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六十六 金丹部四 内容: ◎丹论诀旨心照五篇 ──南阳张玄德撰△旨叙诀第一《参同契》云:诸术甚众,条有万余。 即知大丹之妙,唯铅汞二物为至药也,非用四黄八石。 若大丹有石药之气入二物中。 即有大毒。 凡言死水银固生人,即须阴阳之炁,水火结成为大丹,服之即长生。 若用矾石、硫黄、? 冈砂等,燠伏干为药,服之有大毒,久久损人。 ?冈砂有食钢坏铁之功,岂堪服食? 矾石有杀虎之能,此可固为深诫。 大凡学者,传得一小法,即言世人少双,将丹与人服之,反有夭横之毙,深可哀也! 自后见者生嫌,皆言丹石发于疮肿。 盖此谬惑之徒,致谤金丹之功,不可。 凡石乳之类,能不食为妙,不可以徇情索,强而服之,致枉夭者,世有之矣。 宜审省解之药,须宣泻,吃防葵甘草汤渐出之,可服大药也。 且大丹是天地玄元正真之炁,太皇众仙之食,包四象以成形,依乾坤而自化,结成红紫色,变为丹,名曰正阳、专阳、元阳;一名还丹。 岂凡夫容易而会? 奉道君子,审而保之,传付得人,道不废矣。 天生造化,用合三才。 依《易》象而布封,顺阴阳之炁候,一年之火,终日月之度数,而成丹也,固可得之,古仙皆因此而成仙也。 长生久视,凡夫闻之,抚掌大笑,智者一闻,悟解大契真元。 余实不才,故引三圣真人歌证之,金丹论明之,更不烦他说。 夫还丹者,被日月运成,还其本元,却归本丹砂玄色,名曰还丹。 丹有三等:一名正阳丹,上元也;二名专阳丹,中还也;次名元阳丹,三元也。 本一体而三品,并大还之宗也。 不知此妙,不可言修丹术事。 又单以滷水煮伏丹砂,独伏水银,并不可服。 何也? 孤阴无阳也,久久损人,不是正阳之位。 又有用曾空煞水银。 雄雌咸亦不堪服食。 此互相传受,非真圣之良药。 何也? 八石俱有毒。 《金碧经》云:损去五矾,不用八石。 诀云:不用药,用五行。 理之要也。 △明辨章第二夫硫黄三两,能制水银一斤,故知汞力不如硫黄。 汞一两之力,如牛一头,即知硫黄一两制水银五两,水银力不如硫黄也如此说功力,大丹不用硫黄用真铅也。 真铅五两,能制水银二斤,信水银力不如铅也。 故知阴能伏阳,非阳能伏阴,此之为反也。 夫至道求长生养志,不得大丹,终无得理。 忽遇此诀,皆多积福,方得知此秘文。 若传非人,皆七祖受殃,及损子孙。 凡修大丹,不在药味,事在五行,精究易象。 明辨节序之运移,知日月之度数,阴阳相使,神仙之要,合道之宗。 辄不可信八石四黄,非长生妙药。 夫铅汞大丹之根,五行之本,八石之主。 金性冷,居其阳坎中一阳,汞即生于硃中是也。 石性热,居其阴离中二阴,铅中金,真铅也。 故曰阴阳相合。 所以阳即是君,阴即是臣,石浮金沉义之明矣。 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药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 若不知君臣,不明本类,徒费千金,终无得理。 必知君臣合乾坤之要,大丹之术自明矣。 且以铅为君,能引五藏,以汞为臣,能煞三贼,通于神明,光于四海。 故真人诀云:用铅不用铅,五金生于铅中;用铅不用铅,五金出自铅中。 此至玄之言也,贤者审而知之,方知道可成也。 用铅不用铅,铅者,五金之精髓,七宝之良媒。 夫大丹味与天地而斋毕。 五金切忌于铅,将何物而制之? 《五金歌》曰:以黄牙为根。 黄牙是何物? 又欲用何鼎器? 黄牙不是铅,不离铅中作。 狐刚子问曰:用何物而作? 