九宫,识名天地。 清气为天,浊气为地。 从九宫以来,天是阳,地是阴。 阳者刚强,远视难睹,在天成象,日月星辰是也;在地成形,五岳四渎是也;在人成生,心肝五脏是也。 分别名之有异,总而名之是一也。 取三刚名也。 九宫没后而有元皇。 元皇之时,老君下为师,口吐《元皇经》一部,教元皇治于天下,始有皇化,通流后代,以渐成之。 元皇之后次有太上皇。 太上皇之时,老君下为师,教示太上皇以治天下。 太上皇之后而有地皇。 地皇之后而有人皇。 人皇之后而有尊庐,尊庐之后而有句娄,句娄之后而有赫胥。 赫胥之后而有太连。 太连以前,混沌以来,名曰中古。 尔时天生五*),地生五味,人民食之,乃得延年。 太连之后而有伏羲,生于一源之始,继天而生;调习阴阳,以定八卦。 自伏羲以前,五经不载,书文不达。 唯有老君,从天虚空,无亿河沙在太清之外,不可称计。 大道既分天地以来,开置皇化,转佐天帝,通流后世,以自记之。 伏羲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无化子,一名郁华子,教示伏羲推旧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作《元阳经》以教伏羲。 伏羲已前,未有姓字,直有其名。 尔时人民朴直,未有五谷。 伏羲方教以张罗网,捕禽兽而食之。 皆衣毛茹血,腥臊臭秽。 男女无别,不相嫉妒。 冬则穴处,夏则巢居。 伏羲没后而有女娲,女娲没后而有神农。 神农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 神农没后而有燧人。 燧人时,老君下为师,教示燧人钻木出火,续日之光,变生为熟,以除腥臊。 燧人没后而有祝融。 祝融之时,老君下为师,号广寿子,教修三纲,齐七政。 三皇修道,人皆不病。 作《按摩通精经》。 次有高原、高阳、高辛三世,次有仓颉、仲说,教书学文。 三皇之后而有轩辕黄帝。 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力牧子,消息阴阳,作《道戒经》、《道康经》。 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 黄帝之后,次有少昊。 少昊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随应子,作《玄藏经》。 尔时升平,嘉禾生,醴泉出,麒麟至,凤凰来,景星照。 少昊之后,次有帝瑞顼。 瑞顼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元阳子,作《微言经》。 瑞顼没后而有帝喾。 帝喾之后而有帝尧。 帝尧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务成子,作《政事经》。 帝尧之后而有帝舜。 帝舜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尹寿子,作《太清经》。 帝舜之后而有夏禹。 夏禹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直宁子,作《德诫经》。 夏禹之后而有殷汤,殷汤之后而至週初。 週初时,老君下为师,号曰郭叔子,作《赤精经》。 老君曰:秘化之初,吾体虚无,经历无穷,千变万化,先下为师。 三皇以前,为神化之本,吾后化三皇五帝,为师并及三王,皆劝令修善。 天一、地二、人三、时四、音五、律六、星七、风八、州九,合有四十五。 子、午、卯、酉、中央,各有九*-。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中有五龟,体成八卦。 水流归末,分八至丑;叶落归本,分六至亥;金刚本强,分二至未,土王四季,分四至巳。 坎怨独走,离明数四;艮八高掺,三从坤位;乾当城坤,与一相逐;巽吁天门,从乾贷一;震雷动泽,从兑所减;辰午酉亥,自刑之卦,各内其八卦以成,馀有九*-成易字。 老君即演行期术曰:行期之法自有术,先举坎就坤二,西南王母东青龙,习气发裔地户间,巽上四期入中宫,*-出中宫升于乾,西之大泽华山巅,东北之上寅艮间,南之炎火离霍山,幡然变化北入玄。 发布时间:2025-08-13 14:56:3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