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壶中天·夜渡古黄河》全文及赏析 内容: ●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作者:张炎】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 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 老柳官河,斜一陽一古道,风定波犹直。 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 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 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 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赏析】这首词是以描写古黄河为主的。 此词一改张炎婉约的形象,在夜渡古黄河这样的题材中,自然带有黄河古道的粗犷苍劲的风格。 从词风上讲,张炎此词似更似东坡、稼轩之词风。 扬舲万里,起笔用《楚辞·涉一江一 》乘舲船予上沅兮句意,流露出对万里征发的抵触。 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句意恰如文天祥词:山河破碎风飘絮。 魏文帝曾临一江一 叹曰:天所以隔南北也。 这里是借长一江一 言黄河。 追昔意在抚今。 当年的金宋对峙。 犹有南北并列之势,现在却连这种形势都不复存在了。 笑这里却是无可奈何的苦笑,其情感之复杂亦复不可言传。 下面转写国家兴亡之题。 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 须信和却向表示出他是怀着无可奈何心情北上的。 生在一江一 南锦绣之乡的贵公子,以前是做梦都梦不到这块荒凉的地方来的。 但现实迫使他弃国离乡来此。 张炎少有才气,名声远播于外。 元朝征集艺人赴大都写金字《藏经》,张炎当然其中。 王命在身,不得不行。 但苦衷在心却无处倾诉,只好借古黄河中分南北来发泄。 随即写出南人眼中的黄河:老柳官河,斜一陽一古道,风定波犹直。 老、古,言其古老:风定波犹直,写水流之峻急。 以实物实景写出词人心中的感受。 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泛槎是一个典故。 古传天河与海相通。 有人某年八月从海上乘浮槎(木筏)竟误达天河。 野人此处借指河边的土著居民。 他们带着诧异惊讶的语气向这群旅行者发问:你们是从何处跑到这儿来了? 这里比黄河为天河,曲笔写路迢迢和跋之艰辛。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黄河气象之空阔。 这里化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一江一 滚滚来之句,寓艰难苦恨之情于其中。 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 绿指黄绿色也。 北国深秋,寒气早临,衰草凄迷,一派迷一离 景色。 唯有闲鸥独立,河面寥廓,孤鸥闲立,写眼前实景,暗含茫茫世间只有沙鸥才是自一由 的,人却不能如此的意味。 下面以突兀的笔调,写黄河一带的壮阔景色。 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 张炎用苍凉悲壮的笔触写出了黄河的惊涛骇浪。 和苏东坡描绘长一江一 的壮丽和人物之风一流 不同。 张炎此词却在这种意境中流露出自己迷惘的心绪。 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激动的心情达到了高一潮。 扣歌而歌,令人百感一交一 集。 海蟾飞上孤白海蟾指月亮,因为古人相信月亮自海底升起,故名。 这里以海上飞月奇绝光景来衬出自己孤寂难禁的痛苦心情。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8-15 11:19:4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