又曰:不用五金八石,用何物而生? 魏生答:种禾当用粟,非类不可成也。 若以五金八石为之,即狐兔不乳马,燕雀不生凤,何异将胶补釜,医病用野葛乎? 异类不同种,安能合体居? 点金须用金,化银须用银,黄牙铅里得,方知道此亲。 铅若得真,不失家神。 铅若不真,其汞不亲。 白虎是脑,黄牙为根,青要使者,赤血将军。 此青汞中有丹砂也,非用曾青也。 若人得此术,可保重之,若泄之,当减寿,殃子孙。 《阴符》云:师者言,不同道者秘之,恐招有咎也。 夫慕道之人,至诚感神,晓会其义。 方知大道难求,世人罕会。 盖是愚迷不见其义,虽积览方书,一无成者。 何也? 由其不遇至人明师,一一言之,乃措意罔象自为,多有此辈。 余曾于嵩山见司马希夷修大丹,喜乃问访之曰:火已五月。 余再请之,希夷又秘。 奈何欲明此道,恐此子虚为累日久见之不成也。 希夷又云:大道有三般,内用一人看。 遂于铅汞中制伏雄黄也。 果非大药之妙,只是罔象,寻文自为之尔! 又见李尊师子虚于二味中入硫黄,亦言内用一人看。 此二子并非正解,传处误也,余愍而哀之。 二子根性不纯熟,迹不及于真,终无得年。 且内用一人既看,戊已之鼎。 此子不了,虚而为之,徒经皓首,果不遇人,非余之过,皆道不合人。 《五金歌》曰:不虑药不圣,恐药而不正;不怕药不神,恐药而不真。 若智者晓会此义,是正真通灵真人也。 何愁龙虎大丹不成? 可谓日月在手,造化由心,真实不虚之说耳。 《龙虎真文》云:虎者真铅也,龙者真汞也。 反铅为黄牙,反水银为真汞。 真铅不枯,真汞不飞,即此非世间水银也,已出一切尘俗耳。 《马自然歌诀》云:汞生水银死,铅因灵牙是。 出世为还丹,迷人不能委。 汞与水银别,迷人用之拙。 若了此真源,可以凡俗隔。 后之学者,固不遇真师传矣。 诀曰:用铅八两,为阳、为乾、为虎;又水银八两,为阴、为坤、为龙,此二物能变化无穷。 铅亦阴也,本黑,水一也,一阴也,又一爻阳也。 水银木三也,硃砂为火,火数二,火中阴也。 故药自有阴阳,递相制伏,为于至药。 此二灵物是天地阴阳之正象,岂有凡间八石四黄为丹乎? 智者详之。 此太古一切真仙人云真境真母也。 故言乾坤刚柔,配合龙虎,八两属乾,八两属坤。 一两有四分,一分有六铢,一分应一卦,一两应四卦,八两有三十二分。 以应三十二卦;坤有八,亦应三十二卦。 合六十四卦,道之本也。 二八共一斤,以应六十四卦。 铢有三百八十四,象一年三百六十日。 古仙观《易》象,合乾坤,应于节候,一年火毕,合用天数,岂更有四黄八石,何以合之乾象乎? 口诀云:黄牙一、水银二、木三、火二、水一、金四,土五,法象天地在此中矣。 孤阴亦不可,孤阳亦不可。 诀云:白金为君,本黑金精也。 西方之位,太阳之精。 《金碧经》云:炼银于铅,神物自生,灰池炎铄,铅沉银浮,洁白见宝,可造黄金牙。 又隐言名黄轻,又曰黄牙,又名秋石。 秋是西方之位,石是兑长之名,其性阴,阴中阳也,是长生之至药。 牙是万物之初也,故号牙,缘因白被火变色黄,故名黄牙。 淮南王号秋石,王阳得之名黄牙,太古真人名还丹。 至诀言:二物至灵,而堪为大丹。 真人曰:金于铅中九炼,受水火炁呈,水银于太阳中受炁呈,此二物各于阴阳中受炁毕。 故圣人采之为大药,相和入土器中,上下水火升降功毕,千变万化。 物遇相类相从,此龙吟云起,虎啸风生,道之交感,非类不可。 若以他石药参杂,意希化宝,举浩劫而无成。 此二物太古真人之法,千金不可传也,金丹之证矣。 △金丹论第三夫丹砂,太阴之精,本受太阳之正炁,因火变白,居青帝之首,为汞之名,是木生于火,自合德而至灵。 