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贫家有暗合养子之道 内容: 裴子曰:贫家有暗合养子之道,与富家异。 盖小儿受病有五:一曰暖。 小儿质禀纯阳,而火偏胜,保护无容过暖。 礼曰:童子不良裘裳,此其义也。 富家之子,一出母胎,即蒙头裹足,燠室藏之,稍长则未寒先寒,叠加绒纩,更日置之于火,烁其未足之阴,积热之病,从此变生;贫家之子,见薄被单衣,随地而掷,正得抑阳扶阴之至理。 二日饱人伤肠胃,以清虚为和顺,在小儿则尤要。 小儿肠胃柔窄,受盛无多,且不自知饥饱,旋与旅啖。 而富有之家,则有脂味充盈,恣情多啖,脾胃诸病,从此变生;贫家之子,则无物可食,则食亦清简有常,正得肠胃清虚之至理。 三曰怒。 小儿独阳无阴,恒易躁而多怒。 惟抑怒可使全阴。 富家之子,骄恣之习,越于恒情,怒动肝木,木旺生风,风木乘脾,惊痫诸病,从此变生;贫家之子,则素居穷蹇,无怒敢发,正得抑怒全阴之至理。 四日遏。 号。 谚云:儿号即儿歌。 老子云终日号而不哑。 则知儿之号,出于不自知,不自识,莫或使犹天籁@也。 岂有遏之之理。 况阳气为小儿偏隆,最多火病,藉此呼号以泄之,不为无益。 而富家之父若母者,反生不忍,动以食慰,而遏其号,郁滞诸病,从此变生;贫家之子,则听呼号而勿恤@,正得顺通天和之至理。 五曰伤药。 药乃攻邪物,非养生物也。 多服久服,鲜有不致伤生者。 富家之子,则不论有病无病,日饵@无虚,甚至旦暮更医,乱投汤剂而不知忌,有谓无伤,吾勿信也;贫家医不暇求医,无资取药,纵儿有疾,安意守之,正得有病不服药为中医之至理。 《言医》 发布时间:2025-08-14 10:56:0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5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