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醉蓬莱·归故山》全文及赏析 内容: ●醉蓬莱·归故山【作者:王沂孙】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 柳换枯一陰一,赋归来何晚! 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 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 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 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衣黯。 【赏析】王沂孙在元朝初年曾出任学官。 后解除庆元路学正职事到故乡绍兴。 词人归乡之心情颇为复杂。 事元非其所愿,故国之恋深深地敲击着他的胸膛。 在这首词中,作者用较为隐蔽的手法表达了这种复杂的情感。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 从秋景起笔,意即西风扫门径,西风有知,似乎知主人归来,殷勤地扫除门径以示迎接。 西风吹得黄叶凋零了,白云萧散了。 凋零、萧散,其实正是作者当时的心境的反映。 此番回到故乡,他并没有感受到一般应有的那种一温一 暖与亲切。 内心有着一种难以明言的隐微情绪。 柳换枯一陰一,赋归来何晚! 辞官四年,自无荣耀之感,却有点悔恨的意思。 离开鄞县时,碧山曾作《齐天乐》:正恐黄花,笑人归较晚。 心境相同。 回归故乡时,王沂孙似乎是悔恨出行的失计,不免自怨自艾,心里颇不是滋味。 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流露出这种复杂的心绪。 爽气霏霏,形容开朗的山容纷然而呈。 霏霏气流纷起。 翠蛾眉妩,具体描绘故山的山容,从两个方面连续使用比喻,以眉喻山曰:翠蛾眉妩都是类比山峰状似美一女 眉毛。 此情此景,诚然可以使作客归来的人感到赏心悦目。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在登临之际,徒增愁思,意兴索然,虽美景在前,也懒于一顾了。 欲登临和懒登高相对,以见其愁情之重。 登高怀远,招来宋室覆亡之感慨,朋友沦替之伤悼,情难自禁,则又不如不上这山为好了。 登高还懒,和怕见夜间出去李清照心绪相同。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是作者的自我惋惜。 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意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这几句,写法相当深刻,意味相当沉痛。 至于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二句,则是与上文的寒英。 零落紧相连接的,写得参差错落,显得章法变换多姿。 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是此词最一精一彩的笔墨,用三排比短句。 描绘出了一种清冷孤寂的境界,秋灯、秋雨、秋雁,所衬托的不过是一颗秋心而已。 试引芳樽,以借酒浇愁,愁更愁不知消得几多依黯作结,依黯这个词语与依依和黯黯结合,承上故国如尘,故人如梦,比泛言愁苦,要细致,要准确,值得细细玩味用它来表示这首词所包含的复杂的情感意绪,还是很确切的。 王沂孙之词,曾被评为较为深、厚。 含蓄较为丰富,表达词意用笔转折,耐人细细体味。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价较为贴切:词味之厚,无过碧山。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8-16 11:14:0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6236.html