铅本黑精,化为西方庚辛正位,是以金生水,水生木,二物自相匹敌,若非至灵至圣,何以成丹乎? 大凡愚人或言,岂有饵金丹而长生久视? 余常敏心而伤之。 自古真人、圣人皆炼药致长生,盖百千万数,人皆知之,岂有不信乎? 皆指秦皇汉武。 然大丹之灵,不救自形之祸。 昔刘玄穆事魏先生,看火一年,忘情有疑,遂不遇而早夭。 徐景休勤心积德,不怠昏旭,师授以药,长生而仙,今在太白山,亦一千余岁。 此二子,疑以不疑,咫尺万里;得与不得,云泥有殊。 今喻而言之,足可信矣! 且阳春既发,令节已行,万物承春之炁,花落子孕,感炁而实,堪人食之,此炁非目击自然乎? 且五谷而可济人之命,岂目击而不见之乎? 况至药灵丹服之,而不变骨为真人矣。 自是世人迷忘所计,不信不修,不遇不为,乃虚度百生,沉累多劫,足伤乎! 贪荣显,求色欲,以名利所系,形枯质朽,三官夺命,被阴司诛罚,又何以得长生乎? 又狡计多非,损己败正,夺人物而成自家业,又何遇至人传受乎? 修心静念,摄心归道,可遇;若谤毁先德,侵扰无辜,又何以闻之也! 夫五谷尚能滋神养炁,是败腐之物,犹延人益生,岂况神丹而无玄德之功,换凡肌,脱病质,驻颜益命,与子论之,目击可知耳! 不欲广陈委细,事涉繁词。 其余妙旨清虚,尽着金简。 徐君、魏先生、淳于公,此三人各通至术,并神仙之流。 近谢玄冲、苏耽二子,亦羽化金丹之客,人皆知之,何言及矣! 况名山廛阝市,往往有物外之人,混俗之间,自忘姓字,非志道同好,何以知之? 请审非言,勿轻泄侮,令子得罪,将谤金丹与圣人,令子沉千劫之困矣! 子不闻《参同契》云:金与砂为主,禀和于水银。 即二物自灵矣。 又闻:不用药,用五行,即具金木水火土也。 又不闻:白马牙,好丹砂,酉二八,和两家。 又淮南王炼秋石,黄帝美金华。 又:铅不是凡铅,真铅真丹砂,二物相匹敌,伏炼成一家,巡火近九转,自然成黄牙。 又火化白药变花红,流汞秋石自相同,流珠入体虎吞食,不知何处认金公? 又:自古烧丹者,难穷铅汞情,若人知此理,修制自通灵。 又:孤阳不独化,单阴独不成,本来同二物,自有变身明。 又:龙虎相逢遇,何时不自顾? 白液共相吞,相吞作夫妇。 随化成黄牙,逐时依后土,若得紫河车,便是神仙顾。 又:修丹若得诀,神用便由人,生煞在我手,参详定为真。 修丹不得术,终岁损心神,莫炼枯铅汞,抛功似土尘。 又:天地日月中,丹药号金公,金公尔是铅,本向铅里蒙。 分明向君说,迷者又匆匆。 点汞安铅里,金花约略同。 此花不是药,图自枉抛功。 此者神仙术,何曾不大通? 熟念《参同契》,仍依古类同。 但得真铅理,修持必见终。 又:铅汞合天地,修作大还丹,丹成牙自见,非此实为难。 太古真人说,如今得见欢,方知神不诳,须道将即安。 中有五彩灵,变化伏其般,十月脱胎出,令人见可观。 为报荣华子,百年凋与残,如何空弃世,兀兀道将阑。 熟说君犹谤,词虚理更漫,嗟见南山尘,积年为丘山。 芒芒苦海中,生死成波澜,自古帝王居,至今何足看? 又:白液炉中化,黄牙变渐成,忆初相见日,难看水银形。 阳极生阴火,火衰阳炁并,自变紫河车,服食堪长生。 又:一个月,白液初凝恰如雪;两个月,如酥渐渐相凝结;三个月,半含蕊绽垂珠劣;四个月,二物抱持如点血,五个月,飞腾恋母声鸣咽;六个月,行到子宫阴炁绝,颜色似鹅儿,请君分明别;七个月,垂阴受炁手足厥,八个月,欲成脏腑含凝血;九个月,点点成珠长毛发;十个月,母子分明欲相别,此时母困子体全,似见颜容上如雪铅脱胞后,铅上肉白如雪。 更向炉中温养之,名为食乳肌肤悦,出儿毒炁当依诀药成,入赤色六十日出毒,服食。 此药如儿在母胎,精神爽玄分肌骨,劝君学者须精微,莫枉悠悠抛日月。 