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湘月·行行且止》全文及赏析 内容: ●湘月【作者:张炎】余载书往来山一陰一道中,每以事夺,不能尽兴。 戊子冬晚,与徐平野、王中仙曳舟溪上。 天空水寒,古意萧飒。 中仙有词雅丽;平野作《晋雪图》,亦清逸可观。 余述此调,盖白石《念一奴一娇》鬲指声也。 行行且止,把乾坤收入,逢窗深里。 星散白鸥三四点,数笔横塘秋意。 岸觜冲波,篱根受叶,野径通村市。 疏风迎面,湿衣原是空翠。 堪叹敲雪门荒,争棋墅冷,苦竹鸣山鬼。 纵使如今犹有晋,无复清游如此。 落日沙黄,远天云淡,弄影芦花外。 几时归去,剪取一半烟水。 【赏析】在小序中,作者一交一 待写词的背景。 作者与友二人:词人王中仙(王沂孙)、画家徐平野泛舟一江一 ,饱览山一陰一道中影色。 山川美景、自相映照使人应接不暇,使人一大发雅兴。 于是王沂孙赋词一首,徐平野挥毫画成《晋雪图》,作者写就本词。 在本词中作者句句写景,亦句句写画,描述中迷人的山一陰一景色,并抒发了爱国情怀。 上片句句写景:一叶小舟,在萧瑟的溪上划行。 船行缓慢,行行止止,像是要把这天地乾坤的美景尽收于篷窗之内。 船中三人都陶醉在这天空水寒的冬风光之中。 星星点点几只白鸡,在水面上徘徊,像是一位丹青妙笔疏工几笔画出的水乡苇塘秋意图。 远处的一江一 岸上,一江一 涛拍岸激起几波水纹,篱笆树下堆积着枯落的树叶,一条荒僻的小路正好通向集市。 此时微风拂面,卷起的水气沾湿了三人的衣服。 上片写景了了几笔,如同作画高手,活画一幅冬际图。 下片,首先引用两处典故:敲雪门荒指晋人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的故事。 据载:王子猷居山一陰一,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徬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今浙一江一 嵊县),即便夜乘小船扰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见《世说新语。 任诞》。 小序所提徐平野作《晋雪图》即源于此。 争棋墅冷,指谢安与其侄谢玄弃棋争胜的典故。 据《晋书。 谢安传》载:公元383年,北方的前秦80万军进攻南方的晋国,双方会战于淝水。 淝水之战前夕,谢安与其侄谢玄在建康)今南京(山墅中下围棋,以别墅作赌注。 棋艺中谢玄为高,今时局未定,谢玄心神不定,终至落败。 另外其典故还暗含谢安隐居会稽东山的故事。 谢安隐居山中亦有别墅。 在此,敲雪门荒指谢安会稽之别墅故居,今已门前冷落。 门荒,墅冷廖廖几字显现出世态炎凉,不禁令人一大发慨叹。 作者联想到时局,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因此发出纵使如今犹有晋,无复清游如此的哀叹。 最后落日几句,以景写情,表达思归之意。 落日的余晖把沙滩染成金黄,晴朗的天空飘着几朵微云。 透过芦花丛中的空隙,看到这一切景色都倒映水中随着波浪荡漾。 作者不禁又发出赞叹,何时能用剪刀把一一江一 烟水美景,剪取一半回去呢! 剪取一半烟水句用晋索靖的故事:传说索靖在观赏顾恺之的画时,为画倾倒赞叹道: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一江一 半幅纹练归去。 作者用此典,即赞眼前之景,又叹发人徐平野的《晋雪图》,情景一交一 融,使人叹服。 张炎是忧国忧民的词人,湖光山色,山川美景都不会自我麻醉,仍发出忧国之词。 因而《四库全书提要》赞道:炎生于淳病戊申,当宋邦沦覆,年已三十有三,犹及见临安全盛之日。 故所作往苍凉激楚,即景抒情,备写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剪红刻翠为工。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8-14 12:14:5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