此中玄妙不能说,有次第,莫亏越,但能修得黄牙成,变转之功不休歇。 食长生,换白发,有白银,救孤拙,仁者得之修不阙。 与道契,宿缘深,传之得人正在心。 非道者,罪将沉,得亦为灾祸害侵。 关造化,不容易,取次不得轻传付。 君不闻,古人有秘词,妄有传之殃七祖。 君须信,不在疑,贤者通明必得之,今日嘱君千万意,历历结盟当记之。 阳初《复》十一月用下火也,阴起《始》十一月用至四月阳极,至五月一阴生,转火候也,炉寄中央戊己土,鼎上下,互相凑,宝守固之勿令走。 消息不失看节候,有龙有虎相奔骤,婴儿寂寂颜初幼,由母养之母肌瘦,子成母困长相救。 阳极《乾》,阴极《坤》,《乾》、《坤》四象《易》之门,六十四卦修中尊,龙虎相啮自相吞。 立生定位此中存,水火为媒掬我魂。 阴阳养我明神昏,八节运移寒与温,看看渐变黄牙根,日月相催母感恩。 因之结实立真门,千秋万岁生子孙。 审藏秘慎勿须论,此道玄微未可言。 时人笑道浊昏浑,宁可深居市与村。 莫将妙药示凡人,见之谤之言语諠。 君切记:秘而藏之贮金匮,长生之术付道人,自有天官录名字。 △大还丹宗旨第四夫言还丹者,即神仙服食也。 自古之天人留此术,降下人间,传付于后。 自黄帝得之,白日鼎湖升仙。 若古往神仙,不一一具言也。 夫论还丹皆至药而为之,即丹砂之玄珠,金汞之灵异。 有仙自然还丹,生太阳背阴向阳之山。 丹砂皆生南方,不生北方地。 自然还丹,自流汞抱金公而孕也。 有丹砂处皆有铅及银,四千三百二十年丹成,左雄右雌,上有丹砂,下有曾青,抱持日月阴阳炁四千三百二十四万三千二百年,成上仙天人还丹。 下界神仙,修炼铅汞一年成,取十一月一阳生下火,至来年十一月成丹象。 上界仙人天人圣人取食者还丹,此自然还丹,是仙人天人圣人取食之。 今修者象而成之,大千之数,服之亦长生羽化,与天同功。 问曰:何以一年象天生还丹之数? 答曰:上界一日一夜,为人间五年。 且人间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日,一月三十日,又一日十二时,一月三百六十时,合一年四千三百二十时,象天生自然还丹。 此亦上界真仙流传人间,有依法度,日月精炁,四时运移得成,服之皆延年上升。 上士修真契理,羽化上升,中士服之地仙,下士延年,长生不死。 服食之间,别有法矣! △赤松子玄记第五赤松子曰:丹砂之精,有白有硃,含火得白,是虎,号硃是火丹,丹中生汞,三者同一体也。 白虎金象,西方之艮,含五彩之瑞,包八石之异。 铅是白虎,与汞为匹敌也。 二物为之君臣,为天地夫妇,为子母,神也妙之,与三黄同,不与八石类,迥然造化,而修制之为丹也。 余昔遇道人传授,修之合符,已至羽化,敢歌诀之,歌曰:神仙妙难测,铅汞人不识。 铅汞天地精,阴阳天地力。 功归于戊已? 能生一切食,万物用土功,土是母之极。 母养一切子,子亦因母殖。 三物自通灵,三炁玄元直。 功在城垣固,稀在坚柔识,必在于人成? 由人所心忆,心灵药自灵,心迷药难测。 至道至心虚,玄中妙难悉。 智者得宗源,他年致云翼。 ----------------------------------------◎梁朝四公诀梁有四公子,界外神仙,週回八极,至于四週千界之上,上至于天,下入九幽。 四人云:圣人有歌曰:铅汞合神功,交归太玄旨,全在五行中,尽入三才智。 神仙留至门,服食令人异。 若得真铅门,神仙自然矣。 发布时间:2025-08-14 13:25:3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